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妇科疾病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1.【食疗偏方:桂圆红枣粥】

原料:莲子20克,桂圆、红枣各10枚,糯米100克。

制法:将莲子洗净,用温开水浸泡4小时,与洗净的桂圆肉、红枣、糯米一同放入沙锅里,加适量的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成稠粥,即可食用。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益气健脾止泻,适于脾气虚弱引起的经前泄泻。

2.【中药偏方:血府逐瘀汤】

来源:《医林改错》。

原料:桃仁12克,红花、生地、当归、赤芍、川芎、牛膝各10克,枳壳、桔梗各6克,甘草、柴胡各3克。

制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约200毫升。

用法:口服,每次100毫升,每日2次。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对瘀血阻滞型经前期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3.【外用偏方:填脐法】

取胡椒9克,将胡椒研末、筛去粗粉、填满脐眼、外贴麝香暖脐膏。此方适用于脾肾阳虚型的经行浮肿、泄泻。

4.【生活偏方:漱口法】

取野蔷薇花30克,加清水适量煎汤,弃渣取汁,用汁液漱口。

·痛经·

1.【食疗偏方:韭菜炒羊肝】

原料:韭菜150克,羊肝200克。

制法:羊肝切成小片,与韭菜一起入锅急火炒熟即可。

用法:经行前5天开始服用。

功效:补益肝肾,调经。适用于肝肾虚损之痛经。

2.【中药偏方:当归艾叶汤】

原料:当归30克,生艾叶15克,红糖60克。

制法:煎熬后取3碗。

用法:分3次温服,每月经期服。

功效:温经散寒,行血止痛。适用于痛经,症见经行腹痛、下腹凉、手足不温。

3.【外用偏方:芥糊填足法】

取白芥子12克,研为细末,加面粉适量,米醋调为稀糊状,外敷足心涌泉穴,包扎固定,每日1换,还可配合外敷关元、气海穴。

4.【生活偏方:泡矿物澡法】

在温水缸里加入1杯海盐及1杯碳酸氢钠。泡20分钟,有助于松弛肌肉及缓和经痛。

·闭经·

1.【食疗偏方:鳖甲炖白鸽】

原料:鳖甲30克,白鸽1只,米酒少许。

制法:将白鸽去毛和内脏,并将鳖甲打碎,放入白鸽腹内,加清水适量,米酒少许,放瓦盅内隔水炖熟。

用法:调味服食。

功效:本方适用于肝肾不足之闭经。

2.【中药偏方:尖花汤】

原料:两头尖10克,凌霄花、茜草根、茺蔚子、延胡索、酒当归各6克,酒川芎、酒丹参各15克,艾叶5克,炙甘草3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活血通络。适用于瘀血阻滞闭经。

3.【外用偏方:耳穴压丸法】

以内生殖器、内分泌、皮质下为主穴;肝、肾、心为配穴;每次取2~3穴,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敷贴好后最好用拇食指反复按压耳廓,每日按压3~4次,3天换贴1次,一般3~5次为一疗程。月经来潮后再贴压一疗程,以巩固效果。

4.【生活偏方:淋洗法】

用生地、当归、赤芍、桃仁、五灵脂、大黄、丹皮、茜草、木通各15克。将药物一起入锅,加水1500毫升,取汤淋洗脐下,1日1次,每次30分钟,7天为一个疗程。

·倒经·

1.【食疗偏方:韭菜汁】

原料:鲜韭菜适量。

制法:将韭菜洗净后,捣烂出汁,滤渣取汁。

用法:每次用温开水送服一杯。

功效:适用于妇女经期倒经及鼻出血。

2.【中药偏方:加味麦门冬汤】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原料:麦冬15克,人参、生山药各12克,清半夏、白芍、丹参各9克,甘草、生桃仁各6克,大枣3枚。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每日口服2次。

