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信息化、信息系统和IT应用水平

简单地说,企业信息化是企业IT应用和普及的过程。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应用IT于业务经营管理活动而形成的一系列新的生产函数;从技术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企业信息化是IT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渗透和扩散而形成的一系列技术创新活动;从信息系统的视角来看,企业信息化是信息系统在企业中普及而形成的一系列规划、实施、采纳、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从技术应用视角来看,企业信息化可以看做是企业IT应用的持续提升过程。

在国际学术界,企业信息化的概念通常被表述为信息系统应用。在美国,信息系统研究大体可以划分为技术学派和行为学派,技术学派以卡耐基—梅隆大学为代表,侧重于信息系统的技术创新、技术实现和技术质量评价等,行为学派以明尼苏达大学为代表,侧重于对信息系统的组织行为特征及其影响规律等的研究,本书的研究属于信息系统行为研究。

1.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1.1.1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定义和本质

“十六”大报告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七”大又提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在企业层面上,目前依然缺乏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来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撑。

对于什么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国内政界和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众说纷纭。谢康、肖静华和乌家培(2009)提出,融合(Convergence)指相合在一起,一体化或匹配。融合在经济学和生物学中称为趋同,在数学中称为收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指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以实现技术效率的过程或过程状态。通过这个过程或过程状态,实现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静态角度,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可以看做是一种过程状态或结果;从动态角度,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可以看做是一个过程。其中,技术效率指在既定的工业化条件下信息化投入成本最小化,或在既定的信息化条件下工业化投入成本最小化。

在企业层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主要体现为企业IT与管理的匹配,既形成战略一致性、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生产、库存、销售和服务等全过程内部融合,也形成企业与供应链、客户关系等外部协同的融合。

谢康、李礼和谭艾婷(2009)在谢康(2005)和肖静华等(2006)提出的趋同模型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模型基础上,借助技术效率的概念来定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范围和内涵,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机制的技术效率模型,解释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成本最小化和收益递增的观点。通过演化博弈模型分析认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能仅依靠传统产业大力投资信息化,实现信息化改造这一条途径来实现,还需要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IT企业投资和经营传统产业的途径来实现。通过这两方面共同作用,才有可能实现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目标。文中以携程网和新居网为例来说明第二条途径的现实意义,并指出目前中国各级政府对后一种途径的政策研究和考虑甚少,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政策和措施多属于前一种途径。

1.1.2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路径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路径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工业化为信息化积累资金、规范流程和储备人才,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实现IT产业化;二是通过工业化的投资直接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由于环境和基础等的差异,中国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路径与发达国家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路径之间存在显著差别。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IT在欧美国家的普及,IT在企业中的应用逐步深入到工业化或产业化发展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大型成套自控设备中,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路径是一条比较纯粹的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道路,并直接推动了ERP等管理软件的产生和发展,如德国乃至欧洲雄厚的制造业基础造就了SAP软件,美国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的优势缔造了Oracle软件。相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信息化道路是在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基础上走出来的一条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道路,即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就自然地与信息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自此之后我国进口的大型成套设备中含有大量自控系统和信息系统,如大型成套炼钢、轧钢设备中含有复杂的信息采集和信息分析模块,需要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相互对接,并与炼钢、轧钢的其他配套设备相互融合。同时,我国企业通过大量引入国外成熟的管理软件来助力管理水平的提升。中国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道路更多地表现为两者的融合。

工业化生产方式发展的核心是通过有效组织各个生产单元(包括将劳动者作为生产线中的一个组件),形成系统化、程序化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制造的过程,现代工业化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形成柔性制造。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各项大型技术改造活动不可能再像发达国家那样执行纯粹的机械化或电气化技改过程,如前述,各项技术改造及其设备中已包含大量的信息化要素,如嵌入式信息系统等。因此,中国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越多,其信息化要素的比例就越高,由此形成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过程。然而,由于中国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且成本低廉,在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背景下,有可能出现以发达国家成熟的工业化生产体系和流程为基础,以中国相对丰裕的中专技校等技术劳动者为主体,结合ERP等系统的信息资源集成优势,构造出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的生产组织模式,形成信息化条件下新的垂直一体化生产体系。成立于1995年的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实践着这种模式,将这三种资源整合于一体来组织对IT、汽车和新能源产业的生产管理。

