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编 国民党第八十一军起义

◎马惇靖

国民党八十一军沿革

一、国民党八十一军发展情况

八十一军的前身是由清末成立的西宁矿务马队逐渐发展而来的。约在民国6年(1917年)改为昭武军骑兵中营,旋改编为甘肃新军(骑、步约五营),隶属于宁夏镇守使。

冯玉祥部开进西北后,甘肃新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十四军。1929年又改编为第二集团军第七军,旋又缩编为第七师。1933年更换番号为陆军第三十五师,辖三个步兵旅、一个骑兵团,旅长是马玉麟、马献文、冶成章,骑兵团团长马培清。

1937年抗日战争时,改编为陆军第八十一军,辖三十五师,师长马腾蛟;独立第三十五旅,旅长马献文;骑兵团团长马培清。1943年,独立第三十五旅改编为六十师。1946年,八十一军缩编为整编第八十一师,辖第三十五旅、暂编六十旅。同年年底又恢复为八十一军,辖三十五师、暂编六十师。1948年将暂编六十师改为二九九师,并增加一个三五八师。1949年8月,大部分新兵尚未接收完就签字起义了。

二、八十一军的编制

军长马惇靖,副军长马惇信,参谋长杨遇春,参谋处处长郭奎武,政工处处长马长瑞,副官处处长王有弟,军需处王宇栋,军医处何云山,军务处王树功,军法处李育生,机要室主任孙昭贤,人事科长谢兆藩。军直属部队:警卫营马惇恭,工兵营韩哲生,通讯营孙昭贤,炮兵营吴振文,辎重营马正有。军辖三十五师代师长马奠邦,二九四师马绍翰,三五八师马明德。每师3个团。

三、八十一军布防情况

1947—1949年1月,八十一军前方军部设在固原三营镇,后方军部在中宁县。1949年解放战争紧张时,前方指挥所设在三营镇。兰州解放时,指挥所一度驻靖远县东湾镇附近,军部和家眷在海原县。

解放大军向宁夏进军时,前方指挥所及在海原县的军部,中宁县的后方军部均移至中卫县。八十一军所属的三个师,除新编三五八师外,其他两个师即三十五师、二九四师的主力均布防在海原、固原一带。当时,新编的三五八师的新兵尚未接完。

四、八十一军党团情况

八十一军在抗日战争以前,没有成立过政治部及军队党团组织。1939年部队到绥西驻防时,始由国民党军委会派来李晓钟成立了政治部(不属军部编制),办理军队中之国民党党务。曾于1940年办理了一次集体参加国民党的手续,当时大部分官佐都集体参加了国民党。我也参加了国民党,但未发党证。

1940年,李晓钟因与当时的军长马鸿宾闹意见,不能开展其工作,故离职而去。后来,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又派毕存智(绥远人)前来接替政治部工作。但不久,因竞选国大代表,毕存智回绥远再未到职。1947年,奉令军部设立政工处,属军部编制,由军部报请马文瑞担任处长。

五、八十一军起义后整编为独立第二军

1949年在宁夏中卫县起义。同年10月1日,八十一军整编为西北野战军独立第二军,我任军长,甄华同志任军政委,将解放军十九兵团派来的300多名政治工作人员,分配到军部及师、团、营、连。

原来3个师总人数2.3万余人,因解放战争时期,先后被解放军在将台堡、环县、中卫县附近几乎全歼。当时被击溃的3个团的士兵大量潜逃,所以在整编时只有万人左右。

1950年,由独立二军调部分人员到宁夏军区工作,独二军改编为独立第一师。1953年改为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一师,1956年全部转业。

摘自《宁夏境内国民党部队起义投诚史料选编》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