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汇编
- 李学明 许永刚主编
- 185字
- 2024-12-22 04:22:23
38 “全民健身”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功能探究
前言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党和政府的一大难题,党和政府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适时地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来改变农村落后、农民贫困、农业脆弱的现状。上个世纪80年代,为了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从1982~1986年连续下发了“五个”中央一号文,来解决“三农”问题。本世纪初,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农业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4~2006年以来又连续下发了“三个”中央一号文,来全面求解长期困扰我国和谐发展的这一大跨世纪难题!推进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沿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路”的发展脉络,从国家大政方针层面,为全民健身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供了理据,联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初步探究了在农村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功能,以期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在全民健身,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深入实施,尽微薄之力。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路的发展脉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新思路,发轫于中共十六大,发展于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成形于十六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得到全面具体展开实施。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从中可见中央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化解“三农”问题的“关键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并且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了“五个统筹”之首。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的“两个趋向”论断,即“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指出中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且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应具有的基本特征。从发展思路上来看,在“统筹城乡”、“两个趋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者之间,有着非常明晰的逻辑关系,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是战略决策思路一步一步具体化、操作化的过程:“统筹城乡发展”是调整城乡关系的一种战略思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是调整城乡关系的一种战略取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战略举措,它将战略思路、战略取向进一步具体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手段,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2 全民健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体育改革,构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重视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基层特别是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服务能力。”2006年2月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民的体育健身”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首次进入了中央一号文(注:只有06年中央一号文),所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新”在“全民健身”。2006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加强城乡基层和各类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保护发展民族民间体育。”“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促进文化、健身、旅游、休闲等服务性消费。引导居民消费预期,扩大即期消费。”可见,全民健身无论从健康促进手段方面来看,还是从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保护发展民族民间体育来看,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
3 全民健身活动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
“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表现在物质生活的富有,还表现在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表现在农民享有更多的自身发展权等方面,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建设概念。全民健身活动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社会事业,其在农村广泛开展必将会从以下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1 推动农村文体活动的开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农村相对与城市而言经济发展滞后,农民享有的物质生活水平低,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一个实情。比较而言,文化、健身、娱乐生活方面的城乡差别更甚。“目前农村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与城市的差距很大。……公共设施薄弱等问题相当突出,严重制约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我们“要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活跃农村健康的文体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使新一代农民有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要着力解决农村文化、健身、娱乐生活缺失问题。化解这一大难题,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针对农村文化、健身、娱乐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农民群众休闲、健身、娱乐的需求,我们要大力培植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载体,“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基层特别是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服务能力”,“通过上级扶持与农民自筹相结合的形式,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引导农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以不断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2)我们要积极组建农民自己的文体组织。“通过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民提供非物质方面的福利,发展农村民间组织。丰富农民的文艺生活,改善人际关系,……目前的政策就不能仅限于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着手。而应该扩大思路,从包括经济收入在内的广泛的福利建设着手。比如改善农民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村庄,发展农村文艺,组织老年人协会和妇女文艺表演队等等,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逐渐把在城市中已经相对过剩的社会文化资源引向农村,适当地引入外来志愿者帮他们提供一些卫生知识、文艺知识等,帮助农民把各种社会文化组织发展起来”;(3)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方面,通过日常的文体活动,为农民的经常性地交流沟通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渠道,为农民树立起“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搭建了一个很好的相互学习平台。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在村民之间、家庭之间、村组之间、村镇之间,开展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文娱体育比赛活动,借以和谐村民、家庭、村组、村镇之间的关系,增进村民、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增强村、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建设,更为根本的是农村文化建设,使农民享受到由公共财政提供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高他们精神层面的收益,提高他们的主观福利感,这是加快“乡风文明”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凸显新农村之“新”的一个主要方面。