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一个例子是汽车电子。当代汽车制造的工业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化不断升级换代的过程。随着全球汽车制造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电子成为汽车产品构成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作者实地访谈获得的数据,1990年欧美和日本汽车制造企业中,每台汽车采用汽车电子产品的平均费用为672美元,2000年达到2000美元,2009年接近5000美元。部分高端汽车品牌的汽车电子价值已占汽车售价的70%以上,中高档车型的比例达到30%~60%,普通车型的比例也达到20%~25%。随着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的扩大,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市场规模也将越来越大,汽车电子在汽车制造中的价值份额会越来越高。同时,汽车电子市场正由传统的动力传动电子领域向汽车安全和舒适电子领域转移,2008年,中国动力传动电子占汽车电子市场的比例仅为32%,而汽车安全和舒适电子占汽车电子市场的比重则超过50%。

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另一个例子是数控机床。中国生产的数控机床主要占据低附加值市场,高附加值市场被欧、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占据。以2006年中国机床行业为例,当年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56亿元人民币,与2001年相比提高近3倍。其中,数控金切机床产量8.6万台,是2001年的5倍。尽管金切机床产值数控化率为37.8%,与2001年相比提高了10个百分点,但无论从产量还是产值来看,我国金切机床和数控金切机床中单位产值和技术含量较低的数控机床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代表一个国家金切机床实力的加工中心的占比很低,与发达国家加工中心占金切机床产值30%左右的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吴柏林.《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地发展机床行业》.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第五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报告,2008. 3. 中国数控机床网:http://www.c-cnc.com/news/news.asp?id=27907。。这表明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过程,需要经历从低水平融合向中高水平融合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1.1.3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路径

IT企业投资传统产业不仅是IT扩散和渗透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路径之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也有两层含义:一是借助IT改造传统产业,以IT提高工业化生产效率或降低生产成本,促使企业或产业转型升级。例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达10%左右。但随着GDP的高速增长,能源消耗也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如何利用IT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是中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一个关键问题;二是利用IT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促进企业或产业创新发展。

以企业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为例来看,随着企业之间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的兴起,跨国公司与其全球合作伙伴形成了各类B2B电子商务网络,同时,国内电子、汽车、家电、石油、电力、零售等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先后建立起大型采购平台,形成国内外贸易一体化网络的发展,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和重构供应链运作体系。供应链信息系统如何创造商业价值成为亟待研究和讨论的焦点问题。目前,中国企业也开始高度关注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商业价值创造问题。

由于企业内部分工的细化,生产和服务单元之间的信息被阻断和隔离,在部门之间、生产或服务岗位之间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于是,企业资源计划(ERP)应运而生,成为解决企业内部信息孤岛的管理工具之一。与此类似,随着生产链条的延伸和扩大,产业内或产业间企业之间的供应链信息孤岛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信息系统成为解决企业间供应链信息孤岛问题的关键管理手段之一。目前,供应链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 由供应链核心企业搭建的内部供应链信息系统

如深圳富士康搭建的供应链信息系统将台湾总部、深圳及苏州等地的众多中小电子通信企业联系在一起,形成从原材料到零部件,从组件到主板方案商,再到整机集成商的专业化信息系统网络。又如中国石化、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宝钢、中国一汽等大型国有企业先后建立起B2B电子商务采购平台及信息系统网络,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同时,海尔、美的、联想、中兴等大型制造企业和国美、苏宁等大型零售企业也均建立了供应链信息系统来强化对供应链的管理。

2. 由行业核心企业共同搭建的多企业供应链信息系统

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丰田、尼桑等大型跨国汽车企业构建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为行业中的大型跨国公司及其全球合作伙伴、协作生产企业、本地供应商和渠道商提供了供应链网络的协作与交易系统,形成了从需求预测、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质量认证,到报关管理、第三方国际物流管理、销售渠道、海外客户关系等多级、完备的交易平台。

3. 由第三方搭建的供应链交易平台

如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慧聪网、亚洲资源和环球市场等电子商务企业搭建的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为中小企业乃至大中型企业的出口提供包括产品交易、产品推介、客户询价、出口报关、物流配送、信用担保、外汇管理等服务。例如,阿里巴巴借助B2B电子商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出口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环球市场则主要为大中型制造企业提供外贸出口的一站式品牌服务。

