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有关农村体育组织管理现状的研究

文献述评

在本文的文献述评中,虽然谈农村体育研究的多,谈及农村社区体育研究的较少,但对于目前中国的农村社区体育来说,其实质在某种程度上依旧是村落体育,这是因为现在试点中的农村社区定位中有多种,有的是以自然村落为社区,有的是以行政村为社区,有的是以多村合并成立新的村庄为社区,所以,农村体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依旧是农村社区体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以及民政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的倡议,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成为关注的热点与焦点,所以,在农村体育研究中,有关农村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模式的研究成为重点。

一、有关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模式的研究

聂锐新(2003年)认为:“要提高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一级政府对农村体育的认识,要运用各种手段,并建立相应的机制,充分调动社区、社团、协会、俱乐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兴办体育的积极性;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从实际出发,加大对一些简单、方便、小型、灵活的体育设施的投入”。【1】

杨吉春在《吉林省农村体育管理体制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2004年)一文中总结了吉林省农村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出农村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2】

郭惠杰在其硕士论文《泉州市小城镇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2005年)针对泉州市小城镇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现状,构建了泉州市小城镇群众体育管理模式以及运行机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3】

王程(2007年)的硕士论文《徐州市乡镇社区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认为乡镇社区体育管理模式有三种,即公益型、准经营型、市场型。对乡镇群众体育锻炼点、学校、公益型的群众体育俱乐部、乡镇文化站等实行公益型管理;对协会型人群体育俱乐部或协会型单项体育俱乐部实行准经营型管理;对经营型的群众体育俱乐部实行市场化管理。【4】

王冬冬,李泽群在《长沙乡镇社区体育管理模式的优化》(2007年)一文中指出:针对体育经费短缺和场地器材设施匮乏是困扰长沙四县乡镇社区体育管理的两大难题。提出了政“体”分开;多渠道筹集资金,破解管理难题;加强场地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社区体育指导员工作能力的四条优化思路,以期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符合乡镇体育实际的体育管理模式。【5】

吴秋林等在《浙江省农村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调查研究》(2008年)一文中,根据浙江省农村基层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借鉴国内、外基层体育组织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体育管理系统理论,构建了适合浙江省农村基层体育县(市、区)、镇(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形成各级部门纵向垂直管理,横向水平沟通的管理模式。【6】

崔鹏在其硕士论文《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开发与管理模式研究》(2008年)中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农民的特点,构建了公益型管理模式、准经营型管理模式和市场化管理模式三种体育管理模式,并对新农村体育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构想。【7】

二、有关社会体育组织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转型以及国家对农村的关注,社会体育组织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现,近些年来有关社会体育组织的研究也较多出现。

邹玉玲,李文辉在《苏南小城镇大众体育组织现状研究》(2002年)一文中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小城镇体育组织发展变化的轨迹及其特征以及体育组织在小城镇大众体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试图建构与小城镇协同发展的大众体育组织网络。【8】

陈宁教授(2003年)认为:在农村体育管理中,县级政府要依法治体、统筹安排;县级行政部门要抓好农民体育协会,注意发挥体协的重要作用;镇乡要建立健全文化、体育站;村要建设好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室;农民体育协会要培养体育骨干。【9】

郑文海在《乡镇社会体育组织及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以西北地区为调研个案》(2006年)一文中通过对西北地区乡镇社会体育组织的调查表明,多数乡镇有社会体育组织,其主要形式为:政府中体育机构——文化(体)站、群众性体育组织和民间体育组织三类,有一半以上的乡镇社会体育组织人员属于兼职,乡镇体育经费,有三分之一多的乡镇近两年开展体育活动或比赛1-2次,除乡镇社会体育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外,农民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一些民间民族体育活动。【10】

陈晓星在《社会结构转型中的乡镇体育社团建设》(2007年)一文中论证了乡镇体育社团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建立合理有效的乡镇体育社团管理机制、依托学校、发动乡镇企业的力量等”促进我国乡镇体育社团可持续发展的建议。【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