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信息资源

内容提要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有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始终支配着人类最基本的活动,那就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只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这三种要素分别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信息,作为事物存在和运动状态、方式以及关于这些状态和方式的广义知识,在当代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支持下,通过一系列的流通、加工、存储和转换过程作用于用户时,就可以为人类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资源,即信息资源。

由于信息资源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较,信息资源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功能,对信息资源的特征、功能、性质、分布、获取和组织进行深入研究,是有效开发、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促进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本章重点

◆ 信息概念的发展;

◆ 信息资源的含义、类型和特征;

◆ 信息成为资源的背景和条件;

◆ 社会经济信息化的表现及测定;

◆ 信息资源的功能。

1.1 信息资源的概念

信息,作为事物存在和运动方式以及关于这些状态和方式的广义知识,当他在其他信息活动要素的支持下,通过一系列的流通、加工、存储和转换过程作用于用户,从而为人类创造出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时,就成为人类和人类社会所必需的资源,即信息资源。从广义上理解,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信息成为重要资源必然导致社会经济全面信息化。

1.1.1 信息的概念及其发展

信息可以说是当代社会使用最多、最广和最频繁的词汇之一,它不仅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而且在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与非生命现象研究中也被广泛采用。然而,对什么是信息迄今尚未有公认的定义。

早期,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是很肤浅的,仅停留在字面上,把信息看做是消息的同义语。这种认识甚至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唐朝诗人李中曾吟出了“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名句。诗中的“信息”就是指音信、消息。在西方,“信息”(information)和“消息”(message)两个词汇在许多场合也是相互通用的。

最早把信息作为科学对象来加以研究的是在通信领域,因为通信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传输信息,通信科技工作者为了解决通信中的种种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信息的本质及其度量的方法。这一领域的奠基之作当推哈特莱1928年在《贝尔系统电话杂志》上发表题为“信息传输”的论文。他在这篇文章中把信息理解为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并用选择的自由度来计量这种信息的大小。他认为,发信者所发出的信息,就是他在通信符号表中选择符号的具体方式。20年后(即1948年),通信专家申农在《贝尔系统电话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他以概率论为工具,阐明了通信中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给出了计算信源信息量和信道容量的方法和一般公式,得到了一组表示信息传递重要关系的编码定理。申农在定量测度信息时,把信息定义为随机不确定性的减少,亦即信息是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基于这一思想,布里渊直接指出,信息就是负熵。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则把信息看做广义通信的内容。他在《控制论与社会》(1950年)一书中写道:“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把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接收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就是我们适应外界环境的偶然性的过程,也是我们在这个环境中有效地生活的过程。”维纳显然把人与外部环境交换信息的过程看做是一种广义的通信过程,即泛指人与人、机器与机器、机器与自然物、人与自然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维纳同样也把信息解释为负熵。他指出,“正如熵是无组织(无序)程度的度量一样,消息集合所包含的信息就是组织(有序)程度的度量。事实上,完全可以将消息所包含的信息解释为负熵。”

由上可见,在通信领域所展开的对信息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里,信息被看做有序程度(或组织程度)的度量和负熵,是用以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这些也是申农、维纳、布里渊等人对信息的共同理解(哈特莱的信息定义仅仅是申农定义的特殊情形)。这些认识比仅仅把信息看做消息或通信的内容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事实上,这些关于信息的理解也在不断影响着其他领域的研究,如有关风险、不确定性与信息之间关系的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就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关注,使不确定性的减少(信息的获取)与成本、收益联系起来,取得了突出成果。英国生物学家W·阿思比把信息定义为“变异度”,他认为,任何一个集合包含的元素的数目以2为底的对数就是该集合的变异度。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概念也在不断拓展。当计算机出现后,信息被看做数据,在计算机科学的许多基础理论中使用,并应用于数据库的开发和建设。在生命科学领域,动物界与植物界的信号交换,甚至生命体由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由一个机体传递给另一个机体,也开始被看做是信息的传递。例如,生物体内的核酸分子(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就是通过自我复制,把遗传信息一代代传下去,这就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信息工作成为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服务逐渐发展起来,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独立的产业。信息又被看做经验、知识和资料。诸如:“信息是作为存储、传递和转换的对象的知识”,“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传播着的一切符号系列化的知识”,“信息是决策、规划、行动所需要的经验、知识和智慧”,“信息是组织好的、能传递的资料”等都是有代表性的信息定义。

信息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也引起了哲学家们的关注,他们发现,人类社会、自然界和思维,乃至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及运动状态都有其固有的规律和特征,由相应的信息来表现这种运动的状态和方式。由于任何事物都有其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正是这种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可以说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

今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利用,网络世界把信息带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角落,使人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信息的普遍性和不可或缺性。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包括在网络上传输的一切数据、符号、信号和资料,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庞大的集合体。

由前述信息概念的发展和演进可以看出,信息概念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在讨论信息的定义时,必须注意定义的条件和范围。引入不同的约束条件,将会得到不同的信息定义。如果根据不同条件区分不同的层次来讨论信息的定义,将会对信息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由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因而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产生信息,而且是不同的信息。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如果考虑到信息的产生、认识、获取和利用离不开主体——人,并且必须从主体的立场来定义信息,那么,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定义就转化为认识论层次的信息定义。在认识论层次上,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这里,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显然,在引入了“主体”这个约束条件后,信息定义的范围变窄了。

比较两个不同层次的信息定义可以发现,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完全可以认为,在人类出现以前,信息就已经客观存在了,只是没有人去感知、表述和利用而已。在认识论层次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因此也可以说,在人类出现之前,根本就不存在信息。

应当指出的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这是因为: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事实上,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时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

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定义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定义是最基本的信息定义。如果在认识论层次信息定义基础上引入某种约束条件,认识论层次的信息定义就转化为更低层次的信息定义。我们在前面所列举的信息定义不过是人们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来认识和理解信息而引入了不同的约束条件而已。这就是为什么信息定义如此复杂纷纭、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的原因。

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本书要研究和解决这类信息的管理和开发利用问题。

1.1.2 信息资源的内涵

就一般意义而言,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和客观存在形态,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石油资源和人力资源等。资源一般可以分为经济资源和非经济资源两大类。本书所研究的主要是经济意义上的资源,它具有使用价值,可以经济活动的某种形式为人类开发和利用。

