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楚争霸战中,郑国始终是争夺的重点。
夺取郑国便成为晋国政府挑战楚国的第一目标。
公元前572年(晋悼公二年),围绕郑国的争夺战开始了。晋国纠集了齐、鲁、曹、邾、杞和卫等国,大兵压境,直杀到郑国都城之下。郑国军队在洧水畔与晋军交战,寡不敌众,被迫撤入城内。
楚国人还是老一套“围魏救赵”的策略,并不直接与晋军交锋,而是出兵攻打宋国,迫使晋国人回防。刚在洧水河畔吃了败仗的郑国军队也出兵,攻占了宋国的犬丘,这证明郑国的军队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然而在郑国内部,脱离楚国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自鄢陵战役后,楚国在与晋国的争霸中渐落下风。特别是晋悼公继位后,巩固了晋国在中原地区无可争议的霸主地位。晋强楚弱的格局已是清晰可见,而郑国依然不屈不挠地站在楚国一边,可谓不识时务。
可是郑成公却毫不动摇并坚定不移地实行亲楚政策。
因为他有一块心病,那是一生的耻辱。
我们再回顾一下旧事。十年前(公元前582年),郑成公在投靠晋国的情况下又想与楚国搞好关系,于是出访楚国。同时向两大霸国示好,希望借此能使郑国超然于晋楚争霸的旋涡之外,可是这有可能吗?很快郑成公就认识到自己的想法过于天真了。晋国人对他私下与楚国联络怒不可遏,认为这是背叛。于是毫不犹豫地将他逮捕,郑成公一下子从国君沦为阶下囚。
每当回想起往事,郑成公心头便有几分苦涩。当他脑海中浮现晋国君臣冷冰冰的面孔时,他有一种不寒而栗的冷意。在他恐惧难安时,是楚共王伸出温暖之手。楚国以割让汝阴的代价换取了郑国的加盟,郑成公义无反顾地背叛晋国,投入楚国的怀抱。在随后的鄢陵之战中,楚国又慷慨地出兵救援郑国。在那场战斗中,楚共王还挨了一箭,被射伤了眼睛……
只是鄢陵之战楚国败了,而如今的晋国则如日中天。
显然继续追随楚国,郑国就必须要付出代价。
忧心忡忡的郑成公终于病倒了。
室宗子驷前来探病,子驷的目的是要试探郑成公的口风,他小心谨慎地说了一句:“如今郑国负担太重了,大臣们都认为应该要脱离楚国,归附晋国。”郑成公的眼睛凝望着远方,他摇了摇头。像是若有所思,又像是自言自语:“楚王当年为了救郑国,在鄢陵之战中被射伤了眼睛,这都是为了我。我如果叛楚,既对不起楚王,又违背自己的誓言,那怎么行呢?”
郑成公可能忘了,楚共王固然是救援郑国时挨了一箭。可是与其说为了郑成公,还不如说是为了楚国的利益。要是失去了郑国这座桥头堡,楚国凭什么北进中原,凭什么与晋国一决雌雄呢?
郑成公没能抗拒死神的召唤,他的死使得郑国亲楚的立场出现了松动。多数人倾向归附强大的晋国,脱离楚国。可是执掌大权的子驷心里十分矛盾,郑成公尸骨未寒,如果这么快就调整外交政策,未免对不住刚刚死去的国君,还是等等吧。面对众人的强烈请求,子驷只是淡淡地回答说:“国君遗令不好改变。”
正在子驷犹豫不决之时,晋军将领荀罃会见鲁国仲孙蔑、宋国华元和卫国孙林父等政要,商讨如何征服郑国。显然,晋国是不达目的不肯罢休。根据以往的战例,只要晋国入侵郑国,楚国势必来援,晋国又捞不到什么好处。看来晋国的将军们有点犯难,打算集思广益,看看众人有什么高招。
还别说,三个臭皮匠也顶得上一个诸葛亮。鲁国的仲孙蔑想了一计,令荀罃拍手叫好。他说:“不如我们在虎牢关筑城,逼迫郑国投降。”虎牢关就是制地,是郑国的军事要塞。
为什么仲孙蔑提出这一战略,让荀罃眉开眼笑呢?春秋时代是中国军事艺术大发展的时期,“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原则虽然是兵圣孙武提出来的,可是在孙武之前,这个战略思想早就被广泛应用了。在虎牢关修筑城堡,就是在郑国境内建立一个军事支撑点;同时警告郑国,我们是要长期待下去,不走了。说白了,这就是军事威慑。
筑城的决定通过了,十几个诸侯国都派人到了虎牢关,大干苦干,卖力筑城。很快一座崭新的堡垒耸立在群山之间,各国均派出军队入驻。
诸侯国在虎牢关筑城的消息传到郑国都城后,国人为之震惊,看样子晋国人这次来了就不想走了。有了新城堡作为基地,晋国军队随时都可以兵临城下,直接打击郑国都城。坐等楚国来援,恐怕要成为幻想了。
郑国的一帮大臣们,凑在一起商议对策。其实哪有对策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最好的对策就是投降。大家齐瞪眼看着子驷,子驷能避开众人的眼光吗?此时的他又想起郑成公临死前说的那一番话,得了,管他什么遗言。打不赢就得投降,不然还要亡国吗?