尽管上述三种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网络存在形式上的差异,但它们创造商业价值的机制是相同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的价值创造机制由三方面组成:首先,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可以有效降低企业间的协同交易成本,提升企业间生产和服务的协同运作效率;其次,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促使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可视化,由此产生标准、准确、及时、灵活和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升企业发现利润空间的可能;最后,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形成网络外部性,提升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内所有参与者的整体市场价值。随着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的终端客户和上游供应商越来越多,每个参与到该网络中的客户和供应商分享到的价值空间也越来越大,有助于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内的企业形成自然垄断或事实垄断。

具体而言,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的商业价值创造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

(1)对原有交易功能效率的改进和提升。如传统手工处理的出口单据通过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转变为在线操作的出口单据,传统的跟单员流程通过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转变为在线自助跟单流程,既有效提升企业出口单据处理的效率,也通过减少跟单员工数量节省外贸出口交易费用。作者调查的某台资企业,借助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4名跟单员分两班可以每天高效、准确地管理数百份电子单据,同时在应用信息系统后客户满意度从76%提升到84%。

(2)对原有功能的延伸优化。如传统外贸代理接到订单后再寻找厂家生产出口产品,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获得客户订单信息后,可以与现有数据库中的生产企业和产品特征进行匹配搜寻,极大地提高了搜寻效率,并对原有搜寻功能进行了优化改进。

(3)新功能的创造,包括商务智能、商业模式创新等。如沃尔玛的业务模式是零售,但支撑其利润相当比重的是沃尔玛借助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形成的信息服务和供应链整合,沃尔玛通过全球采购、配送和销售等数据来挖掘和发现存在于全球各地和各种产品之间流通匹配和销售的利润空间,这种能力是由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创造出来的。

1.1.4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商业模式---电子商务

本书具体通过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价值创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来进一步讨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如何形成新商业模式的机制。根据大卫·李嘉图的解释,决定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一般基础是比较优势,各国之间由于自然禀赋的差异导致存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异,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上的相对差别,从而形成在不同产品之间的比较优势。在比较优势理论中,技术不变导致的静态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及边际收益递减构成理论分析的前提。然而,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价值创造正在改变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条件。一方面,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网络外部性,使各国之间自然禀赋的差异由国家层面的比较逐步转化为各国产业间和企业间自然禀赋的比较,国家政策对自然禀赋的干预或影响力变小,B2B电子商务提供的全球服务或产业内服务等数字产品正在改变传统的边际收益递减特征,部分出现边际收益递增现象;另一方面,在信息通信技术迅速变化的条件下,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形成的价值创造影响到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稳定性,使在传统条件下具有垄断性的市场或产业更具有垄断性,使在传统条件下具有竞争性的市场或产业更具有竞争性,从而使国际贸易之间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

从产品、服务、企业与政府4个视角来具体探讨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价值创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在产品制造的非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环境下,受信息非对称的影响,企业产品的国际贸易主要面临客户信息缺失和搜寻成本高昂的限制。在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网络中,产品系列化和标准化程度,尤其是质量控制水平较传统环境有本质区别,由此使得基于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网络的国际贸易平台比传统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市场有更高的交易效率。同时,产品系列化和标准化使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形成的信息标准化程度高,及时性和准确性也高,国际市场客户的信息借助经销商网络迅速传递到生产厂商的信息系统中,生产厂家的生产计划又高效地传递给原材料供应商,由此提高了全球产业链的市场反应速度,降低了信息搜寻和传递成本。

在服务市场上,金融服务、旅游服务、运输服务、产品设计与服务、工程设计与咨询、管理咨询、市场调查、呼叫中心等服务的数字化程度高,借助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信息可视可以有效地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境移动,降低了国际服务贸易的交易成本。如在国际IT外包市场上,几乎所有的跨国承包企业与发包企业之间均建立有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以此来实现低成本的生产要素跨境移动。又如,跨国公司基于不同国家之间服务要素成本的差异,将呼叫中心大量转移到印度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通过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与承包呼叫服务的企业建立无缝链接,提供7 × 24小时的在线服务。

因此,无论是产品制造还是跨境服务,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价值创造均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境转移,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自然禀赋的边界逐步由单一企业自然禀赋的边界或某一产业自然禀赋的边界所取代,国家间比较优势的不确定性程度较传统市场环境更高。这样在同等条件下,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的风险较传统环境下更低,同时,借助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搭建的国际贸易交易平台获得的收益也较传统环境更高。