目前,人们常从两种角度理解信息资源的概念:一是狭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科技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社会发展信息、市场信息和金融信息等,都是信息资源的重要构成要素;二是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也就是说,信息资源包括下述几个部分: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② 为某种目的而生产信息的信息生产者的集合;③ 加工、处理和传递信息的信息技术的集合;④ 其他信息活动要素(如信息设备、设施和信息活动经费等)的集合。这种理解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都纳入信息资源的范畴,相对来说,更有助于全面、系统地把握信息资源的内涵。其原因很简单,因为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虽然主要体现在信息要素上,但信息要素价值的实现却离不开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综合作用。我们只有坚持系统论的观点,把各信息活动要素按一定的原则加以配置并组成一个信息系统,信息要素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实现,信息资源才能真正谈得上开发和利用。事实上,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也正是当代信息资源存在的主要方式。相比较而言,狭义的观点忽视了“系统”,但却突出了信息要素这一信息资源的核心和实质。信息资源之所以是一种经济资源,主要是因为其中所蕴涵的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功能,而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只不过是信息这种资源开发利用的必备条件(当然,没有这些条件,信息就得不到开发和利用)。没有信息要素的存在,其他信息活动要素都没有存在的意义。

在本书中,我们持广义的理解,但又不否认信息活动中信息要素的核心地位。以此为指导思想,我们给出如下定义:所谓信息资源,就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施和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这里的信息活动包括围绕信息的搜集、整理、提供和利用而开展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活动。由于信息要素是信息资源的核心,为了探讨方便,本书许多地方仍然以狭义的信息要素资源为研究对象。

这里需要特别介绍的是与信息资源关系密切而又容易引起混淆的另一个概念——“信息源”(information sources)。

信息源亦即信息的来源,它的含义很广泛,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内涵。在通信领域,信息源被简称为信源。研究者认为:“信源也就是消息的来源,可以是人、机器、自然界的物体等”,也可以是一个事件;在传播领域,研究者认为:“传播的来源是指生成、制作和发送信息的源头或起点。传播的来源可以是个体——某个具体的制作、传递信息的人,也可以是群体——发生信息的部门或机构”;在图书情报领域,研究者认为,信息源是“人们在科研活动、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中所产生的成果和各种原始记录,以及对这些成果和原始记录加工整理得到的成品”;信息源可分为非文献信息源(包括口头信息源、实物信息源等)和文献信息源两大类型,等等。比较而言,上述各领域对信息源的认识互有区别,各有侧重,但可以肯定,它们所论述的都是一类信息源。深入地分析,信息源概念是与信息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信息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别,信息源也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别。

依据信息源的层次及其加工和集约程度,信息源可分为四次信息源:一次信息源也称本体论信息源,所有物质均为一次信息源,从一次信息源中提取信息是信息资源生产者的任务,信息资源管理者一般不直接从一次信息源中采集信息;二次信息源也称感知信息源,人的大脑所储藏的潜在信息资源是最主要的二次信息源,传播、信息咨询、决策等领域所研究的也主要是二次信息源,对于信息资源管理者而言,二次信息源既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又是最主要的开发对象之一;三次信息源也称再生信息源,主要包括口头信息源、体语信息源、文献信息源和实物信息源四大类型,其中又以文献信息源(包括印刷型文献信息源和电子文献信息源)最为重要;四次信息源也称集约信息源,是文献信息源或实物信息源的集约化,前者如档案馆、图书馆和数据库等,后者如各类博物馆和标本室等,它们是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的源泉。

依据信息源的内容类别,信息源可分为5类信息源:① 自然信息源,自然界是最主要的自然信息源,举凡大自然的延展分布和进化变迁等信息均可从大自然中获取;② 社会信息源,民间是最主要的社会信息源,我们可从民间获取社会的组成结构、功能变化和发展态势等方面的信息;③ 经济信息源,产业界是最主要的经济信息源,我们可从产业界获取产业结构、支柱产业、商品贸易和国民收入等方面的信息;④ 科技信息源,学界是最主要的科技信息源,我们可从学界获取科研力量及其分布、科研成果的积累与应用、科技与学术的发展走向等方面的信息;⑤ 控制信息源,政界是主要的控制信息源,我们可以从政界获取政党、军队、政体、政策和法律等方面的信息。

依据信息源的运动方式,信息源还可分为静态信息源和动态信息源两大类。静态信息源包括文献信息源、实物信息源和集约信息源,它们一经产生便固定下来,若无人的参与便不再自发地产生新的信息;在信息运动过程中,它们也只能被动地等待人们的采集与获取,因此又称为被动信息源。动态信息源主要包括本体论信息源和感知信息源,它们均处于持续的变化之中,能够自发地产生新的信息,但本体论信息只能自我更新而不能主动传播,感知信息由于人具有目的性和信息能力,不仅能自我更新,也能主动寻找吸收源(即用户)。

信息源还可套用信息分类标准进行多种划分,但无论哪一种信息源都具有积累信息的功能。由于信息源可以积累信息,在它与吸收源之间就形成了信息位差,这种位差也称信息势;信息势的存在是信息流和信息交流活动产生的前提。需要指出的是,信息源不等于信息资源,信息源是蕴涵信息的一切事物,信息资源则是可利用的信息的集合;信息资源可以是一种高质量高纯度的信息源,但信息源不全是信息资源。对于信息资源管理者而言,他们所研究和管理的对象主要是集约信息源、文献信息源、实物信息源及部分感知信息源。

根据我们前面讨论的信息资源的含义,可以对两者进行比较。在时间序列上,信息源是信息资源的源,是先于信息资源的。从信息的开发利用上,信息源可以不断地转化为信息资源。从信息来源上,信息资源包括一切信息的来源。从信息本体论意义来讲,信息是系统状态的表征,而客观事物系统又是永恒运动着的,伴随着流变而源源不断地发出信息,因此信息资源包括一切信息源已经发出、正在发出和将要发出的所有信息,其范畴包括已经保存下来的历史信息、现实信息和潜在信息。信息与它所表征的物质客体的这种可分离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这种可分离性,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被联系在一起,人们能够立足于现在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信息这种物质属性是其他物质属性不可比拟的,因此也造成信息资源存在方式的复杂多样。同时,信息资源又不单单是这些历史信息、现实信息和潜在信息的集合,而是指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源和信息资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信息源不等于信息资源,信息源是蕴涵信息的一切事物,信息资源则是可利用的信息的集合;信息资源可以是一种高质量高纯度的信息源,但信息源不全是信息资源。

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较为深入地研究了信息源的分布及其规律,这些内容对于信息资源来讲基本上都是适用的。

1.1.3 信息成为资源的背景和条件

信息,作为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以及关于这些状态和方式的广义知识,在其他信息活动要素的支持下,通过一系列的流通、加工、存储和转换过程作用于用户时,就可以为人类创造出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此它也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

信息的管理、开发和利用自古就有。古人“结绳记事”实质上就是用“结绳”来存储和传递信息。但信息的利用在早期并不像物质和能源那样普遍和广泛,信息往往依附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并借助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利用而发挥作用。因此,信息在早期并不是资源。

信息资源化,既有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也是随之而来的人类认识演变和深化的结果。

