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了解你所生活的环境

当你遇到一位成年人,为了辨识对方的身份并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通常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这个问题能够帮助你基本定位对方的学历、经历和目前所处的生活方式。然后,你们之间的交流从这个问题延伸开去:居住在哪里?在哪里上班?共同认识哪些人?

即使对方目前处于非工作状态,通常对方也会回答道:“我如今已经不工作了,过去我是做……”而极少有成年人是从来未曾工作过的。

工作代表了一位成年人在社会上所拥有的属性,无论你是迫于生活所需,还是不愿终日无所事事,终究需要一份工作来圈定你在社会上的固有位置。

人们虽然知道工作的必要性,但真正能够做到快乐工作的比例很低,只因权利永远和义务对等。

想要得到工作收入就要完成工作任务;想要获得高薪厚职就要拿出相应的条件或本事。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工作都不可能提供人们一个独善其身的环境,人们需要和上级、下属、同事、客户等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道,工作目标不同,服务对象不同,且竞争难免存在,于是矛盾、冲突和各种不顺畅的沟通都会接踵而来。

在思考自己应该如何打开心结,努力做到快乐工作之前,或许我们需要花一些时间先去了解我们的工作环境,直面各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工作忧郁症候群

在讨论“工作忧郁症候群”这一广泛存在的现象之前,我们先按表1-1自测一下自己的“工作忧郁指数”。

表1-1 工作忧郁指数

续表

如果在表1-1的问题中,有一半以上你的回答为“是”,那么你或许已经算是工作忧郁症候群的成员了。即使是平时工作还算心态积极或平和的人,也或多或少患有部分工作忧郁症。

面对这些,我们首先要坦然面对和接受。有些现象的产生的确具有客观原因:公司业务不佳、老板为人刻薄、企业文化压抑……凡此种种,皆有可能触发员工的忧郁情绪。强求自己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都做到乐观积极绝非易事。

然而换个角度想,客观原因如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那么总有一些我们自己主观上可以去改变的余地。我们自己的心态、期望值、工作习惯决定了我们面对外部环境的应对方式。

如果我们能够对外部环境有着充分的客观的认识,如果我们能够将自己的态度和习惯调整到最佳状态,那么短期的改善完全可以期待,而长期的改善何尝不是一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事情?

工作是一座围城

人们在面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时,为何不愿意首先寻求自身的转变?或许是因为外部总存在更佳的选择令我们向往,从而越发埋怨自己所处的环境,强化了工作忧郁的症状。

世上总有比你过得更好的人,世上总有比你所做的更好的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这样的工作虽然不多,但毕竟是存在的。或许获得这样一份工作的人只是因为生得比你好,或者运气比你好……想到这种事情,难免令人无奈和沮丧。

刹那间的无奈和沮丧过后,我们心里很清楚,所谓“选择”,本就是在自己能够选择的范围进行考虑,而不是去想那些自己暂时无法企及的东西。

有趣的现象是,站在自己能够选择的范围内,“围城效应”总是普遍存在的: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却想进来。

在笔者的培训与咨询工作中,常常同人们聊起各自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及对目前工作的顾虑和不满。图1-1所示的“围城效应”或许是最为广泛存在的。

图1-1 广泛存在的“围城效应”

而最典型的“围城效应”(见图1-2)要数企业员工、企业主和自由职业者之间的心态转换了。

图1-2 最典型的“围城效应”

在企业员工、企业主和自由职业者中,哪种职业的幸福指数更高?事实上,无论哪种,做到最好都是不错的;即使做到最好也终究各有各的不足,无法面面俱到。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生活充满各种选择,而工作本身就是一座围城。

城外的人远远望着城内,总觉得自己没有的恰恰是对方拥有的;而城内的人却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城外的一切都新奇又充满诱惑。

如果“进城”或“出城”成了我们奋斗的理由,那倒是在围城效应中找到了积极的意义。然而,如果这成了我们终日抱怨和不满足的原因,则纯属让消极情绪左右了我们的生活和心情。

无论忧郁与否,无论在城里还是城外,都需要一份工作,这或许是了解我们的生活环境、抵抗工作负面情绪的一条基本准则。

人们需要工作

我们曾经多次在培训课程中看到这样的情境:

“不考虑客观需要,你们愿意工作吗?”众人面面相觑一番,有一人答曰“不愿意”,于是众人纷纷响应,一般总有80%的人会选择“不愿意”。

“不考虑主观感受,你们需要工作吗?”

众人安静下来,基本上都会回答“需要”。

我们需要工作——这尽管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实,但如果不花时间静下来认真思考,或许你想不到原来有那么多条理由证明我们真的需要工作。

● 没有工作就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要么活不下去,要么活得不好,要么活得不踏实。

● 没有工作资历,不管做什么都很难获得他人的信任,他人不明白你能做什么。

● 没有工作经验的累积,即使拥有足够金钱,也会因为担心坐吃山空而缺乏安全感。

● 工作让人变得充实。工作的时候,时间是奢侈品,难以获取但绝对让人享受;没有工作的时候,时间是廉价物品,随时拥有但未必令人快乐。

这样的理由不胜枚举。工作的人当然希冀自己能够早日功成身退,享受财务自由。然而前提是,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了资历和经历之后的回报和产出,而并非终日无所事事之后仍然只能继续无所事事。

如果工作令人压抑又十分不快乐,就要深刻地反省了。虽然我们非常需要一份工作,但耗费我们人生最宝贵的时间去做一件不快乐的事情似乎很不值得。因此,我们费尽心力去对付忧郁情绪和“围城效应”,正是因为我们正视自己所处的环境,并希望在这个环境中自己能够过得更好,能够获得更多。

比起我们需要工作的理由,我们需要快乐工作的理由或许更多:

● 既然知道人生最宝贵的时光都将和工作密不可分,我们没有理由用这些时间去做一件让人不快乐的事情。

● 忧郁和压抑的情绪不可能帮助人们解决任何问题,只有正面积极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 如果这份工作必须完成,那么快乐也是做,不快乐也是做,为何不选择快乐地做呢?

● 人们喜欢与让人心情愉悦的人相处,老板赏识拥有积极正面情绪的员工,所以快乐工作才能获得更多机会。

有时我们做不到快乐工作,并非因为这份工作真的让人无法忍受,而是我们的心态没有摆正位置,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自己理应过得更好,获得更多。一旦人的期望值出了问题,那么做什么都不再觉得快乐。所以,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之后,还要管理自己的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