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 杨洪志
- 161字
- 2024-12-22 07:16:27
对学校体育中取消长跑现象的分析
管照斌
(北京联合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101)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当前部分学校取消长跑活动的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接连发生的几起学生跑步猝死事件引起社会广泛注意,一些学校也因此停止了长跑活动。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争议。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是社会公认的、不争的事实。肥胖、近视、高血压、糖尿病的低龄化,已成为困扰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非常普遍的严重的问题。中、日、韩三国学生共同野外活动时我国学生体质弱、娇气,反差强烈。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在两周军训期间,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6000人次。长跑虽然不是医治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万能良药,但确实是一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有效提高心血管系统机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防止猝死的最好的体育运动项目。
关键词:学校体育;长跑;猝死
在由人民日报社体育部、中国体育报等单位联合发起的评选2012年“五菱汽车”国际国内双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中,初选入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第七位:在广州马拉松赛事中两位年轻人不幸身亡。而在校园中也出现几例长跑猝死案例,此外个别大学取消了校运会男子5000米、女子3000米比赛项目。种种事例使青少年体质问题再度引人关注。
长跑之殇,带来生命之问。近日以来,在武汉、西安等地相继多所高校的运动会以安全原因取消长跑项目,而接踵而至的是中小学体育课或体育考试中长跑项目的取消——不少人惊呼长跑这项运动在中国也要消亡了(摘自新华社.2012.11.19)。
能入选中国体育十大新闻,可见事件受关注的程度,而取消长跑的新闻,其实早已不是新闻。很多学校包括大、中、小学在学校体育中取消长跑也不是一两年的事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因为近期接连发生的几例在长跑过程出现死人的情况,而连带出学校取消长跑活动的报道。2012年11月24日央视新闻频道一则2分45秒的简单新闻又将“长跑到底是健身还是伤身”这个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一时间长跑还能不能跑,还该不该跑,成了人们争论的话题,长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质疑,而学校体育中取消长跑的现象也在争议中蔓延。
卢元镇教授指出:学校取消长跑的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惕,这种现象不及时制止将会很快蔓延开来,学校取消长跑的现象必须制止。因为这不只是长跑这个运动项目在学校体育中存亡的问题,更是在考量学校体育的底线在哪里,投掷项目取消了,体操项目没有了,游泳最危险,球类项目也有危险,学校体育还能有什么,学校体育的职责、功能何在,体育教师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本文就学校体育取消长跑项目这种现象做出了以下研究分析,并得出结论。
1 学校取消长跑的原因分析
1.1 深圳市学生体育联合会强调,深圳下发的运动竞赛通知中就取消了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长跑,取消原因:参加人数一年比一年少,学生体质逐年下降,运动量减少,这么做也是出于安全考虑。
华中科技大学秋季运动会取消了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项目。该校体育部领导介绍,本次取消两个长跑项目出于现实考虑,一方面是天气太冷,跑起来太辛苦。另一方面,这两个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大部分学生达不到要求,上场有一定危险。
据西安媒体报道:西安也有30多所高校的运动会已取消长距跑步,原因是校方害怕发生猝死现象。
笔者了解到,有些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中,已经没有长跑项目,原因是快乐教育,兴趣出发,安全第一。
1.2 原因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学校领导要考虑学校的声誉、年终的业绩考评,如果学校发生了猝死事件,上级领导部门以此一票否决学校全年取得的成绩,学校领导的仕途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不管你上什么内容,只要不出事就成,而取消长跑得平安,没有人会说什么。更可怕的是事出之后的“恶果”:家长的无理取闹、天价的索赔、没完的官司、打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负面的新闻报道、不良的社会影响。
战斗在第一线的教师有着更多更实际的想法,一方面看着学生的体质一年不如一年江河日下,很是着急。另一方面如果教学中出了伤害事故责任无限,放不开手脚,不敢严格管理。曾有报道:一名小学生在体育课上做下蹲运动后,双腿疼痛,医生检查为“胫骨结节炎”,多发于胫骨结节骨髓尚未愈合又好动的青少年,大部分是营养不良导致,只需吃些消炎片即可。但该学生家长不依不饶,在向学校索赔百万元未果后,每天都在学校门口吵闹,最终,不堪其扰的体育教师只能申请调离。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科学的责任认定,教师往往被认定为第一责任人,成为给学校抹黑、给学生的家庭造成了不幸的罪人,还想在学校有什么好结果吗?