信息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重要。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信息的生成、传递、存储和积累提供了用武之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又为信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基础和条件。因此,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各种形态的信息以指数形式增长并迅速积累起来,很快就达到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基数。据统计,20世纪40年代以来所生产和累积的信息量超过了在这之前人类创造的所有信息量之和。近年增长速度更快,20世纪60年代信息总量约为72万亿字符,80年代信息总量就超过了500万亿字符,而1995年的信息总量是1985年的2 400倍。巨大的信息量由磁介质、光介质记录存储,信息流动达到光速,以电磁波、光波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这样,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在经济活动实践中便逐渐认识到,资源不仅有各种物质形态,也包括知识、经验、技术等非物质的信息形态。前者包括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后者即是信息资源,它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或无形的社会财富、是信息社会十分重要的资源。目前,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一起,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如果说物质向人类提供材料,能源向人类提供动力,那么信息向人类提供的便是知识和智慧。有人把这三者比作一个人的体质(材料)、体力(能量)和智力(信息),只有体质、体力和智力都同时发展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这三方面无论是对于一个有“目的性”的微观系统还是对于整个人类社会都具有同样的功能。

与此同时,人类自身的认识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价值观在不断演变。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经济状况的客观反映。在古代生产力时期,人们认为只有金银、货币和农业劳动才具有价值,才能创造财富,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富商托马斯·魁奈。以此为据,他们提出了一整套利用现在资源发展一国经济的策略和措施。在近代生产力时期,人类的认识水平有所提高,亚当·斯密提出了物质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李斯特则认为,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包括科学、法律、政府、宗教和艺术等)决定着该国的繁荣和昌盛。对应于不同的价值观,人们对资源和财富的认识与追求也截然不同,同时还带来了不同的行为偏好、价值取向、社会形态及目标等。一般来说,在农业时代,人们把土地和矿产视为最重要的资源,谁占有了土地和矿山,谁就得到了荣誉、地位和权力;在工业时代,人们把股份视为最有价值的财富和资源,一张股票就是一个象征,它包含着原材料、组装线、建筑物以至整个工厂等物质资源。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形成了以创造型信息劳动者为主体,以电子计算机等新型工具体系为基本劳动手段,以再生性信息为主要劳动对象,以高技术型中小企业为骨干,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新一代信息生产力。在这种生产力条件下,产品中的信息成分,总财富中所包含的信息财富比重都在不断上升。信息自然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以质能转换为主体的传统经济中,人们对资源的争夺主要表现在占有土地、矿产和石油,而今天,信息资源日益成为争夺的重点。在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掌握信息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谁能掌握和利用更多的信息,谁就能取得主动权,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取胜。为此,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都把占有、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历史上,英国、德国和美国先后都是靠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而促进了本国经济的起飞。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更突出说明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意义。作为一个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日本的重要经验之一是推行“信息资源化政策”,加强教育和信息工作,在开发人类智力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适合本国国情需要的技术体系,从而成功地弥补了地薄人密的先天不足,创造了经济起飞的奇迹。

目前,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认识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战略意义,并加入到这场新的世界性竞争中去。他们提出,要建立世界信息新秩序,制止信息帝国主义的信息侵略和信息掠夺,反对造成新的“信息殖民地”。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1984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为《经济参考》题词时,明确提出要“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从而促进了中国信息事业的快速发展。随后,1992年,中共中央又作出了两项影响深远的重大决策:一个是《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另一个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宏伟目标。前者明确提出信息(服务)业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信息资源作为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自然也得到了重视;后者是经济体制方面的一项重大改革,其结果必然会把信息资源推向广阔的市场,使信息资源真正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两项重大决策的实施使信息资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信息资源已成为推动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1.4 信息成为资源的表现——社会经济信息化

信息化实质上是人类全面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各部门、各行业效率和效能的活动过程及结果。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必然导致社会经济全面信息化,其具体表现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早在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信息的利用极其有限,信息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极小。18世纪蒸汽机技术的出现把人类带入了灿烂的工业文明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虽然是支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但信息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却大大提高了,信息资源也在这个时期随着工业文明的进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形成起来。经过工业时代的充分酝酿,到今天,社会经济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而全面展现,并不断拓展和深化,成为一种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

社会经济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信息要素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赖物质材料的增加和新能源的开发,而是依赖信息力量的推动。从微观角度考察,产品和劳务中的信息含量增加,信息物质比高,企业经济活动中信息的作用日益突出,并起着关键作用;从宏观角度考察,信息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贡献增大,整个国民经济中信息成分占着很大比例。一般来说,信息资源化的趋势越强,社会经济信息化程度就越高,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化的速度就越快。

信息资源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为人们所认识,不少学者还试图定量测算信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由于具有经济意义的信息计量问题尚未解决,人们只得间接测度信息及其相关活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或者用有关的信息要素综合计算信息化程度。最有代表性的是下述两方面的研究。

第一方面的研究是从信息产业的角度展开的。其主要思路是,既然信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最重要的资源,那么围绕信息的管理、开发和利用活动必然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即信息产业。其方法主要是从宏观上测算信息行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信息部门就业人数的比例以及信息部门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大小来间接描述信息资源的作用与贡献。这一领域的研究由美国学者F·马克卢普首开先河。在1962年出版的《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一书中,他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分析了知识(信息)生产的机制,并对美国知识产业的比重进行了测算。F·马克卢普把30个产业部门的知识生产与分配活动划分为教育、研究开发、通信媒介、信息设备、信息服务五大类,具体测算出1958年美国知识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约1364.36亿美元),大约有31%的劳动力参加知识部门的工作。

马克·波拉特以F·马克卢普的理论为基础,吸收了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论”的思想,发展了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将范围扩展到全社会所有的信息活动,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的信息与信息活动分离出来构成独立的信息产业,进一步对美国的信息产业进行了定量测算,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该项研究首先测算出,1967年,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值占国民总产值(GNP)的46%,信息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46.4%,信息部门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53%。波拉特的工作为定量研究信息及其相关活动提供了一整套可操作的方法,影响着世界各国和地区对信息产业的研究。各国学者纷纷效法,利用波拉特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各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和信息活动进行了测算,用数量化的图景向人们展示了信息在当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芬兰学者A·雷波称这一领域为信息与生产率的宏观研究。

当然,波拉特的方法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首先,知识信息的概念过于宽泛,几乎无所不包,有的缺乏明确的规定性,还有的存在逻辑矛盾。其次,对产业的划分缺乏一个统一的原则和标准,既使用了新创建的四次产业分类,又未能完全脱离三次产业的框架。其结果是,信息产业不得不从工业和服务业中各取一部分,使得后两者支离破碎。第三,测算方法也不尽合理,如用信息工作者的收入和信息设备的折旧作为第二信息部门产出的近似值就值得推敲。这些不完善之处可能不在方法本身,其根本原因是现存的国民经济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是面向物质经济的,信息和信息活动的贡献被分散到物质经济的各部门和活动领域,没有独立列项分类统计,因而波拉特在测算时,不得不迁就现存的数据,难免会使该方法对信息、信息活动等数据缺乏科学的、统一的标准。这已经不是纯粹的学术问题了。