功效:养血清热,调经降逆,适用于阴虚

肺燥引起的倒经。

3.【外用偏方:外包法】

取大蒜31克,捣烂如泥,包两脚心,鼻有蒜气时即有效。此方清热,引血下行,适用于倒经,吐、衄血。

4.【生活偏方:按摩法】

1.按揉合谷3分钟。

2.按揉脚全息鼻、肾上腺,各2分钟。

3.捏脚后跟:用拇指、示指(食指)捏脚后跟(踝关节与足跟之间凹陷处),左侧鼻子出血捏右脚后跟,右侧鼻子出血捏左脚后跟,可止血。

·月经过少·

1.【食疗偏方:糯米阿胶粥】

原料:阿胶3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稍煮即可。

用法:3天服完,间断服用。

功效:滋阴补虚,养血止血。适用于血虚型妇女月经过少。

2.【中药偏方:二陈加芎归汤】

来源:《万氏女科》卷一。

原料:陈皮、白茯苓、当归身、川芎、枳实、童便炒香附各3克,半夏2.4克,甘草1.5克,滑石0.6克。

制法:水煎服,加生姜为引。

用法:每日1剂。

功效:化痰利湿。适用于痰湿壅滞型月经过少。

3.【外用偏方:熨脐法】

取当归、川芎各15克,白芍、肉苁蓉、五灵脂、玄胡、白芷、苍术、白术、乌药、小茵、陈皮、半夏各9克,柴胡6克,黄连、炒吴茱萸各3克。将各药混合碾为粗末,瓶贮备用。用适量药末以黄酒炒热,白布袋子包裹,热髓脐孔及四周,熨后将药末敷在患者脐孔上,外以胶布固定,每天熨药1次,至月经来潮时停药。

4.【生活偏方:戴脐法】

取黄芪15克,当归、白芍、吴茱萸各6克,皂矾1克,将各药混合共研末,每次取6克以生姜汁调敷脐部,外用胶布固定,2~3天换药1次,每日用热水袋敷15~30分钟。或将上药用量加1倍,再加麝香0.3克做成兜肚经常佩带,每半月换药1次,每晚热水袋敷15~30分钟。此方适用于气血两虚的月经延后、月经量少。

·月经过多·

1.【食疗偏方:韭菜炒羊肝】

原料:韭菜100克,羊肝120克。

制法:将韭菜去杂质洗净切断,羊肝切片,用铁锅明火炒熟即可吃。

用法:佐餐食之。

功效:本方适用于气虚,月经量过多的患者。

2.【中药偏方:桃红四物汤】

来源:《医宗金鉴》。

原料:桃仁、白芍各9克,红花、川芎各6克,当归20克,熟地12克。

制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200毫升。

用法:每次10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经量多、痛经等。

3.【外用偏方:压穴法】

将肾、子宫、附件、内分泌、肾上腺、卵巢进行常规消毒,将王不留行籽放在0.5厘的正方行胶布上,贴压于穴位上,每次只贴一侧,左右交替,每日按压3~4次,以自己能耐为宜,隔日1次,15次为一个疗程。

·月经先期·

1.【食疗偏方:芹菜根粳米粥】

原料:连根芹菜12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芹菜与粳米洗净生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

用法:可常食用。

功效:适用于血热型月经先期。

2.【中药偏方:芩术四物汤】

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原料:川芎3克,当归、熟地、黄芩、白术、白芍(炒)各6克。

制法:水煎。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凉血,养血调经。适用于阳盛血热型月经先期。

3.【外用偏方:敷脐法】

鹿茸3克,肉桂6克,白芍5克,红花6克,当归9克,川芎、干姜各6克,12种药混合共研末,瓶贮备用,每次取3~5克放入患者的脐中,外用伤湿膏贴住,再以胶布固定,7天换药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本方温经养血,调理冲任。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月经提前。

4.【生活偏方:药枕法】

生石膏500克,丹皮400克,生地300克,白芍200克,知母100克,冰片10克。先将石膏打碎,再将后四味烘干研为粗末,兑入冰片,混匀后装入枕芯,每月更换1次。本方适用于血热型月经先期。

·月经后期·

1.【食疗偏方:枸杞鳖鸽汤】

原料:鳖、白鸽各1只,枸杞子60克。

制法:将鳖及白鸽洗净后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炖开,再用小火煮烂。

用法:佐餐食之。

功效:适用于肾精亏虚引起的月经后期。

2.【中药偏方:加味归芎饮】

来源:《医学集成》卷三。

原料:焦白术、生地各30克,川芎15克,升麻3克。

制法:水煎。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健脾养血,脾虚血少。

3.【外用偏方:敷足法】

取艾叶12克,桂枝10克,穿山甲6克,一起研为细末,用米酒或水调为稀糊,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次,5~7日为一个疗程。