1.3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表明,取消长跑最核心的原因是一个字:怕。虽然怕的内容不相同,但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不怕学生的身体健康受影响。其实,长跑猝死并不是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不了解。
2 长跑过程中发生猝死的原因、概率
2.1 长跑猝死的真正凶手不是长跑,而是各种疾病,最主要是心血管疾病。《洛桑建议书》指出:90%以上的非外伤性猝死,直接与运动员已存在的心脏功能异常有关。
国外文献报道:70%~90%以上的运动员猝死是由于运动诱发了潜在的心血管疾病而导致猝死。
分析250例年轻人运动猝死的病例,其中心源性疾病占82%,13岁~35岁年龄最常见的猝死原因是肥厚性心肌病。
在日本,39岁以下的运动猝死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急性心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病。
2.2 猝死在运动项目中的分布毫无规律。1996年德国科学家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欧洲心血管协会会议上公布,从1981年~1994年,德国各俱乐部中猝死的运动员达2000名,其中足球运动员达628名,网球运动员151名,自行车运动员124名。所有运动项目都有猝死发生,没有规律性分布。学术资料显示: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单次马拉松的死亡率为1∶50000,近10年单次马拉松死亡率下降,约为1∶100000。真正的运动死亡率马拉松运动并不高于其他项目。
2.3 中国在校大学生约2000万,每年因长跑而死亡的人数不会超过两位数。比率是多少,没有精准的数字。
在其他体育项目练习过程中发生猝死的数据是多少,而长跑在所有运动猝死的人数中占比是多少,没有精准的数据,没有人进行研究。大家只是听说、看新闻报道,长跑死人了,至于死了几个人,什么原因死的,大部分人是不清楚的。只是简单地把猝死和长跑联系到一起,画等号。每年发生在不同场合心脏病猝死的人数有多少?我国每年猝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数近300万,是头号杀手。每年心源性心脏病猝死病例约60万。这和我们知道的每年发生在长跑过程中的几例因各种心脏病猝死的数字又是一个什么比例?
3 长跑不是杀人的凶手,而是保护人体心血管系统最好的帮手
3.1 长跑可促进血液循环,使心脏系统发达。平常人安静时摄氧量为200毫升/分~300毫升/分。长期长跑锻炼者运动时摄氧量为3000毫升/分~5000毫升/分。最大摄氧量获得明显改善,且心跳次数增加,增加由心脏送出的血液量,从而使输送到身体各个血管的氧量大大增加,身体各血管的工作量自然大大提高。另外,长跑会加速血液循环,使冠状动脉有足够的血液供给心脏,从而预防各种心脏病。通过下肢运动,促使静脉血回流心脏,预防静脉内血栓形成。身体对长期长跑发生的适应改变,可改善新陈代谢,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有利于控制体重,而肥胖是各种疾病成因,也是猝死的原因之一。
3.2 科学实验证明,长跑运动可延长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心脏的寿命,使心脏的工作节省化、高效化。
宏观特征:心脏肥大,以左心室肥大为主,且成中等程度肥大。离心性肥大(非同心肥大)以心室扩大为半心壁增厚。同心性肥大(同心肥大)以心室壁增厚为主。意义:增加心室盈量,提高心脏泵血功能储备,加强心肌收缩力量,促进心室排空。
微观特征:心肌肥大通常伴有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增加,有利于增强心肌的血液供应和代谢的活力。心肌机构协调变化,线粒体功能增加、数量增多,肌质网功能增强,有利于心脏的兴奋-收缩偶联,使心脏的收获和舒张功能增强。
3.3 根据青少年身体成长和发育的基本规律:25岁以前是发展各项身体素质的最佳时期,而长跑活动正是这个时期增加心血管功能和耐力素质最有效、最有价值的锻炼方式。
4 健全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体系,完善机制,解除后顾之忧,让学生跑起来
4.1 “影响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体育活动中潜在的意外伤害事故的问题。现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一旦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很难处理。学校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包括索赔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多学校不敢开展正确的体育活动,特别是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有较大作用,但对抗性太强或有一定难度的体育活动。”
