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者的探索:宁夏贫困地区乡镇领导干部论文集
- 李文录
- 6645字
- 2020-08-26 16:38:22
当前西夏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西夏区委组织部电教主任
第40期贫困地区乡镇
领导干部培训班学员
近年来,西夏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带领农民群众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各级农村党组织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农村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1.两镇“主角”作用的发挥还不够到位。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责任制要求,镇党委担当着抓村级组织建设的“主角”职责,镇党委书记负有“直接责任人”的职责,理应聚精会神抓好村党支部建设,但实际工作中,受政绩考核目标显性化的驱动,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投入精力不够。同时,由于职位和分工错位,分管党务的副书记往往忙于其他事务性工作,抓党建工作不多;组织干事由于职权和能力有限,对基层党组织指导力度不大,弱化了对村级党组织的指导、协调力度,影响了村党支部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乡镇合并后,芦花镇所辖的10个行政村,有5个在原镇北堡地区,有5个在原芦花乡地区,两地区相距较远,在管理上有一定难度。
2.村级班子建设难点较多,整体水平不够高。一是村党支部抓党建工作重视不够。个别党支部存在着“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把党建工作当作软任务,整日忙于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组织活动墨守成规,党员教育管理流于形式,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所弱化。少数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路和处理农村各种复杂矛盾的能力。如芦花镇芦花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生温棚建设纠纷后,在如何帮助群众保护权利,取得合法利益方面表现的束手无策。绝大多数党支部都能够按要求开展经常性的组织活动,少数党支部尤其是吊庄村党支部组织生活不正常,没有很好地把党员组织起来,投身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二是村党支部书记“难选”。两镇中现有下派党支部书记5名,50岁以上的党支部书记3人,其中芦花镇三闸村党支部书记连任12年后,竟然选不出合适的接班人。从西夏区村党支部班子整体来看,结构相对合理,但也存在着少数党支部书记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思想意识保守的现象,极个别村甚至存在着党支部书记无人当、村干部少人干的现象。通过调查排队,德林村和泾河村两个村党支部被确定为后进党支部,主要原因是选不出一个好的党支部书记,各项工作上不去,只能由镇党委下派干部挂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三是村“两委”班子不够协调。个别村“两委”班子工作思路不统一,存在着你唱你的调、我吹我的号的问题,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充分,有争权现象,在工作中表现为各自为政,工作开展不力。四是村干部待遇较低,缺乏保障机制,影响工作积极性。农村税费改革后,两镇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采取“合并村组、精简干部、减少开支”的办法,将原来的95名村干部精简至83名,村干部待遇也从几百元涨至1800~3200元不等。但是由于村队干部的工作量不断增加,整日里忙于各种达标升级活动和处理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纠纷,几乎成为脱产干部,报酬和工作量明显不成正比,且在职时没有各种保险,离职后更无保障,造成村干部心理不平衡,成为影响村队干部工作积极性和村级干部队伍稳定的主要原因。五是村干部综合素质不高。部分干部文化程度低,思想不够解放,观念转变慢,工作方法简单,不能很好地处理矛盾;有的不重视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脱离群众,缺乏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同时,由于村“两委”班子任期较短,调整频繁,而农村工作难免会有得罪人的地方,有时甚至会遭到人身攻击,少数村干部存在着畏难情绪,在工作当中得过且过,在是非面前充当好好先生,有“头年干,二年看,三年等着换”的消极思想。
3.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两镇16个村党支部中50岁以上的党员有301名,占525名农民党员中57.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5.5%。虽然近年来镇、村两级党组织在党员发展中,注重将重点放在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青年农民上,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种现象还将继续存在,这成为制约村党支部工作创新和活力的关键所在。二是党员“双带双富”能力不强。绝大多数党员能够做到带头致富,但由于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致富本领不多,还有一些党员仍处在贫困之中,更谈不上带领群众致富。两镇共有贫困党员93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7.7%。一些党员虽然能够带头致富,但带领群众致富的方法不多,思路不广,只是简单地帮人、帮物、帮钱,不能从根本能上解决被帮扶群众的贫困根源。三是一些党员的宗旨意识弱化。一方面在新形势下,受市场经济的趋利性、竞争性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党员的理想信念产生动摇,功利思想严重,对党缺乏应有的执著信念,影响了党员先进性发挥。两镇现有外出流动党员44名,其中因从事经营活动,长期不参加组织活动的3名,占流动党员的6.8%,在党员和群众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农村无职党员认为,落实生产责任制后,各种各的田,各挣各的钱,反正没有担任职务,无需操那么多的心。于是,形成了干部忙得团团转、党员站在旁边看的现象,与党员的先进性标准形成很大的反差。年龄大、文化程度低、身体素质差、观念落后等多种原因,使得一部分农村党员在经济上陷入贫困,经济上的贫困又导致这部分党员思想落后、不求进取,形成恶性循环。