几天后,投降信交到了虎牢关新城的司令长官荀罃手中,荀罃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没想到筑了一座城,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迫降了郑国,看来是一笔太划算的投资了。
就这样,郑国挥别了楚国而投向晋国的怀抱。
望着郑国远去的背影,楚共王此刻才发现与晋国人相比,自己是多么迟钝与消极。在不经意之间郑国已飘然而去,楚共王捶胸顿足,追悔莫及矣。
楚共王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自认为实力上无法与强大的晋国联盟抗衡,对郑国的离去也没有采取武装报复的手段。可是不知天高地厚的郑国人,却有些得意扬扬了,甚至打起了楚国的主意。
公元前565年,郑国执政大臣子驷对蔡国发动侵略战争。要知道蔡国一直是楚的喽啰国,入侵蔡国,无异于跟楚国人作对。不可否认,郑国军事力量并不弱。在郑军的猛攻下,仓促上阵的蔡国军队被打得大败而回,蔡军统帅公子燮成为郑军的阶下之囚。
攻蔡战役的胜利,令郑国人都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仿佛回到了战无不胜的郑庄公时代。侵蔡之役的总司令司马子国自然也是得意扬扬,当他脸上挂着胜利的骄傲回到家中时,却发现儿子子产的脸上写满了忧虑。
子产对父亲的这次胜利却忧心忡忡,他认为进攻蔡国是一大失策。蔡国是楚的喽啰国,楚国能置之不管吗?楚国人来了,郑国能抵挡得住吗?只得投降楚国了,一投降楚国,晋国人又要来问罪了。子产以不安的语气对父亲说:“从今以后,郑国大约在四五年的时间里不得安宁了。”
子国的脸色很快由晴转阴了,所有人都对他的胜利表示祝贺,偏偏只有自己的儿子说这种丧气话,他怒气冲冲地骂子产道:“你懂个屁!国家有执政的正卿发布出兵作战的命令。小孩子胡乱说话,要被砍头的。”
子产被父亲教训一通后,不敢吭声了,慑慑而退。
可是事实证明了子产确实是高瞻远瞩。
郑国欺负蔡国,虽然快意,却自找麻烦惹祸上身。
作为南方霸主的楚国,自然要为蔡国撑腰。
半年后,楚国首相子囊统领大军攻打郑国。这下子郑国政府慌了,六位上卿紧急召开碰头会,六个人两种意见,子驷、子国和子耳三人认为楚强郑弱,得投降才行;而子孔、子蟜、子展三人则认为应当要坚守,等待晋国来援。
投降还是抵抗?三票对三票,两方都没有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子驷试图说服反对者,他说道:“我们这几个人在这里讨论来讨论去的,意见不统一。这会使国民不知所从,这样事情更难办了。现在楚军攻势很猛,民众心急如焚。依我的看法,不如先投降楚国,以免百姓受苦受难。等到晋国的军队来了,我们也向晋国投降。小国嘛,最好的外交策略就是准备好钱财,恭迎大国来取。谁让我们夹在晋和楚两大强国之间呢,只有用这个办法才能避免战争,保护百姓。”
对子驷的说法,反对派可不太买账。子展反驳道:“小国之所以能与大国周旋,保全自己,凭借的就是信用二字。一旦没有信用,战乱将绵延不绝,随时可能亡国。郑国已经参加五次中原诸侯大会,曾经发过誓的。现在却要自食其言,晋国一定不会放过我们的。我们曾经归顺过楚国,楚国不过将我们视为它的一个县。与其投降楚国,不如等待晋国前来救援。如今晋国君主励精图治,军力强大。将领之间合作无间,一定会支援郑国的。而楚国人远道而来,只要粮草用尽,势必要退兵,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首相子驷听后很不以为然,既然六位上卿在投降与抵抗上见解分歧,且三票对三票。作为执政,他有权来做出最后的决定。
子驷站起身来,以坚定的语气说:“参与谋划的人太多,准办不成事。发言的人太多,谁来承担责任呢?我看还是归服楚国,这个责任由我来承担吧。”
此言一出,其他人也不吭声了。
不是归附楚,就是归附晋,这就是郑国的命运吧。现在首相子驷把话说到这份上,得,那就降楚吧。
事实证明子驷的这个决定是致命的。
如果是力战而降,那还情有可原。可是郑国人没有任何抵抗就投降了,这将做何解释呢?子驷派王子伯骈前往晋国,向晋国政府解释理由:“楚国责备我们对蔡国用兵,便出动大军进攻。我国民众陷入深深的恐慌之中,国家危在旦夕。形势万分紧急,只得与楚国谈和。国君与大臣们只得顺应民心,暂时屈服于楚国,故特遣在下前来向贵国解释。”
