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充分认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2)
-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学习读本
- 杨国林
- 11396字
- 2022-07-29 16:50:00
2.经济快速发展,为就业创造更多的岗位。2008年西部12省区市就业人口达到2亿人,比2000年增加了2229万人,增长12.2%。由于西部老国有企业比较多,包袱较重,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再就业的支持力度。2003~2009年,中央财政支持西部就业补助资金388亿元。截至2008年底,西部99.9%的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
3.城乡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西部地区人民的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西部地区普遍推行了廉租房制度,从2007年开始,仅仅两年的时间,中央补助西部地区住房保障资金达259亿元;西部通过廉租房建设改善了103万户家庭的住房条件,占全国的36%。在农村,西部各级政府引导农民有序建房,推进农村危房、危窑、旧房改造,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和安全水平,很多游牧民过上了定居生活。
4.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有3689万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基本养老保险面也不断扩大。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10年宁夏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宁夏地处西部内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各族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非常迫切。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推进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区经济社会步入持续快速的发展阶段。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城乡面貌变化巨大,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实现突破性跨越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规模扩大、效益提高、实力增强的良好局面。
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09年年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3.31亿元,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前1999年264.5亿元的5.12倍,翻了两番多。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96倍,年均增长1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成为近30年增长最快的时期。宏观经济总体增长速度连续9年运行在两倍数以上。2009年,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475元,是2000年4839元的4.44倍。粮食总产量连续六年实现稳产增产,2009年达到340.7万吨,比1999年增长48万吨,人均占有粮食达到548公斤,是全国5个人均占有粮食超过500公斤的省区之一;原煤产量达到5509万吨,比1999年增长2.6倍,人均产煤量居全国第三;发电量479亿千瓦时,比1999年增长3.3倍,人均发电量位居全国第一。
2.财政收入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09年,宁夏财政总收入213.6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1.54亿元,比1999年的18.8亿元增长了4.9倍。财政由“保吃饭型”向“促发展型”转变。宁夏财力的增加,大大增强了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为宁夏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和解决民生问题提供配套资金创造了条件。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25元,是2000年4912.4元的2.86倍,位居西部地区十二省、市(自治区)第6位,比1999年的第12位提高了6个位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48.3元,是1999年1790.7元的2.26倍,位居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第4位。
3.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大,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2000年至2009年,全区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46.39亿元,年均增长24.1%。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达到1119.1亿元,比1999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160.8亿元增长了6倍。经过10年的投入,一批分布在煤炭、电力、化工、机械、冶金、建材等领域的重点骨干企业相继建成;一大批铁路、公路、桥梁、通信、水利等基础工程和商业、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服务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大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支撑条件。由于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和使用,对增强宁夏发展的后劲,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改善物质文化需要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交通建设成就空前。宁夏在加快国道主干线、西部大通道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提高区内干线公路网和县、乡、村公路建设。2009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超过2.18万公里,比1999年增加了1.1万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32.8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1999年的54公里增加到1020公里,实现了每万人拥有1.62公里,是全国唯一每万人超过一公里的省(区)。基本建成了“三纵九横”公路网络和“X”型公路主骨架,实现了所有的市(县)在1小时内上高速,所有的乡镇通油路,所有的行政村通公路的三大目标。长期制约宁夏发展的公路交通“瓶颈”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宁夏的公路桥梁建设成就也十分显著。10年来,高等级的黄河大桥就建成了4座,使宁夏境内397公里的黄河航道上,公路大桥就达到了10座,桥梁密度居黄河、长江流经省份之冠。
铁路建设从无到有,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原有包兰铁路的基础上,宝中铁路和大古铁路相继建成,并逐步实现电气化。2009年,全区铁路运营里程达到783公里(延展里程),另外还有地方铁路104公里。在完成太中银铁路宁夏段铺轨任务后,积极做好银川—庆阳—西安铁路建设的前期工作。总投资24亿元,车站设计10台18线的新银川火车站即将建成。新建成的银川火车站将成为欧亚大陆桥上的又一颗明珠。
1997年银川河东机场建成通航。西部大开发10年来,先后完成了银川河东机场的扩建、中卫香山支线机场和固原支线机场的建成通航,彻底改变了宁夏航线单一、进出不便的情况。目前已开通民用航空线达29条,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杭州、长沙、郑州、济南、青岛、西安、兰州、乌鲁木齐、沈阳、大连、石家庄、合肥、武汉、昆明、天津、海口、敦煌、烟台、重庆、贵阳、香港、鄂尔多斯、榆林等大中城市和重点城市。2009年末,区内通航里程达到62968公里。基本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民航为主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2.通信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10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进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通信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增长和提高。为了加快全区公用通信网络的建设和技术改造,使自治区综合通讯能力不断提高。邮电通信企业积极利用外资,遵循高起点、高技术、严要求的发展战略,加大现代化通信网的建设力度,相继建成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会议电视网、智能网、多媒体通讯网。使邮电通信网实现了有小容量向大容量、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由单一业务向多样化业务转变,目前已全部实现交换程控化和传输数字化。2009年,完成业务总量达118.94亿元,移动电话普及率63.2部/百人,居西部第一位。全区行政村都建立了互联网,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村村通互联网的省区。2009年,互联网用户数达41.82万户。