4.【生活偏方:调经活血枕】

用香附、陈皮各300克,合欢皮、蒲黄、五灵脂、石菖蒲,皂角、白芥子各100克,一起烘干,研为粗末,兑入冰片10克。装入枕芯,此方适用于气滞血瘀,痰阻型月经后期患者。

·带下·

1.【食疗偏方:凉拌豇豆】

原料:鲜嫩豇豆500克,白糖20克,麻油、食醋、食盐各适量。

制法:将鲜豆洗净,切成3厘米长,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沥干水,加入白糖、麻油、食醋、食盐,拌匀即可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治脾虚便秘、妇女带下。

2.【中药偏方:菟丝煎】

原料:菟丝子25克,何首乌20克,白术、海螵蛸各15克,炙甘草、白芍、白芷各10克,岗稔根30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一剂,日服3次。

功效:健脾固肾,收敛止带。

3.【外用偏方:敷贴法】

将白芷20克,黄芪、桑螵蛸各30克,共研为细末。用黄酒或米醋调成糊,敷于脐部神阙穴,覆盖消毒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每天换1次,连敷5~7天。适用于肾气不足引起的白带增多症。

·阴道炎·

1.【食疗偏方:淮山鱼鳔瘦肉汤】

原料:淮山药30克,猪瘦肉250克,鱼鳔15克。

制法:淮山药、猪瘦肉洗净,切块;鱼鳔用水浸发,洗净,切丝。把全部用料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

用法:适量食用。

功效:滋阴补肾,涩精止带,主治老年性阴道炎证属肝肾阴虚,症见腰酸脚软、头晕耳鸣、带下不止、稠黏如丝、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也适用于产后血虚眩晕。

2.【中药偏方:柴胡石膏汤】

来源:《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五。

原料:柴胡6克,石膏15克,黄芩6克,荆芥4.5克,前胡、茯苓各6克,升麻3克,桑白皮6克,甘草3克。

制法:水煎。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湿热下注。

3.【外用偏方:纳药法】

用蛇床子仁15克,研为末,加白粉少许,搅拌均匀,做如枣一般的丸,用绵裹住纳入阴道中。本方温阴中而燥湿,杀虫止痒。

4.【生活偏方:熏蒸法】

取黄柏、苦参、蛇床子、白鲜皮各30克,冰片3克。将药物用白布包好,煎煮取汁2000毫升,乘热熏蒸外阴,待药液偏凉后坐浴20分钟,每日1~2次。熏洗前将药包取出晾干,可再使用1次。7天为一疗程。泡洗后阴道纳入克霉唑栓或达克宁栓1粒,外阴涂抹上述药膏。

·宫颈炎·

1.【食疗偏方:马齿苋炖蛋清】

原料:鸡蛋清3个,鲜马齿苋60克。

制法:将马齿苋洗净与鸡蛋清一起,加适量水炖熟。

用法:温食,每日2次。

功效:适用于湿热蕴盛型宫颈炎。

2.【中药偏方:完带汤】

来源:《傅青主女科》。

原料:白术、山药各30克,人参6克(单),白芍15克,甘草3克,陈皮、黑荞穗、柴胡各2克,苍术、车前子(包)各10克。

制法:水煎。

用法:每日1剂。

功效:益气健脾,除湿止带,适用于脾虚型宫颈炎。

3.【外用偏方:纳药法】

取枯矾3克,蛇床子6克,共研细末,用蜡调和成丸,如弹子大小,以消毒纱布包裹塞入阴道,每天1换,至愈。用于虚症。

4.【生活偏方:按摩法】

先把手掌搓热,然后用手掌向下推摩小腹部数次,再用手掌按摩大腿内侧数次,痛点部位多施手法,以有热感为度。最后用手掌揉腰骶部数次后,改用搓法2~3分钟,使热感传至小腹部。

