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古代的披风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Ⅰ):衣食住行探由来
- 王二
- 440字
- 2016-01-07 16:26:28
服装最初发明时,主要是为了实用。《白虎通义》说:“太古之时,衣皮苇,能覆前不能覆后。”夏天时,人类最早取树叶掩体,用来遮羞;冬天时,用兽皮遮盖腹部,用以御寒,当然也可以遮羞。
同样为了实用,人类后来把兽皮中央穿一个洞,套在脖子上或披系于肩上,没有袖子,用以防风御寒,短者曾称帔,长者又称斗篷,这就是最早的“套头衫”和“披风斗篷”。
披风斗篷多为北方人和儿童在冬季穿用。宋代秦观有《长相思》一词:“开尊待月,掩箔披风,依然灯火扬州。”《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若是不好,教丫鬟寻过一领披风,与他穿起。”《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船上女客在那里换衣裳,一个脱去元色外套,换了一件水田披风。”
古代的将军们也喜欢穿披风斗篷,除了可以防风御寒以外,还有区分敌我的作用。如曹禺《王昭君》第三幕:“呼韩邪从锦帐中缓步走出,身穿披风。”
宗教人士也喜欢穿披风,如基督教的祭披、佛教禅僧的小袈裟“挂络”、道教的“披”等。
清代时,妇女用它作为礼服的外套,含高贵之意,并有一口钟、罗汉衣、蓬蓬衣等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