3.能源建设硕果累累。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002年12月,自治区将宁夏4家煤炭公司重组为宁夏煤业集团公司;2006年1月,神华宁煤集团成立;2006年7月,世界超大型能源化工公司壳牌公司和电力开发有限公司与神华宁夏煤业公司签署了联合研究协议,共同在宁夏开发煤炭间接液化项目;2007年1月,神华宁煤集团与西门子集团签署了83万吨煤基二甲醚项目GSP气化技术专有设备采购合同,开始了世界上最大的煤基烯烃项目建设。目前在建的电力装机总容量720万千瓦,其中火电700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外送电400万千瓦的国家西电东送大型煤炭基地,煤化工产品产能达到470万吨/年,其中煤制烯烃60万吨/年、煤制二甲醚120万吨/年、煤制化肥90万吨/年、甲醇90万吨/年、焦炭300万吨/年的国家重要的煤化工基地,镁及镁合金生产能力达7万吨/年~10万吨/年,镁渣水泥150万吨/年的新材料等三大基地已初具规模。
4.水利事业蓬勃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加强宁夏的水利建设作为一项大事来抓。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建成了扶贫扬黄灌溉一期、沙坡头水利枢纽、宁东供水、长城塬饮水、东山坡饮水、桃山饮水等一大批事关发展全局的重点工程。新增灌溉面积70万亩,解决了上百万人口的饮水困难,增加和恢复水库库容1.8亿立方米。启动建设了以“三山工程”(贺兰山、太阳山、六盘山)为重点的水资源保障体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保工程建设,使宁夏水资源调控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了北部节水、中部调水、南部蓄水的水资源调控体系。实现了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工业投资反哺农业以及洪水资源化管理、湖泊湿地资源化利用,水安全、水经济、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五位一体”的大水利格局。
(三)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初步形成
10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紧紧抓住中央政策的历史机遇,结合资源禀赋优势,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加大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等一系列举措,产业结构全面改善,逐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经济结构体系。
1.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比例趋向合理。10年来,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工业经济在调整、改革中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长期落后的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全面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改善。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关系由1999年的18.2:39.2:42.6调整为2009年的9.52:50.97:39.51。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全区劳动力资源在各产业的分布也发生了积极变化,与1999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降低,第二产业稳步上升,第三产业逐步成为新增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2.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宁夏始终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科技推广,逐步形成了布局区域化、特色规模化、经营集约化、流通网络化的具有宁夏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努力发展蔬菜、瓜果等现代设施农业,形成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协调发展的格局,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的集中。枸杞、清真牛羊肉、奶业、马铃薯、羊绒加工、葡萄酿酒、玉米深加工等优势特色农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增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基本形成,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
3.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10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宁夏区情和资源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产业成长现状,不断引导工业产业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积极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努力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全区工业体系日益完备,工业经济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到2009年,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523.2亿元,比1999年的80.07亿元增长5.53倍。在工业经济整体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通过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我区已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冶金、精细化工、新能源、生物科技、光伏材料等产业为支柱的,具有现代化水平和区域特色的工业体系。
4.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提高。到2009年底,全区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6.1%,位居西部前列。短短10年间,宁夏城市化率提高了13.5个百分点。在城市化战略的推动下,全区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投资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物质产品日益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第三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27.2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4.4%;产业内部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得到快速发展,增幅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不仅带动了国民经济整体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且对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方便城乡人民生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
宁夏地处我国干旱和半干旱、荒漠和草地的过渡地带,对气候波动反应敏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最大的基础工程来抓。
1.环境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宁夏严格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和统一要求,采取各项有效措施,狠抓了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工作,在工业“三废”治理、饮用水源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活垃圾治理和主要工业产品能耗下降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全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87.17%,比2001年提高了45.47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6%,比2001年提高31.79个百分点;“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6.67亿元,比2006年增加4.32亿元。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2.5万吨/日,污水处理率达到71.2%,在西北地区率先实现了县县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3020吨/日。2009年,宁夏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除固原市彭堡水源地个别项目为较好水质外,其他各水源地均为良好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达到1.79,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其中,银川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0天,在西北省会城市中名列第一;石嘴山市达到270天,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三大城市空气质量均超过三级。