4.经济基础薄弱,增加农民收入的能力不强。一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虽然经过区、镇、村三级党组织的多年努力,西夏区农村集体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两镇村集体经济也显著壮大,“空壳村”由原来的11个减少至5个,有2个村集体经济突破了1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较2002年增加了100元。但西夏区16个行政村中有11个是移民吊庄,底子薄、基础差,发展水平整体比较缓慢,与其他县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二是抓经济、谋发展的路子还不宽。现两个镇有8个村没有集体收入,只能维持正常的办公,无力开拓新的路子,这类行政村占50%。有集体经济收入的8个村中现有2个一直在吃老本,缺少创新的意识、能力和路子。兴泾镇6个村当年移民吊庄时,土地全部分给群众耕种,村集体没有一分土地,发展集体经济上普遍办法不多。如:受地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找到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路子;村党支部严重缺乏启动资金,有好的点子、好的路子也难以付诸实施;在市场经济下,村党支部的信息渠道不畅,往往只能在其他地区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有了先进经验才盲目效仿,创新力度不大。三是产业政策缺乏连续性,后续服务跟不上。当前各级政府在制定本地区的产业政策时,追求有新意、有亮点的工程多,在维护已有的产业优势上做的工作还不够,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农民对持续发展某个产业缺乏信心,把注意力放在了争取政府的产业政策的补贴上,取小利而舍大利,没有长期发展的眼光。而且在追逐政府补贴的过程中,有时因对个别产业不熟悉,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亏损,由此对政府的产业政策产生怀疑。有的镇或村由于主要领导干部调整或工作中心的变化,造成烂尾工程或垃圾工程,留下一些烂摊子,各类难题逐年积累,影响了干群关系,造成群众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信任危机,产生抵触情绪,一定程度影响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一些季节性和短期性的增收举措,虽然短期内能够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但因缺乏稳定性和长效性,容易出现反复,不能够使农民稳步奔小康。四是历史遗留问题影响经济发展。如三区划界遗留下的芦花中学的迁入问题,兴泾镇移民的户籍问题,泾源县新属吊庄移民移交银川市前出生的孩子的入户问题等。还有一些群众反映的其他突出问题:大部分村小学地处远郊,教育环境和师资队伍较差,影响教学质量;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差,无法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兴泾镇农田灌溉水费、农业和照明电费过高;一些村在宅基地、土地延包、税费收缴、计划生育、债权债务等方面的遗留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论是前任班子的遗留问题,还是现任班子的问题,只要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都将给今后的工作开展造成很大的困难。
二、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建工作的对策
1.强化领导,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西夏区委常委一班人都要承担起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集体责任,每一位班子成员都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的观念,不断增强“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意识。区委书记要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挂帅,协调力量,抓好落实。西夏区委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门要履行好安排部署、协调力量、调查研究、抓点引路、检查指导、考核奖惩等职责,集中力量抓好基层组织建设。要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下达,形成区委对乡镇党委、乡镇党委对村党支部、村党支部对党员的三级目标管理体系,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要抓好班子优化,着力提高乡镇党委班子整体素质,突出抓好一把手,明确乡镇党委书记是农村党建的直接责任人,做到思想先到位、工作先深入、责任先履行。要将党支部建设列入领导干部考核范围,落实责任,分级负责。区、镇领导干部要亲自蹲点抓点,带头调研、带头部署、带头督查,使领导联系点发挥真正作用,成为党建示范点。分解党建目标,责任到人,形成压力传递,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一级保一级,使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2.夯实基础,建设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好班子。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的要求,全面加强镇、村两级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村干部的选人用人机制,优化镇、村两级班子结构。按照“相对稳定,适当调整,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的思路,选优配强镇党委班子,尤其要选准镇党委书记,坚持将有一定政策理论水平,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熟悉党务和农村工作,群众拥护、能够带领群众完成各项工作的党员干部选拔到镇党委的领导岗位上,采取下派、挂职、聘用、内选等多种途径,不断优化班子的年龄、文化和知识结构,努力形成整体功能强、作用发挥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班子。结合今年镇、村换届选举工作,要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坚持高标准选用人、实际工作检验人,用好一个人带活一个班子,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才选拔任用为村党支部书记,给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搭建发挥特长的平台。要积极推行村支书与村主任“一肩挑”,不断扩大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从回乡知识青年、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回乡人员中通过“双推一选”或“因村选才”的方式,选好后备干部队伍,建好名册,加大培养力度,解决村级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
要坚持抓示范与抓整顿并举,实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整体推进。抓先进,树立典型,总结经验;抓中间,强化措施,奋发争先;促后进,集中整顿,尽快转化。近期要下大力气抓好后进村的整顿转化工作,重点对软弱涣散、不起作用、无力组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层党组织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进行整顿,对班子不健全的尽快健全,对任期届满未换届的要及时换届,对工作没有起色、战斗力不强的要强化教育和帮扶措施,对不团结、软弱涣散和瘫痪的班子,要尽快摸清原因,及时进行调整。明确责任,强化措施,从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经济建设等方面入手,坚守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要树立“实干为民”的镇、村班子形象,明确村级“两委”工作职责,积极推进村党支部工作规范化和村民自治法制化。改进村党支部的领导方式,由大包大揽向领导和指导各类组织发挥职能作用的转变,指导村民委员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狠抓村务公开、民主议事等制度的落实,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呈现在阳光下,通过公开、对话的形式,扩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培养和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提升村民自治水平。