·宫颈糜烂·

1.【食疗偏方:马鞭蒸猪肝】

原料:猪肝100克,鲜马鞭草60克(干品30克)。

制法:将马鞭草洗净切成小段,猪肝洗净切片,混匀后用瓦碟载之,隔水蒸熟。

用法:每日1次。

功效:适用于宫颈糜烂。

2.【中药偏方:黄连解毒汤】

来源:《女科证治》。

原料:黄连3克,黄芩6克,黄柏、黑山栀、知母各9克,萆薢、贯众、苡仁各12克,生甘草6克,银共12克,牛膝9克。

制法:水煎。

用法:每日1剂。

功效:泻火除湿,适用于湿热俱盛型宫颈

糜烂。

3.【外用偏方:清洗法】

取猪苦胆5~10个,石榴皮60克,先将苦胆吹干与石榴皮一起研为细末,加香油适量调成糊状。用桉树叶50克,水煎取液,清洗阴道后,再用带线棉球蘸药糊塞入宫颈处。日换1次。

4.【生活偏方:按摩法】

两手掌搓热后,以右手掌搓左脚心,再以左手掌搓右脚心各50次。早、中、晚各做3次。用于在脐下、小腹部、耻骨联合上方自左向右。轻压,每1~2秒压一次,连续按压20次左右,但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

·子宫内膜异位症·

1.【食疗偏方:月季花汤】

原料:月季花15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月季共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用法:服用时加入红糖。

功效:适用于气滞血瘀的不孕症。

2.【中药偏方:当归四逆汤】

来源:《伤寒论》。

原料:当归、桂枝、芍药各9克,细辛3克,甘草9克,通草6克,大枣10枚。

制法:水煎。

用法:每日服用2次。

功效:养血通络,温经散寒。

3.【外用偏方:耳穴压籽】

取穴子宫、内分泌、肝,用磁粒或王不留行敷贴穴位,每日多次按压刺激,用于治疗痛经。

4.【生活偏方:按摩法】

沿任脉上下按摩,起于神阙,逐次按摩气海、关元、天枢、四满、归来、子宫、气冲穴,每穴按摩1分钟,从经前7天开始,至经后3天止,适用于痛经为主者。

·子宫脱垂·

1.【食疗偏方:莲子煮猪肚】

原料:莲子250克,猪肚1只,黄酒适量。

制法:将莲子洗净、冷水浸泡半小时;猪肚洗净、剖1个缺口,将莲子塞入肚腔内,再用线将猪肚封口,把猪肚放入沙锅内,加清水用旺火烧开,加黄酒2匙,再改用小火慢炖,直至肚子酥烂,将肚子切开,拆线,取出莲子,烘干,磨成粉。

用法:每日3次,每次1匙;肚子蘸酱油佐餐食。

功效:本方对妇女子宫轻度下垂和气虚者有效。

2.【中药偏方:升陷汤】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原料:生黄芪18克,知母9克,柴胡、桔梗各4.5克,升麻3克。

制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200毫升。

用法:每日2次,每次100毫升。

功效:益气升阳。适用于子宫脱垂。

3.【外用偏方:加醋熏洗法】

用川乌、五倍子各9克。水煎后加醋60克熏洗。

4.【生活偏方:熏洗法】

将枳壳50克,黄芪、益母草各25克,升麻10克,加适量清水煎2次,早、晚熏洗。

·子宫肌瘤·

1.【食疗偏方:消瘤蛋】

原料:鸡蛋2个,壁虎5只,莪术9克。

制法:以上材料,加水400克共煮,待蛋熟后剥皮再煮。

用法:食蛋,每晚服1次。

功效:散结止痛,祛风定惊。适宜气滞血瘀型。

2.【中药偏方:银花蕺菜饮】

来源:《中医妇科治疗学》。

原料:银花15克,蕺菜10克,土茯苓15克,炒荆芥10克,甘草3克。

制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200毫升。

用法:每日口服2次,每次100毫升。

功效:解毒除湿,破瘀消症。适用于湿毒蕴结型子宫肌瘤。

3.【外用偏方:敷贴法】

取蜣螂1条,焙干研末,用适量黄酒调敷脐中,盖贴。每日1次,每次约贴1小时,经期停用。

·外阴瘙痒·

1.【食疗偏方:莲子煮蚌肉】

原料:莲子、苡仁各60克,蚌肉120克。

制法:莲子先去皮、芯,苡仁共洗净、鲜肉切薄片,共置锅内,加水750毫升,文火煮1小时,即可服用。

用法:治疗时,应有食物中注意避免葱、姜、蒜、椒等刺激物,以防诱发瘙痒。一般7~10次即可见效。

功效:适用于外阴瘙痒。

2.【中药偏方:龙胆泻肝汤】

来源:《医主集解》。

原料:龙胆草10克,泽泻12克,栀子、木通、车前子、生地黄各9克,当归3克,黄芩、柴胡、生甘草各6克。

制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200毫升。用法:每日2次,每次口服100毫升。功效:降火清热,湿浊分清。

