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外面的世界在我们眼中是什么样子

“微笑”有真伪

表象不可靠,“微笑”有真伪,

为何将未得到的铭记在心?

情绪的定义指出情绪会有一定的行为倾向。

也就是说,情绪的产生会伴随行为反应。比如,恐惧时我们会逃跑;愤怒时想要攻击;厌恶时想要离开或者呕吐。

以上都是消极情绪,如果你再想一下就会发现,似乎积极的情绪并不会与特定的行为相联系。

比如,我们高兴的时候,更多的是体会到自己内心的感觉,但是行为反应不明显,不会像恐惧出现的时候想逃跑那样。

心理学家在情绪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善于区分消极情绪表现出来的面部表情,但是却难以区分积极情绪的面部表情。

比如“笑脸”,一个人的笑脸包含了很多意义,那么这个笑脸实际上代表的是高兴,还是什么信号,就难以了解了。

因此,不是所有的情绪表现都是真的。消极情绪下的行为才更可靠。

我们更青睐别人给的东西

我们倾向于喜欢别人给予我们的东西。这和平时我们认为的,容易得到的东西反而不珍惜恰恰相反。那么这个结论是否可靠呢?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做“捐赠效应”。关于这个效应,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这是Kahneman等做的一个研究,他们将参加实验的被试分为三组,给第一组的被试,每人一个杯子,第二组被试什么都不给,第三组被试可以选择要杯子或者给等量的钱。

结果发现,第一组的被试,因为拥有过这些杯子,到最后他们期望以不低于7.12美元的价格卖出杯子;而第二组被试在对杯子进行估价时,则期望以不高于2.87美元的价格买到杯子;第三组被试对杯子的估价则是3.12美元。Kahneman对此结果的解释是,拥有杯子的被试,因为自己曾经获得过自己财产之外的杯子,于是倾向于给予高的评价,并且不想放弃,所以估价也会比较高。

这个实验说明我们对于自己财产之外的东西,在使用过以后会给予更高的评价。

这个效应也被广泛地应用到商业活动当中。

比如,许多商家提供的商品的试用期,让顾客可以免费试用该产品两个月,试用期到了之后再决定要不要购买。但是等到试用期结束后,顾客一般都会选择购买自己使用过的物品。这就是“捐赠效应”在商业中的应用。

未完成印象才深刻,未得到所以铭记在心

1927年,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家蔡加尼克设计了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她分配给参与者15~20种不同的任务,有的任务需要手工操作,有的任务需要运用智能才可以解决。例如,倒数数字,完成一幅拼图,做数学演算题等。这些任务的难度不一样,但是完成时间大致都是几分钟。

在任务进行的过程中,有的任务不限定时间,任由被试完成,但是对另一部分任务,研究者会在被试完成的过程中将任务中断,并强制他们停止,去完成下一项任务。

之后,蔡加尼克让实验参与者回忆自己做过的任务。大概有50%的任务可以被回忆起来,68%未完成的任务被回忆起来,但是已完成的任务只有43%被回忆起来。

由此,蔡加尼克总结:未完成的任务比已完成的任务更容易被人们记住。这就是著名的“蔡加尼克效应”。

蔡加尼克认为,在进行任务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感。这种紧张感会在任务完成的时候消失,如果一项任务被迫停止,紧张的状态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我们更容易记住未完成的任务。

在现实生活中也会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电视剧播出中间插播广告,而且广告来的时候正是剧情的关键之处,尽管广告很让你心烦,但是你仍然舍不得换台。这就是对“蔡加尼克效应”的体现。

未完成的任务让我们印象深刻,所以在生活中没有得到的东西,才会令我们铭记在心。

眼见不一定为实,我们看见的只是我们认为的样子

每个人或每件事情都不一定是我们想象中那样的,而且自己也可能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别人。如果你想要成为别人的好朋友,想要成为一位优秀的咨询师,想要成为一名好员工,那么就要学会理解别人。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同理心”。

心理大师荣格曾经接待了一位女病人,这位女病人一直认为自己是从月球上来的,所以十分想回到月球上去。

在面对这个病人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要纠正她不正确的想法。但是荣格没有那样去做。他对女病人描述的月球上的生活十分感兴趣,积极地倾听女病人对月球的描绘。最后,荣格就对女病人说:“月亮很美,但是现在你已经不能回去了。所以,安心地在地球上生活,幸福地生活吧,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地球也是一个很美的星球。”

后来,咨询结束,女病人回到家中,生活得很好,而且再也没有犯过病。

荣格在咨询过程中,运用了同理心,他尊重病人的想象,并倾听病人的想法,去感受对方的感受,最后取得了对方的信任,在这样的沟通中,对方也逐渐放下防备,接受了现实,回到了现实生活。

这是在咨询中的案例。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遇到这样的事情。比如,夫妻关系或者情侣关系。这样的关系双方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争吵起来,闹到厉害的时候,谁也不听谁的。但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听听对方的想法,就会发现事情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此时,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了。

窥一斑而见全豹

心理学家选了一些被试参加实验,在实验中要求被试看一些人物照片。照片中的人物形象不一样,有的人衣着得体、形态优雅;有的人衣着普通,所以看上去很平凡;还有些人有着不屑的表情,所以看上去显得粗俗无礼,而他们身上还有纹身。

在被试看过这些图片之后,心理学家就让他们对看过的这些人进行描述,并做一些品质方面的评价。

结果表明,被试对那些看上去有魅力、优雅的人做了更多的正面描述,比如正直、善良、有能力、优秀等;而对那些看上去粗俗或者没有魅力的人做的负面描述比较多,比如冷漠、残酷、普通等。

这个实验表明,一个人会通过其他人的形象对其进行评价,并根据初步形象,对这个人的品质做进一步的评价。当一个人被认定是好的时候,别人对他的品质的描述也是积极的;反之,当一个人被认定是坏的时候,得到的评价也是消极的。

这在心理学中,被称做“光环效应”。光环效应的产生和我们的知觉特点有关系。我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倾向于将知觉对象的各个属性、不同部分组合成整体。所以我们才会“窥一斑而见全豹”。

这样的光环效应会带来以偏概全的偏见,所以作为个体,要学会在外形和气质上包装自己。因为没有谁会在一开始就看见你的内在。

为什么我们不能汲取别人的经验

尽管有很多长辈为了让我们不走他们走过的弯路,告诉我们一些经验教训,但是我们却不以为然,在很多情况下都会重蹈覆辙。难道我们要亲身经历才能够让那些真理属于自己吗?

为什么我们不能将学习到的经验应用到生活中去呢?为了了解这个问题,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邀请大学生做被试。

实验中,先让被试阅读一段军事材料,这个材料中介绍一小支军队怎么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小规模地攻击防守严密的军事堡垒。然后要求被试在阅读完材料之后解决一个问题:一位医生想要用X射线杀死一个恶性肿瘤,这个肿瘤需要用很强的X射线才能杀死,但是那样做就会伤害到周围好的组织。医生该怎么办呢?

实验发现,没有阅读军事材料的被试中只有10%的人想到答案。学习过材料的人也只有30%给出答案,也就是说在这一群被试中,只有20%的人自觉地转移了学习到的知识。最后一组在研究人员的提醒之下有75%的人做到了。

这个例子表明,我们并不会很自觉地将学习到的经验转移到新的事件中。尽管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东西,但是我们还是会被表象迷惑,因此无法做到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