此时荀罃已经取代韩厥成为晋国首席执政官兼中军元帅,他是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在邲之战中,他曾被楚军俘虏,并且被关押了九年。他的这一段战俘生涯不仅没有令他灰心丧气,反而使他返回晋国后平步青云,当然这也得益于荀氏家族在晋国巨大的影响力。在荀罃听来,郑国人无非是在为投降的行径狡辩。他面无表情,冷冷地问说:“郑国在遭到楚国进犯时,可有派人向晋国求援?”
王子伯骈一听,怔了一下,尴尬地答道:“没有。”
荀罃带着冷嘲的口吻说道:“你们不用向我国求援,就自作主张投降楚国,看来贵国政府早有这个打算了。既然如此,也不必多说了。我国君自会率领各国军队前往郑国,与贵国君相会于城下。”
荀罃是属于强硬的鹰派人物,对郑国人的背信弃义,他的回应就是武力解决。
战争机器开始开动起来。
晋悼公时代,晋国非常明智地利用霸主的影响力将战争成本转嫁到了其他国家。我们在20世纪后期经常看到的“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其实在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国大地上,类似的“多国部队”已经频频地在军事舞台上亮相了。
以晋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又一次大举入侵郑国。
晋国精锐的四军全部出动,很快包围了郑国的都城。中军在鲁军、齐军和宋军的配合下攻打鄟门;上军在卫军、曹军和邾军的配合下攻打西门;下军在滕军和薛军的配合下攻打北门;新军在杞军和小邾军的配合下砍伐郑国都城外的树林,以安营扎寨。
可怜的郑国又一次陷入恐慌之中。
子驷又祭起投降的法宝,这是他既定的政策。不论是楚军还是晋军,谁来就投降谁,这就是生存之道。
晋上军司令荀偃跳出来,反对与郑国媾和,他说道:“郑国首鼠两端,难以信任。我们应该继续包围郑都,坐等楚军来援。到时以逸待劳,一举重创楚军;否则的话,即便与郑国签订和约也没有用。”
众将觉得荀偃说得有道理,便把目光转向总司令——中军元帅荀罃。
荀罃曾在楚国当了九年的战俘,对楚国的实力深有体会。晋国与楚国实力相当,谁对谁都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如果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这是很不现实的想法,晋楚之间的争霸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
沉吟片刻后,荀罃开口了:“与楚国的战争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眼下积蓄力量是很重要的。如果硬拼,势必要付出重大伤亡的代价,上策应该以智取胜。”
那么如何以智取胜呢?
荀罃分析说:“郑国投降后,楚国一定会兴师问罪。我们可以将四大兵团分为三部分,轮番袭扰楚军。这样每一部分都可以轮流休整,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而楚军无法得到充分休整,一定会被我们拖垮的。”
总司令毕竟是总司令,说出来的话令大家都心服口服。
就这样,郑国这个两面派的角色又一次投降晋国了。
依照惯例,郑国投降后便与晋国会盟。双方在戏邑举行会盟仪式,并且各自写定盟书内容,向神明起誓。
晋方代表士弱先走上台,作为胜利的一方,他脸上挂着征服者的笑容与傲慢,他开始宣读道:“今日盟誓后,郑国倘若对晋国三心二意,不听从晋国的命令,将受到神灵的诅咒。”
这种霸道的口吻,令台下郑国君臣们的自尊心深深地受到伤害。
子驷决定要反击,维护郑国的尊严。
轮到子驷上台宣读盟誓书了,他匆匆上场,手中拿着一份盟书。很快他就让晋国政客们感到震惊了,只见子驷对着神灵祷誓道:“上天降祸,使郑国夹处晋和楚两个大国之间。大国没有伸出友情之手,却以战争逼迫郑国接受会盟。郑国先祖的英灵得不到祭祀,人民享受不到土地的收获。男女老幼都辛苦劳顿,无处可以倾诉苦衷。今日盟誓后,郑国必须对有道义且强大的国家唯命是从。如果三心二意的话,愿受神灵的降责。”
这叫什么盟文呢?更像是一通发牢骚的话。更巧妙的是子驷并不说对晋国忠诚不二,只是说服从“有道义且强大的国家”。弦外之音,晋国与楚国谁有道义,我郑国就听谁的。
晋国上军司令荀偃是个火暴脾气的人,听完后噌地一声跳起来,对子驷厉声喝道:“不行,必须要修改这份盟书的内容。”
但郑国人却不肯让步,郑国上卿子展也站起身来,对荀偃说:“盟书的内容已经昭告神灵了,岂可随便修改?”
