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国在体育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时期。体育体制也正处在转轨的过程中,此时一些旧观念、旧体制、旧的经营方式的影响还存在,新的观念、新的体制、新的法规、新的经营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在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我国体育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体育产值的核算中忽视了对体育资源消耗的核算

体育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保持体育经济长期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我国现行的体育经济核算体系,只注重体育经济总产值的增加,而忽视对体育资源损耗的统计。有资料显示:我国竞技体育金牌数量的获得是以数十亿甚至上百亿人民币的投入为代价的,如果只重视金牌的数量而忽略金牌背后的资源消耗,就容易使体育事业的发展出现资源空心化现象。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这对于保持体育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也是与科学发展观相背离的。

(二)法制不健全,宏观调控缺乏力度

体育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许多重要环节尚无法可依,存在着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不正常现象。对国家已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尤其是地方体育资源管理就更加薄弱,如有些地方在资源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强行举办一些体育赛事,或开展一些大型体育活动,不切实际地修建一些超大型体育广场;有些地方依仗一些自然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至于在某某体育旅游节过后,造成当地水资源的大面积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管理者不问效益,只考虑自己所谓的政绩,大搞面子项目,各自为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国有资源意识淡薄。所有这些都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有关,从而亦使宏观调控缺乏应有的力度。

(三)投入多、产出少、质量差、资源利用率低,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基本上走的是资源消耗型生产的道路,整个经济资源投入量大,消耗量大,而物质产品产出少,产出与投入不成正比。我国产品对资源的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如资源的综合消耗是美国的2.6倍,是日本的5倍。资源的回收率和利用率都比较低,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造成很大的浪费。由于受国家大环境的影响,在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同样也存在着上述问题。

二、体育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育资源管理体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在体育系统的国有企业内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以正确处理国有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和受益权的关系。国有体育资源管理体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必须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从法律上和经济上执行和保证体育资源的国家所有制,保证国有体育资源不可侵犯。国有体育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和受益权均属于国家。国家根据开发和发展的需要,可以把体育资源的使用权、管理权转移给适当的部门和企业。管理者代表国家管理体育资源,使用者按照规定使用和经营国有体育资源。具体来讲,就是把一部分体育资源的管理权交给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把经营权交给企业。经营权应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和部分受益权。国家体育资源不能无偿使用,使用者必须向所有者交纳费用,以体现所有者的权利。同时还要坚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企分开的原则,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落实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权利,使体育资源真正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进行开发、使用和经营。这样才能杜绝资源浪费,有效地保护体育资源,并提高体育资源的使用效益率。

(二)加强对国有体育资源的宏观管理

国家应强化对体育资源的宏观管理,主要包括权属的管理、资产的管理、规划与计划的管理、开发与利用的管理、供应与调配的管理、价格和税费的管理等。应建立健全各级体育资源管理机构,在全国形成有效的体育资源管理网,制定体育资源、人口、环境之间的综合规划,并将其列入体育经济和计划成本规划。在对体育资源的宏观管理中,还应综合利用行政、经济、法律、教育等各种管理方法,特别应加强体育资源管理的立法和执法。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严重破坏国家体育资源造成重大损失的应绳之以法。经济手段的应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要认真贯彻国家体育资源有偿使用的相关政策,做到使用国家每一种体育资源都应作必要的补偿,杜绝无偿使用,随意占用,乱占乱用。应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制定价格政策,合理调整体育资源的价格,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的价格机制。

(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就能使有限的体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发挥最大作用。因为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既能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决策权力过分集中的缺点,又不致出现混乱无序的状态。但是必须指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决不是不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因为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对生产来说往往是一种事后调节。市场主要是通过价格和需求量给生产者发出信息,但价格信息变化非常迅速,而体育资源的形成和开发则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周期。若根据价格和市场需求调节生产,两者很难适应,就会出现供求失调。所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必须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行。

(四)开源节流,走集约经营之路

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向集约开发要资源,向节约利用要资源。体育资源的集约经营,包括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发展集约资源型体育产品,推广节能型体育设施,提高体育资源回收率和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加快新型体育资源的开发等。

开源就是增加资源的来源,如在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时,应充分利用水能、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体育自然资源;并不断发现可被利用的新资源;增加科技投入,发展高科技,研究新的代用资源,开辟新的资源门路,如在对体育赛事媒体资源的开发中,不仅要依靠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资源,同时还要加强对网络等新媒体资源的开发。

节流就是设法减少资源的消耗量,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这就要求强化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气。如在建设大型体育场馆之前,应制定好科学、合理的物资消耗定额,严格按定额发料和用料,以降低物资的消耗;在筹办大型体育赛事时,要努力降低赛事运营成本,这样才有可能从赛事资源的开发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4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49

【3】拉法格.回忆马克思恩格斯.第72~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