从企业角度来看,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价值创造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强化其产业内贸易的技术平台和交易市场,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更趋向于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在传统环境下,出口企业受搜寻成本的限制只能选择若干国家的若干市场销售其产品或服务,在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网络中,企业不仅可以与网络内的合作伙伴建立高效的协同,而且可以低成本地与网络外的其他交易商形成跨网络交易和多网络搜寻,如既可以利用阿里巴巴,也可以借助慧聪网,还可以通过自身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与销售渠道或终端客户磋商。多元化的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为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供了多渠道的信息来源和专业服务,降低了传统国际贸易中信息屏蔽和服务低效带来的高交易成本,使企业的国际竞争更趋激烈。

从政府角度来看,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价值创造不仅为本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提供了技术平台,而且也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渠道,各国中小企业因此寻找到参与国际分工,并获取更高利润的市场条件。但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高效也带来了政府市场监管失控的风险。如在国际金融服务市场上,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无缝越境信息流动导致的生产要素越境流动,成为企业或犯罪集团开展国际洗钱、巨额资金对冲、国际价格转移等活动的技术平台和交易渠道,这些无疑增加了政府对本国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监管的难度。

总之,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价值创造形成了更具竞争性的国际市场,国家层面主导的自然禀赋逐渐被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主导的自然禀赋所取代,这意味着政府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影响力较传统市场减弱了,但政府依然可以通过加强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来维持其对国家层面自然禀赋的控制力。就企业而言,充分借助B2B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对现有交易功能效率的改进和提升,对现有功能的延伸优化,以及对新功能的创造三个层面的价值创造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成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参与国际分工的关键性管理工作和努力方向。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反映在企业层面就是通过信息系统应用来创造商业价值的过程。对信息系统创造商业价值的过程进行规划和分析,构成提高企业信息系统价值创造的关键一环。然而,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实践中,信息系统规划和分析有赖于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有效评价。

1.2 应用水平视角的企业信息化评价

1.2.1从应用视角建立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理论价值

一般可以将企业IT应用粗略地划分为系统规划和开发、系统实施和上线,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三个阶段。针对系统规划和开发阶段的问题,形成企业信息系统规划、战略一致性、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选型等研究;针对系统实施和上线阶段的问题,形成关键成功因素(CSFs)、IT采纳(TAM)等研究;针对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形成IT管理、IT能力、IT成熟度和竞争力,以及IT服务标准等研究。早期企业IT应用,无论是理论界还是企业界都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前两个阶段上,或多或少地将第三阶段看成是系统上线后的日常工作而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

然而,IT带来的竞争环境、竞争范式和竞争规则的巨大变化,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与挑战。IT改变了企业的竞争状态,为企业的管理变革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企业的管理结构、管理流程和管理手段都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这种环境下,企业能否有效地利用IT成为企业能否拥有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之一。IT对企业的深远影响和企业应用IT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使IT应用与业务管理的融合问题逐渐成为企业管理者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当前,中国许多大中型企业对IT的应用已从局部业务应用逐步转向大规模的集成应用,IT成为企业业务与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企业IT应用的关注点开始从信息化项目的关键成功保障转向如何在经营管理中持续地发挥IT的作用。这样,信息系统上线后的系统运行维护阶段不再是类似设备运行维护这样的日常监控工作,而成为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切实发挥IT的投资效应,能否提高企业绩效的关键影响阶段。

企业IT应用领域有4个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1)经过近20年信息系统实施经验的积累和管理基础的夯实,中国大中型企业实施以ERP为代表的集成信息系统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当企业信息系统实施上线后,如何持续深化企业IT应用,使之有效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绩效,成为企业管理者尤其是IT部门负责人考虑的核心问题。然而,不同企业之间的IT应用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即使同类型、同规模、使用同样信息系统的企业,它们之间的IT应用情况也千差万别,针对这种现象,如何评价企业IT应用水平,开展企业IT应用水平的量化研究,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2)究竟什么因素在影响企业的IT应用水平?有什么方法和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IT应用水平?这类问题表明,对企业IT应用水平的量化研究固然重要,但企业管理者和IT部门负责人更关心如何才能提高企业IT应用水平。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企业IT应用水平的影响因素,尤其是讨论和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在企业IT应用的不同阶段有什么规律,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有什么差异。只有了解其中的作用规律和差异,才有可能寻找到提升企业IT应用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3)国内外对于IT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成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然而,人们对两者之间的中间过程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研究角度,如用转换效率、IT资产、IT能力、IT应用等不同的概念模型来描述这一中间过程,因而对IT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间过程进行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一方面,对中间过程的讨论,可以深化人们对IT投资如何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认识和理解,拓展信息系统行为研究的内容和领域。同时,在企业层面上提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客观证据,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信息化战略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对中间过程的讨论,尤其是对影响中间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的讨论,可以为企业管理者和IT部门负责人提供直接的管理手段来提升企业IT应用水平,进而达到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