“为解决校园安全和运动伤害事故问题,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上海处理学生意外伤害事故采取购买保险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各个地方研究借鉴。”
以上是教育部领导对学校体育中如何解决意外伤害事故的指示。
所有体育活动都存在风险,随时都有发生意外伤害的可能,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采取一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把风险尽量降到最低,以不发生为最好。
4.2 建立学生体育档案:大学阶段一般有两次身体检查,一次在学生入学,另一次在学生毕业时。体检完之后,体检装入学生档案袋,无人问津。每学期第一次体育课教师要问学生是否有不适参加体育活动的疾病,学生因各种原因不一定如实讲出自己的情况,结果造成教师不能真实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把每一个学生都视为身体健康、能正常参加体育锻炼,而安排学生的一切体育活动,这样就埋下了隐患。学生体育档案应有以下内容:学生所有的体检表,如有得过较重的疾病应有医生的诊断书,初中阶段的各项体育成绩,参加运动竞赛的记录,学生和学生家长签字证明该学生身体健康,能正常参加一切体育活动的书面文件。
4.3 国际上把猝死预防划分为三级。
4.3.1 初级预防。重视和加强各类学校学生入学前身体检查,特别是血管系统的严格监测检查,及时识别可能发生运动猝死的高危人群,强调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定潜在心脏形态功能是否异常。
4.3.2 次级预防。注意运动前、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的胸闷、压迫感、极度疲劳等症状。如症状明显应马上停止运动,进行详细检查,严格鉴别运动员长期训练引起的心脏生理变化与心脏病理性变化的区别。进行长跑锻炼时,不能仅以运动能力作为衡量运动量大小的标准,同时也要考虑心脏等内脏血管的承受能力。
4.3.3 三级预防。加强运动现场医务监督与急救工作,普及急救常识,第一时间现场抢救是非常关键的,8分钟之内抢救及时可以避免猝死。
在国外,由于急救知识的普及面较广,往往要求猝死的现场第一目击者进行心脏复苏的抢救措施,国家公务人员更是被要求掌握基本的抢救常识。在我国,公众对于急救知识还处于较为缺乏的阶段,不少人面对此类突发状况时束手无策。
4.4 体育保险是指体育保险人收取一定的保险费并且承担一定的体育风险的一种保险制度。在学校体育中引入保险制度是保证学校体育正常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我国有些学校也采取了这些措施,但还是很不完善。如险种不全,细则不细,保险公司只是简单的理赔,而在国外则完全由第三方机构来负责。首先要做好体育活动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建议,然后,直接参与责任事故处理和理赔,包括送医院治疗,关键的责任认定理赔等。我们应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在学校体育中建立完善的保险机制,保险公司全过程参与,避免当事双方直接接触而引起矛盾激化,避免学校陷入无休止的理赔纠纷,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5 结束语
长跑不能取消,这是无需争论的,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应该加强长跑锻炼,而不是取消长跑。不能因噎废食,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这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的体育工作者行动起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消除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隐患,不再出现长跑中发生猝死的事件,保证学生的安全,解除教师的顾虑,放开手脚,让学校体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凌,孙娟,朱冬梅.美国体育保险特征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2(3):15.
[2]谢小平,徐红梅.论大学生体育锻炼中的运动挽伤及预防治疗[J].学校体育学术研究,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