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Linux操作系统诞生于1991年10月。随后,借助于因特网,并在世界各地计算机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它已成为当今世界使用最多的一种UNIX类操作系统,并且使用人数还在迅猛增长。Linux是一个优秀的、日益成熟的操作系统,它支持多用户、多进程及多线程,实时性好,功能强大而稳定。同时,它又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在网络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凭借其在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的巨大优势,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的青睐,连一些大型的网络及网站服务器,都建立在了Linux平台之上。并且,它目前还被广大企业、政府部门和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广泛接受,已经逐渐成为操作系统研究、教学、系统和网络应用的最佳蓝本和选择。另外,它也是我国开发自主创新的操作系统、打破外国垄断的最佳工具。

目前Linux有很多应用版本,其中最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Red Hat Linux。Red Hat Linux,俗称红帽子Linux,是应用最广、最为成熟的Linux发行版本,Red Hat Linux 9是其目前的最新版本,是一个高效的商用版本,是喜爱Linux的高手们进行应用级和内核级开发的最合适的选择,同时也是初学者步入Linux这个自由而神圣的殿堂的最佳工具。基于此,本书以Red Hat Linux 9为例,对Linux从系统管理与应用、网络管理与应用、管理工具及应用三个层面进行全面、系统、详细的介绍。并且,在讲述过程中,作者注重讲述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供了安装、配置、管理及应用最新操作系统和相关工具的实用信息。

本书面向众多Linux爱好者,初、中级Linux用户以及从业者,并依照Linux初学者的学习规律,同时兼顾中、高级Linux读者,首先介绍Linux系统管理与应用方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然后再对网络管理与应用进行深入的讲解。最后,本书还给出了在Linux系统管理及应用中常用的管理工具,以方便读者在实际的Linux应用中选择使用。

本书的笔者有多年从事Linux研究及开发的工作经验,在精心编写本书的同时还十分讲究内容的编排、章节的组织以及讲解的方式,争取让读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Linux系统的一些实用的概念和操作,从而能够快速入门。因此,区别于市场上众多同类书,本书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一是本书通过实务讲解的方式,一步一步地按照实务目标向读者介绍相关原理及翔实的操作步骤;二是本书还配备了实务操作视频光盘,它包括了本书讲解的重点和难点,以方便读者在实务操作中进行对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本书特色

1.结构严谨,内容丰富

笔者对Linux内容的选取十分严谨,一环扣一环,从一个知识点过渡到另一个知识点非常顺畅和自然。而且,本书内容非常丰富,从Linux的系统管理和应用、网络管理和应用,甚至到比较实用的管理工具的介绍和使用,都进行了相应的介绍。

2.实务讲解,步骤详细,易于操作和掌握

本书避免了对Linux中知识点的简单的理论知识的平铺直叙,重点介绍了每个知识点的实务,对每个实务都一步一步地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并添加了相应的注释。读者只要按照步骤操作,就可以很快地上手,迅速掌握,并能够在实际的操作中举一反三。

3.覆盖面广,适用的读者群广泛

本书在选材上,从适用人群、学习曲线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考虑,主要针对初、中级Linux用户,同时兼顾中、高级Linux用户以及各类院校学生自学的需求,在讲解的难度和深度上都恰到好处,所以覆盖面广,适用的读者群也比较广泛,特别适合具有一定Linux基础的读者自学。

4.理论完善,具有很高的参考和学术价值

本书不同于一般市面上常见的Linux工具书籍,而是在讲解基本操作的前提下,从理论上对每个知识点的原理和应用背景都进行了详细阐述,从而可以让读者在实践中举一反三,以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5.随书光盘,辅助读者学习

为了辅助读者学习,尽快掌握书中所述的知识点。本书的随书光盘,对书中绝大多数重要的实务讲解实例进行了视频操作实录,使读者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参照进行,从而有效地缩短学习周期,轻松进阶。

本书内容

本书从Linux系统管理、Linux网络管理、Linux管理工具应用三个层面系统、全面地向读者介绍了Linux的管理及应用技术。具体来说,本书包括三篇共23章:

● 第一篇(第1章至第7章):Linux系统管理及应用,具体内容包括文件系统管理、进程管理等,力图向读者介绍Linux系统管理的方方面面。

● 第二篇(第8章至第20章):Linux网络管理及应用,具体针对Linux这一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的方方面面,进行管理知识的介绍,包括Linux网络基础、HTTP服务管理、FTP服务管理、邮件服务管理、网络文件系统管理等。

● 第三篇(第21章至第23章):Linux管理工具及应用,介绍了在Linux管理领域一些常见的用于构建具体服务的管理应用工具,包括系统管理工具、网络管理工具等。

致谢

作者由衷地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高级策划编辑胡辛征和责任编辑顾慧芳,他们在我写书的过程中给了我许多的帮助,对于本书的质量和体系的把握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还要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博文视点公司总经理郭立,她对本书的大力支持也是本书得以顺利完成的巨大动力。最后,作者还要感谢家人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正因为有他们的关心和照顾,我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本书的撰写工作。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2009年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