(4)与健康体检工具类似,企业管理者和IT部门负责人迫切需要一套可以对企业IT应用状况进行自我诊断的测量工具,以了解企业IT应用水平的实际状况和存在的不足。尤其是企业IT部门负责人需要向企业管理者和其他部门负责人解释为什么IT部门是成本部门,以及付出的费用是否值得由于企业在IT领域的投资通常被作为IT部门运营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IT投资实现的效益一方面由于存在时间滞后效应而在当期难以被观察到,另一方面,IT投资效益往往被分散到业务部门中,体现在这些部门管理效率的提高上。因此,IT部门往往被认为是成本部门。如何让其他部门清楚IT部门的成本转移并理解IT投资的价值,成为IT部门负责人沟通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成功实施信息系统,企业管理者和IT部门负责人不仅关心自身IT的应用状况,也十分关心其他企业尤其是同行企业IT应用的状况,寻找行业标杆来学习和改进,明确自身在同行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和态势,并通过获取企业IT应用的最佳实践知识来持续提高IT应用水平。作者认为,通过建立企业IT应用水平评价模型和归纳IT应用最佳实践原则,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套自我诊断工具,反映其与同行标杆企业之间的差异,从而推动企业开展信息化标杆管理。可见,本书以企业IT应用水平及其关键影响因素为研究主题,提出企业IT应用水平评价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1.2.2从应用视角建立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实践价值

从组织行为的角度分析,目标是提高生产率的保障,绩效评价是明确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和管理手段。2008年,中国经济规模占全世界的5%左右,但中国需要的能源及资源消耗占全世界的15%左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中国企业发展缺乏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样的,如果缺乏有效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理论和方法,则难以对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建设成效做出有效评估,进而难以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和指导。

在作者实地调查的某电子制造企业中,受访者对获得省市企业信息化示范单位资格感到欣喜,但同时抱怨企业没有将政府给予的专项资金用好,只重视购买服务器和大型设备,或热衷于改造现有网络,而对真正贴近业务需求的二次开发却未予以必要的支持。作者询问该企业获得省市信息化示范资格的理由是什么时,受访者调侃道:“可能是我们真的将政府给予的专项资金用于购买IT设备而没有挪作他用”。又如,作者调查的某机械制造企业,将省信息化扶持资金用来购买越野车,理由是需要越野车进行企业信息化普及宣传。财政审计时对此也没有予以纠正。实地调查表明,在部分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的企业信息化专项资金项目的结项中,究竟有多少资金真正促进了骨干企业信息化示范作用,形成对产业或行业的带动作用,通常不是项目鉴定的核心,而是开半天现场会或召集几位专家做一个项目鉴定即算完成。这种走过场式的鉴定会或现场会难以对企业信息化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率构成有效的管理指导和战略威慑。上述事例从一个侧面凸显出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应成为中国各级政府和企业本身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一个重要管理措施和手段。

从应用视角建立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理论和方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主要由三个步骤组成:第一,需要建立有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概念模型,并通过实证数据来检验模型的有效性;第二,需要通过大量样本的企业实证数据来验证企业信息化水平成熟度概念模型,通过成熟度模型来构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基准体系;第三,通过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跨行业多企业评价实践,建立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业界基准数据库,通过对基准数据库数据的对比分析,形成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分析和指导。

为什么要建立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成熟度模型?因为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如将不同层次和等级的企业放在一起比较是不合理的,因此,通过构建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成熟度模型来建立评价基准体系,是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重要一环。

