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 猪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

单元一 消化系统寄生虫病

一、猪蛔虫病

猪蛔虫病是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的一种线虫病。主要特征是仔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者发育停滞,甚至死亡。

(一)病原

猪蛔虫病的病原为蛔科蛔属的猪蛔虫,是寄生于猪小肠的大型线虫。活体呈淡红色或淡黄色,死后呈苍白色。虫体呈中间较粗,两端较细的圆柱形(图2-1)。虫体头端有3个唇片,1片背唇较大,2片腹唇较小,排列成“品”字形。唇之间为口腔,口腔后为大食道。

虫卵近似圆形,黄褐色,卵壳厚,由四层组成,最外层为呈波浪形的蛋白质膜。虫卵大小为60μm。未受精卵较狭长,多数没有蛋白质膜,或有而甚薄,且不规则,内容物为很多似油滴状的卵黄颗粒和空泡。温度对虫卵发育速度影响很大,在28~30℃时,虫卵内胚细胞发育为第1期幼虫需10d,12~18℃时需40d。虫卵发育为感染性虫卵需3~5周。进入猪体内的感染性虫卵发育为成虫需2~2.5个月。成虫寿命7~10个月。温度、湿度和氧气对虫卵的发育影响很大。高于40℃或低于-2℃时,虫卵停止发育,45~50℃时30min死亡。在20~27℃时,感染性虫卵可活30d。虫卵在疏松湿润的土壤中可以存活2~5年,在2%福尔马林中可以正常发育。一般用60℃以上的3%~5%热碱水。20%~30%的热草木灰溶液或新鲜石灰水才能杀死虫卵。

图2-1 猪蛔虫(邱汉辉.家畜寄生虫图谱.1983)

(1)虫体(2)头端顶面(3)雌虫尾端(4)雄虫尾端侧面

(5)雄虫尾端腹面(6)受精卵(7)未受精卵

雌虫体长20~40cm,宽约0.5cm。雌虫尾端直,生殖器为双管形;两条子宫合为1个短小的阴道,阴门开口于虫体腹中线前1/3处;肛门距虫体未端较近。雄虫体长15~25cm,宽约0.3cm;尾端向腹面弯曲,形似鱼钩;泄殖腔开口距后端较近;具有1对较粗大的等长的交合刺;无引器。

(二)流行病学

1.易感性

猪蛔虫病的流行很广,一般在饲料管理较差的猪场,均有本病的发生;尤以3~5月龄的仔猪最易感。地理分布猪蛔虫属土源性寄生虫,分布极其广泛。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2.传染源

感染来源为患病或带虫猪,虫卵存在于粪便中。成年猪多为带虫者,但为重要的传染源。

3.传播途径

多经消化道传播,猪吃入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饮水、饲料或土壤等。母猪乳房沾染虫卵,仔猪在哺乳时感染。虫卵还具有黏性,容易借助粪甲虫、鞋靴等传播。

4.流行特点

猪蛔虫病不分季节,不分猪的大小,随时都可感染,但仔猪更易感染。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恶劣,猪圈拥挤,营养不良等,猪最易感病且发病严重,常造成病猪死亡。

(三)临床症状

仔猪在感染早期,由于虫体移行引起肺炎,有轻度湿咳,体温可升高至40℃左右。感染后14~18d,可呈现嗜伊红细胞增多症。较为严重者,精神沉郁,食欲缺乏,异嗜,营养不良,被毛粗糙。常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成为僵猪。感染严重时呼吸困难,常伴发声音沉重而粗粝的咳嗽,并有呕吐、流涎和腹泻等。可能经1~2周好转,或逐渐虚弱,趋于死亡。寄生数量多时,可引起肠道阻塞,表现为疝痛,可引起死亡。

