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的提出

1.1 选题依据

建国以来,我国在足球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了几十年的努力。而从目前的结果看,一直处于弱势状态,不仅不能靠实力打进每一届世界杯,就连在亚洲也是遇弱不强,遇强惨败,与国际足球先进水平相比,落差巨大,全面落后。2004年更是中国足球的灾年,国奥队未能进入奥运会决赛圈;女足在雅典奥运会赛场上败绩连连;中国男子足球队在2006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小组出线无望。这样一种状况与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中国亿万民众的期望、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2008年奥运会的形象要求不相协调。

2002年底的全国足球训练工作会议,针对我国足球界存在的“训练不刻苦、要求不严格和重赛轻练、以赛代练的倾向,是近些年困扰我国足球水平的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明确提出:“今后十年我国足球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动力,以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技术水平和增强国际竞争能力为目标,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全面科学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和‘两严’方针,狠抓训练,以提高运动员实战能力为突破口,以作风和体能为保障,广泛、持久开展全国足球大练兵;力争用十年左右的时间,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足球运动技术水平的落后面貌”〕 中国足球协会. 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为全面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而努力奋斗.2002年全国足球训练工作会议纪要文件汇编,2003。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找出制约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水平提高的训练学因素,提高我国青少年球员的训练水平。

反思中国青少年足球培养的里程,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提高基础上的普及”的号召指引下,足球的普及工作抓得非常好,打下了雄厚的群众基础。80年代起,中国青少年足球的培养笼罩在“唯成绩论”的阴影下,“急”病缠身,急功近利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教练员在实践的操作中往往偏离了规律,怎样出成绩就怎样干,“如超龄、造假、以大打小;借调队员冒名顶替;不择手段追求比赛成绩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形成不正当的竞争,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地制约了中国足球的发展与整体水平的提高”〔1〕 徐金山,等. 中国足球冲出亚洲后的思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不按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办事,违反运动规律的训练常在我们的身边发生。为了早出成绩,过早地网罗小球员,形成无人能敌的垄断的地位,那些没被选上的孩子永远退出了竞争的行列,追求成绩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选材基础,足球人口萎缩了。在对有限的足球人口进行施教时,我们总在“功与利”这一指挥棒的指引下,急于行事(2005年2月15~28日,笔者随国际足联讲师克里特先生参加了中国U—15少年球员集训和国家少年队的选拔与组建。当时经过连续两天的观察,中国足协青少部官员要求克里特先生从90人的大名单中选出30人。克里特先生极力反对,认为了解不够,不能轻易决定一名小球员的命运。为此与中国足协官员发生争执。),“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思想深刻影响着我们的领导、教练、家长,成绩好坏往往与分房、奖金、晋升联系在一起,追逐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青少年培养的长期性、系统性,重视成绩而错过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敏感期。中国足球失去了健康发展的环境。国际足联技术官员说:“中国球员在高速中运用技术的能力很差,这是技术粗糙造成的,所以他们提升的空间很小”。〔2〕 与国际足联讲师克里特先生访谈笔录

今天的结果,源于昨日的过程。从训练层面来讲,中国足球落后局面的成因,一是多年来我们只注重国家队和甲级队的建设,忽视了青少年球员的培养,使得我国球员的训练起点很低;另一个重要的训练学原因就是,几十年来,不论是举国体制还是俱乐部体制,我国足球教学与训练的理念极其落后,特别是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内容和思路几十年来未有实质性的改进,在专业和业余训练中,落后的甚至是错误的训练理念仍在主导着青少年的训练。

世界足球水平在不断发展、提高,“而我们却没有随着现代足球运动水平的急速发展去深入探讨足球的竞技规律并以此去指导我们的训练,尽管我们在训练中提出过这样或那样的要求,但在训练实践中,特别是在青少年的专业和业余训练中,磨洋工式的单个技术动作的重复练习,无对抗、无训练激情的各种体能及技战术练习方法,无球、无明确目的的一般身体练习等不符合现代足球运动规律的做法却比比皆是”〕 刘丹. 球类运动训练理念批判[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足球管理部门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使足球界接触到了一些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思路,尤其是足球职业联赛开始后,外教、外援的大量涌入,更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然而,我们没有花力气及时整理、总结、消化这些宝贵的经验,更没有有目的的组织人力专门研究,取其精华并结合中国实际来重新认识我们在训练理念上存在的偏差及如何在实践中改进。虽然在实践中我们普遍意识到我们的训练结合实战较差,但却还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口号和要求上,很多球队的训练思路和方法与几十年前基本相同。

随着中国足球在世界重要赛事中的一次次失败,人们对中国足球的落后原因进行了人种学、政治学、社会学、人体科学和训练学等多学科、多方位的分析论证。而当人们对欧洲足球、南美足球特别是亚洲的韩国、日本足球的训练状况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了解后,我国足球训练界的有识之士开始对我国的足球训练理念问题进行关注。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刘丹研究员于2002~2004年在《我国同场对抗集体球类项目训练理论和实施方案的研究》中提出,“我国在这些项目上落后的最主要的训练学原因就是我们在训练理念上的落后”。训练理念决定着教练员对训练实践本质规律的认识与判断,决定着教练员的训练行为,决定着教练员对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与运用,决定着训练的效果。青少年球员的训练效果决定着其成年后的竞技能力,青少年球员在先进和落后的训练理念指导下进行训练,最后形成的竞技能力差异是非常大的。同时,在落后训练理念指导下成长的青少年球员,成年后的比赛理念也必是一种落后的理念,这些球员退役后执教,又沿袭这些落后的训练理念去指导下一代年轻球员,球员的竞技水平不可能得到提高,这样的球员永远也不可能战胜那些在先进训练理念指导下成长的球员。中国足球与世界足球强国水平差距的加大便是落后的训练理念与先进的训练理念抗衡的一种必然结果。因此,要提高足球水平,就要从青少年抓起,而最首要的,就是要让青少年在第一次接触足球训练时接受的就是先进的训练理念指导。

基于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上的落后局面,急需更新和完善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保证我国青少年球员的训练符合世界足球发展的趋势,按照足球的竞技规律和青少年球员的成才规律进行科学的训练。

训练与比赛特点紧密结合已成为足球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而我国足球训练界人士虽普遍意识到球员实战能力差,却没有认真系统地分析、研究、论证符合实战需要训练的理论问题。因此,若想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足球水平落后状况,首先要弄明白青少年球员的训练规律、国外实战训练的特点,并针对我国在训练思路和具体做法上存在的偏差,从理论到实践加以彻底改进,这样才可能将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