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壮族概况
第一节 族称族源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岭南古老的土著民族,其先民至少在10万年前就活跃在祖国华南的大地上,繁衍生息。壮族支系繁多,各有称谓,贵港、武宣、来宾、柳江、融安、象州、鹿寨、河池、南丹等自称“布壮”;宜州、南丹、河池、来宾、龙胜、都安、柳城、上林等地部分壮人自称“布衣”;钦州、南宁、百色地区自称“布土”;左江、文山壮人自称“布侬”;环江称“布蔓”;龙州、钦州、东兴及云南壮人自称“布傣”;文山部分壮人称“布沙”,各种自称达20多种。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协商,因称“僮”的地方较广,统一为僮族。但由于僮有两个读音,其一含贬义,所以1965年经周恩来总理建议改为壮族。“壮”是汉语音译,壮语读作“Cuengh(ɕu:ŋ6)”,原意为“山洞”;“布”也是汉语音译,意思是“个”,人的量词。“布壮”原意是“山洞人”,意思是壮人、壮族。壮族居住的地区是喀斯特地貌,到处都有宽大干爽的山洞,壮族先民早先就居住在山洞里,因而自称“山洞人”。举行歌圩的时候,就从山洞下到平地,所以把“歌圩”称为“龙洞”,意思是“下山洞”,即从山洞下到平地对歌。
壮族祖先主要源于岭南的越人,其在岭南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万年~10万年前的“柳江人”时代。继其后的有“麒麟山人”“甑皮岩人”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粤东、八桂、湘南及滇东,这些地方是壮族的摇篮。壮族的族称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商代初年,壮族祖先瓯、桂国、损子等部曾向中央王朝进贡珍珠等贵重物品,其名见于史籍。西周时路人(骆越人)又送去大竹。
柳江人复原图
春秋战国时代,江南广泛分布着越人,因部落纷繁,统称为“百越”。“百越”一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恃君篇》:“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敝凯诸、夫风、余靡之地,缚娄、阳禺、兜之国,多无君。”在此之前,诸书称越或夷越,以上的越、夷越、百越,皆泛指江南越人。但有时则专指岭南越人诸部,如《史记·秦本纪》:“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谓其多,或为人的量词“布(pou4)”的另一个音译。
岭南百越到底有多少部,现在已经难以详查了。古籍上先后提到的可能与壮族有关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主要有仓吾、西瓯、骆越、桂国、损子、产里、句町、夜郎、毋敛、漏卧、濮等。早在周代初年,伊尹“为四方令曰……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句町、漏卧、夜郎、毋敛等是战国方国名,亦为建立该国的越人的称谓。
仓吾,又作“苍梧”,因境内有苍梧山而得名。《孔子家语·五帝德》云舜“陟方岳,死于苍梧之野而葬焉”,是为今湘南之九嶷山。苍梧地望东至今广东肇庆,西到桂江,南到浔江两岸,北到湘南宁远、道县、江华一带。战国末,臣服于瓯。
瓯,又作“区”“呕”“西瓯”,大约夏代已闻名中原。战国末期相当强大,成为部落联盟之首。商周时已经建立了西瓯方国。后与秦军抗衡长达数年之久,败而南撤。此部为形成壮族的主要联盟,其地望北接桂国,东达桂江,西起今桂西到桂西北,南达郁江、邕江、右江一带与骆越错居。瓯从事水稻种植,以蛙为图腾。“瓯”,即上古壮语“蛙”的汉字记音。它是从鸟部分化出来的,是先进生产力——稻作经济的代表,故而成为岭西一大部族,后成为蛙部,即西瓯部落联盟的盟主,其成员主要有仓梧、桂国、损子、产里等,花山崖壁画当是瓯南撤后活动的写照。从画上看,瓯部落联盟尚包括骆越的一部分鸟部及鹿部、马部、豹部、羊部、松鼠部、虎部、猴部、犬部、日部、月部、星部等众多小氏族或部落。因统于瓯,子孙区姓,“区”读作“瓯”。
