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与实践
- 张庆春
- 4909字
- 2021-02-07 10:29:41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足球运动真正受到国家的重视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足球理论研究也是在解放后才有了长足发展。建国以来我国足球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1949~1966年是第一个时期。足球理论研究随着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而逐步得到开展。足球理论研究主要由各级足球教练员和体育院、系足球教学人员承担。这一时期,许多教练员能够围绕训练、比赛积极钻研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特别是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我国足球运动曾一度达到较高水平,教练员积极钻研业务,进行理论探讨是一个重要原因。限于当时体育科学发展水平,我国在研究足球方面采取的科研方法较少。从文献上看,除技术统计和图片分析法外,利用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这一时期我国足球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战术教学、训练方面。1972~1982年是我国足球理论研究发展的第二个时期。1966年下半年~1971年,我国足球理论研究陷于停顿状态,1972年才开始恢复。从文献资料上看,1972~1976年文献量增长很慢,1977年以后增长速度逐年加快。1978年国家体委成立了科教司,加强了对全国体育理论研究工作的领导;各体科所大多配备了专职科研人员,一些体院恢复招收研究生;第二届全国体育科研论文报告会也于1980召开,这些都促进了足球理论研究的发展。1982年底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学会和中国足球协会联合举办了我国首次足球学术论文报告会。与此同时,国家体委还召开了足球国家级教练员复核、套改高级教练员技术职称论文答辩会。这两个会的近百篇论文在质量、数量、研究范围和方法上都较以往有较大发展,它标志着建国以来我国足球理论研究发展的一个高潮阶段。这一时期,我国足球理论研究仍主要集中在足球技术、战术及教学、训练方面,但研究的范围扩大了,研究更为深入。1983年至今是我国足球理论研究发展的第三个时期。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的足球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不仅研究的范围明显扩大,涉及足球教学、训练、竞赛、心理、选材等诸多领域,而且研究进一步深入。这一时期我国的足球专业理论建设进展较快,这从我国足球书籍的出版情况和论文的发表情况可明显反映出来。
到目前我国足球理论研究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必须看到我们存在的不足。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的《百年中文体育图书总汇》有我国出版的足球书籍609本,其中有译著90本、解放前出版的37本、历年足球竞赛规则71本;其余的151本中大多数是体育院、系足球教材,初、中级足球基础读物,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足球理论书很少。而英国仅80年代以来出版的足球书籍就有700本之多,其中许多是关于足球运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专门论述。对比之下,明显反映出我国在足球理论建设上的不足,说明我国足球运动许多方面的研究仍很不够,足球理论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缺乏,已有的训练经验和研究成果上升为理论的过程较长。
当人们对欧洲足球、南美足球特别是亚洲的韩国、日本足球的训练状况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了解后,我国足球训练界的有识之士开始对我国的足球训练理念问题进行关注。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刘丹研究员于2002~2004年在《我国同场对抗集体球类项目训练理论和事实方案的研究》中提出,“我国在这些项目上落后的最主要的训练学原因就是我们在训练理念上的落后”。刘丹的研究认为,训练理念从广义上说就是人们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竞技体育的本质、规律、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坚定不移的根本判断与看法。关于对竞技体育本身的根本判断和看法,主要是说明竞技体育及其各项目运动的本质、性质、功能、制胜规律和发展规律是什么。训练理念具有个体性、客观性、稳定性、全面性的特点;并提出中国足球水平的落后,其根源之一是足球训练理念的落后。