3.2 提高农民的健康素质,强实他们整体素质的载体,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农业和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民族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健身就没有全民健身,没有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就成了一句空话。”农民:长时期参加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现代汉语词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从这个表述中,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培养新型农民的前提条件,我们要“重视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新型农民与农民的内涵有着本质区别,因此,我们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农民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三个大的方面。其中健康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载体,体育在促进农民三个方面素质共同提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仅限于物质的投入,还必须充分彰显体育文化力量,要立足于满足农民的文化、健身需求,积极开展奋发向上的全民健身活动,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进步,培养出思想道德境界高、科学文化素养高、体质健康水平高的“三高”型农民。
3.3 发展农民的基本权利,落实“中央八号”文件精神,保障农民享有基本体育服务
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二条就人的发展权利作了专门阐述,指出:“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并有权享受他的个人尊严和人格的自由发展所必需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各种权利的实现……。”1978年11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20次会议通过的《体育运动国际宪章》第一条指出:“参加体育运动是所有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每个人具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基本权利,这是为充分发展其个性所必需的。通过体育运动发展身体、心智与道德力量的自由必须从教育体制和从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加以保证。”这一重要国际文献从“人权”角度,确立了体育运动的普遍价值,规定了“参加体育运动”是每个人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是增进国民身心健康,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的一项得力举措。因此,在1995年6 月20 日,由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1995年8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其中规定:“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文化站协同配合,做好农村体育工作。”“农村应当发挥村民委员会、基层文化体育组织的作用,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体育活动。”从中可见,从政府的层面上肯定了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要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确立了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重要价值;从组织层面指出了村民委员会、各级农民体协、文化站等体育组织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注:“十一五”规划中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全国乡镇均建有综合文化站”作为“公共文化建设重点工程”之一)。
尽管国家指出了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性,并且从法律的层面上来予以保障,但是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致使农村落后、农民贫困、农业脆弱,大部分农村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不如人意。因此,为了保障农民的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把参加健身活动作为农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确定下来,“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要逐步改善群众性体育运动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服务;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坚持体育服务的多元化,适应各方面体育健身需要,保障广大人民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注重区域体育、城乡体育共同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并且把“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作为“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的“四个重点”之一。
3.4 落实“健康扶贫”政策,缩小城乡居民的健康差异,为彻底消除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贫困”服务
世界银行在以“贫困问题”为主体的《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认为,贫困不仅指物质的匮乏,而且还包括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我国学者童星、林闽在《我国农村贫困线标准研究》一文中是这样定义贫困的:“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最低收入造成的缺少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以及没有发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生活状况。”可见贫困不但指缺乏维持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而且指相对一定社会的生活水平而言,缺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体育等方面的服务。
“在谈及不幸福的原因时,分别有54.6%感觉不幸福的城镇居民和66.4%感觉生活不幸福的农村居民提到了贫穷。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相比较而言,城镇居民多因住房条件差(39.5%)、自己或家里有人失业(38.0%)、工作状况不如意(27.2%)而感到不幸福;农村居民则多因为健康状况差(26.9%)、儿女问题(15.5%)、缺乏知识和技能(10.7%)感到不幸福。”
从这段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感觉生活不幸福的城乡居民中,有66.4%的农村居民提到了贫穷,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这一数字高出了11.8%。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农民的不幸福、贫穷与其健康状况差、儿女问题、缺乏知识和技能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农民之所以贫穷、不幸福,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落后,政府在这些方面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不足也是其主要原因。“农民太穷。……这里的穷,就是在公共产品的享用上太少,卫生、医疗、教育等等严重不足。农民的穷,实质上是权利的贫穷,经济权、政治权都没有保障”。(陆学艺)所以,我们在对落后农村进行“经济扶贫”的同时,“健康扶贫”也应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我们“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要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东风”,按照城市的标准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体育等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使农民享有跟城市居民大体相当的文体服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彻底消除农村的“贫困”做贡献。
3.5 引导农村居民健康消费,优化体育消费结构,拉动农村经济的增长