成年猪寄生数量不多时症状不明显,但因胃肠机能遭受破坏,常有食欲不振、磨牙和增重缓慢。

此外,虫体误入胆管时,可引起胆道阻塞而出现黄疽,甚至可引起死亡。

(四)病理变化

猪蛔虫幼虫和成虫阶段引起的症状和病变是各不相同的。

1.损伤内脏器官

幼虫移行至肝脏时,引起肝组织出血、变性和坏死,形成云雾状的蛔虫斑,直径约1cm。移行至肺时,肺表面有大量出血斑,从而引起蛔虫性肺炎。肝、肺和支气管等器官常可发现大量幼虫。成虫寄生在小肠时机械性地刺激肠黏膜,引起腹痛。蛔虫数量多时常凝集成团,堵塞肠道,导致肠破裂,此时可见腹腔出血。有时蛔虫可进入胆管,造成胆管堵塞,病程较长者,有化脓性胆管炎或胆管破裂、肝脏黄染和硬变等。

2.成虫能分泌毒素

分泌的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和血管,引起一系列神经症状。成虫夺取宿主大量的营养,使仔猪发育不良,生长受阻,被毛粗乱,常是造成“僵猪”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五)诊断

1.临床综合诊断

哺乳仔猪(两个月龄内)患蛔虫病时,其小肠内通常没有发育至性成熟的蛔虫,故不能用粪便检查法做生前诊断,而应仔细观察其呼吸系统的症状和病变。剖检时,在肺部见有大量出血点;将肺组织剪碎,用幼虫分离法处理时,可以发现大量的蛔虫幼虫。如寄生的虫体不多,死后剖检时,须在小肠中发现虫体和相应的病变,但蛔虫是否为直接的致死原因,又必须根据虫体的数量、病变程度、生前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以及有否其他原发或继发的疾病作综合判断。

正确的诊断,必须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粪便检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加以综合判断。幼虫在肝脏移行时,可造成局灶性损伤和间质性肝炎。严重感染的陈旧病灶,由于结缔组织大量增生而发生肝硬变,形成“乳斑肝”;幼虫在肝内死亡或肝细胞凝固性坏死后,则见有周围环绕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的肉芽肿结节,可见“猪肝脏上的疤痕”。大量幼虫在肺内移行和发育时,可引起急性肺出血或弥漫性点状出血,进而导致蛔蚴性肺炎;康复后的肺内也常可检出蛔虫性肉芽肿,可见“猪肺脏上的点状出血”。

2.流行病学诊断

通过询问、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疫情调查,药物治疗效果分析等。

3.实验室诊断

(1)直接涂片查虫卵 一般1g粪便中虫卵数量大于等于1000个时可以诊断为蛔虫病。蛔虫的繁殖力很强,用直接涂片法很容易发现虫卵。

(2)饱和盐水漂浮法 首先配制饱和盐水,将380g的氯化钠(或食用盐)溶解于1L热水中,冷却至室温备用。取10g粪便加饱和盐水100mL,混合均匀,通过60目铜筛过滤,滤液收集于三角瓶或烧杯中,静置沉淀20~40min,则虫卵上浮于水面,用一直径5~10mm的铁丝圈,与液面平等以蘸取表面的液膜,抖落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于显微镜下检查。

(3)蛔虫幼虫检查法 在肝和肺组织有蛔虫病变和幼虫,可以采用贝尔曼法检查幼虫。具体方法为:将病变的肝组织或者肺组织撕碎,放于铁丝网筛上(网筛事先置于漏斗上,漏斗下用胶管连接一个小试管),随后加入40℃的温水,放置1~2h,随后,取试管底部沉渣检查,可以发现幼虫。

