第二章 壮族的物质文化

第一节 生产习俗

生产习俗与物质生产过程密切相关,对保证生产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壮族古代有夜猎之俗,山僚“依山林而居,无酋长版籍,蛮之荒忽无常者也。以射生食动而活,虫豸能蠕动者,皆取食。无年甲姓名,一村中推有勇力者,曰郎火,余但称火”(明)方瑜:《南宁府志》,第6册,卷十一,第60页。。入夜,郎火带领人们把昼伏夜出的野兽赶到陷阱或机关的所在地,纵猎犬捕杀。驱赶之法,有人呼喊,有人鸣锣,有人敲击猎鼓,从四周鼓噪合围使野兽就范。出猎之前,先敬猎神茅郎。茅郎的神台是一张小矮桌,设于厅堂屋角或者晒台的屋檐下。人们焚香祷告,祈求护佑狩猎平安,不受野兽袭击致伤,不落崖,不摔伤。按壮人习俗,射中者多得一个猎物脑袋或一份肉,余下的按人均分。有猎犬之家也常祭茅郎,祈求保佑猎犬捉得猎物,平安归来。

进入新石器时代后,渔猎经济逐步退出壮人生活,渐渐被水稻种植取代,成为壮人经济生活的支柱,并由此而形成了一整套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习俗,农业要求风调雨顺,而如何预知当年水旱,壮族祖先便产生了卜岁习俗。籍载“岁首,以土杯十二贮水,随辰位布列,郎火祷焉。经夕,集众往观,若寅有水而卯涸,则知正月雨,二月旱,自以不差”《岭外代答》卷十。。明代《赤雅》引用了这段话,有“经夕启视,有水则其月不旱”(明)邝露:《赤雅》卷上。之语。卜岁之俗虽然有宗教活动成分,但其根据杯中水之蒸发速度来判断水旱,与空气中湿度有关,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红水河中游一带东兰等县,则以头年所埋青蛙之遗骨颜色来判断水旱,认为蛙骨白则风调雨顺,蛙骨黑则水旱不调,需祝祷以避灾年。

开耕之前,各地皆有习俗。广西贺县壮人除夕守岁至子时,拿锹到自家田中翻三块土,点三炷香,插两支烛,并以纱纸所搓纸绳系一张红纸作幡,系于竹枝上插在田中,放一串鞭炮,祝开耕大吉。巴马一带则在阳春三月木棉花开时进行。隆林则选在正月初一翻一小块土,供粽焚香敬土地神,以求丰年。西林年三十晚祭祖时将红纸贴在犁架上,开春时先燃一炷香插于犁头,然后开耕,沿袭至今。各地都有类似的开耕习俗,大同小异。

希望的田野 摄影:李桐

播种前各地也有习俗。西林壮人先由年老家长播第一畦,然后绕田一周,立一稻草人于田坎,驱逐鸟雀。德保、马山一带播第一畦的老人必须是多子多孙的,以喻多播多收。开播前先由农妇祭田,祭品有酒肉和五色饭。撒种老人绕田一周时需屏息静气,然后在田间插上树枝和稻草人。贺县南乡则在秧田中插芭芒和枫枝,站定撒三把谷种,撒时屏息,俗称“稳扎稳散,快长新芽”徐杰舜等:《南乡春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6页。。大新县一些地方播种头一天不准穿白衣扎白巾,甚至白发人和孕妇也不出田峒。壮人观念,白色为丧葬标记,不吉利。

插秧期,也有相应的习俗,各地都有插秧节,还有开秧门、助春礼、祭田插秧、火把插秧、对歌插秧、拜秧、关秧门等一系列习俗。“开秧门”流传于百色市西部、西南部各县,插秧前,先选村中一子孙俱全的妇女扯五把秧,插几蔸禾,其他人才能下田,谓之“开秧门”。靖西、德保一些地方还利用“打背工”的方式,男女青年云集田间,由一插秧高手先插几行为标杆,然后青年们一拥下田,边对歌边插,插完一峒再到一峒,形成秧田歌圩。贺县南乡开插前,新媳妇从娘家带来若干腊肉、咸鱼等菜肴,名为“助春礼”。拔秧时,先扯一束行礼,俗称“洗洗水,甩三甩,擦擦手背和大腿,踩下田中人不累”。插完秧,将所剩秧苗洗净,用一把秧从牛头到牛尾擦三下,牛腿擦三下,每人前后各象征性擦三下,表示驱邪。当晚酬神会餐,预祝丰年。其他地方也有此俗,称为“关秧门”。广西大新县宝圩乡一带的“火把插秧”饶有风趣。插秧时节,姑娘们手挎竹篮到街上等候雇佣,篮中除了自己的用品,还要有一个猪脚形的粽子。主家选中,她们到主家当晚便会有村里的小伙子前来对歌,对到两情相洽,她们便把篮子送到意中人手中,取出粽子放在桌上,主家上酒菜,主客同欢。白天继续对歌幽会,一到晚上便火把通明,把田野照得一片通红,各家与应聘的姑娘们一起下田插秧,直至天明。在壮乡,火把插秧把歌圩、爱情和劳动融为一体,是一种很富于诗情画意的活动,它避开了白天的烈日,减轻了劳动的负荷,又增加了青年们的感情,一举多得。

