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读过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这篇小说讲述了在旧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江南农民的悲惨境遇。从河埠头的万盛米行粜米,到街上购物,作者通过描写不同处所的不同场景来反映出旧中国农民丰收也是灾的悲惨命运。当地的农民在当年得到了大丰收,本以为丰收的米可以卖个好价钱,生活应该可以比往年都有改善,但是未曾想米价大跌,农民只能忍痛亏本粜米,以致遭受了比往年更大的损失。
自这篇短篇小说发表以后,“谷贱伤农”的古语便成了当时流行一时的报刊标题。本来,农业得到丰收,农民的收入应该更高才对,但是由于农民全体都得到了丰收,所以粮食的供给整个大幅度地提高了,超过了粮食的需求量。供过于求,粮食的价格就会相应地下降,农民的收入反而就减少了。因为农产品的保质期较短,这样的特性注定了农产品的出售者对交易的要求要比消费者迫切得多,消费者就会利用这种心理压低价格。
一件物品之所以会成为能够买卖的商品,并不是因为这个物品的价值有多高,更主要的因素是这件物品在市场中有一定的需求和供给量,没有需求的商品即使被生产出来了也不能出售出去,因此是没有生产意义的。同样的,没有供给的商品也是没有意义的,只存在于幻想中没有被生产出来的商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没有价值的。由此可见,商品的价格是由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和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来共同决定的。
在经济学的解释中,关于过剩,有“绝对过剩”和“相对过剩”两个不同的概念。绝对过剩,是指某种商品被生产出来,在所有的社会需求都被满足以后,还有剩余的;而相对过剩,是指这种商品的过剩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特定存在的,并不是绝对的剩余。因为相对于很多手持大量货币的人来说,这种商品是消费不完的,即有剩余的,而在社会中还有很多人是买不起这种商品的。绝对剩余是在社会生产力极度发达的前提下才会出现的情况,这是一种非常难以达到的境界,但是相对过剩却是经常出现的。
经济学中有一条需求法则,就是价格上涨时,正常商品的需求量一定会减少;而价格降低时,正常商品的需求量一定会增加。在一个物品的价格变高时,并不需要经济学家来告诉消费者应该怎么做。消费者持有的货币总量,以及市场上这种商品的替代品的存在就能指引消费者作出正确的选择,当然,这个选择的最终结果肯定是导致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上面提到了一个名词叫做“正常商品”,那何谓“正常”呢?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商品几乎都是“正常商品”。我们就来看看哪些商品是“不正常”的吧。
在19世纪,爱尔兰的农民都以土豆为食,那时的面包太贵了,只有贵族才能吃得起。有一天土豆涨价了,但是土豆的需求量却大增。在经济学中,这种涨价了以后反而需求量大增的商品被称为“吉芬商品”,它就属于“不正常商品”的范畴。
假设农民原先是以土豆和其他蔬菜一起作为食物的。而突然某天土豆涨价了,因为土豆已经是最便宜的了,没有别的食物可以替代,而农民的收入是不变的,所以只好牺牲了另外的消费品——其他蔬菜,买更多的土豆用以维持正常的饮食。这就是“吉芬商品”为什么在涨价后反而需求量会增加的原因。
只要细心观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发现需求和供给对价格的影响。冬天和夏天,哪个季节的西瓜卖得贵呢?无可非议的,当然是冬天了。但是几乎人人都默默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让它成为一个“常识”,而其中的经济学原理却很少有人再去深入考究了。
在夏天,西瓜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而此时正是西瓜丰收的季节。年复一年,迎合着人们的需求,瓜农生产出越来越多的西瓜来满足市场上巨大的需求量。此时西瓜是正常的消费品,人们成麻袋地往家里扛西瓜也不用担心西瓜会被买空,所以西瓜的价格是正常的。而在冬天,这种情况就不一样了。那时西瓜是反季节水果,它的供给量是非常小的,此时西瓜在水果铺上的身份简直接近于一种“奢侈品”,虽然这时也有很多人有吃西瓜的意愿,但是由于供求的不平衡,此时西瓜的价格就远远高于它在夏天时的价格,以调节需求量至此时的供给量所能达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