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服饰习俗
壮人衣饰在乡间以蓝黑为主调,表现出稻作文化的底蕴。但样式变异迅速,历史上“男著短窄衣,裂布束胫,出入恒佩刀”的装束早已荡然无存,为上衣对襟、下衣宽裤脚的唐装所替代,少数老年男性穿长及膝盖的右衽大襟衣。女服则千姿百态,史称“女衣不掩膝,长裙细褶,缀五色绒于襟袂裙幅间”。又云,“妇人不缠足,不穿底衣,裙至十数余幅,甚长,拽地尺余,以多为礼;衫甚短”。有的地方则相反,“花衣短裙”,“短裙跣足”,“褂仅及膝”。又喜“衣绒绣”,“女衣裳多绣五彩”,“妇人皆着异裙,裙脚以白粉绘画作花卉水波纹,壮则以红绒刺绣”。又“壮妇用花帛兜肚”,“缀绣花兜肚”。又有婆衫、婆裙、长裙和平脐短衣,《岭外代答》载:“钦州村落土人新妇之饰,以碎杂彩合成细球,文如大文帕,名衫。左右两个,缝成袖口,披著以为上服。其长止及腰,婆娑然也,谓之婆衫。”又云壮妇“其裙四围缝制,其长丈余,穿之以足,而系于腰间,以藤束腰。抽其裙令短,取所抽于腰,则腰特大矣,谓之婆裙”。又《永福县志》载,永福南部妇女以“络珠为饰,其衣前衿短而后衿长,裙十幅细褶,挑绣花卉,异样而颜色稍红”。左江一带少女则短衣平脐,所以清代诗人黎申产在《丽江竹枝词》中这样描绘:“岁岁歌圩四月中,聚观白叟与黄童。陇娘衣服平脐短,唱彻壶关酒面红。”经过历史的演变,现代壮人着装已普遍简化,大部分地区妇女上身为蓝黑色偏襟无领衣,下身为蓝黑色宽脚裤,仅桂西北保存白底色多彩对襟上衣,这是目前壮族妇女两种基本的服饰。人们通过这两种服饰,在纹样及配套上做文章,体现出各地区的不同特点。桂西北地区妇女上身穿深蓝色或带花有色短衫(内衣),外套白色无领对襟上衣,胸前只有两排布纽扣,前胸露出带花内衣,内外相互映衬,淡雅秀丽。青黑色宽脚裤,离裤脚几寸处镶有或红或蓝一宽一窄两道滚边,十分显眼。头戴艳丽的印花或提花毛头巾。从头到脚形成红白黑或蓝白黑三种色彩,对比鲜明,颜色艳丽,体现出南国女性的热烈美。
东兰壮族服饰摄影:李桐
南部壮族服饰摄影:李桐
云南文山壮族(布侬支系)服饰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女性服饰极有特色,侬支系上身为天蓝色或青黑色偏襟镶边衣,无领,密纽扣,矮领口及离袖口两寸处镶有五道颜色与宽窄各异的壮锦镶边;下身为与上身有反差的蓝色或黑色宽脚裤;头缠有多道彩色镶边的蓝黑色头巾,巾尾略垂于脑后;腰系彩道镶边(上沿)的梯形围裙;胸悬银锁,戴银项链。这套服饰在平稳中透出活泼,在蓝黑底色上突出色彩,越发显出少女的青春活力。倘是少妇,则去了上衣的镶边,只留下围腰上的彩色纹饰和银项链(长短各数条),显出庄重和成熟。土支系的女装上衣无密纽扣,小彩道镶边,彩绣围裙,数条长短不一的项链,头巾与侬支系相似。下身极有特色,宽裤脚长裤之外套有宽幅长裙,左右下摆提起别于腰间。这套服装曾流行于桂西南诸县。民国期间外来县官嫌其怪异,曾令人拿剪刀到街上剪女性的裙装,引起众怒。沙支系服饰最为华丽,上衣无领,密纽,镶极宽边和极窄边,对比鲜明;下着裙装,长及脚面;头饰如盔,由多重银饰以塔形逐层上垒,据说来源于侬智高妹妹的头盔,为纪念性头饰;垫肩呈环形,带状,与胸排合而为一,前排下端垂有十多条宽寸许、以3~5个浮雕银片连续而成的饰物;围腰罕见,由两排浮雕银饰连缀而成,每排5块长方形银牌横向相连,下垂穗络;腰系一带,余垂于右侧,与裙齐,由4块长宽各4寸左右镶有银饰的锦绣织物自上而下连缀而成,围有蓝色或天蓝色边框,下垂数寸彩穗,配以绣花鞋。