邓云龙从训练观念的角度对训练理论指导中介与支持体系进行了研究。他的研究把“训练观念”作为运动训练理论指导实践的中介,认为“训练观念”就是指“在对运动训练活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为完成训练目的、任务所建立直接指导和支配(即具有理论普遍性,又具有实践现实性)实践的思想(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对训练观念的由来、内涵、形成、特点和作用进行了描述,认为“训练观念”主要包括七项内容:即如何确定训练目标,如何确立训练指导思想,如何制定训练计划,如何选择训练手段、方法,如何创新训练方法手段,如何组织实施训练,如何制定比赛预案等方面。“训练观念的作用主要有:1)训练观念是训练实践活动的决策思想、思路和实施计划,这种决策一经确定,训练就要按此方案去实施和发展;2)训练观念是“练什么、怎么练、练多少”的具体思路、方案、途径、方法和手段,确定了运动训练活动的具体、规范要求;3)统一了训练参与者的思想认识;4)运动训练观念的创新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决定着运动训练实践的现实和未来状态,观念的变革是改革的先导。
1.2.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在国外,特别是欧洲,人们对青少年足球训练的研究非常重视,也很具体、系统。《新足球学》中曾经明确指出,“训练的最好导师就是比赛”、“比赛决定训练的形式、内容和负荷”。清楚地表述了训练与比赛的依赖关系,预示着脱离比赛场景的训练将一事无成。在具体做法上认为,“教学的目标必须是尽快地将少年引导到愉快的比赛经历中去。通过这一目标的道路是由一系列针对比赛的练习和训练形式组成的。”、“要让运动员从日常紧密联系比赛实际的练习方法中掌握比赛和比赛动作的基本知识。在练球和比赛的过程中,结合简单的比赛情况向他们布置技术任务。让他们在训练或比赛的同时就学习技术,而不是脱离训练或比赛去另搞一套抽象的、公式化的练习。孤立的、形式主义的练习不能使运动员摆脱书本的羁绊、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也不能使他们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技术任务要寓于其应用的方式之中。目的要求要和训练与比赛相结合,使运动员对他的练习目的看得见、摸得着。”其中,“让他们在训练或比赛的同时就学习技术,而不是脱离训练或比赛去另搞一套抽象的、公式化的练习。”已经十分清楚地说明了训练的基本途径。在《新足球学》书中,连介绍的基本技术练习多数都是在对抗中进行的。
欧洲是世界上公认的足球运动发达地区。更可贵的是,他们对足球运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是非常深刻和务实的。他们的书籍不太注重长篇大论的理论论述,但说明的问题往往切中要害、耐人寻味。《新足球学》的上述观点,现在看来都觉得切合当前足球运动实际,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如果我国足球界在70年代末就能够真正认真地学习和研究其真谛,摒弃不符合足球实战需要的训练思路和方法,中国足球将不是今天的状况。
荷兰人则是在认真研究了本国足球运动水平起伏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认识到“球员是通过发现比赛目的和目标来学习踢足球的”,故“球员应在真正的足球比赛中学习踢球,接受这一训练哲学的教练员也必须以这一方式来组织训练”,“于是,典型的足球行动成为每堂课的主要内容,只有通过这一途径,球员才能逐渐习惯于面对并解决足球比赛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学会在真正比赛中识别这些比赛局面。”而且,荷兰人又进一步丰富了有关符合足球实战需要的训练内容与方法,使全国足球教练员统一在“荷兰足球观”下,并通过严密的组织和监督管理在训练实践中严格实施。
其中,“典型的足球行动”是指包含球、对手、队友、场地、方向(球门)、规则等构成足球运动全部要素的练习形式,无对抗的技术磨练方法显然不能列为其中(当然不会全部取缔)。
英国权威著作《足球战术与技巧》中,在“学习原则”里也明确提到,“有两个关于足球训练的错误观念在一开始应该被清除,第一个是足球运动员应是先天造就的人才不需要进行训练⋯⋯另一个错误观念是在非对抗情况下练得的技术能转移到实际比赛中去。应该懂得那些在非对抗局面下技术精湛的队员,当进行有同伴与对手的练习时未必同样出色。”直截了当地说明了“非对抗情况下练习技术”的弊端。
德国足协制定的《青少年足球训练指导纲要》 明确提出了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基本理念:
