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本书结构

当确定对小学科学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后,笔者很快发现自己面临着一个极大的困难。研究课程实施的问题,离不开课程理论的指导。翻阅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中国教育辞典》,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收录了多种课程理论。这些课程理论的产生地都在西方发达国家,其构建者几乎是清一色的外国人,这里面又以美国学者最多。他们提出的课程理论能否适合用于解决中国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运动中所暴露的问题呢?国内新一轮课程改革凸显出来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离的问题(石欧,1995年;叶澜,2001年;闫旭蕾,2004年)已经给出了回答。因此,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构建基于中国国情和教育现实问题的课程理论,为本课题研究的深入进行提供分析和研究的理论框架。

因此,本书将在系统分析国内外课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和发展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理论。在此基础上,从课程的5个层次——理想课程、正式课程、可理解课程、实践性课程和经验课程上对中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历程进行历史回顾。阐述文艺复兴以来的国际科学教育思想的演变,总结自19世纪以来国际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改革趋势。本书基于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际遇和国际挑战,采用三角互证(Triangulations)的研究策略,从师资条件、小学科学实践性课程实施及其现实基础条件等几个方面探讨小学科学教育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分析、讨论近年来中国科学教育实验项目的成功案例——“做中学”,总结“做中学”科学教育理论内涵,论述在21世纪用“做中学”科学教育理念改造小学科学课程的可行性。最后,本书从文化建设和课程发展两个角度,探讨应对各方挑战,振兴与发展中国小学科学教育事业的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