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伴儿奋斗过的日子

李国盛

我和佟启良老师(已故十年)分别从沈阳体育学院和沈阳医学院于1979年9月25日调入当时的北京体育学院运动生理教研室和运动医学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多年来,我们得到学校的培养和关注,特别是我由沈阳医学院,从几乎纯医学领域进入与体育运动密切结合的学习工作环境。那时毕业(1957年医学院毕业)工作已20多年后,要尽快转入并融入另一个领域——挑战性极强的运动医学,我曾有过迷茫!

当时正值78级基础理论系入学,我承担了基理系各个专业的运动医学课和运动医学专业班的《妇产科》和《中医基础》的教学任务,逐步承担了体育运动系的《运动医学》,以及武术系的《运动医学》和《中医基础》的课程。当时已近50岁,倍感压力不小,责任重大。

我下决心尽快进入最佳工作状态。学校和系里给了我一年多的备课时间,我一年中把《运动医学》、《运动生理》、《运动生化》等教研室教师们的课听了一遍。最后我的笔记有近半米多高,特别是学习教师们对运动结合实践的体会使我受益匪浅,丰富了我的认知程度。

为了运动实践,跟随老教师下运动队实践,我们深入到操场各个场馆看课,了解了不同专项体育运动与运动医学的关系,特别是下队到校田径队、运动学校的女子篮球队、游泳队和艺术体操队,向教练员请教切磋学习,使我又积累了实践教育的经验和能力。

结合我原在医学院校从事的妇产科和中科的教学工作,“女子体育卫生”的教育和科研,并翻译(英文)多篇专业文章,均编入了教材。当中我还是教学督导组学科组的组长(学校任命的),进行了多年的外语教学的督导评教工作。

在教学科研方面,我和佟启良老师(组长)都是博士类基金课题的成员。《女运动员经血量测定》的研究,在武汉运动医学会大会总结时被评价为填补了这一领域。我俩多年来从事《女运动员月经失调、继发性闭经的内分泌机制的研究》。在1988年香港国际运动医学会上大会报告(英文)和1990年第1届亚运会科学报告会上小会报告(英文)。多年来共参加约10次国际会议上报告交流,并去日本、大阪、九州等大学讲学,进行学术交流。

我十多年来一直担任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的重要职务,我一直把这些看作是学校和大家带给了我的荣誉,同时也是希望我担起的责任,我时刻提醒着自己不可以松懈。

1993年我被评为北京市先进教师,作为千名市先进教师中的100名,受到乔石、李岚清等中央领导的接见。佟老师被评为北京市侨联先进个人。那时候佟老师患脑瘫做过开颅手术,但他一直坚持工作。他培养了多名硕士生和现在业绩灼灼的两位博士生——陆一帆和矫伟,直到他1997年退休。我的两个女儿均在国外学习,我又承担着这么重的工作任务,又要照顾好佟老师,那时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不亚于调入北京的初期。但我仍努力坚持下去,在工作中充实着自己,做好组织交给我的各项工作任务。我们分别晋升为教授,并双双被编入《中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词典》,这又是领导和组织的同志们对我们的认知和认可,享受这么多荣誉我们自感受之有愧!调来北京体育大学屈指数来已近34个年头,回首那些我们一步步所走过的道路、取得成绩和荣誉,还有经历过的磨难和挫折,如今仍历历在目。回忆起来,学校领导对我们培养、重视,以及广大同事们对我们的帮助支撑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深切地感谢在佟启良老师病重期间直至去世,学校、院系、离退休处的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爱护,我一生都将念念不忘!虽然我进入耄耋之年,现在还承担着中国老教授协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的工作,感到还很充实。我要精神焕发地发挥全热。

(作者1979年调北京体育学院工作,原运动医学教研室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