3.【外用偏方:蜀椒汤】

将蜀椒、蒲公英、艾叶各15克,加水1500毫升左右,放置火上煮沸后,用文火继煮2~3分钟,将水倒入盆中,待水温适宜(60℃)即可洗浴局部10~25分钟,每日2~3次。1剂药可供洗浴2次。

4.【生活偏方:纳药法】

苦杏仁100克,炒干研成细粉,用麻油450克调成稀糊状,用时先以桑叶150克加水煎汁冲洗外阴,后用杏仁油涂搽,每日1次,或用带线棉球蘸杏仁油塞入阴道,24小时后取出,连用7天。

·女性性冷淡·

1.【食疗偏方:黑豆炖狗肉】

原料:黑豆50克,狗肉300克,葱、姜、蒜、胡椒各适量。

制法:将黑豆与狗肉洗净后同放锅内,加清水、葱、姜、蒜、胡椒,烧开后改为文火煮烂,加食盐少许即可。

用法:佐餐食之。

功效:适用于性冷淡。

2.【中药偏方:左归丸】

来源:《景岳全书》。

原料:熟地、山药各20克,山茱萸、枸杞子各10克,菟丝子、龟板胶(烊化)、怀牛膝、麦冬、女贞子、旱莲草各30克。

制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200毫升。

用法:每日2次,每次口服100毫升。

功效:滋补肾阴。适用于肾阴亏虚型性冷淡。

3.【外用偏方:填脐法】

用五灵脂、白芷、附子、青盐各6克,桂枝、仙灵脾各10克,研末,炒热,填入脐窝内及脐周1寸,上盖纱布,15~20分钟,每日一次,连用7日。

4.【生活偏方:按摩法】

取直立位,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拇指紧按同侧肾俞穴,小幅度快速旋转腰部,并向左右弯腰,同时双手掌从上向下往返摩擦,约2~3分钟,以深部自感微热为度,每天2~3次。

·不孕症·

1.【食疗偏方:山茱萸粳米粥】

原料:山茱萸15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原料洗净,同入沙锅,加水450毫升,用文火煮粥,至表面有粥油为宜。

用法:每日早晨空腹温热顿服,10天为一疗程。

功效:适用于肾虚引起的不孕症。

2.【中药偏方:补肾种子方】

来源:《妇产科学》。

原料: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包煎),益智仁、乌药、炙龟板各12克(先煎)。

制法:水煎服。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功效:补益肾气,阴阳两虚。

3.【外用偏方:外敷法】

用女贞子、五味子、五倍子、莱服子各12克,菟丝子20克,一起烘干研成细粉,调拌麻油,外敷关远穴。此方适用于肾精不足引起的不孕症。

4.【生活偏方:灌洗法】

夫妇同房前用小苏打灌洗阴道。取1%小苏打液500毫升于盆中,坐浴或灌入阴道,洗后不再用清水冲洗。此法便于精子通过宫颈,增加受孕机会。

·乳腺炎·

1.【食疗偏方:金针猪蹄】

原料:鲜金针菜根60克,猪蹄1只。

制法:将上2味共置沙锅中煮至猪蹄烂熟,不加调料。

用法:食肉饮汤,每日1次。

功效:适用于乳腺炎初期。

2.【中药偏方:当归清营汤】

来源:《疡科心得集》卷中。

原料:当归、生地、山栀、赤茯苓、白芍各9克,柴胡、川芎、甘草各3克,贝母4.5克,丹皮、天花粉、连翘各6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

功效:疏肝养血,滋阴润燥。适用于肝胆风热血燥(郁乳期)乳腺炎。

3.【外用偏方:敷贴法】

取蒲公英30克,芙蓉叶30克,忍冬藤、鱼腥草各60克(均用鲜品)。先用清水将以上各药洗净,后放在一起捣烂,敷贴于患处,每日1~2次。此方适用于乳腺炎初期。

4.【生活偏方:推抚法】

取坐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胸部。先在患侧乳房上撒些滑石粉或涂上少许石蜡油,然后双手全掌由乳房四周沿乳腺管轻轻向乳头方向推抚50~100次。

