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问题串”探究教学模式在跨栏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刘永东(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探究教学模式己在国内外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宗旨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各种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推动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提高。所谓“问题串”探究教学,是指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设计成一系列问题(问题串),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问题探究过程来控制教学的方向和进度,从而一步步接近教学目标。因此,探讨和研究“问题串”探究教学模式,对于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体育学院2004级体育教育专业2个教学班,共40名男生(每班各20人),然后再随机确定一个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采用两班前后测实验设计。实验前对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基础水平测试(前测)。前测内容是:身体素质包括30米起跑(秒)、立定跳远(米)、立定三级跳远(米)、100米(秒),相关的身体形态(年龄,身高,体重);学生的智力水平(高考的文化科成绩)。实验班采用“问题串”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仍以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的前测在教学实验开始前一天进行,后测在教学实验结束后立即进行。两班学生的技术评定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定采用“双肓”方式由专家进行评分,专家由3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学生的得分为3名专家所给的平均分。教学实验项目为110米跨栏跑,栏高0.914米,栏间距9.14米。教学时数为16学时,每周4学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问题串”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问题串”探究教学模式是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育学、信息加工论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为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是实现问题教学的中心环节,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和深思酝酿,提出假设,发表见解,引发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实践验证,最后达到知识和技能的应用,通过应用又产生新问题,使问题逐步深入。

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围绕问题而展开,教学过程也应当是以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的过程。“问题串”探究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教学链条,其基本教学程序见图1。

2.1.1 创设问题情境阶段

这一阶段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识别问题的阶段。在教跨栏跑的某个技术环节之前,可通过提问设疑或让学生尝试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活动。

2.1.2分析探究问题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围绕本节课要掌握的技术问题进行思考和尝试解决等自学探究活动。学生在进行思考和尝试回答或验证某个跨栏跑技术问题时,面临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快速思维,明确问题的性质,寻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1 基本教学程序

2.1.3 组织问题解决阶段

组织问题解决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在这一阶段通过不断的思考尝试,渐趋正确的跨栏跑某一技术表象不断在大脑反映。最终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相互交流,对假设进行综合、概括和实践,得出结论,在大脑皮层形成较稳定的正确的技术表象。另外,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对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形成知识和技能结构。

2.1.4 练习巩固,反馈评价

这是整个教学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练习,巩固和提高了跨栏跑的技术和理论知识,同时,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整理跨栏跑技术能力的获得过程和教学方法等理论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客观上理解跨栏跑技术,并学会探究知识的方法和策略,有利于知识的内化。

以上程序各环节是相互渗透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这个程序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情况的差异,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灵活运用,既可增减,也可调换,又可结合,必要的时候,后面三步可以反复运行。学生通过每一步的学习,逐步掌握跨栏跑各个环节的正确技术,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使跨栏跑的技评和达标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

2.2 教学实验结果

2.2.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各项指标测试结果

为了探讨和检验“问题串”探究教学模式在田径跨栏跑教学中的效果,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身体形态、智力水平、身体素质等指标进行了测试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实验前两组学生的身体形态基本情况和智力水平

表2 实验前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基本情况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的身体形态、智力水平以及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经过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从而保证了实验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

2.2.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跨栏跑技术的评价与检验结果

运动技术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检验“问题串”探究教学模式对学生跨栏跑技术的影响程度,在教学实验后选择了三位跨栏跑方面的专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跨栏跑技术进行了评价。测试结果见表3。

表3 实验后两组学生跨栏跑的技评成绩(分)与检验结果

由表3可知,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技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经检验P<0.05,说明“问题串”探究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跨栏跑技术。

2.2.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跨栏跑达标成绩的测试与检验结果

运动成绩是反映教学效果的另一重要指标,为了检验“问题串”探究教学模式对学生跨栏跑成绩的影响,按照田径规则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跨栏跑成绩进行了测试。测试与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实验后学生跨栏跑达标成绩(秒)与检验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两班测试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现为实验班达标成绩优于对照班。

2.2.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对跨栏跑技术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与检验结果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问题串”探究教学模式的一大亮点。为了检验该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效果,采用专家评价方法对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测评。具体操作程序为:随机抽取4名学生做“起跑过三个栏的技术动作”,实验班与对照班的40名学生采取抽签的形式确定观察、分析对象,并以口试的方式指出你所分析的学生跨栏跑技术动作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提出纠正方法。三位专家按百分制现场进行评分(取平均值),测评与检验结果见表5。

表5 实验后两组学生技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结果(分)

从表5中可以看出P<0.05,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说明“问题串”探究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分析与讨论

“问题串”探究教学模式最大的优越性在于,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按一定的逻辑程序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问题(问题串),使学生沿着“疑问→假说→探究→验证→结论”的思路和顺序去学习、理解、掌握知识和技术,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主体性。与此同时,“问题串”教学模式特别强调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控制作用和主导作用:一方面通过“问题串”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使学生“想”与“练”结合起来。例如在跨栏跑的“跨栏步”教学中,先将“跨栏步”的知识点和技术原理进行归纳和整理,组成相互有关联的“问题串”。比如“什么是跳栏、跨栏→什么是适宜的起跨距离、起跨距离过远或过近会如何→为什么要攻栏→攻栏时为什么容易失去身体平衡→攻栏时上体及两臂应如何做→起跨腿往前提拉时为什么要折叠外展→起跨腿往前提拉时为什么要提拉到身体正前方→下栏时着地点为什么要靠近栏架”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为什么”,使学生对跨栏技术的重点、难点、关键,以及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一个深刻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和动作概念,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另一方面在教学形式上,教师通过采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问题讨论、启发引导等形式多样的教法,使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在新的教学理念高度上融为一体。学生既学会了专业知识、掌握了技术;又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掌握了学习的方法,由学会过渡到“会学”,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最终达到了教师对教学的设想,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问题串”探究教学模式应用于田径教学中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以及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结论

3.1 在田径教学中应用“问题串”探究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

3.2 “问题串”的设置要具体而明确,才能更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并且要配以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可最大限度地凸显出“问题串”探究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3.3 运动技术与基础理论的教学要同步进行,教师的启发引导要掌握好时机,避免过早将答案告知学生,当学生有所“感吾”,想说又说不出来时,给予启发、引导效果最佳。

3.4 “问题串”探究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教学技巧;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评价能力、启发引导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元援.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初探 [J] . 化学教育,1996(7)

2. 孔晨霞.“问题解决”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J] . 教学月刊·中学理科版,2000(5)

3. 刘永东. 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理性思考 [J]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