(六)防治

1.预防措施

(1)定期按计划驱虫,仔猪断奶后驱虫1次,4~6周后再驱虫1次。母猪在怀孕前和产仔前1~2周驱虫。育肥猪在3月龄和5月龄各驱虫1次。

(2)在已控制或消灭猪蛔虫病的猪场,引入猪只时,应先隔离饲养,进行粪便检查,发现带虫猪时,须进行1~2次驱虫后再与本场猪并群饲养。

(3)减少虫卵污染,圈舍要及时清理,勤冲洗,勤换垫草,粪便和垫草发酵处理;产房和猪舍在进猪前要彻底清洗和消毒,圈面、墙壁、用具可用50~75℃的热水冲洗,对污染的场地用生石灰、2%~5%NaOH热溶液(60℃以上)及5%~10%石炭酸溶液进行喷洒,均可杀灭蛔虫卵;母猪转入产房前要用肥皂水清洗;运动场保持平整,排水良好。

2.治疗

常用的药物及其治疗方法如下:

(1)左旋咪唑 每千克体重用量7~8mg,一次内服或肌注。

(2)噻嘧啶 每千克体重20~30mg,混入饲料一次内服。

(3)磷酸哌嗪、硫酸哌嗪 每千克体重200mg,一次混入饲料内服。

(4)潮霉素B 按每千克体重12mg的比例,混入饲料连续投饲数周。

(5)越霉素A 用越霉素A(得利肥素)按每千克体重10mg比例混入饲料,连续投饲2个月,效果最佳,并有预防感染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作用。

(6)甲苯咪唑 每千克体重20mg,一次口服,疗效可达100%。

3.发病时的防治措施

发现病猪要及时驱虫。最好是在发育为成虫前驱虫,这样即可消灭猪蛔虫对猪的危害,又可避免粪中带有虫卵。

二、猪毛首线虫病(鞭虫病)

毛首线虫病是猪毛首线虫寄生于猪的大肠(主要是盲肠)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为“鞭虫病”。主要特征为严重感染时引起病猪贫血、顽固性下痢。

(一)病原

虫体呈乳白色,前部为食道部,细长,内部由1串单细胞构成。后部为体部,短粗,内有肠道和生殖器官。雄虫长20~52mm,尾端蜷曲,有1根交合刺,交合鞘短而膨大呈钟形。雌虫长39~53mm,后端钝圆,阴门位于虫体粗细交界处。

虫卵呈黄褐色,腰鼓状,两端有塞状构造,壳厚,光滑,内含未发育的卵胚。虫卵大小为(70~80)μm×(30~40)μm(图2-2)。

图2-2 猪毛首线虫及虫卵

(1)雌性毛首线虫(2)雄性毛首线虫(3)虫卵

成虫寄生于猪的大肠,虫卵随猪的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发育为含有第1期幼虫的感染性虫卵,猪吃入后,第1期幼虫在小肠内释出,钻入肠绒毛间发育,然后移行到盲肠和结肠钻入肠腺,在此进行4次蜕皮,逐渐发育为成虫。成虫寄生于肠腔中,以头部固着于肠黏膜上。

发育时间在外界的虫卵内胚细胞发育为第1期幼虫需3~4周;进入猪体内的感染性虫卵发育为成虫需40~50d。成虫寿命为4~5个月。

虫卵抵抗力强,感染性虫卵可在土壤中存活5年。

(二)流行病学

1.易感性

猪和野猪是猪毛首线虫的自然宿主,灵长类动物(包括人)也可感染猪毛首线虫。一般2~6月龄仔猪易感染受害,4~6月龄感染率最高。

2.传染源

患病或带虫猪,虫卵存在于粪便中。

3.传播途径

经口感染。

4.流行特点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夏季感染率高,秋冬季出现症状。常与其他蠕虫、特别是与猪蛔虫混合感染。

(三)临床症状

轻度感染不显症状,严重感染(虫体可以达数千条)时,出现顽固性下痢,粪中常带黏液和血液,贫血,消瘦,食欲不振,发育障碍。重度感染者可致慢性失血。可继发细菌及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