第二方面的研究是从社会的信息和信息能力角度来测算社会经济信息化程度。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日本学者小松峙清介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法。信息化指数包含一套指标体系,由信息量(Q)、信息装备率(E)、通信主体水平(P)、信息系数(U)4个主要因素构成,具体又分解为11个小的变量。其信息化指数分指标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信息化指数分指标结构

由于上述分指标是不同质的量,无法直接进行比较,需要先转换成指数,然后才能求得反映社会经济信息化程度的总指标(即信息化指数)。

信息化指数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种,即一步算术平均法和二步算术平均法。一步算术平均法假设11个分指标对最终的信息化指数的贡献是等价的,即各指标(变量)的权重相同(为1/11)。首先将基年各项指标的指数定为100,然后分别用测算年度的同类指标值除以基年指标值,求得测算年度的各项指标值的指数,再将各项指标值的指数相加除以项数,即得最终的信息化指数。二步算术平均法假设4个因子以及每一组的组内变量对最终信息化指数的贡献是等价的,但分属不同组的变量对最终信息化指数的贡献则不等价。该法测算年度各项指标值指数计算方法与一步算术平均法相同,然后分别计算出QEPU这4个组的指数的算术平均值,即对每一组的变量指数值求算术平均值,最后将4个组的指数平均值相加除以4,即得最终的信息化指数。两种算法并无本质上的不同,计算结果差别也不大。

为了更好地理解信息化指数法,这里给出1990年中国信息化指标值(见表1.1),并分别用两种算法进行实际计算。具体步骤如下:

表1.1 1990年中国信息化指数测算

(1)确定基年。假设基年为日本1965年,其各项指标值指数为100。

(2)测算年度各项指标值指数的计算

(3)信息化指数的计算

信息化指数法的优点是参数少,指标统计比较方便,计算也比较简单,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对比性。同时,这种方法将社会信息化发展进程的相对阶段和相对差距用量化的方式反映出来,不仅能间接反映信息及其相关要素的作用和地位,而且还可以对社会经济信息化程度作出趋势预测。

该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该模型仅选择4个主要的社会信息化要素进行统计测算,而其他一些重要的因素(如信息需求与利用程度和规模)却被排斥在模型之外,因而结果难免带有片面性。第二,在指标分解时,仅将4个主要指标分解成11个变量,事实上,4个主要指标还可以分解为更多的分指标。即便是上述11个变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或者同一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发展时期,其作用和代表性也并不相同,而更具代表性的变量又未被纳入模型之中,因而其准确性并不很强。第三,该方法在计算最终的信息化指数时,采用算术平均,未能按实际情况区分出不同变量的权重。第四,该方法测算结果是无量纲的相对值,仅具有相对意义。

今天,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信息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上述信息化指数法中的许多指标需要改进或调整才能真正反映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程度。为了科学评价国家及地区信息化水平,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研究推出了新的测度指标体系。原中国信息产业部会同有关部委共同研究提出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作为当前进行国家和地区信息化水平定量分析和管理的依据和手段,同时亦将逐步建立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信息资源、政府信息化等分指标体系。

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由20项指标组成,它们分别为:① 每千人广播电视播出时间;②人均带宽拥有量;③人均电话通话次数;④ 长途光缆长度;⑤ 微波占有信道数;⑥ 卫星站点数;⑦ 每百人拥有电话主线数;⑧ 每千人拥有有线电视台数;⑨每百万人互联网户数; ⑩ 每千人拥有计算机数;⑪ 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数;⑫ 网络资源数据库总容量;⑬ 电子商务交易额;⑭ 企业信息技术类固定资产投资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⑮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⑯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⑰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全国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总额的比重;⑱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比重;⑲ 每千人中大学毕业生比重;⑳信息指数等。

从1993年起,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就将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工作列为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一直在坚持开展针对这一体系的研究。原信息产业部组建后,信息化推进司继续把信息化指标体系工作列为重点,并得到国家统计局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汇集各部委、各省(市)、各研究机构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几十套方案,同时开展了省(市)、镇各级试点工作;专门立项委托国家统计局有关部门进行的《国家信息化水平测算与评价》课题研究和试算方案获得通过,证明方案是可操作的。信息产业部为了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还委托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承担了指标的研究测算工作,组建了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以将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化水平进行定量及定性对比分析和评价;另外还计划建立国家信息化测评研究院。经过多年艰苦细致的工作,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信息化指标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将对推进中国信息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1.2 信息资源的类型及划分

信息资源的分类对应于信息的分类,我们可以按1.1节关于信息的分类从不同角度对信息资源进行划分,划分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信息资源的特征,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开发和利用,无论从什么样的角度划分,不同种类信息资源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彼此间有交叉和重叠。例如,当一些政治信息或科技信息对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的海外市场开拓决策产生决定影响时,它就是重要的经济信息。

信息资源究竟应该按照何种方式来划分,没有固定的标准,主要取决于人们分析问题的不同需要。如果从便于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的角度出发,通常将信息资源划分为记录型信息资源、实物型信息资源、智力型信息资源和零次信息资源。

1.2.1 记录型信息资源

记录型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信息资源的主体。它包括由传统介质(如纸张、竹和帛)和各种现代介质(如磁盘、光盘和缩微胶片)记录和存储的知识信息,如图书、期刊、数据库和网络等。信息活动中所称的具有固定的形式和较稳定的传播渠道的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均为这类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也主要是针对这类信息资源而言的。

由于记录型信息资源外延广阔,所以有很多书籍专门探讨记录型信息资源的管理。例如,里克斯(B. R. Ricks)在《信息资源管理》一书中称管理这类信息资源的系统为“记录管理系统”(records management system),全书围绕“记录管理系统”的规划、组织、控制及人员配备展开讨论。

为了更好地研究这类重要的信息资源,有必要对记录型信息资源作进一步的分类。从便于对记录型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的角度,我们对记录型信息资源作如图1.2所示的划分。

图1.2 记录型信息资源分类

非数字化的记录型信息资源主要包括传统文献型信息资源及传统缩微和声像型信息资源。

传统文献型信息资源主要是指印刷型信息资源,这类信息资源数量极为庞大,它们通过印刷介质传播各种信息。这类信息资源包括出版社、杂志社和报社等生产这类信息的组织机构,以及图书馆和信息中心等收藏大量印刷型信息的文献信息部门。这类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图书、期刊、报告、学位论文、会议录、专利说明书、技术标准和产品样本等。

传统缩微和声像型信息资源是指通过缩微技术、磁技术或者光技术制作成的大量的缩微胶片、平片、磁带、录像带和照片等。缩微胶片提供的信息需通过缩微阅读机才能获得,规模较大的图书馆、档案馆和科技信息中心都提供这类信息。磁带和录像带以及相片往往是对组织内部或外部活动的真实记录,相对可靠。例如,一家生产企业不同时期生产主要产品的照片,反映某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录像带等就是这家企业某些产品生产过程的真实记录。