世界罕见的崖壁画——宁明县“岜莱”(译为“花山”)崖壁画 摄影:李桐
骆越部,即鸟部落,为构成壮族的主要部落之一,与西瓯部齐名。鸟部是越人最古老的部落,是百越的本支,实为祖部落或母部落。在神话中,姆六甲(Mehroeggap,意为鸽祖母)、布洛陀(Bouxroegdaeuz,即鸟头人、鸟酋长或鸟首领)、雷王、布伯等都是他的重要神祇。《吕氏春秋·本味》曾提到“越骆之菌”,“菌”即“笋”。《逸周书·王会解》提到“路人大竹”,可见商周已名闻中原。后史不绝书。其地望北与瓯交错,南到中南半岛,东到番禺(今广州)西南,西接句町、夜郎。骆越部落联盟包括了雷、孔雀、鸬鹚、鸽、小雁、乌鸦、鹰等氏族部落,为岭南南部势力强大的联盟,与西瓯同时建有方国。后融合为瓯骆。
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铜像 摄影:李桐
桂国,《山海经》说:“桂林八树,在番禺之西。”此部当在今广西桂北地区,因盛产桂树而得名,可能以桂树为神树。其地北到湘南,南近桂江,西至融江流域,东与苍梧部相接。战国时期,臣服于瓯,名称不复出现。
损子,《异物志》称:“乌蛮在南海郡之西,安南都统司之北,即乌浒蛮也,古损子国。生首子辄解而食之……其国有乌蛮滩,汉建武中,国废。按乌蛮滩在横州东十里。”又云:“乌浒,地名,在广州之南,交州之北。”乌浒当是西瓯中重要的一支。有的专家认为,乌浒乃是“瓯”的转音。其地当在今横县、贵港、容县及玉林一带,包括今南宁地区东部、玉林地区及钦州部分地区。据《后汉书·南蛮传》载:“灵帝建宁三年(170年),郁林太守谷永以恩信招降乌浒人十余万内属,开置七县。”当时的县范围较广,足见乌浒人数之众。
产里,亦称“产国”,是壮族先民中早期较著名的部落之一,常与损子并称,即所谓“乌蛮国,乌蛮,古损子产国,即乌浒蛮也”。《天下郡国利病书》亦称之为“古损子产国”。《太平寰宇记》卷一六七岭南道十一容州陆川下云:“三梁故县,乌浒所巢,俗云三梁乌浒即此地也。”可见损子、产里地望相近,可能系交错而居,并同为乌浒部落联盟的重要成员。
句町,又作“钩町”,战国至西汉古国名,立其国者为壮族先民的毋姓句町人。考其地望,“今云南之广南、富宁,广西之西隆、西林、凌云、百色诸县,即句町县地也”。《水经注疏》卷三六也说“句町在开化、镇昌(今广西德保)之间”。从广西西林普驮发现的镏金铜棺葬和铜鼓葬看,西林一带青铜文化有相当高的水平,当是句町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句町人是濮越人,其活动区域曾到达云南昆明一带。云南石寨山等地的石器及青铜器,有强烈的越人文化色彩。有的学者认为,滇国的统治者当是越人,故“滇东和滇东南濮越文化多于氐羌文化”。汉成帝河平年间,夜郎王兴与句町王禹、漏卧侯俞举兵相攻,牂牁太守陈立斩兴,诸小邦国尽归汉。句町实为壮族先民中西部一大部落联盟,后发展为方国。
壮族先民有一部分来自夜郎。夜郎本是战国至西汉西南最大方国,《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夜郎者,临牂牁江,广百余步,足以引船。”“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皆魋结,耕田,有邑聚。”考其地望,当以北盘江为中心,包括南盘江及红水河上游(今广西天峨、凤山及乐业一带),地跨今黔、滇、桂、川四省区,而以贵州为腹心地区。其东南部分当为壮族先民。夜郎之兴起,实为百越中竹部的兴起。古籍载:“有竹王者兴于豚水。有一女洗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濮,氏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三郎神是也。”郎即竹笋,夜郎者,越语越笋也,故夜郎王即越笋王,与传说相合。此部之子孙之一蓝姓(壮语念lamz,竹篮之意),今为壮族大姓。
关于毋敛,史称在“今贵州都匀一府,除清平、麻哈不在外,兼黎平之古州及广西接左州、荔波地,皆毋敛地也”。这就是说,毋敛包括今广西河池地区东兰、巴马、河池、南丹、环江一带,其境正是壮、布依、水、仫佬、毛南、侗等越人后裔的生息之地。