(四)病理变化

死于本病的仔猪常因营养不良而消瘦,贫血,可视黏膜发白,被毛粗乱,污秽不洁。鞭虫的成虫主要损害盲肠,其次为结肠。虫体头端前不穿入宿主寄生部肠黏膜表层,少数到黏膜下层甚至肌层。鞭虫锐利口矛的前端为吸取食物而不停地钻刺与刻化活动,使黏膜组织受到破坏。因此,猪鞭虫感染可引起盲肠、结肠黏膜卡他性炎症。眼观肠黏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大量灰黄色黏液,大量乳白鞭虫混在黏液中或叮着于肠黏膜。严重感染时可引起肠黏膜出血性炎、水肿及坏死。感染后期发现有溃疡,并产生类似结节虫病地结节。结节有两种:一种见于虫体前端伸入部,较软,内含浓液;另一种结节为较硬地圆形包囊,位于黏膜下。组织学检查见结节中有虫体和虫卵,并有显著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浸润。切片中虫体前端包埋于黏液内,含有鞭虫特有的串株排列的所谓“列细胞”的腺细胞。毛首线虫属虫体横切面上体肌的特点为体积小、连续细密、排列整齐,呈全肌型结构,可与其他大多数线虫区别。雌虫肠腔内或偶尔在组织中可发现典型虫卵。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粪便检查和剖检等综合判定。

1.临床综合诊断

本病的生前诊断主要靠粪便中的虫卵及虫体的检查。据研究,一条雌虫一日可产5000个虫卵,1g粪便中若有1000个以上的虫卵,则寄生虫的数目不会少于30条,用浮集法可检出不同发育阶段的虫卵。由于虫卵颜色、结构比较特殊,故易识别而确诊。病猪死后主要依据尸检时发现特殊形态的虫体,寄居部位及引起病理损害而确诊。

2.流行病学诊断

主要感染仔猪,4~6月龄感染率最高,经消化系统感染,无明显季节特点,秋冬多发。

3.实验室诊断

取病猪粪便少许,用漂浮法涂片加盖片镜检,见有大量细小、呈棕黄色、腰鼓形、两端各有1个栓塞、壳厚的虫卵。然后,将呈鞭状的新鲜虫体置显微镜下观察,鉴定为猪毛首线虫。还可以用饱和盐水漂浮法,但因虫卵较小,需反复检查,以提高检出率。

(六)防治

1.预防措施

猪舍及运动场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避免阴暗潮湿;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及时驱虫,以防止感染幼猪;及时清扫粪便,堆积在固定场所发酵;幼猪、母猪、病猪和健康猪均应分开饲养。从外地引进猪时,应进行本病虫卵的检查,确定无本病时方可放入猪舍。对本病常发地区,每年春秋应给猪群两次驱虫,并对猪舍周围的表层土进行换新或用生石灰进行彻底消毒。另外,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体的抵抗力也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2.治疗

用于本病的治疗药物较多,其中羟嘧啶为驱鞭虫的特效药,猪按照每千克体重2mg口服或拌料喂服。其他的使用药物可参考猪蛔虫病。

3.防治措施

加强猪舍环境卫生管理,对猪群进行全面的驱虫,对发病动物进行药物治疗。

三、猪球虫病

猪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科等孢属和艾美耳属的球虫寄生于猪肠道上皮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常见于仔猪,一般为良性经过;但若大量感染时,病猪出现下痢,消瘦等症状,临床上以小肠卡他性炎为特征。本病对集约化的养猪影响越来越大。

(一)病原

猪球虫病的病原主要为猪等孢球虫(Isospora suis),致病力最强。还有粗糙艾美耳球虫(Eimeria scabra)、蠕孢艾美耳球虫(E.cerdonis)、蒂氏艾美耳球虫(E.debliecki)、猪艾美耳球虫(E.suis)、有刺艾美耳球虫(E.spinosa)、极细艾美耳球虫(E.perminuta)、豚艾美耳球虫(E.porci)(图2-3)。

图2-3 猪的各种孢子化球虫卵囊(孔繁瑶.家畜寄生虫病.1997)

