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无线电业务已经涵盖了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无线电频谱作为未来信息时代的必要资源,是信息业务赖以开展的基础。无线电频谱的物理属性决定了其行业应用的广泛性,而无线电频谱的有用性则决定了它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无线电频谱资源在行业应用中逐步形成的共赢关系商业模式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果说能源是工业时代的血液,那么无线电频谱资源及其传输介质的应用就如同未来信息时代的神经系统。因此,无线电频谱在世界各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领域都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各种无线电新技术、新业务的广泛应用,社会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一方面,各种传统无线电业务对此有着很大的需求;另一方面,新兴无线电业务的兴起也大大增加了对频谱资源的需求,所有这些使得这一有限的自然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需求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实现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国计民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有效规划和分配频谱资源成为各国政府主管部门和无线电业务应用部门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以上背景下,本书通过对无线电分配机制及管理模式的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指明方向,保证有限频谱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频谱利用效率,从而使频谱资源能够在即将来临的物联网时代发挥最大的作用。

本书深入探讨了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管理理论和分配机制,并进行了相关的应用性分析。全书共7章,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介绍了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基本知识,包括无线电频谱的属性和特征、具体应用领域及应用现状。第二部分(第2章至第4章)主要阐述了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分配理论和管理模式,其中第2章对无线电频谱管理进行初步介绍,同时探讨了世界上主流的管理模式及我国的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第3章分析频谱资源的经济价值及其评测方法,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我国频谱资源的价值评估体系;第4章阐述频谱资源的划分理论,指明了各种类型频谱所适用的管理方式,并在整合频谱资源划分模型和管理制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规划—管理—分配模型。第三部分(第5章和第6章)主要就市场化分配和非市场化分配两类具体的频谱分配机制进行了探讨,其中第5章介绍了频谱拍卖、频谱交易和频谱定价这3种主要的市场化分配方式,并对其在我国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第6章则重点介绍了行政命令与控制这一最重要的非市场化管理手段,并针对开放式频谱的可控管理提出了优化建议。最后,第四部分(第7章)总结了全书内容,同时对书中涉及的各种无线电频谱的管理分配模式在国内外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本书是在收集大量国内外资料,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作者最新科研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入了充分的案例说明,如全球3G牌照拍卖概况、我国4G牌照拍卖方案的设计及RFID的非市场化分配与管理等,从而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和实际应用性。此外,为适应新技术发展要求,本书还介绍了3G、4G和物联网等热点技术的发展及无线电频谱资源在其中的作用,并就新技术应用中的频谱资源管理提出了建议。

本书对无线电频谱管理及分配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而为我国无线电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于我国无线电频谱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配置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合理化建议。本书也可供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之用。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作者的博士生导师吕廷杰教授的悉心指导,以及王琦老师的大力帮助,所在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们在工作经验和政策理论上也给予了不可缺少的建议和支持。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不少专家和学者的著作、学术论文和经验总结等,同时电子工业出版社对本书的编写和出版也给予了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顺利出版还得到了国家“863”重大专项“射频识别应用中的通信测试技术研究”(课题编号为2006AA04A106)课题组的资助,在此真诚感谢本课题组组长、博士生导师、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刘岩教授,以及作者所在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同时感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基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电信资源市场分配机制研究”(课题编号为2009RC1012)的经费资助。这里对项目组的专家和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的研究水平有限及时间仓促,书中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和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作者于北京

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