德国人首先强调的就是要让青少年在足球训练中享受足球的快乐。德国人认为,青少年球员在训练中能否经历并享受“踢球”的乐趣对他们的成长以及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今天孩子们和这项美丽运动的初步接触主要在俱乐部里,这些组织必须让他们有机会体验那种与过去一样无忧无虑的足球快乐。组织青少年训练时,从一开始就应让他们学会将足球视为一种快乐游戏去体验和享受,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认识到足球的魅力,也会为他们一生钟爱足球打下基础。所以儿童足球的训练重点应是小场地比赛中的各种可能在比赛中出现的情景,过去的“街头足球”需要在今天的俱乐部训练中赋予新的意义。
因此,德国人在青少年训练纲要中明确提出:让孩子们在没有任何外力强迫的情况下踢球(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踢足球才会成为孩子们的快乐体验);儿童足球不应成为成人足球的翻版(要按照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发展规律进行针对性训练);在儿童足球中大人们不应过多地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也不应强加苛刻的规则和约束的空间。
教练要有意识的放慢速度,尽管他们要表现出热情并时刻准备提供帮助。他们的主要职责是鼓励并组织年轻球员进行非正式的、没有太多约束的足球赛。
德国人坚持的第二个理念就是按照未来足球发展对球员的要求指导青少年的训练。在德国人的训练理念中,青少年儿童训练的基本原则就是按照他们的兴趣和需要组织训练。所以对任何一个面临青少年训练的人,首要任务便是用人数较少的小场地比赛形式提供简单的、有吸引力的体验来激发他们对足球的主动和喜爱,在整个青少年训练期应始终贯彻一项指导原则——“游戏足球”。
他们也同时认识到,足球训练不应只是让孩子们玩儿。毕竟,参加俱乐部训练的青少年都想学会正确的踢球方法。对任何有天赋的青少年实施训练的目标是要培养水平尽可能高的成人球员。足球运动是发展着的,这就意味着对顶级球员的要求不仅在提高而且也在不断变化。要通过鼓励和提升表现好的有前途球员来训练明天的顶级球员必须考虑不断变化不断进步的各种趋向。
德国人认为按照青少年的年龄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极其重要。青少年训练目标是教会他们踢现代的、有吸引力的成功足球。这就对运动员的技术、战术、体能、心态提出了复杂的要求。对于青少年的训练来说,将与成人足球相关的要求分为小的短期目标,这样能提高彼此能力,然后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逐渐接近更高目标。在实践过程中,这意味着要把训练过程划分成明确的阶段——相对独立的年龄阶段。丢掉这些短期目标中的任何一个,都会为以后的训练留下很难填平的缺陷。
德国人把孩子到成人身心发展过程分成了独立的时期,这就产生了可以为教练们在训练指导青少年工作方面提供借鉴的“发展时期”模式。同时认为,教练也不能忽视青少年的个人特长。要想确保球员们从初学者到顶级球员生涯的表现越来越好,足球训练的各个阶段是要与各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相适应的。在各个年龄组,个人的发展水平会影响训练目标、内容、方法和要求。
德国人强调的另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训练指导要与青少年的发展需要保持同步。今天的青少年与他们父母的生长环境不同,对于积极运动和在俱乐部环境中踢球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德国人认为,那种固定不变的青少年训练,延续着“我们一直在这样做,这就是事物的存在形式”训练模式注定迟早要失败的。怎样才能让足球运动适应青少年的兴趣,如何提供一种更适宜、更先进、更具有吸引力并适合相关年龄球员的足球训练?怎样才能使日常的训练安排组织得对青少年更有吸引力?怎样才能说服青少年去俱乐部踢足球而不是其他可以接触到的体育运动和娱乐活动?除了踢足球,青少年还需要什么?俱乐部在这里还能提供什么?这些问题应是俱乐部和教练员每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训练理念是人类进行训练实践的指南,没有正确、先进的训练理念,其训练实践便是一种低级、落后的重复活动。在人类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我国落后的竞技项目中,无数事例反复重申着这样一个命题:竞技成绩的落后必然伴有训练理念的落后。因此,剔除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中的落后成分,更新和完善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是竞技体育不断创新、发展、提高的前提,也是提高中国足球水平,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足球落后局面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