数字化信息资源提供的信息来源于计算机存储设备。这些存储设备包括计算机的内存和外存(如软盘、硬盘和光盘)等。数字化信息资源涉及人类生产、生活、娱乐以及其他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累积起来的。我们根据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一步将它分为网络信息资源和单机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一切投入网络的数字化的信息资源的统称。这里的网络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其中Internet信息资源和联机信息资源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类广域网信息资源。我们可以对网络信息资源作进一步的划分,如按照信息交流方式,可划分为正式、非正式和半正式3种类型;按照信息组织方式,可划分为文件、数据库、主题目录和超媒体4种类型等。与传统非数字化信息资源相比,数字化信息资源类型相对更加丰富,常见的有联机目录、网上参考工具书、网上全文资料、数据库和电子邮件,等等。

单机信息资源是指一切本地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统称。它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区别就在于它们存储的空间范围,随着计算机存储设备容量的不断扩大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间的透明访问越来越多,这两类信息资源的差别也越来越小。当然也可以对单机信息资源作进一步的划分。比如说按照信息交流方式,按照信息内容等。单机信息资源也有很多种类型,常见的有本地文件系统、本地光盘系统和本地数据库,等等。

对于有些数据和信息,如关于生产及事务处理的详细信息通过计算机更易于存储处理和提供利用。因此,人们一般将它们通过一定的方式存入计算机,形成数字化信息资源。对于组织的不同管理层次来说,不同的管理层的人员对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不同,如高层管理人员所需信息来自于内部信息系统的大约有15%~20%,中层管理人员约有30%~40%,而基层管理人员对其依赖程度最高,约为55%~75%。当然,由于近年来能为组织提供大量外部信息的Internet等网络系统的出现和迅速普及,人们对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然而不应忽视数字污染的存在,要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排除虚假和错误信息的干扰,以有效地获取有用信息,服务于组织的各项活动。

尽管我们处在一个计算机大显神通的时代,但非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对人们来说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在组织内部,高层管理人员10%~15%的信息取自非数字化信息资源,中层管理人员的非数字化信息约为15%~20%取自非数字化信息资源,而基层人员的非数字化信息约为25%~45%取自非数字化信息资源。因此,在信息社会里,依然要重视对非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

1.2.2 实物型信息资源

实物型信息资源是由实物本身来存储和表现的知识信息,如某种样品、样机,它本身就代表一种技术信息。许多技术信息是通过实物本身来传递和保存的,在技术引进、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反求工程的基础。例如,通过对实物材质、造型、规格、色彩、传动原理和运动规律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利用反求工程,人们可以猜度出研制、加工者原先的构思和加工制作方法,达到仿制或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目的。这类信息资源不能直接进入信息系统,要对其进行管理,必须先将它转换成记录型信息。

除技术信息之外,有的信息本身就是用实物来表现的,如工艺美术信息,一尊雕像、一幅绘画既是艺术品,又是作者的创作思想、艺术流派、艺术传统等重要信息的载体和传递者,是重要的信息资源,这类信息资源即使采用传统的或数字化的方式记录下来,也完全不等同于原来的信息。

实物型信息资源虽然不能直接进入信息系统进行管理,但为了对其进行保存、管理和开发利用,必要时还必须对其进行转换、处理和记录,否则它携带的信息就可能随着实物载体的损毁而永远地消失。数字化手段为这类信息的处理、转换和记录提供了支持。

1.2.3 智力型信息资源

智力型信息资源主要表现为人脑存储未编码的知识信息,包括人们掌握的诀窍、技能和经验,又称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它由人的活动携带,难以记录和保存,甚至无法言传。

这类信息资源分布极为广泛,可以说,只要有人和人的活动,就有这类信息资源存在,它可能是管理者一生积累的管理艺术和经验,可能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头脑中的创造设计灵感,也可能是企业员工掌握的某种技能等。这类信息资源的量非常庞大,而且富有价值,是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资源。但由于这类信息资源未经编码,难以表达和记录,对其进行管理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开发利用亦不容易,致使这类信息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对智力型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可以通过政策、法规进行组织和协调,也可借鉴和吸收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成果,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掘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也可采用信息技术,将隐性知识数字化,复制到机器和其他物质载体上。

1.2.4 零次信息资源

零次信息资源是指各种渠道中由人的口头传播的信息。显然这是对应于记录型的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而提出的新概念。这一概念在日本企业信息活动中广泛使用。中国近十多年来也十分关注零次信息,对其特性和作用进行了研究。

零次信息是人们通过直接交流获得的信息,是信息客体的内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包括听、视、嗅、味和触觉)的结果。而不是像一次、二次、三次信息和实物型信息那样通过某种物质载体的记录形式发生作用。因此,零次信息具有直接性、及时性、新颖性、随机性和非存储检索等典型特征。

零次信息对于科技活动和经济活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概念、新术语和新数据层出不穷,而且常常通过非正式渠道以零次信息的形式传播,获取零次信息可以补充记录信息和正规渠道的不足。其次,如果组织机构信息系统不健全,信息工作者水平低,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者信息渠道不畅,也可以通过捕捉零次信息加以弥补。第三,在市场环境中,零次信息占有较大比例,它们反映着市场供求、价格、竞争状态的变化,是市场调查和分析的重要依据。第四,在现代咨询服务中,零次信息具有特殊意义,用户的需求通过零次信息反映出来,咨询人员所提供的知识经验正是他们携带的零次信息。第五,随着网络的兴起和普及,零次信息的传递超越了时空限制,传播量、速度和影响面越来越大。

零次信息的存在形式、传播渠道具有较大的随机性,难以存储和系统积累,给这类信息资源的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搜集、记录、整理和存储。

以上4类不同的信息资源,大体概括和包含了作为经济资源的信息的各种类型和各个层次,它们各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开发利用时,应遵循不同的原则,采用不同的方法。

1.3 信息资源的特征与功能

信息资源的特征和功能不仅影响着信息资源的分布和传播,同时也影响着信息资源的效用实现过程,因此研究信息资源的特征和功能不仅可以为信息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可为信息资源价值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1 信息资源的特征

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信息资源的特征:一个角度是把信息资源作为一般的经济资源,另一个角度是将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进行比较。

1.第一种角度

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一样,具有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如下3个方面。

1)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离不开必要的生产要素(各种生产性资源)的投入。传统的物质经济活动主要依赖于物质原料、劳动工具、劳动力等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的投入,现代信息经济则主要依赖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劳动力等信息资源的投入。人类之所以把信息当作一种生产要素来需求,主要是因为各种形式(文字、声音和图像等)的信息不仅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可以通过生产使之增值,而且是一种重要的非信息生产要素的“促进剂”,可以通过与这些非信息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使其价值倍增。例如,人们可以根据有关的信息使荒漠成为“绿洲”;不太熟练的劳动力通过接受教育,可以变成熟练的、高工作效率的社会劳动者;闲置的资本加上信息变成有用的投资等。