要加大建章立制的力度,狠抓制度落实,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一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民主议事程序和议事规则;二要认真制定把“三个文明”建设融化为一体的年度工作目标;三要完善村务公开,将依法行政和村民自治相结合;四要在工作环境上做到对村干部“政治上护航不护短,工作上放权不放任”,对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对侮辱、威胁基层干部人身安全的事件,要及时查处,维护其合法权益。
3.强化措施,努力建设作用发挥良好、结构素质优良的党员、干部队伍。
一是巩固和扩大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成果。在深刻学习和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理论水平上有新的提高,在思想观念上有新的解放,在精神状态上有新的变化,在工作能力和执政水平上有新的提高。要求各级党组织紧密联系实际,在解决突出问题、推进各项工作上取得新进展。要解决好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解决好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困难,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解决好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做到“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二是规范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进行培训。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利用电化教育和举办各类形式的讲座和培训班,切实增强党员培训的实效性,着力提高班子成员和党员的素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仅要做到政策入户,而且要做到政策入心,转变个别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一门心思发展经济。
三是开展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通过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基本情况,了解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切实把一些年轻、有文化的优秀农村青年吸收到党组织,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农村中一些有文化基础知识、运用科学技术、依靠诚实劳动富起来的能人,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要主动培养他们,壮大党的队伍,增强党的战斗力。进一步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通过自评、互评、组织评、群众评,使党员及时发现问题,尽快加以整改。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科技示范和带头作用,有重点、有步骤地挖掘和培养一批先进典型,及时总结经验,做好推广,形成辐射,能够以点带面。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教育转化和组织处置力度,增强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是全面实施“三个培养”活动。要尽快制订规划,强化措施,充分发挥镇、村两级党组织的作用,努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中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提升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五是合理设置党的基层组织。按照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有利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当地社会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要,按产业链条和协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合理设置党的基层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
六是提升两镇干部服务“三农”的整体水平。各级干部要坚持依法行政,着力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良好形象,充分体现为群众、为基层、为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为发展大局服务的根本目的,以解决部分党员和群众的“信念、信心、信任”危机。转变镇级各个事业中心的职能,由管理型变为服务型,要经常沉到农村一线,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各种科技服务、咨询,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4.拓宽思路,制定强村富民的经济发展好路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上级部门给予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及经济补贴,来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二是下大力气治理排灌体系,保证渠道的排灌畅通,为农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鼓励、支持农民发展二、三产业,拓宽发展渠道;四是要利用各方面关系,内引外联,扩大招商引资,争取项目投入,用足用活国家及区、市对农村发展的有关政策,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五是积极开展党员“双带双富”活动,逐层签订党员帮扶协议,先富带后富,党员带贫困户,为宁夏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奠定基础;六是下大力气解决好遗留问题,及时解决11个移民村群众的户口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以维护稳定的社会局面,推进文化教育、计划生育、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更好地开展,实现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