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服饰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Ⅰ):衣食住行探由来
- 王二
- 863字
- 2016-01-07 16:26:28
古代人的衣服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中《礼》的影响,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思想文化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衣服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做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工具。
自人类服饰文明诞生,衣服走出唯一实用目的的时代以后,它的功能就开始丰富多样了。在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中,衣服是一个人地位的外在标志与身份的象征。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中“礼”的影响,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思想文化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衣服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做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工具。
《礼记》中对衣着等级制定了明文规定:“天子龙衮,诸候如黼,大夫黼,士玄衣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候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以此人为责也。”《周礼》中亦有记载:“享先王则衮冕,表明祭礼,大礼时,帝王百官皆穿礼服。”
贾谊在《新书·服疑》中提到:“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说的就是服装制度是朝野施政的重要制度与手段,衣着服饰就是等级最好的标志。
中国古代每个朝代几乎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
据《中国历代服饰》记载:秦汉巾帻色“庶民为黑、车夫为红,丧服为白,轿夫为黄,厨人为绿,官奴、农人为青。”“唐以官服色视阶官之品。”“举子麻之通刺,称乡贡。”
例如在清朝,对于黄色的使用是有禁例的,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服黄的。
古代的“白衣”、“乌衣”也各有所指。“白衣”在古代为身份较低贱者所穿,如仆役、庶民等,所以古时常用它来借指庶民,也泛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西厢记》中的相国夫人有言:“俺三辈不招白衣女婿”,就是因为张生没有功名而不愿嫁其女。“乌衣”是下级胥吏所穿的黑色服饰。三国时,东吴禁军驻扎在南京夫子庙文德桥附近,官兵都穿黑衣,因此军队被称为乌衣营。
《红楼梦》中的《好了歌》中喝道:“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透过等级社会中服饰的变换,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中国古代阶级人生的悲喜沉浮,起起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