2.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不断加强。10年来,林业生态建设稳步发展。截至2009年,全区完成造林面积8.95万公顷。其中,完成防护林6.29万公顷,经济林2.55万公顷,用材林0.11万公顷。义务植树495.5万株。新增特色经济林基地1.87万公顷,林地面积达220.2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8.4%提高到2009年底的11.4%,提高了3个百分点,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人进沙退”的省区。由于植被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宁夏的生物类型和生物种类明显增加,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由2000年的19.96提高到2007年的42.57,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居全国第二位。
封山禁牧成就巨大。2003年宁夏在全国率先实行全区范围内的封山禁牧工作,近400万只羊实现了由依赖天然草场放牧向舍饲圈养方式的转变。7年过去了,草场植被覆盖度已由“九五”期间的30%提高到60%,生态恶化的局面得到了扭转,生态改善程度位居全国前列,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封山禁牧让生态有了一次休养生息的机会,现如今在宁夏的草原上,很多以前看不见的草又重新长出来,土壤里草籽的储存量在逐年增加,草原环境处于恢复生长的良好状态。
湖泊湿地资源保护成效显著。2002年至2009年,国家投资1亿多元,拉动我区投资过10亿元,实施了退耕退塘、还湖还林等一系列的抢救性保护,相继在重要湿地实施了8个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国家级、地方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别为1处和3处,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区5处,湿地公园6处、湿地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小区19处。仅2009年,全区各市县就恢复治理湿地6.5万亩。目前,全区拥有湿地25.6万公顷,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5%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位居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之首。
自然保护区数量不断增多。经过各级政府和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区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截止2009年,共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13个,总面积达54.75万公顷,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8.4%。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比2001年增加了2个;区级自然保护区7个,比2001年增加了3个。贺兰山、六盘山、罗山三个天然林区被国务院确定为黄土高原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
3.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转变。在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沿黄城市带战略带动下,以“塞上湖城”银川为中心,“山水园林之城”石嘴山、“滨河水韵之城”吴忠、山城固原、“浪漫沙都”中卫为主干,以县(市)城和若干特色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市集群初具规模,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09年,全区城镇人口达288.22万人,比2000年180.38万人增加了107.84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23平方公里,而在2000年时,除银川市外,其他市、县的城市建成区都不足10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等诸多方面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600公里,解决了26.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区35%的村通自来水,30万农户用上了清洁能源。“塞上农民新居”和“危窑危房改造”工程使12.83万户农民改善了居住条件。2008年宁夏平原与成都平原、苏北平原等10个地区被评为“十大新天府”。
(五)外贸经济日趋兴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10年来,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壮大区域经济实力的同时,宁夏全面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对外开放向深层次、多领域拓展,地区经济和对外开放协调统一,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2009年年末,进出口总额由1999年的3.9亿美元增加到12.02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从1999年的2.48亿美元增加到7.43亿美元,目前,宁夏已与123个国家(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关系,2009年签约国家(地区)达到15个,是1999年的三倍。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成为宁夏对外贸易的主要地。今年来,在巩固欧盟、美国、韩国、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对阿联酋、巴基斯坦、巴西、印尼、墨西哥等新兴市场进一步拓展,市场结构日益趋向多元化。在国内,与上海、福建、江苏等10多个省市区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引进外资,有效缓解了宁夏建设资金困难,促进了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引进了一批先进和实用的设备、技术及生产工艺,推动了宁夏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2009年底,全区累计注册登记外商投资企业达到304家,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42亿美元。随着宁夏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和宏观环境的改善,对外旅游业也获得迅速发展。2009年,宁夏接待国内外游客达91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41亿元,分别比西部大开发初期的1999年增长3.2倍和7.2倍,旅游业进入了宁夏历史上的黄金发展时期。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快速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是我区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速度最快、亮点最多、工作成绩最为显著的10年。
1.科技创新能力对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明显增强。截止2009年年底,全社会科技投入达到28.61亿元。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活动人员达到1.56万人,其中县以上国有独立R&D(科研与开发)科技活动人员就有5253人,高层次创新科技人才达到1024人,已初步建立起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科技人才队伍。建成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8个,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19个,自治区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37个。科技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明显增强,一大批科技成果和生产技术应用到生产领域,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日益提高。2009年登记的区级科技成果达到206项,比上年增长15.7%。其中,基础理论成果44项,应用技术成果144项,软科学成果18项。2009年申请专利量1277件,是2002年申请专利503件的2.54倍;2009年专利授权量达到910件,是2002年专利授权量15件的60倍。
2.公共文化机构服务功能不断提升。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宁夏先后建成了自治区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和银川市文化艺术中心等大型公共文化机构,宁夏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截止2009年,全区有公共图书馆21个,文化馆25个,各类博物馆47个,其中行业专题博物馆达到42个,乡镇文化站66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05个,群众性的文化生活场所明显增多。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的全面推进。2009年,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2.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7.3%;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655142户。农村电影放映、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送书下乡等文化工程,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民族民间文化整理和保护中,宁夏回族服饰、宁夏回族民俗器乐、宁夏回族“山花儿”艺术、固原市隆德县杨氏泥塑传统技艺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近20件作品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
