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三大工程” 加快石嘴山市发展

2003年年底,针对石嘴山市产业雷同、布局零散,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趋于枯竭、产业接续缓慢、就业解困压力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乏力等问题,我们从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期出发,围绕提前五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提出了大力实施“产业对接、蓝天碧水、民心”三大工程的思路和要求。产业对接工程,即围绕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和优势产业的做大做强,在空间、产业、市场、要素等各方面与国内外有效对接,实现协调互进,联动发展,把石嘴山建成宁夏经济强市;蓝天碧水工程,即把人的全面发展与保护自然生态紧密结合起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同步发展;民心工程,即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万事民为先,关心群众,改善民生,纡解民困,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2004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三大工程”,全市经济承2003年高速增长之势,继续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9.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6%,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6亿元,比上年增长33.9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比上年增长17%;引进招商引资项目协议总投资62.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1.79亿元,比上年增长55.83%,资金到位率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910元,比上年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90元,比上年增长10%,是1998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九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三大工程”总揽工作全局,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西部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城市。一是大力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引进新的项目和技术,加快推进现有企业技术升级、产品更新换代和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以稀有金属、金属镁、碳基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以煤炭开采、加工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电石气化和电石氮化为途径的煤—电—能源重化工产业;以煤(硅石)—电—铁合金及冶金炉料为轴线的高载能产业;以产、加、销一条龙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集群产业链,提高集中度。二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继续抓好羊、菜两大产业的发展,力争全市羊只饲养量达到190万只,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加快发展枸杞、奶牛、优质牧草、地膜马铃薯、淡水鱼等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培育壮大第三产业,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公共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新型服务业,积极推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培育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努力提高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水平。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体力量和主攻方向,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力争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销售收入达到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掀起新一轮的招商引资热潮,力争实现全年协议引资额达到7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比上年增长10%,引进全国500强企业1~2家的目标。五是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启动大武口新区、惠农新区道路、供排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星海湖湿地恢复与保护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步伐,积极稳妥地推进旧城改造,精心组织实施好迁居工程、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绿色中国”石嘴山项目,力争城市面貌有一个大的改观。六是加强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工作。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继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在巩固2004年治理成果的同时,重点抓好城市综合整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和水污染治理工作。认真落实“三同时”制度,实行项目环保“一票否决”制,把好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坚决杜绝新的污染源产生。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七是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实现城镇新就业1.3万人,培训各类人员1.3万人,劳务输出1.5万人次,安置“4050“人员600人。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认真做好“五险合一”试点工作,建立并启动城市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八是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力构建和谐社会。通过努力,力争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为加快建设西部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5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