此外,腹心地区在黔西南角的漏卧,境跨今滇桂三角地带,也和壮族有一定的关系。以上诸部,不过是岭南百越中较为著名的部落、部落联盟或方国,它们或因战争,或因朝贡,得以名闻中原,载于史书。实际上,百越诸部必不止此。《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所引臣瓒语:“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说明氏族、部落甚多。所谓“种姓”,在氏族时代是以图腾为标志的。据研究,壮族先民曾经有12大部即水牛部、马蜂部、蛙部、羊部、蛟部、鱼部以及雷王自身的嫡系鸟部。失落的五部当为黄牛部、虎(森林)部、竹部、潭部和黄(土地)部(或当为蛇部)。12部之中,上文已叙及鸟部、蛙部、竹部,尚有9部,下文分别叙述。
1.水牛部落。乃12部中一个强大的部落,水牛既是狩猎时代的产物,又是农业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体现,从狩猎经济脱颖而出,成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动物,以其为图腾是很自然的。在《尔雅》中,书作“犩”,是古越语Va:i2(今壮语亦称vaiz)的汉字记音。其后兴姓,书作“韦”,为壮族大姓,广泛分布于右江、红水河及柳江地区,子孙遍及壮族各地。《唐书·南蛮传》称:“僚人称王于桂者,即韦、黄、周、廖、农、莫、罗、梁诸姓。”以韦为先。韦之来源,一说源于韩信后代避罪岭南,取韩一半而成,不足信。说成牡器,亦悖常情。实际上是由于壮语某些长元音易于变成短元音,由vaiz变vaez。
2.黄牛部落。该部也是壮族先民中一个强大的部落,子孙取莫为姓,壮语念Moz,为“黄牛之意”。莫是Moz的汉字记音。有关莫氏记载,史不绝书。《南丹县志》载:“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酋莫洪内附。又元至元间,莫国琪又献图纳土,命为庆远等处军民安抚司。”后传22代。《岭表纪蛮》载:“祖堂奉祀河池莫一大王。”“桂西北壮人神龛上书:‘敕奉通天圣地莫一大王’。”,英雄神话《莫一大王》说:莫一父被人推落潭中,化为神牛,莫一长大后入潭寻父,得赐明珠,遂有神力。后反皇帝,失败被杀,头断尚大笑三声,官军惊恐。暗示莫部落曾有不凡的经历。后为部落联盟盟主,其内有石头部落、竹部落、马蜂部落等。
3.蛟部落。亦即以鳄鱼为图腾的部落,壮话叫Duzngieg,神话中是一种与龙一样可兴风作浪的神物。《汉书》载,岭南人“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又说越人“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越人断发文身,以像鳞虫”。因岭南江海多鳄,样凶且丑,对渔人威胁甚大,故尊之为神,为壮人三大神之一。在壮族神话中,蛟龙九首。不过蛟部落随农业部落之兴起而衰落,为水牛部所兼并,至今壮族中无其姓氏。
4.鱼部落。此部大约与蛟部为邻。所谓岭南“陆事寡而水事众”,指的主要是打鱼,其次才是采珠拾贝。古代岭南江海泉流多水族,故而奉之为神物。《粤述》云:“而鬼鱼出蛮洞中,似灵。瑶壮取而祷之,人食即死。”鬼鱼即被视为图腾的鱼。鱼图腾在壮人中尚保留有一些痕迹,如龙胜壮人往往在石板上刻有三鲤共首图,以一足踏三鲤来认宗;凌乐壮人大年初一禁呼你我或名字,互称“鱼”;传说中的刘三姐骑鲤鱼上天成仙。鱼部落先并入蛟部落,后又一同并入水牛部落。子孙闭(bya)姓。
5.马蜂部落。因岭南山林密布,藤萝错杂,枝蔓之上,常挂有马蜂窝。马蜂个体硕大,毒甚烈。受惊袭人,鲜能幸免。壮族祖先常与山林打交道,每受袭扰,惊而以之为神,以求得狩猎安宁。不过此部大约居于桂西僻远之隅,古籍未见记载。但在史诗及传说故事中,都经常出现。如史诗《莫一大王》、故事《金伦》等,莫一及金伦死后,化为马蜂报仇,这是黄牛部落与马蜂部落曾经联合抗击皇兵的艺术反映。该部落后并入黄牛部,从他姓。
6.羊部落。这当是一个以驯养羊为生活来源的山区部落,史无记载,原因与马蜂部同。羊在壮族民间传说故事中名声显赫,传说从前人们分吃新亡考妣的肉,有个少年牧羊,见母羊生小羊十分痛苦,又见母羊十分爱护小羊,小羊吃奶则跪乳报恩。他于是联想到母亲养育自己的辛劳,认为父母死后当礼葬,不该残忍地分而食之。于是把他人送的父母肉腊干藏好。母亲死后,将别家的肉一一奉还,然后礼葬,从此人人效法,不再吃父母肉了。在马山县,传有一神羊上山顶,痛骂官吏不已,该山于是被称为羊山。羊部有一部分成为侗族的先民。子孙杨姓。杨,壮语念yiengz,“羊”之意,与汉字原意不同。
