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党的十七大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010年2月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再次强调,“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而工业结构又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国内外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不失时机地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关系到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

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积极追求的目标。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回归实体经济的必要性,纷纷推行“再工业化”战略,高度关注低碳、绿色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并试图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如美国颁布了《连接美国:美国宽带计划》,欧盟发布了《欧盟2020战略》、《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日本制定了《面向光辉日本的新成长战略》,韩国实施了《韩国绿色增长的国家战略》等。

国际环境的新变化迫切要求我国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着力塑造我国工业国际竞争新优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工业发展中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更加突出,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和产能扩张,过度依赖物质资源和低成本要素投入,过度依赖外贸出口和国际市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越来越难以为继。“十二五”期间资源环境、节能减排的形势更为严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将进一步强化。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赢得国际产业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

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断推动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信息技术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网络设施水平快速跃升,信息资源成为重要生产要素,信息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愈加深刻和广泛,已成为引导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引擎。与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模式不同,我国是在工业化进程中推进信息化,具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后发优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仍比较低,通信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水平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工业大国而言,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市场空间,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倍增器”和“催化剂”,只有走融合发展的道路,工业化才能长久持续,信息化才能发挥出强大的威力。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资源在不同工业行业和企业配置的比例关系不断优化、产业素质及生产供应结构不断提高的过程,主要包括工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工业结构高级化两方面的内容。当前,信息技术已成为促进传统工业改造升级、提升工业生产率、推进现代工业化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更是促进我国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本书主要从概念入手,探讨了两化融合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以及在两化融合背景下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路、任务和措施。全文共六章,第一章探讨工业结构和两化融合的范畴、特征、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详细阐述了产业结构、重化工业、产业国际分工以及制造业方面的演变进程和发展趋势;第三章总结了我国工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主要进展和面临的主要矛盾问题;第四章诠释了本报告对“两化融合背景下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解,论述了两者的内在联系,详细剖析了两化融合的发展趋势、主要进展和矛盾问题;第五章从“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指标入手,提出了两化融合背景下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路与任务;第六章从宏观引导和组织协调、制度环境、产业政策、财税金融政策、服务环境、对外开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七个方面,提出了两化融合背景下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措施。

作者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