打铜鼓祈丰年 摄影:李桐

田间管理时期,视禾苗生长情况,还有保苗、驱蝗、神像游乡、烧船驱蝗、丢鱼求雨、打龙潭、射水求雨、烧蓑求雨、捉龙求雨、洗石求雨、耍黄龙、打醮求雨、闹江求雨等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禾苗健康成长。水稻最怕虫灾和旱灾,因而保苗习俗中以驱蝗除魃为最。广西恭城烧船驱蝗,类似江南纸船明烛送瘟神(血吸虫)。发现蝗虫时,请师公或道公扎小纸船或草船,各家将一些鸡毛、火炭、白米放入船中,拿到河边诵经焚烧,求神驱蝗。闹鱼求雨亦即闹江求雨,见于贺县、龙州等地。若“旱魃为虐,祈祷不应,则捣毒草投潭中,物恐害其类,则兴云作雨,潭水高涨溢出堤外,使毒草汁溢出,乃俗名闹鱼”(民国)区震汉:《龙州县志》。。洗石求雨见于隆林,当地有一神石俗称“下雨石”,天旱时,人们担水洗石,焚香祷告,求神降甘霖普救禾苗。武宣壮人则“胆大妄为”,天久旱不雨,村民则将庙中菩萨捆绑倒吊游村,由仪仗队鸣锣开道,师公一边念诵一边以桃枝抽打泥胎,喝令其通报雷公降雨。每到一村,还将泥塑菩萨放下,或泼水,或烧香,此种捆菩萨求雨方式,可谓别开生面。

收割时,人们要祭神,庆丰年,并过洗小铁节、尝新节等。

壮族最重要的生产习俗是“滚揉”“多揉”,意为“邀约相助”,俗称“打背工”“赔工”,是氏族社会集体劳动的遗存。“多揉”范围很广,耕田、种地、收割、盖房子、婚嫁、丧葬,都可以用此种方式相互帮助。它没有固定形式,也不要求劳力相等,不要任何报酬,不分贫富,带有社会公德性质,人们以参加为荣。每年耕种大忙时节,一寨中的年纪稍大的人照例会出来提议“多揉”,哪家准备好,便先从哪家开始。第二天一早,全村男女劳动力(有的地方是一家出一人)便主动带上劳动工具汇集而来。工作没人指挥,没人分派,没人督促,人人主动找活,主动找重活,尽心尽力,秩序井然。一般来说,男壮劳力专事犁田、翻地、耙田、挑肥、撒粪等重活,女壮劳力挑粪、挑秧、插秧,老弱劳力拔秧、分水或畬地下玉米种、盖土,约定俗成,不须派活。人们一面干活,一面说说笑笑,田峒里,山野间,不时传来朗朗的笑声和悠扬的山歌,热闹异常,充满农家乐的意趣。这一天,如果主家宽裕,就招待三餐,晚餐有酒有肉,但不破费。手头拮据的,只供一顿稍好的晚餐,人们并不计较。孤寡家庭,人们还会主动送去几斤米和肉,或者回自家吃饭。吃得好或差、多或少壮人对此从不计较。晚上散工之前,便协商第二天该轮到谁家,先自报,互相谦让,从不争先抢早。这样轮过一遍,各家主要的活也就差不多轮完了,剩下的零碎活计自己扫尾,所以壮人从不感到劳动力缺乏。这种氏族社会留下的劳动组合形式,在阶级社会成了一种风俗。不过富人也常利用这种形式,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变为壮族地区一种隐蔽的剥削形式。

“多揉”形成多种变式,如广西巴马的“阿姨帮工”,桂西、桂西北的轮牧,即将全村的牛集中分组,一组五六十头,各家派人轮流放牧,省人省力。这是牧业生产上的“多揉”制。广西武宣县的养轮猪,也属“多揉”变种,方法是大家出钱买猪花,轮流喂养,宰杀出售先还本,余均分。

除以上所举生产习俗外,此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