2)稀缺性

稀缺性是经济资源最基本的特征。在既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都是有限的、不能自由取用的,某人利用多了,其他人就只能少利用甚至不利用。如果一种资源具有生产有用性,但不稀缺,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则不属于经济资源讨论的范围。以前,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清新的空气是人类生产不可缺少的经济资源,但由于其在大自然“储量”无限丰富,因而人类可以自由取用,不存在稀缺性。今天,这种论断再也站不住脚了,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盲目发展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大气污染的不断加剧,人类开始认识到,即使是清新的空气,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信息资源同样具有稀缺性,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之一是,信息资源的开发需要相应的成本(包括各种稀缺性的经济资源)投入,经济活动行为者要拥有信息资源,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因此,在既定的时间、空间及其他条件约束下,某一特定的经济活动行为者因其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其信息资源拥有量总是有限的。如果信息资源具有经济意义,但不稀缺,就不存在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开发和利用的问题。原因之二是,在既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任何信息资源都有一固定的不变的总效用(即使用价值),当它每次被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时,资源使用者总可以得到总效用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全部),并获取一定的利益,随着被使用次数的增多,这个总效用会逐渐衰减。当衰减到零时,该信息资源就会被“磨损”掉,不再具有经济意义。这一点,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因资源总量随着利用次数的增多而减少所表现出来的资源稀缺性相比,虽然在表现形态上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是非常相似的。

3)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信息资源与经济活动相结合,使信息资源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可以广泛地渗透到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同一信息资源可以作用于不同的作用对象上,并产生多种不同的作用效果。经济活动行为者可以根据这些不同的作用对象所产生的不同作用效果对信息资源的使用方向作出选择。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就是由此特征导致的。

2.第二种角度

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较,又有诸多的特殊性。正是这些特殊性,使信息资源具有许多其他经济资源所无法替代的经济功能。这些特殊性包括如下6类。

1)共享性

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利用表现为占有和消耗。当物质资源或能源资源量一定时,各利用者在资源利用上总是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即“你多我就少”,或者说,在对某一数量的物质资源或能源资源加以利用时,一部分人利用多了,其他人就只得少利用甚至不利用。信息资源的利用不存在上述的竞争关系。例如,某人阅读了一本书,他从这本书中获取的知识内容(或称信息量)并不会因为其他人已经阅读而受到影响,也不会对将要阅读这本书的其他人产生影响;再如,当个人计算机的应用软件包被开发出来后,生产者可以将其制成复制品转让给甲利用者,甲利用者获得了组成软件包的信息,而生产者失去的仅仅是承载这些信息内容的物质载体(如软盘),他仍然掌握着组成软件包的信息,因而可以在这些信息的寿命周期内再次复制转让给乙,如此可以反复多次。这里,乙利用者利用组成软件包的信息并不以甲利用者少利用或不利用该信息为前提,即两者在利用上不存在竞争关系,可以同等程度地共享某一份信息资源。

显然,这种共享性是信息资源的一种天然特性(或称本质特性),是就信息资源的利用不受人为干扰而言的。随着市场和政府作用的不断增强,这种天然的共享性已在相当程度上增添了人为色彩。其典型的例子是专利信息资源的利用。随着各国专利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人们对诸如技术发明之类的专利信息资源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随意“共享”,而是要为之付出相应的代价。只有在这些专利信息资源超过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如中国2000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之后,人们才不再需要付出“共享”的代价。此时,所谓的“共享”实质上是相对的。这种相对共享性也很好地解释了信息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基本事实。

2)时效性

信息资源比其他任何资源都更具有时效性。一条及时的信息可能价值连城,使濒临倒闭的企业扭亏为盈,成为行业巨头;一条过时的信息则可能分文不值,甚至使企业丧失难得的发展机遇,酿成灾难性的后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信息资源具有时效性并不意味着开发出来的信息资源越早投入利用就越好,这中间并没有必然的前因后果关系。早投入利用固然可能易于实现其使用价值,但相反的情况亦屡见不鲜。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信息资源是可以像陈年老酒一样不断增值的。这就要求信息资源的利用者要善于把握时机,只有时机适宜,才能发挥效益。

3)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

首先,作为一种资源的信息在生产中是不可分的,信息生产者为一个用户生产一组信息与为许多用户生产同一组信息比起来,两者所花费的努力(费用、难度)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仍以个人计算机的应用软件包为例,当应用软件包被开发出来后,生产一个复制品与生产多个复制品在工作量及费用上的差别是微不足道的。生产的主要费用是生产组成软件包的信息时所需要的费用。正因如此,应用软件包生产者不仅在主观上有出售尽可能多的软件复制品以补偿其信息生产费用的强烈动机,而且在客观上有实现这种动机的可能。从这种角度上说,作为一种资源的信息生产在理论上具有潜在的、无限大的规模经济。

其次,作为一种资源信息在使用中也具有不可分性,即信息资源不能像多少吨煤或多少吨水泥那样任意地计量。例如,虽然一半数量的铝合金是一种可用的资源,但制造该合金配方的一半却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相对于该合金的制造这一具体目标而言)。有时,即使信息在交换中是可分的,某一组信息的一部分亦具有市场价值,但对于特定的具体目标而言,如果整个信息集合都是必需的、不能任意减少的,则只有整个的信息集合都付诸使用,其使用价值才能得到最直接的发挥。以计算机信息检索为例,对于一个信息检索系统来说,数据库是进行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先导和基础,而信息检索软件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驱动力”。没有信息检索软件,最完善的数据库资源也是一堆“死”资源,是没有直接价值的。但在实际交换中,数据库和信息检索软件往往又分属于不同的生产厂家,它们从各自不同的生产厂家出发,经各自不同的流通渠道传递到信息市场并进行交易,因而具有各自不同的市场价值。但就计算机信息检索而言,只有当它们会聚于某一信息检索系统经营者手中并以完整的信息集合形式付诸使用(如发行的光盘)时,其使用价值才能得到最直接的发挥。

4)不同一性

作为一种资源的信息必定是完全不相同的。这一点最早由美国的经济学家保尔丁格(K. E. Boulding)教授在1966年提出。仍以铝合金为例。对于给定种类的铝合金,当我们提出需要更多的铝合金时,意味着需要更多数量而种类、质量、化学组成都相同的同一铝合金资源。但对信息资源而言,当我们提出需要更多的铝合金配方信息时,则意味着需要更详细的、不同的信息,对原来的信息集合提供更多的复制品是不能满足上述需要的。因此,对于既定的信息资源而言,它必定是不同内容信息的集合,集合中的每一信息都具有独特的性质。