·乳腺增生·

1.【食疗偏方:橘饼饮】

原料:金橘饼50克。

制法:将金橘饼洗净,沥水后切碎,放入沙锅,加适量水,用中火煎煮15分钟即成。

用法:早、晚分服,饮用煎汁的同时,嚼食金橘饼。

功效:疏肝理气,解郁散结,适于乳腺小叶增生,证属肝郁气滞。

2.【中药偏方:蜂房汤】

原料:露蜂房、山蘑菇、郁金、青皮各10克,贝母12克,柴胡、橘叶各10克,香附12克,夏枯草25克。

制法:用水煎服即可。

用法:每日一剂,日服2次。

功效:疏肝豁痰,软坚散结。

3.【外用偏方:敷脐疗法】

将蒲公英、木香、当归、白芷、山栀、薄荷各30克,紫花地丁、瓜蒌、黄茋、郁金各18克,麝香0.4克。研为细末,用酒精清洗肚脐部后擦干,填塞药粉0.5克,用棉花轻柔按压,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8次为一疗程。月经过多及功能性出血者忌用。

4.【生活偏方:兜药法】

取川乌、商陆、大黄、王不留行、樟脑一起研为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2.5克,将入布袋后塞入乳罩,贴病变部位,每7~10天换药1次, 1~3个月为一疗程。注意,经期停药。

·乳腺小叶增生·

1.【食疗偏方:紫菜蟹肉粥】

原料:紫菜30克,蟹肉、米各70克,生姜丝10克。

制法:煮粥。

用法:当早餐吃。

功效:可隔天1次,连服30剂。

2.【中药偏方:露蜂房汤】

原料:露蜂房、姑、山茨菇10克,郁金、青皮各10克,贝母12克,柴胡、橘叶各10克,香附12克,夏枯草25克。

制法:水煎。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疏肝豁痰,软坚散结,适用于气郁痰结型乳腺小叶增生。

3.【外用偏方:外敷法】

取生绿豆半斤磨成粉,每次适量(根据患部面积大小)用鸭蛋清调成糊状,敷患处并用胶布固定,日换一次,连用一周。

4.【生活偏方:按摩法】

1.两手拇指指腹并列横放于足背,指端相对;其余8指放于足底侧,正对施力部位。两手拇指并列由远端向两手拇指指腹近端推动胸反射区。

2.一手握住足中部,另一手拇指放于足底,食指半屈曲,以第二、三指桡侧在足背由近侧向远侧推动胸部淋巴腺反射区。

3.一手握住足中部,另一手拇指指腹和中指指腹分别在下、上身淋巴腺反射区施行按压手法。

4.一手托住足跟,另一手食指屈曲,以第一指间关节推按生殖腺反射区。

以上按摩法,每天按摩1次,每次25~3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

·附件炎·

1.【食疗偏方:茯苓粳米粥】

原料:粳米100克,茯苓15克,车前子1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前2味放入纱布包内与粳米同时煎煮,粥熟后取药包,在放入适量红糖调匀即可。

用法:分顿食用。

功效:健脾益气,祛湿。

2.【中药偏方:四逆散】

来源:《伤寒论》。

原料:炙甘草,炒枳实,柴胡,芍药各等份。

制法:研为细末。

用法:每次服用3克,开水调服,每日3次。

功效:疏肝解郁。本方适用于肝郁气滞型附件炎。

3.【外用偏方:内服外敷法】

取小茴香9克,干姜6克,当归12克,川芎、桂枝各9克,赤芍12克,没药、艾叶、苍白术各10克,云苓15克,泽兰、红藤各10克,加水适量煎服。再将剩余的药渣放入布袋敷于下腹部,每次热敷20~30分钟。

4.【生活偏方:药裤法】

取地骨皮、石榴皮、鱼腥草、百部、川椒各15克,苦参、白头翁、土茯苓、玄明粉各30克,苍耳子、当归、贝母各20克,一起研为细末,每次以15克装入布制袋内,置于内裤夹层中,药袋一般用20日更换1次。

