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教研室的创建与发展

缪进昌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教研室成立于1955年9月,它的前身是中央体育学院的解剖生理学教研室。刚成立时仅有教师4名(王义润、张问礼、韩世真、吴柱中)。当时缺乏设备,面对500多名新生(第一届二年制专科生),在先农坛看台下上课,很艰苦。1954年搬到现在的校址,教师人数增加了,开始分为三个教学小组——解剖学、生理学和卫生学教学小组。教研室主任为王义润和任慰农。

当时解剖学的教学设备可以说一无所有,正好北京中医研究所有一批解剖学教具要处理,包括骨架、散骨、模型、尸体标本和挂图,我们闻讯赶去,把它们要了过来,解决了燃眉之急,之后又购置了近百台民主德国的显微镜、组织切片和一些挂图,初步有了一些基本的教学设备。1954年,院方从苏联聘请了一批体育生物科学专家(运动生理学专家鲍·谢·吉潘莱特尔、伊·彼·柏琴柯,运动解剖学专家尼·米·贝柯夫和卫生学专家卡玛里特金诺夫等)来我院讲学和培养体育生物学科的研究生。与此同时设计建造生物科学实验楼,请苏联运动生理学专家柏琴柯当顾问,1955年开工,1956年建成。在此之前教研室设在教学楼(现北办公楼)的二楼西南面,实验室设在教学楼(现北办公楼)一楼的西边。

向苏联学习阶段(1955-1959)

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于1955年9月将解剖生理教研室分为解剖、生理和卫生三个教研室,由院长直接领导。1956年3月14日中央体育学院改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56年秋三个教研室迁入新建成的实验楼,解剖学教研室在一楼,卫生学教研室在二楼西边占一半,生理教研室在二楼东边占一半和三楼全部。同年8月招收了本科生508名。为了充实师资力量,人事部门扩充了教师队伍,专业包括着医学、生物学和体育。不同的专业知识,彼此取长补短,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了解决全国各地体育院校缺少人体解剖学高等学校师资和科研人材的问题,1956年教育部和国家体委在北京体育学院开办了人体解剖学研究生班,聘请苏联列宁格勒体育学院人体解剖学副教授尼·米·贝柯夫来学院任教,负责培养人体解剖学研究生和开展科研工作。缪进昌任专家助教,赵秉毅、吴忠贯为翻译。贝柯夫专家的工作任务很重,工作量非常大,每天要讲4个小时以上的课,要在课前编写好讲义,指导22名研究生的教学实习和科研论文工作。他根据对研究生讲课内容编写了一本适合研究生用的人体解剖学教材。研究生的科研论文工作是最费心的,是在没有任何科研设备和技术人员的情况下进行的,只能边建设,边配备人员,边搞研究。我们就是这样一边工作,一边根据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来建设教研室的。

第一届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生及导师

前排左起:洪友廉、李良标

后排左起:洪迪安、卢德明、苏品、宋启来

调整阶段(1959-1965)

在总结“大跃进”和向苏联学习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教研室这一阶段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59年1月解剖研究生班毕业,贝柯夫回国。学生高佛贞、包静波、苏品、黄德鹏、张沛棠、苏洛生、郑亦华等留教研室任教。

为了在全国体育院校中推广苏联专家的人体解剖学教学经验和教学内容,教育部决定1959年春在北京体育学院举办人体解剖学高级师资训练班,为期半年,学员来自全国各大学院校的体育系科,共37名,由缪进昌和张沛棠负责教学工作。这批学员和解剖研究生班的研究生后来在全国各体育院校的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和科研中都成为学术带头人。

1959年秋,教研室开始接受培养自己的人体解剖学研究生的任务,从1959年~1962年招收了三批共4名人体解剖学研究生。但由于当时我国还没有建立学位制度,所以没有授予相应的学位。1963年起暂停招收人体解剖学研究生。

1959年8月袁晋纯从苏联留学回来,来教研室介绍苏联的运动生物力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情况。教研室和国家体委科研所共同成立了运动生物力学教学小组,成员有北京体育学院的苏品、高佛真和国家体委科研所的王云德、黄宗成。

这一阶段是在总结向苏联学习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体育运动实践。教研室要求教师跟随所任课的班级看技术课,并与技术课教师和教练一起分析上技术课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是提高教师联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比较有效的经验。苏品等老师将教具(骨架等)搬到操场讲解肌肉力学与动作分析,引起学生很大兴趣。

这一阶段教研室教师队伍的建设正逐步趋向正规化。教师全部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教师人数的50%以上。教研室制订了规章制度,教学管理工作趋于规范化,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有所提高。

整顿恢复阶段(1977-1984)

1977年恢复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同年8月学院恢复基础理论系,招收本科新生35名,分解剖学、生理学和保健学三个专业,之后每年招收35~40名学生。院领导又将体育卫生教研室改成解剖学、生理学和保健学三个教研室。1978年上半年解剖学教研室搬回实验楼一层楼,开始整顿、恢复、重建工作。教研室恢复、重建工作从教师归队入手,让解剖专业教师从各单位回到解剖教研室来,这项工作难度相当大。通过在北京医学院组织切片室和解剖工作室的学习和培训后,在教师的协助下对实验室开始了恢复和重建。在恢复和重建组织切片室、X光室、标本陈列室和挂图模型储藏室工作中,这个教学辅助组成员作出了很大贡献,保证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行。

在教材建设中,教研室在这段时间里投入了大量人力,参与并主持了多项全国体育院校的统编教材工作。恢复高考招收本科生后,面临着教材问题,“三合一”教材显然己过时,不能再用了。随着科学的发展,上世纪那个年代的教材内容己显得陈旧落后了。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77年11月20日至1978年1月25日在北京体育学院召开了第二轮全国体育院校本科教材会议。参加这次教材会议的各个院校的体育生物学科的教师在一起讨论,一致认为“三合一”课程应恢复为解剖学、生理学和保健学三门独立课程,为体现体育特点,这三门课程应分别称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保健学。

这一段时间里教研室主要的科学研究工作有:(1)优秀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研究(与运动学校、生理学、保健学教研室合作);(2)对少年运动员生长发育趋势预测与选材的初步探讨(3)对我国优秀摔跤运动员形态选材的研究(4)对某些肌肉的机能肌电图的研究(5)对3000名儿童少年身体发育的12年纵向研究。

上个世纪80年代运动生物力学教研室教师合影

改革、开放、开拓、前进阶段(1985-1995)

改革、开放给教研室带来了生机和挑战,国内外交流活跃,从多方面、多渠道培养人材有了更多的科研成果,但遇到了人材流失的挑战。

1986年基础理论系改名为体育生物科学系。1987年2月运动解剖学专业恢复招生,隔年招生20名。1985年运动解剖学教研室开始招收运动解剖学研究生,1990年运动解剖学教研室被评选为国家体委全国重点教研室,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培养专业人材方面,1985以来共培养了运动解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0名,运动解剖学专业本科生31名,进修生5名,高级访问学者4名。

1986年教研室投资改造了原来的标本陈列室,改善了光照照明条件,建立了组织学教学实验室和骨骼矿含量测试室,各教学实验室都配备了电视机和录像机。在科研方面,教研室明确了科研方向为:(1)体育运动科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2)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运追踪研究,(3)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在这阶段教研室教师、研究生和专业本科生共完成论文140余篇。

(作者1954到中央体育学院工作,原运动解剖教研室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