一时间盟会上剑拔弩张,气氛十分紧张。
晋国元帅荀罃不想破坏刚刚达成的和局,他转头对荀偃说:“算了,我们也有过分之处。以武力要挟他们会盟这恐怕也没有道义,姑且先结盟退兵吧。只要我们勤修德政,终究会得到郑国的,何必非要在今天呢?如果没有道义,连晋国百姓都会抛弃我们,何止是郑国人呢?倘若能平息战争,令民众休养生息,远方国度的人也会前来归附的,何必非要强迫郑国呢?”
荀偃这才咽下这口恶气,退回座中。
就这样,晋国与郑国在很不和谐的氛围下勉强达成结盟的协议。
强扭的瓜不甜,武力威胁下的结盟当然也很脆弱。
晋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刚刚撤离,郑国又开始秘密与楚国接触。这下子可把晋军将领们气坏了,很快诸侯联军又兵临郑国都城之下,此时距离双方会盟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郑国果然很不听话,居然以强硬的立场来对抗诸侯联军。
诸侯联军分别从东门、西北和北门三个方向发动进攻,可是士兵们大多厌战。加上往返奔波,劳顿异常,打了五天竟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荀罃打算出动奇兵,渡过洧水突袭郑都的南门。可是渡过洧水后很泄气地发现,各诸侯国的军队都不打算前进了,士气非常低落。虽然有十一个国家追随晋国出征,但这些国家的将士们心里明白,攻打郑国对自己毫无利益可图,不过迫于晋国的压力罢了。再进一步想想,如果易地而处,自己的国家处于郑国的四战之地,那下场能比郑国好多少呢?
晋国元帅荀罃察觉到诸侯联军已经士气涣散了,如果一味强令进攻,恐怕还要激起这些国家的反感哩。不如顺水推舟,就此罢兵吧。
晋军撤退后,意外获得胜利的郑国人颇有几分惊讶。郑国上卿子孔赶紧建议说:“晋军出征已久,士兵们已经相当劳累了,都想要早点回家。如果我们乘机追击,一定可以大获全胜。”
子展当即反对:“不行,打败晋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可是郑国要是与晋国结仇了,那亡国的日子怕是不远了。”
郑国政府竭力与晋国保持一段距离,主要是害怕楚国前来兴师问罪。可是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的。
虽然子驷向楚共王解释,郑国与晋国的会盟实是不得已之举。可是楚共王哪里理会这么多呢,在他看来背叛就是背叛,就必须要以武力讨伐。
面对前来问罪的楚军,子驷一如往常地闪过两个字,即投降。
子驷的国策是如此务实,投降对他来说只是家常便饭。今天归晋,明天附楚。不要说国人一愣一愣的,就算是高层官员也觉得乱了套了。
连建议追击晋军的子孔都站出来反对了:“我们刚与晋国歃血为盟,盟书的血迹未干。现在就要背信弃义,这样做行吗?”
首相子驷胸有成竹地答道:“我们在盟书中已经明确地写了,只服从强大的国家。如今楚军兵临城下,晋军跑哪去了?现在当然是楚国强大了,服从楚国,并没有违背我们的誓言啊。再说了,我们参加会盟是迫于晋国的武力。这本来就是不平等的,毫无诚信可言,这种盟约神灵也不会承认的。”
其实子驷也算是一个聪明的政治家,所以在盟书中早已埋下背叛晋国的伏笔。这种两边倒的政策固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国家所遭受的伤害,但也在晋楚争霸中显得狼狈不堪。
郑国又一次倒向楚国了。
这么一来,晋国的努力又前功尽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