为什么要建立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业界基准数据库?因为对同类企业而言,一个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需要通过与其他企业的比较来确定,这就需要通过建立同行业企业的同类指标值基准数据库来实现。如某汽车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是高还是低,自己无法得知,需要通过与业界基准数据库的同类指标对比来得知。例如,如果该企业信息化投资累计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而同期汽车制造业行业平均累计投资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且该企业信息化水平经评估后为84分,同期汽车制造行业信息化水平的平均值为86分,那么,该企业信息化应用成效如何呢?与行业内同行相比,尽管该企业信息化水平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但企业信息化的投资效率达到162.78(100为行业平均值),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因此,通过业界基准数据库可以形成两项排名结果,一是行业信息化水平排名,二是行业信息化投资效率排名。此外,由于不同行业的企业信息化有不同特点,通过业界基准数据库,建立不同行业间的信息化弹性系数来对不同行业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跨行业比较分析,可以形成全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总排名和投资效率总排名。目前,不同行业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以及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全行业排名均缺乏必要的评价依据和数据。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工作,客观上可以发挥类似于财务审计那样的信息化审计作用,不仅可以作为我国各级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监管和控制工具,而且可以作为提高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效的工具,成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政策抓手。同时,企业信息化水平本身也是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内容之一。根据Gartner的测算,全球IT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相当于航空工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占地2500平方米的银行数据中心为例,每年耗电量达到260万美元,如能节省50%的电能,则相当于减少1300辆汽车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如何建设绿色环保的企业信息化,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走出一条节能减排的新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道路,也是建立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实践意义之一。

1.3 企业IT应用水平评价

1.3.1研究框架与关键概念

在理论上,本书的研究目标是期望建立一套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理论和方法。在此框架下,希望通过分析IT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IT应用的具体特征,构建一个能够有效解释企业IT应用水平的评价模型,并通过实证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探讨IT应用水平的内部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最后,根据技术与管理的趋同理论,证明IT与管理的趋同关系,并归纳企业IT应用的最佳实践原则,拓展现有IT应用领域的行为研究。这三部分工作构成本书理论研究的总体框架。

在实践上,本书希望所构建的企业IT应用水平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以及由实证研究获得的结论和管理建议,可以成为企业进行IT应用水平自我诊断的管理工具,为企业实施信息化标杆管理提供支持。本书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构建并验证IT应用水平评价模型,对企业IT应用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第二部分,通过IT应用水平内部关键影响因素模型,分析这些因素对企业IT的应用水平的影响,并通过不同阶段和不同性质企业的比较研究,探讨IT应用水平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根据技术与管理趋同理论,对IT与管理的互动趋同模型进行证明,并根据IT应用水平确定标杆企业,通过讨论标杆企业的实践经验,总结和归纳出企业IT应用的最佳实践原则,最后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本书的研究对象限定为在中国内地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等。在开展正式讨论前,有必要对IT、企业IT应用水平、企业IT应用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这三个主要概念在本书中的使用进行界定。

IT,指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采集、存储、传输,以及处理技术,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两大类。其中,信息系统是研究的重点内容。在本书中,信息系统指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OA)、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资源计划(ERP)、决策支持(DSS)等生产管理系统,不包括各类操作系统。

企业IT应用水平,专指企业应用IT的程度,不包括影响IT应用的原因,也不包括IT应用的最终结果。

企业IT应用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指影响企业IT应用水平的若干主要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本书聚焦于研究组织内部的关键影响因素,不研究系统供应商、实施供应商、竞争环境和国家政策等外部影响因素。

1.3.2研究方法

研究信息系统主要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信息系统技术方法,既强调系统的物理技术和形式能力,又强调研究信息系统的数学模型;二是信息系统的行为方法,关注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过程中产生的行为问题,如系统设计、实施、应用和管理等。行为方法并没有忽视技术,只是不将技术解决方案作为重点来讨论,而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与信息系统密切相关的人的态度和能力,以及组织的制度安排等行为变化上肯尼思·C·兰登等. 葛新权等译. 管理信息系统精要.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在本书中,企业IT应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对企业IT应用的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这种总结需要建立在规范的研究方法基础上。面向企业的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其研究方法与面向客观对象的自然科学研究不同,社会科学研究通常难以通过严格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包括问卷调查、案例研究、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以及现场观察和实验研究等。

本书的研究采取实证研究方法,并将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Miles和Huberman(1994)曾提出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4种研究设计:定性与定量方法平行进行;定性研究(如深度访谈)贯穿始终,问卷调查则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分几次进行;先进行定性研究,然后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再进行定性研究,以加深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理解和评估;先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定性研究以加深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理解。