·慢性盆腔炎·

1.【食疗偏方:枸杞当归猪肉汤】

原料:枸杞子、当归各20克,瘦猪肉适量。

制法:枸杞子、当归与猪肉调味煮汤。

用法:吃肉饮汤。

功效: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2.【中药偏方:疏气定痛汤】

原料:制香附、川楝子、延胡索、五灵脂、当归、乌药各9克,枳壳、木香各4.5克,没药3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行气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3.【外用偏方:大黄散外敷法】

取大黄100~200克。将大黄研成细末,根据病变范围定量,加入米醋调成糊状,直接敷于下腹部,保持药膏湿润,随时可以加醋,为防止脱落,可用塑料布敷好,加绷带或橡皮膏固定。第3天可以重复第2剂。此药有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之功效。对于湿热蕴结型急、慢性盆腔炎之腰腹疼痛,带下量多、色黄,低热或高热,口渴心烦,尿黄,或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而快有疗效。

4.【生活偏方:自我按摩法】

先将两手互相搓热,用搓热的手搓两侧腰部各18次,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揉骶部,两侧各30~40次,最后按揉大腿内侧20~30次。

·妊娠呕吐·

1.【食疗偏方:砂仁蒸鲫鱼】

原料:鲜鲫鱼250克,砂仁5克。

制法:砂仁研成细末。鲜鲫鱼去鳞和内脏将酱油、食盐、砂仁末搅匀,放入鲫鱼腹中,用淀粉封住刀口,放入盘中盖严,上笼蒸熟。

用法:佐餐食。

功效:利湿止呕。适用于妊娠呕吐。

2.【中药偏方:土金双倍汤】

原料:人参(单煎)、苏子、茯苓、谷芽、巴戟天、菟丝子、白芍各9克,白术、薏苡仁、山药各15克,神曲6克,砂仁1粒,甘草0.6克,柴胡1.5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健脾益肾,降气安胎。适用于妊娠呕吐。

3.【外用偏方:吴茱萸外敷法】

取吴茱萸10克,研细末为粉状,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覆盖,胶布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本法有温中止呕,和胃降逆之功效,一般用药2~3天可见效。

4.【生活偏方:干毛巾擦背法】

室温调至合适温度,脱去上衣,露出背部。孕妇坐在椅子上,双侧上肢放在桌子上。由家人为其用干毛巾擦背,注意要用清洁、柔软的新毛巾。

擦拭部位为背部脊椎两侧,先从第七颈椎沿着脊柱两侧擦至腰骶部,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反复至皮肤微红,擦5分钟左右即可。擦完一侧再擦另一侧。隔日1次,7次为一个疗程。注意动作要轻柔,不能用力过大,以防擦破皮肤。

·产后便秘·

1.【食疗偏方:海参猪肠木耳汤】

原料:海参50克,猪大肠200克,木耳20克。

制法:将海参、木耳分别水泡,猪大肠洗净切段,共煮汤,加调味品后食用。

用法:日常食用。

功效:养阴清火、益肠通便。适用于产后便秘。

2.【中药偏方:当归肉苁蓉汤】

原料:当归、熟地各20克,肉苁蓉30克,火麻仁、郁李仁各10克,玄参、麦冬各15克。

制法: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至500毫升,滤出药渣,取汁。

用法:加入适量蜂蜜服。每日1剂。

功效:适用于产后便秘。

3.【外用偏方:中药熏洗法】

取白矾20克,五倍子25克,芒硝、花椒、车前子、银花、白芷各15克,艾叶30克,升麻6克。将药放入盆中,加水5000毫升,文火煎煮至沸20~30分钟。将药液倒入稍大盆中,患者趁热气盛时,坐在盆上熏洗患处,当药液不烫时,再行坐浴或以纱布蘸药液熏洗患处20~30分钟,每日1剂,早、晚各熏洗1次,每次熏洗完毕后,侧卧位,用痔疮膏涂于嵌顿的痔核上,用手轻轻按摩,使嵌顿在肛门外的痔核全部进入肛门,必要时用纱布卷压迫、胶布固定,以免脱出。连续熏洗,直至症状消失。

4.【生活偏方:自我按摩法】

在乙状结肠部,用右手食、中、无名指深

深按下,由近心端向远心端做环状按摩,此方

法可帮助排便,还能促进子宫收缩复旧。

·产后恶露不绝·

1.【食疗偏方:鸡子羹】

原料:鸡蛋3个,阿胶30克,甜酒100克,食盐1克。

制法:先将鸡蛋打入碗内,用筷子搅匀,待用。阿胶打碎,在锅内炒一下,加入甜酒和少许清水,用小火煎煮,待胶化后,倒入鸡蛋,点入精盐调味,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用法:日常食用。