这套服装华丽大气,浑身银光闪耀,为现在壮族女装中最为华贵的盛装。其他地区较有特色的还有大新县宝圩女装,紧身短上衣(仅及脐)配长裙;隆林女装,紧身无纽扣,系蓝黑白三条带子,短上衣配宽脚裤,外套百褶裙;凌云女壮,七八寸宽袖过膝长上衣,胸前三条红布和大块黑布条为镶边饰物,绕到后腰。
那坡壮族服饰 摄影:李桐
壮族的服饰除了款式上的特点之外,取材用料及周边饰物也颇具特色。首先,质料就地取材,品种多样。《汉书》云:粤地多果布之凑。韦昭曰:“布,葛布也。”葛即葛麻,用于纺织的还有火麻和苎麻。“邕州左右江溪峒,地产苎麻,洁白细薄而长,土人择其优为子。”又《异物志》载:“芭蕉叶……取镬煮之以为丝,可纺绩。”《太平寰宇记》载:“竹子布,容州出。”且为贡品,史称以单行“槌浸纺织为布,谓之竹疏布”。树皮纤维亦可为布,“蛮夷取谷树皮,熟槌之以为褐”。《古今图书集成》亦载:“勾芒木,皮可绩为布,陆川县出。”用之较为久远和广泛的,为吉贝(木本棉花)、攀枝花,稍后有丝,某些藤亦可做织物。其次,壮族服饰的款式崇尚宽松、简便,以适应多雨、多水、终年劳作的生活环境。第三,以蓝黑为底色,通过镶边体现色彩变化,壮人朴素之中又有鲜亮,是岭南五彩缤纷的自然色彩的体现,表达了一种内向的性格和适度与外界融合的心态。第四,服饰的配套和延伸表现为文身和饰物以及相应的发式。据《太平寰宇记》载,邕州左右江各州宋代“其百姓悉是雕题、凿齿、画面、文身”,部位在额、胸脯、背、四肢。形状有鳄纹、虎纹、蛇纹、云雷纹、蛾蝶、花草、鸟、蜻蜓等等,“黔面绣额,为花草、蜻蜓、蛾蝶之状”。其中有的源于图腾崇拜,即因“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也”。发式曾先后有断发、披发、椎髻、披衽、长辫(分单辫、双辫)等,长辫见于花山崖壁画,辫梢缀花。断发又叫“露发”“祝发”,故史称“祝发文身错臂,瓯越之名也”。披发20世纪50年代仍有遗韵,如龙胜中老年妇女不结髻,将长发翻过头顶打旋,以黑布包头。女童留顶心发,其余剃光,头发渐长后四周渐留披衽,少女时将顶心发翻到前额包好。天峨女子也留长发而不打辫。壮族姑娘普遍喜欢刘海,并常以两股线绞去颈上汗毛,露出嫩白的脖颈。桂南一些地区少女单辫,少妇双辫,中老年结髻垂于脑后,便于歌圩上分辨。金银饰品曾普遍盛行,遍及壮乡各地,如百色“女子饰品,有发箍、簪及指约、手镯等”。恩隆“妇女装饰,城厢多尚金玉,乡村则重玉质银器”。西林“唯女子最爱佩戴簪钗、耳环、手镯及盾牌等。富者用金质,贫者用银质”。桂东南少女也“尚戴银质簪环”。这些饰物主要有银梳、银簪、耳环、项圈、项链、胸排、镯、脚环、金钗等。昔忻城土官之女嫁安定土官,陪嫁少了一支金钗,遂送一块土地作抵,这就是今马山县金钗乡的来历。第五,壮人由于世代受中原礼化,敬慕华风,故“服其德,不惩而化”,不少地方“同之齐人”,因而服饰多随中原而变化,现在壮族地区服饰大部分与汉族相同或相似。银饰仍存,然品种数量皆大为减少,以银手镯、银项链、银挂件、银戒指居多,其余不多见。
那坡壮族服饰 摄影:李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