3.教育事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得到优先发展。首先,“两基”攻坚目标率先在西部省(区)以县为单位实现。10年来,全区新增教育经费投入重点用于农村义务教育,教育重点工程资金70%以上用于“两基”攻坚地区农村中小学建设,使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其次,优质教育体系不断拉动城市化进程。2009年底,全区拥有普通高中355所,其中新建、改(扩)建优质示范高中34所,评估认定自治区一级示范高中9所,自治区二级示范高中18所,自治区三级示范高中7所,初步形成了全区普通高中教育骨干办学体系。目前,城镇学生数量已占到全区学生总量的55%,高出全区城市化率10个百分点。学校建设拉动了城市建设,学生进城带动了农民进城,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城市化进程。
第三、职业教育成为教育最强音。2009年拥有职业教育学校(院)39所,其中通过转制、合并、共建、组建集团等多种形式,升格组建了8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全区中职招生连续6年呈两位数增长,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年保持90%以上。普通高中招生与中职招生比例达到了5.6:4.4,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趋于合理。2009年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达到57869人,比2000年增加了37989人。
第四、高等教育不断创新发展机制。2009年,全区已拥有普通高校15所,其中宁夏大学进入“211工程”第三期建设计划。宁夏大学民族预科部扩建为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成为3个教育部直属民族预科培养基地之一。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医学院更名为宁夏医科大学,固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宁夏师范学院。与此同时,民办高等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银川科技职业学院、宁夏大学新华学院、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建成招生;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国家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目前全区高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87个,与1999年相比,在质和量上都有很大的突破。2009年在校研究生达到2836人。
第五、民族教育结奇葩。自治区党委、政府不断创新民族教育发展思路,先后在银川创办了面向南部山区及移民吊庄地区择优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和宁夏育才学校,办学规模分别达到6000人和10000人。建成标准化回民中小学100所。目前全区有独立设置的民族中小学217所,民族职业学校2所。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达到38%,达到了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的自然比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族教育办学体系。
4.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迅速建立,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到2009年全区拥有卫生机构1602个,比2000年增加了241个;卫生机构床位总数达22852张,比2000年增加了9027张,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从2000年的2.35张增加到2009年的3.66张;卫生机构人员数达28318人,比2000年增加9147人,每千人口拥有的医生也从2000年的1.61人增加到2009年的1.92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和妇幼保健机构全面建立。到2009年底,建成疾病防控中心25个,妇幼保健机构22个,乡镇卫生院236个,新建、改(扩)建农村卫生室155个。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区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全区22个市县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加农民人数364.58万人,参合率达到94.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形成。
(七)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西部大开发10年来,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1.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在食品消费方面更加注重绿色健康、优质多样。2009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用以食品消费支出达到了3432.23元,比2000年的1509.31元增加了1922.92元。人们在饮食方面更加青睐健康时鲜、绿色环保的食品,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农村居民人均用以食品消费支出达到1395.42元,比1999年的675.86元,增加了719.56元。富裕后的农民在温饱解决之后,其膳食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一是主食减少、副食增加,二是注重蛋白质的摄入量。由于食品结构的优化,农民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在穿戴上追求舒适、时尚。随着呢绒、毛料、裘皮和羊绒衫等高档服装陆续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以后,人们着装的观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穿着舒适、追求时尚、注重品牌已成为穿着消费的主流。2009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穿着消费支出达1261元,农村居民人均全年穿着消费支出达256.3元。在居住环境上,追求宽敞舒适。如今,购买住房、新建住房和住房装修成为城乡居民消费的热点。城乡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已经开始从“有住房”向“住大房”“住好房”转变。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到28.66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3.8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99年的18.18平方米,增加到2009年的24.5平方米,增加了6.32平方米。
2.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0年6月,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9万人,与2000年相比,参保人数净增42万人,增长73.7%。全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4.1万人,是2000年参保5.4万人的30倍,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7.96万人。2000年至2010年11年间,先后8次调整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从556元提高到1515元,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支付率和社会化发放率连续11年保持100%。
3.就业岗位不断增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宁夏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2009年全区就业人口达328.5万人,比2000年275.5万人增加了53万人,增长19.4%。2009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4.7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比1999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
4.绝对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自治区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消除贫困的政策与措施,全区贫困人口明显减少。2009年宁夏城乡低收入人口减少到51.46万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99年的30.5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5万人以下。到2007年年底,全区农村人口贫困面已降至5%,千百年来以“苦甲天下”闻名的西海固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一组组数据,一天天的变化,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10年。今后的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于2010年7月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并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意见》确定了未来10年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这必将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扎实苦干,努力创造宁夏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