早在1978年,根据当时平均主义盛行、人们普遍贫穷的现实,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20多年来,“先富论”战略的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很多省(市)的经济增长取得了可喜的业绩。例如,2005年广东省生产总值达到21701.28亿元,浙江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7552元,江苏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4515元。根据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收入是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对于低收入阶层。这些省(市)的很多地区的农民也确实富起来了,但是这些农民富起来之后,如何让他们树立起“健康第一”、“健康储蓄”、“花钱买健康”等意识,怎样引导他们善度余暇,健康消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了摆在各级党政部门面前的一大新课题。
鉴于此,我国将“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促进文化、健身、旅游、休闲等服务性消费。引导居民消费预期,扩大即期消费”作为未来五年的一项国策。国家体育总局也把“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引导全民体育消费”作为推动我国21世纪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措施。因此,顺应这种发展态势,在农村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加快培养农村居民积极而健康的消费观念。引导他们逐步放弃计划经济条件下“无处消费、不敢消费、不愿消费”等消费观念。主动抵制有害性消费(过量吸烟、饮酒乃至吸毒等)、愚昧性消费(烧香拜佛、耗费巨资修建坟墓等)、恶习性消费(赌博等),形成“消费创造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又会增加收入,收入的增长又会促进消费”这样一种良性循环意识,使他们在生产发展之后努力提高生活质量,生活得更加健康而富有意义。
(2)可以根据这些地区中高收入农民群体大,消费支付能力强,消费层次正处于升级阶段,健身、娱乐设施也比较完善等具体实情,拓宽消费领域,增加消费内容,扩大服务性消费,提升消费层次,重点培育健身娱乐、旅游、医疗保健等高层次消费热点,把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作为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主要区域。树立它们的典型性、示范性作用,然后形成“以点带面”的健身、娱乐消费市场新格局,借此,促进农村健身、娱乐市场的形成,繁荣农村的消费市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
(3)优化体育消费结构,改变体育以实物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现状。“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全年体育消费平均只有397.42元。其中购买运动服装鞋帽平均消费204.37元,购买体育器材平均消费92.09元,去场馆参加活动平均消费57.68元,订购体育图书平均消费26.28元,购买体育比赛门票平均消费17.85元”。从以上数据可见,城乡居民主要是以运动服装鞋袜等体育实物消费资料为主。购买运动服装鞋帽、体育器材、体育图书占全年家庭平均体育消费的81.2%,而城乡居民参加健身活动的消费仅占全年家庭平均体育消费的14.5%,体育消费结构单一。因此,在农村积极培育健身、娱乐消费市场,可以改变这种体育消费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3.6 继承和创新民族民间体育,力显全民健身的中国特色,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新”在全民健身
乡村建设派的代表人物梁漱溟先生是主张从文化入手进行乡村建设的,他所主张的现代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的现代化,他所倡导的实际上是儒家所主张的生命理念和生活方式,是迥然不同于西方文明的。邓小平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是有别于西方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中国特色的一大着力点,因此,全民健身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力显中国特色。我们要“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保护发展民族民间体育。”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民族和民间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存在着很多人们喜爱参与、老少皆宜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些项目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特色,在不同程度上折射出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发展轨迹,它们是剖析体育起源和发展各阶段诸形态的活化石,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和形式的源泉。因此在农村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可以起到以下两个方面的积极作用:(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鼓励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加快发展,保护濒临消失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工程”做到实处;(2)以传统显特色,以特色建“精品”。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我们可以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华夏特色、炎黄风格的群众体育“精品”,以精品推普及,以精品促提高,全面提升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整体水平。例如:武术、龙舟、舞龙、舞狮、毽球、风筝等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可以好好地继承了这些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在继承的同时,我们应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要不断创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质量,积极打造一批具有现代气息的全民健身活动精品,不断地给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增添活力,使其永葆青春。通过开展这些群众喜闻乐见、感召力大、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活动,各地优势自然发挥出来了,各地特色也就随之形成,各地特色汇集成华夏特色、炎黄风格,社会主义新农村之“一新”也就水到渠成了。
4 结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全面破解长期困扰我国跨世纪的难题——“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是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为一体的全面建设概念。“文化建设、效益最高”!全民健身活动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利在千秋”的社会事业,其在农村的广泛开展,将会在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保障农民享有基本体育服务,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在全民健身。实际上,全民健身活动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已经从国家体育总局倡导的“五个亿万人群”(亿万青少年儿童、亿万农民、亿万职工、亿万老年人、亿万妇女)的健身活动开始;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四个重点”(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建设开始;从2004年的农村体育年开始……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09-19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 回良玉.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求是杂志,2006.5
5. 陈锡文.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人民日报,2005-11-04
6. 赵志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着力点.《理论学习》,2006(2)
7. 贺雪峰. 立足增加农民福利的新农村建设. 学习与实践,2006(2)
8. 温铁军.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自《人民日报》,2005-10-31
9. 刘鹏. 在2006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2006
10.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11.(06年中央一号文)
12. 二十八画生(毛泽东). 体育之研究. 新青年,1917
13.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16. 向德平主编. 章友德副主编. 城市社会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5
17.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18. 新农村建设要抓住“牛鼻子”. 北京日报,2006-03-06
19.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思路
20. 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00
21. 任伟. 培育和扩大社会事业消费需求的思考.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6)
22. 潘荣才. 现代儒家梁漱溟. 接力出版社,1993.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