本书主要采取的是第三种研究设计,先进行访谈,然后做问卷调查,最后再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以加深理解。一方面,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利用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另一方面,通过与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围绕特定主题开展非结构性的交流与讨论,从定性分析方面丰富调查的内容。Weber在2004年第1期《管理信息系统》(MIS Quarterly)的编辑专栏中曾指出,将这两种方法有效结合起来有利于信息系统研究的健康发展。

一般而言,调查问卷难以揭示对每个问题回答的潜在原因和具体情境,这些只能通过访谈来搜集。深度访谈可以从三个方面为研究提供帮助:首先,通过深度访谈,可以对调查问卷获取的数据背后的原因有深入的了解,便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阐述;其次,深度访谈有助于弥补静态数据的不足,由于时间和资源等条件的限制,研究者难以对企业进行时间序列的调查来获得动态数据,利用深度访谈可以让受访者讲述企业IT应用的过程,其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出现的重大波折,以及企业如何应对和解决各类问题等,通过这些描述,可以较清晰地了解企业IT应用的演进过程,便于进行过程的归纳和分析;最后,在深度访谈中,通过开放性的交流,能获得许多问卷难以获得的信息,如部分企业财务使用两套系统的问题,企业跨部门协调困难的问题,企业内部的政治化问题,以及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问题等。在交流过程中,受访者会通过许多事例来反映企业面临的难题,从而使研究者对影响企业IT应用水平的各种因素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因此,本书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具体研究。

1.3.3研究过程与技术路线

本书研究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属于探索性研究,在原有企业IT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初步的研究框架,设计初步的调查问卷,然后,通过对30家企业的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明晰研究框架,提出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开发出正式的调查问卷,并请6位企业信息化研究专家对问卷进行评价和指导,最后,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第二阶段属于验证性研究,通过对185家企业的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运用数据分析验证理论假设,并通过数据和调查资料展开讨论。具体研究由5个阶段组成:

(1)2004年9月至2005年6月,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根据研究的问题和目标,构建初步的研究框架,设计出初步的调查问卷。

(2)2005年6月至2006年4月,通过对30家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和对64位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明晰研究框架,提出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开发出正式的调查问卷,并对专业术语和研究概念进行讨论和界定,对访谈方式进行改进,然后,请6位专家对调查问卷进行指导修正。

(3)通过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班、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班和两家集团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预检验。

(4)2006年5月至2010年4月,依据定型后的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实地走访了分布于中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185家企业,对355位企业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在访谈过程中填写了调查问卷,并记录了企业IT应用的发展历程,搜集了IT应用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作用的具体素材,以及IT应用效果的具体例证。

(5)2010年4月,对185份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处理,整理访谈记录,验证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并获得结论。

本书研究的技术路线由5部分组成(见图1-1)。其中,建立评价模型和关键因素分析构成全书的核心内容。

图1-1 本书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在文献研究和前期调查基础上,构建企业IT应用水平评价的初步框架和影响因素分析框架,设计初步的调查问卷。经过三轮问卷设计与指标选取,开展问卷的探索性研究工作。

第二部分,通过6位企业信息化专家的指导,以及预研究获得的112份调查问卷,对问卷信度和效度进行预检验,由此形成对调查问卷的三轮修改和完善,开发出最终定型的调查问卷。

第三部分,依托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搜集一手数据和资料。

第四部分,通过数据处理和资料分析,对企业IT应用水平评价模型进行检验和分析,并探讨影响企业IT应用水平的关键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作用规律。

第五部分,在前四步研究基础上,根据技术与管理趋同理论,通过数学模型证明IT与管理的趋同过程,提炼出IT应用水平的标杆企业的特征,探讨企业IT应用的最佳实践原则,并对企业提升IT应用水平给出管理建议。

由图1-1可以看出,本书有三个研究重点,一是企业IT应用水平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分析,二是企业IT应用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三是企业IT与管理的趋同分析及IT应用最佳实践讨论。

总之,本书拟以企业IT应用水平为核心概念来建立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理论体系,通过理论梳理和关键概念的辨析来确立企业IT应用水平这一概念的理论基础,并借助实证研究数据来验证这个概念及其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信息化水平成熟度模型及其业界基准数据库,形成理论基础扎实、研究框架合理、实用性强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