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茶道从入门到精通
- 陈书谦主编
- 2640字
- 2020-08-27 17:28:12
茶在中国的历史沿革
饮用方式的沿革:从咀嚼到煮饮再到冲饮
茶最早是以生嚼的方式为人们利用的。“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这里讲的神农以茶解毒,很可能就是对生的茶叶进行咀嚼服用的。而在这一阶段,茶是作为解毒药物来应用的。
后来,人们开始用茶来煮羹,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煮菜汤。晋代郭璞为《尔雅》中的“槚,苦荼”作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这种茶羹,又称为茗粥。而唐代杨华也在《膳夫经手录》中记述:“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由此可见,晋代到唐代期间,人们是习惯将茶煮成羹来吃的。
早期用来煮羹的茶,大都是未经加工的生茶叶,而人们在用茶过程中发现,茶叶还可以晒干或烘干之后收藏起来,从而存放很长的时间。逐渐地,人们所食用的茶就转变为以加工茶为主,而食用方式依然主要是煮饮,但是冲泡的方式也开始出现。陆羽《茶经·六之饮》中记载:“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庵茶。”意思是说,茶的形态有粗、散、末、饼等,通过砍、熬、烤、舂等加工之后,贮藏在瓶缶中,然后用热水来冲泡,这叫做庵茶。由此可知,在唐代中期,就已经出现了冲泡的饮用方式,只是到了明清时期,这种方式才成为主流。
制作方式的沿革:从蒸青到炒青
中国加工茶叶最早的方式是蒸青。到唐代,蒸青工艺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对于这种方法,陆羽在《茶经·三之造》中描述道:“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意思是茶叶晴天才可以采,之后需经过蒸熟、捣碎、拍打成形、焙烤、穿串、封装等程序才加工完成。
在蒸青工艺发展成熟的同时,炒青工艺也开始出现。唐代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一诗中有这样一句:“斯须炒成满室香。”这是见于文献的有关炒青制法的最早记载。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明代时炒青工艺方发展成熟,这一时期有很多茶学著作都对炒青工艺做了详细的描述,如许次纾的《茶疏》中记载:“生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然性不耐劳,炒不宜久,多取入铛,则手力不均,久于铛中,过熟则香散矣,甚且枯焦,尚堪烹点。炒茶之器,最嫌新铁,铁腥一入,不复有香,尤忌脂腻,害甚于铁……”
同蒸青相比,炒青的特点是经过了高温杀青,这一过程一方面会使鲜茶叶中的青涩味更多地挥发掉,另一方面则促成茶叶中一系列物质的转化,提高茶叶的香气,增强茶叶的滋味。正因为如此,炒青工艺才逐步取代蒸青而成为茶叶制作的主要方式。
茶叶形态的沿革:从紧压茶到散茶
中国早期加工茶的主要形态是以饼茶为代表的紧压茶。到了唐代,随着饼茶制作工艺的发展完善,饼茶出现了很多的品种,如陆羽在《茶经·三之造》中写道:“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犎牛臆者,廉襜然;浮云出山者,轮囷然;轻飚拂水者,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泚之。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箨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籭簁然;有如霜荷者,茎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在上面这段话中,陆羽将当时的饼茶分成了八个品类,其特点分别是:胡人靴——饼面有皱缩的细褶纹;犎牛臆——饼面有整齐的粗褶纹;浮云出山——饼面有卷曲的皱纹;轻飚拂水——饼面呈微波形;澄泥——饼面光滑;新治地——被暴雨急流冲刷而高低不平;竹箨——饼面呈笋壳状,起壳或脱落,含老梗;霜荷——饼面呈凋萎的荷叶状,色泽枯干。前六种都是优质茶,后两种则为劣质茶。
在以饼茶为代表的紧压茶盛行的同时,其他形态的茶类也开始出现,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就提到:“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宋史·食货志》也记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这里的“片茶”,指的就是紧压茶。
到了明初,茶叶的主要形态发生了重要转变。因为制作紧压茶过于耗时费工,而且在加工过程中有损茶叶的香味,因此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下诏废除了以往作为贡茶的龙团的制作,而改以散茶进贡。从此以后,散茶就成为了中国茶叶的主要形态。
茶叶种类的沿革:从绿茶发展到七大茶系
从绿茶到黄茶
最早诞生的茶叶是绿茶,制作绿茶的基本工序是杀青、揉捻和干燥,如果其中某道工序出现偏差,例如杀青时间过长,或者杀青后未及时摊凉、揉捻,或者揉捻后未及时烘干或炒干,那么制作出来的茶叶色泽就会变黄,最初的黄茶可能就是因此而创制的。黄茶是继绿茶之后出现较早的一个茶类,例如唐代李肇《唐国史补》记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甚众。……寿州有霍山之黄芽。”前蜀·毛文锡《茶谱》记载:“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黄茶……皆散茶之最上也,雅州百丈、名山二者尤佳。”
黑茶
黑茶的出现与黄茶颇为相似,如果在杀青时叶量多、火温低,或者绿毛茶堆积后发酵,叶色就会变成近似黑色的深褐色,这就是黑茶最早的由来。黑茶大约创制于明代,《明史·茶法》:“诏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专令蒸乌茶易马”,乌茶即黑茶。《明会典》:“穆宗朱载庆五年……收买真细好茶,毋分黑黄正附,一例蒸晒,每篦重不过七斤。”
白茶
“白茶”的称呼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文中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不过那时所说的“白茶”指的是用白叶茶树的芽叶制作而成的茶,与后来的“白茶”概念并不相同。现代的白茶,从其只经过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的制作方法来看,大约创制于明代中后期或清代初期。最早的白茶是白毫银针,后来又发展出了白牡丹、贡眉等品目,现代又出现了新工艺白茶。
红茶
红茶是仅次于绿茶的第二大茶类,《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这里所说的“江西乌”,就是红茶中的正山小种。到了清代晚期,在正山小种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工夫红茶,当今最为知名的祁门红茶即创制于光绪元年(1875年)。
乌龙茶
乌龙茶,亦称青茶,创制于清初或更早的时期。清代陆廷灿在《续茶经》中引述王草堂的《茶说》:“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这讲的就是乌龙茶中的武夷岩茶的制法。
花茶
花茶是主要以绿茶为原料,用鲜花窨制而成的一类再加工茶。最早的花茶是茉莉花茶,在南宋时就已经出现。南宋施岳《步月·茉莉》的注解中有这样的话:“茉莉岭表所产……此花四月开,直至桂花时尚有玩芳味,古人用此花焙茶。”到了明代,用来制作花茶的花品已经很丰富,如《茶谱》中记载:“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惠、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