5)驾驭性

驾驭性即信息资源具有开发和驾驭其他资源的能力,不论是物质资源还是能源资源,其开发和利用都有赖于信息的支持。例如,一台机器若不具备使用方面的信息,它将是一堆废铁;一块油田若不具备开采方面的信息,它将永远只能沉睡于地底,不能为人类所利用。信息资源的这一特性意义最为重要,它使信息在人类认识和实践中扮演着特殊的作用。人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基本上是信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物质和能量,但是始终贯穿全过程、统帅全局和支配一切的,却是信息。实际上,具体的物质和能量的形式都只是支持信息过程的手段,只有信息才是主导的、不可取代的。

一般来说,人类利用信息资源开发和驾驭其他资源的能力受科技发展水平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影响。科技越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越高,人类利用信息资源开发和驾驭其他资源的能力越强。例如,煤的利用,最初,当科技发展水平不高、社会信息化程度低时,人类仅能掌握简单的燃烧技术,因而煤仅能通过燃烧而简单地用于煮饭、烧水、做菜、取暖和照明等低级目的;今天,随着更高级的煤提炼技术的出现,煤资源获得了更加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其社会用途日趋广泛,如提炼各种高价值的化学制品等。这里,作为一种资源的信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6)累积性与再生性

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是可消耗的,在消费和使用中最终消灭其独立的物体形式和使用价值,因此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不会在使用中再生,也不会表现为任何方式的积累。

信息资源具有非消耗性,信息资源一旦产生,不仅可以满足同时期人类的需要,而且可以通过信息的保存、积累、传递达到时间点上的延续,满足后代人们的需要。每一代信息生产者都不是白手起家,他们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自己的工作,他们的产品和前人的成果一起又构成后人生产的基础和条件,这就是信息资源的累积性。

与累积性密切相关的是再生性。信息资源在满足社会需求和利用的同时,不仅不会被消耗掉,还会生产出新的信息资源,而且信息资源利用得越多越广,其效用发挥就越充分,创造出的新信息就越多。这说明信息资源利用的结果是再生新信息。因此对信息资源应当鼓励消费、鼓励利用。

显然,信息资源的累积性和再生性是由信息的非消耗性决定的。建立在信息资源基础之上的信息经济与物质经济完全不同,物质经济以大量消耗物质、能源为代价。社会高度工业化的结果,使物质和能源消耗殆尽,人们的眼光转向信息。在投入现代经济的劳动、资本、能源、物质和信息等成分中,只有信息资源是不可消耗的,而且是可以再生的,因此在物质经济和物质产品中不断增加信息成分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的重大课题。

1.3.2 信息资源的功能

研究信息资源的功能,需要全面地考察信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功效和作用。一般来说,“功能”的含义比“作用”的含义要广泛得多,因为功能一词除了包含已有的、正在发挥的作用外,还包括潜在的、未来的作用和能力。因此,讨论信息资源的功能比讨论信息资源的作用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根据信息资源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利用的过程和发挥作用的特点,可以把信息资源的主要功能归纳为如下4种。

1.经济功能

信息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它本身就具有经济功能。信息资源的经济功能表现在多个方面,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对社会生产力系统的作用功能。

现代理论认为,除了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三个要素外,信息也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信息作为生产力要素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是一种有形的独立要素,与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一起,共同构成现代生产力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是一种无形的、寓于其他要素之中的非独立要素,通过优化其他要素的结构和配置、改进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素质与协调性来施加其对生产力的影响。

信息要素的注入有助于提高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者的素质,缩短劳动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及熟练过程,使各生产要素以较快和较佳的状态进入生产运行体系,从生产过程的时效性上表现与发挥其生产力功能。信息要素通过与生产力系统中的不同决策管理层的相互作用,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增强管理层与管理对象之间的可知度和透明度,提高生产力系统运行的有序度,从而提高生产力。信息要素的投入还有助于引发对生产过程、生产工具、操作方法和工艺技术等的革新与创新,提高生产力系统的质量与效率。

信息资源的生产力功能是在信息要素和信息技术要素(两者同是信息资源的重要因素)有机结合的条件下实现的。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信息可以有效地改善其对生产力各要素影响的条件,它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变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效率提高和功能的改善,而是从质到量的深刻变革。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以信息技术要素为核心的生产力模型来证实这一结论(如图1.3所示)。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者通过感测技术获得劳动对象的信息,通过通信技术把这些信息传到“指挥中心”,在这里通过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处理分析后形成改造劳动对象的策略信息,再通过通信技术把这些策略信息送到控制系统,后者把这些策略信息(通过动力工具)反作用于劳动对象。整个劳动的过程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和信息的指挥下运行,是一个完全自动化、智能化的系统。劳动者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一部分,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使人类得以从大部分简单的生产过程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富有创造意义的劳动和学习,从而创造和发展更高水平的社会生产力。

图1.3 信息化社会的生产力系统

由以上分析可知,信息资源对社会生产力系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是衡量现代国家信息化和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越高,信息力就越大,生产力就越发展;反之,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越高,信息力也就越大,那么这个国家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也越高。据前苏联科学家研究,一个国家总的信息流的平均增长同其工业潜力的平方成正比,而信息流量恰巧是一国信息生产和利用水平的标志。

信息资源还具有直接创造财富,实现经济效益放大的功能。信息不但本身就是财富的象征和源泉,而且可以通过流通和利用直接创造财富。其主要途径可以归纳为:① 运用信息可以使非资源转化为资源创造财富;② 使用信息取代劳动力、资金和材料等资源创造财富,实现经济效益倍增;③ 直接让信息作为商品在市场流通中创造财富;④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缩短信息流动时间实现财富增值;⑤ 通过运用信息资源扩大财富增值空间创造财富;⑥ 通过信息自身的积累、增值创造财富;⑦ 通过信息进行科学决策、减少失误创造财富。

由于信息资源具有经济功能,当代围绕信息的生产、开发和利用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即信息产业,该产业必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

2.管理与协调功能

在人类社会中,物质和能源不断从生产者“流”向使用者,这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流和能源流的运动表现为相应的文献和信号的运动(由各种物质和能量携带),其总汇便构成信息流。信息流反映物质和能源的运动,社会正是借助信息流来控制和管理物质能源流的运动,左右其运动方向,进行合理配置,发挥最大效益。

具体到一个企业,信息的管理与协调功能主要表现为协调和控制企业的5种基本资源以实现企业的目标。这5种资源包括人、财、物、设备和管理方法(即所谓的“5M”),它们都是通过有关这些资源的信息(如记录在图纸、账单、订货单和统计表上的数据)来协调和控制的。例如,在企业活动中,伴随着材料和能源的输入(即物质流和能源流的定向运动),反映上述“5M”资源的信息流就会以相互联系的方式扩散和运动,并最终作用于物质流和能源流协调和控制其运动,从而导致优质、高产的产品或服务输出。由此可见,信息的管理与协调功能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 传递整个企业系统的运行目的,有效管理“5M”资源;② 调节和控制物质流与能源流的数量、方向和速度;③ 传递外界对系统的作用,保持企业系统的内部环境稳定。