功效:滋阴养血,清热宁血,调养冲任,既可养体又可止血。对产妇阴血不足、血虚生热、热迫血溢而致的产后恶露不尽很有效。

2.【中药偏方:收露汤】

原料:制首乌、桑寄生各30克,党参20克,白术、益母草各15克,炙甘草、艾叶、血余炭各9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早晚各1次。

功效:益气养血,收涩止血。适用于产后恶露不绝。

3.【外用偏方:益母桃红散敷脐法】

益母草30克,红花15克,桃仁、急性子各20克,将药研成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20克,用黄酒少许调为糊状,敷于肚脐处,再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5~7天为一个疗程。

4.【生活偏方:自我按摩法】

用手掌在全腹部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的方向,作掌摩法,反复1~2分钟。此方法适用于气虚型产后恶露不绝。注意用此方法时,动作一定要尽量地轻,以免刺激盆腔内的神经血管。

·产后缺乳·

1.【食疗偏方:花生猪蹄汤】

原料:猪蹄2只,花生仁200克。

制法:猪蹄去毛洗净,与花生仁共放沙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炖至猪蹄烂熟,调味后即可。

用法:吃肉喝汤。随量常服。

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型产后缺乳。

2.【中药偏方:玉露饮】

原料:人参(单煎)、川芎、甘草各3克,茯苓10克,芍药、当归、枳壳各6克,桔梗4.5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下乳。适用于产后缺乳。

3.【外用偏方:蓖麻洗法】

取鲜蓖麻叶200克,洗净后,加水适量,煮水,等温度适宜后用此汤洗乳房。适用于各类型产后缺乳。

4.【生活偏方:日光浴法】

日光温和的刺激,能增加乳房的韧性和弹性,对乳腺的发育有益。日光浴时间长短要因人而定,选择阳光好的时间进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注意保暖,防风。

·产后回乳·

1.【食疗偏方:麦芽饮】

原料:麦芽60克。

制法:将麦芽炒为末。

用法:用白汤送服,每次服15克。功效:适用于产后回乳。

2.【中药偏方:免怀散】

来源:《济阴纲目》。

原料:当归尾、赤芍、全瓜蒌、橘核、桃仁各15克,川牛膝20克,麦芽60克,蒲公英30克,红花、远志各6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

功效:适用于产后回乳。

3.【外用偏方:外敷法】

取建曲、蒲公英各60克。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趁热用干净纱布包好,放在乳房上。此方适用于乳房胀痛,奶水不回。

4.【生活偏方:热敷法】

可以用温热毛巾外敷,并进行从乳房根部到乳头的推揉。

·产后腰痛·

1.【食疗偏方:当归山楂粥】

原料:当归20克,川芎10克,红花、干姜各6克,生山楂30克,粳米100克,大枣4枚,桃仁15克。

制法:先将当归、川芎、红花、干姜、生山楂放入沙锅,加适量水,浓煎40分钟,去渣取汁,化入红糖适量备用。将粳米、大枣、桃仁一起放入沙锅,加水用小火煨煮成稠粥,然后兑进前面的浓煎药汁拌匀,煮到开锅即成。

用法:每日1次,早晚2次服用。

功效:适用于瘀血留滞型腰痛。

2.【中药偏方:杜仲大枣汤】

原料:杜仲30克,大枣12克。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

功效:补肝益肾,强腰。适用于产后腰痛,肢体关切痛。

3.【外用偏方:乳香樟脑外敷法】

乳香12克,樟脑3克。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膏状。敷贴于双足心涌泉穴、脐下关元穴和腰骶部。用于产后瘀血腰痛。

4.【生活偏方:滚腰运动法】

仰卧,保持屈曲双腿的姿势,把身体蜷曲成团状,前后滚动10~20次。之后取仰卧位,用热湿毛巾放于腰间疼痛部和稍下面的骶部。注意,毛巾不能有水流出。上面再放一个热水袋,湿热约10分钟,然后再分别放在腰两侧各约10分钟。温度以不烫伤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