7.虎(森林)部落。该部分布于左江沿岸和左江与右江之间的桂西南角一带。这一带高温多雨,气候湿润,适于植物生长,森林遮天蔽日,环数百里而无日色。森林之王老虎在其中横行,是一个神奇而可怕的世界,人们畏惧森林,但生活又离不开它。林中之虎,神话中说它是雷王的三弟,掌握林海。人们以森林、虎为图腾,反映了壮族祖先对森林的依赖和恐惧。此部子孙姓侬,出过赫赫有名的侬智高,当了仁惠皇帝,是唯一出过皇帝的壮族大姓。
桂林两江四湖 摄影:李桐
8.黄(土地)部落。这是后起的农业部落,以土为尊,土为黄色,故又称为黄土地部落,势力强大,其后裔在唐代称雄一时。《新唐书》卷二二二载:“西原蛮,居广容之南,邕桂之西,有宁氏者,相承为豪。又有黄氏,居黄橙洞,其隶也。其地接南诏。天宝初,黄氏强,与韦氏、周氏、侬氏相唇齿,为寇害,据十余州。韦氏、周氏耻不肯附,黄氏攻之,逐于海滨。”至德元载(756年),黄洞首领黄乾耀联合一百余洞人民武装反抗。唐贞元十年(794年),其子黄少卿复起,攻陷13州。黄氏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前后长达百年之久。往上追溯,黄部当为一大部落联盟。子孙黄姓。又因壮人称黄为lieng,故以凌、梁记之。历史上梁氏亦相当强悍,其首领梁崇牵自号“平南十道大都统”,曾陷城池,据容州。
9.潭部落。据《后汉书》载:“灵帝建宁三年(170年),玉林太守谷永以恩信招降乌浒人十余万内属,皆授冠带,开置七县。”其中有潭中县。清舒启修撰的《柳州县志》载:“马平,汉潭中地……壮瑶居多。”潭中所辖范围,在今柳江及红水河中下游一带,正是潭部落后裔覃姓的聚族之所。此部之得名来源于喀斯特地貌。由于石灰岩的腐蚀,在地表形成了许多消水洞。这种洞变化莫测,有时烈日杲杲,洞中却突然涌出水来,使小山形成十天半月的临时湖泊,令人惊异不已,因尊之为神物。子孙覃姓亦为壮族大姓。
12个部落或部落联盟经过不断的组合和分化,到战国秦汉时期,变为四个强大的部落联盟,这就是从今桂南的南宁到玉林一线以北,包括红水河中下游及柳江、桂江、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西瓯所据。西瓯之南,包括今广东西南部及海南临高一带,为骆越所据。桂西到滇东为句町所据,桂西北为竹部所据。他们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今天的壮族。也就是说,壮族来源于12个主要部落或部落联盟,来源于以12部为主的众多岭南越人氏族部落。12部中的4部是壮族先民的核心。
秦瓯战争之后,西瓯、骆越之名尚见于赵佗时期。《汉书·南越王传》卷九五载:“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粤、西瓯、骆,役属焉。”《史记·南越尉佗列传》卷一一三亦曰:“其西瓯、骆裸国亦称王。”夜郎、句町灭国较早,成帝河平年间(前28~前25年)即尽归汉。
东汉时,壮族先民分布地区先后出现了俚、乌浒等名称。汉建武十六年二征反,“合浦蛮俚皆应之”。时为公元40年,可见东汉初年出现了俚的名称,以后一直用到隋唐。唐代房千里在其《南州异物志》中说:“俚在广州之南,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梁一带皆有之,地方数千里。”可见俚人分布之广。
乌浒名称亦见于东汉,如谷永招降的乌浒人即是。不过汉以后不再见到它的名字。
僚又是壮族祖先的一个名称,最早见于《三国志·蜀志·霍峻传》,但指的是四川少数民族。到隋唐时代,僚的称谓遍及西南、华南等地。有时俚僚并称,如《隋书·地理志》:“俚僚贵铜鼓,岭南二十五郡,处处有之。”这里的僚,显然和俚一样是当时壮人的族称。
宋代出现了“撞”“僮”的名称。最早见于范成大和李曾伯的著作或奏折中,如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说:“庆远、南丹溪洞之民呼为僮。”李曾伯则说宜山有僮丁。
明代还有俍的称谓,如《明实录》载广西“一省俍人半之,瑶壮三之,居民一之”。在清代李调元辑解的《粤风》里,分别收录有俍歌和僮歌。其中俍歌是典型的壮族勒脚歌,与今日格式无异。可见俍歌、僮歌都是壮族民歌,俍、僮都是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