3.选择与决策功能

选择与决策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信息的这种功能广泛作用于人类选择与决策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优化其选择与决策行为,实现预期目标。信息的这种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没有信息就无任何选择和决策可言;没有信息的反馈,选择和决策就无优化可言。一个典型的选择(或决策)遵循这样的程序:针对某一目标,考虑所受的条件限制和其他约束,从几种可能的方案中作出一种选择。选择单元中的目标、限制条件、多种方案都必须依赖信息的支持。而当一次选择成功之后,还必须依赖反馈信息不断修正,才能达到选择和决策结果的优化。

信息在人类的选择与决策活动中还发挥预见性功能。信息是人类认识未来环境的依据,是人类适应未来环境的手段,是通向未来的桥梁。人类的选择与决策活动实际上就是处在不断利用信息并对未来进行预测之中的。预测不是先知先觉,更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在深入调查、周密研究、系统占有信息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信息反映了事物演变的历史和现状,隐含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因此,充分利用信息,结合人们的经验,运用科学方法,经过推理和逻辑判断,可以把被研究的对象的不确定性极小化,从而对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可能性作出预计、推断和设想。

4.研究与开发功能

信息的这种功能实际上是信息的科学功能的具体体现,即在人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中,信息具有活化知识、生产新知识的功能。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是在前人已经取得相应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人类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获取和利用相关信息,掌握方向、开阔视野、启迪思维,生产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发挥这一功能的信息基本上是科学技术信息。

以上我们仅仅是在一般意义上讨论了信息资源的基本功能。在不同的场合,这些功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方式,并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给人的印象是信息的功能千差万别、变化无常。其实,它们都是信息的基本功能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表现形式,只是人们从不同角度采用了不同的提法而已。

1.3.3 信息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与贡献

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更多的信息投入,信息资源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内涵和特殊配置形式的社会资源,已被视作现代社会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资源发展水平也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综合国力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推动力。

信息资源的科学内涵和重要特点,决定了它的价值功能。而信息资源的重要价值功能又决定了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根据信息资源的功能特点及其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中所发挥的作用,我们将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与贡献归纳为如下3个方面。

1.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如前所述,信息具有经济功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作为现代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具有优化生产力中其他要素,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社会生产力是社会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一个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程度,尤其是现代化发展的水平,突出地体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这些因素的划分与作用也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推移而变化的。除自然条件外,最早仅仅强调劳动工具和使用它的劳动者,随后扩大到劳动对象,再后又突出了科技在其中的革命性作用,现在,人们更进一步认识到了信息对于发展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按照现代“生产力多因素”理论,生产力要素不仅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3个硬要素,还包括科技、教育、管理和信息4个软要素。

如前所述,信息资源在信息要素与信息技术要素的有机结合下实现了其生产力功能,信息要素与信息技术要素作用于社会生产力系统中生产力要素、决策群和管理者,使得生产力各要素均有不同层面的改进,从而使各个层面的生产力发展都依托灵敏、畅通和高效的信息资源来产生更大的效益,发展了生产力,并由此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信息资源不仅对生产力中硬要素产生影响,它也对改进生产力中4个软要素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技术的提高依赖于认识、实践和理论的不断进步,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实践经验的进步、理论水平的升华又离不开信息资源的利用,所以信息资源的利用能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水平而推进经济高速发展,发挥以上作用的信息主要是科技信息;教育通过信息传播和信息利用生产人力资本,为经济发展创造主体力量,所以从这一点上说,信息资源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从管理要素来看,管理过程本身是信息资源利用的过程,信息资源的占有是管理的首要条件,信息资源分析是管理成败的主要因素,信息资源消费是管理的主要手段,所以信息资源利用是减小管理失误、缩小劳动成本、快速发展经济的首要条件;同时信息资源利用是获得信息、占有信息、利用信息的重要手段,信息资源的利用可以充分发挥生产力中信息要素的作用。

由于信息资源在全面提高生产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国开始投入大量资金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注重通过信息资源利用的畅通无阻来保障经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2.变革社会化生产关系的作用

由于信息资源可以借助于各类媒介,如网络、电视、电话、印刷品、声像制品、电子信息和数据库等广泛向社会传播,在这个传播与交流过程中,信息资源的价值得以实现,同时对社会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也对社会化生产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产关系是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信息资源对生产力的推动,离不开一定形式的生产关系的作用。社会生产力能否充分地依托和吸纳信息资源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拥有吸纳、转化信息资源的空间。

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打破了故步自封的狭隘的生产关系,畅通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因此在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及其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是与信息传播渠道的不断畅通以及信息资源转化力度的不断加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信息传播渠道的建设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息经济,是信息资源集聚、交流、竞争和转化的过程。因此要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充分重视信息革命的作用,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是最为简便而重要的途径。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可以利用世界信息大传播、大交流的桥梁,利用层出不穷、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改造生产方式、变革生产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3.影响社会生活关系的作用

信息资源区别于物质资源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它具有人文社会功能,不仅对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产生直接的影响。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中结成的更为广泛的社会交往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产生反作用。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进步,需要建立在和谐、文明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之上。

社会关系的发展决定于人的素质状况。因此,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成为推进社会发展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信息资源对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资源在社会中的利用与开发,首先是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发生直接影响,通过人对信息资源的理解、消化和运用,提高人的自身素质。现代科技革命的发生,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的新型传播媒体的出现,大大加快了各类信息资源的传播速度,使信息资源更广泛更深刻地转化为加强人自身素质培养的动力和源泉。

综上所述,信息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经济生活中,利用信息资源、占有信息资源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市场主体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各国政府大力发展信息基础设施的目的。

本章小结

从狭义角度理解,信息资源是指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从广义角度理解,信息资源还包括信息生产者的集合,信息技术要素的集合及其他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广义的理解实际上是一种系统的观点。信息资源的分类对应于信息的分类,可以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划分,从便于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的角度出发,我们把信息资源划分为记录型(包括数字化和非数字化两类)、实物型、智力型和零次型。信息资源除了具有一般资源的特征外,还具有共享性、时效性、生产和使用中不可分性、不同一性、驾驭性、累积性与再生性典型特征,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功能。由于信息资源在当代社会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成为衡量社会经济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人们用信息化指数来测定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

问题讨论

(1)谈谈你对信息概念的认识。

(2)什么是信息资源?信息成为资源的背景和条件是什么?

(3)社会经济信息化有何主要特征?怎样测度社会经济信息化?

(4)怎样划分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有何主要特征?

(5)什么是信息资源的生产力功能?有何主要特征?

(6)信息是如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