(1)粗糙艾美尔球虫 (2)糯孢艾美尔球虫 (3)蒂氏艾美尔球虫 (4)猪艾美尔球虫

(5)有刺艾美尔球虫 (6)极细艾美尔球虫 (7)豚艾美尔球虫 (8)猪等孢球虫

猪等孢球虫卵囊呈球形或亚球形,大小为(18.7~23.9)μm×(16.9~20.7)μm,囊壁光滑,无色,无卵膜孔;囊内有2个椭圆形或亚球形的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4个子孢子。卵囊随粪便排到外界,刚排出的卵囊内含有一个单细胞的合子。在适宜的氧气、湿度和温度条件下,卵囊经孢子化发育至感染阶段。当孢子化卵囊被猪吞入后,子孢子释出,进入肠腔,钻入肠上皮细胞,在上皮细胞内变成圆形滋养体。滋养体经裂殖生殖发育为裂殖体,裂殖体成熟后,每一个裂殖体含有许多裂殖子。当宿主细胞破坏崩解时,裂殖子从成熟的裂殖体释出,进入肠腔。

当逸出的裂殖子侵入其他肠细胞,就可能发育形成新一代裂殖体或配子体。在进行2~3代裂殖生殖之后便开始转入配子生殖;裂体生殖的代数依球虫的种类而定,但所有虫种最终都要形成配子体。

有性阶段的虫体是大配子体和小配子体。大配子体积较大,通常在一个宿主细胞仅有一个大配子;而小配子体一般数量较少,但含有许多高度运动的、带鞭毛的小配子,这种小配子相当于高等动物的精子。最终含有小配子体的宿主细胞崩解,小配子逸出,进入肠腔,进而钻入含有大配子的肠细胞,使大配子受精。

受精后的合子形成卵囊壁,发育成为卵囊。当卵囊成熟后,宿主细胞崩解,卵囊进入肠腔,然后,未孢子化的卵囊随粪便排出,在体外进行孢子生殖。

宿主细胞是由于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卵囊释放而遭受破坏。由于每一个裂殖体都含有大量的裂殖子,并可能发生几代裂殖生殖,因此吞食的1个卵囊具有破坏数千或数百万个肠细胞的能力。无性生殖的代数与裂殖体释放裂殖子的数量,以及完成生活史所需要的时间均随球虫种类不同而有变化。

卵囊能耐受冰冻26d,高压蒸汽可杀死卵囊。

(二)流行病学

1.易感性

各种猪均能感染,成年猪多为病原携带者,断奶仔猪高染率最高,30~75日龄的仔猪呈急性发作。

2.传染源

患病或带虫猪,卵囊存在于粪便中。

3.传播途径

经口感染,仔猪感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摄入的卵囊的数量和种类。仔猪过于拥挤和卫生条件恶劣时会提高发病率。有些条件稍差的猪场,母猪群感染率高。

4.流行特点

全年都有流行,但8~10月份发病率最高。温暖、潮湿季节有利于卵囊的孢子化,为本病的高发季节。

(三)临床症状

猪球虫感染以水样或脂样的腹泻为特征。病猪主要表现为腹泻,持续4~6d。病猪排黄色或灰白色粪便,恶臭,初为黏液,12d后排水样粪便,导致仔猪脱水,失重。在伴有传染性胃肠炎、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感染情况下,往往造成死亡。耐过的仔猪生长发育受阻。成年猪多不表现明显症状,成为带虫者。

(四)病理变化

显微镜下检查发现空肠和回肠的绒毛变短,约为正常长度的一半,其顶部可能有溃疡与坏死。在有些病例,坏死遍及整个黏膜,球虫内生发育阶段的各型虫体存在于绒毛的上皮细胞内,少见于结肠。在病程的后期,可能出现卵囊。病理变化主要是空肠和回肠的急性炎症,黏膜上覆盖黄色纤维素坏死性假膜,肠上皮细胞坏死并脱落。在组织切片上可见绒毛萎缩和脱落,还可见到不同发育阶段的虫体。

(五)诊断

1.临床综合诊断

此病主要感染断奶仔猪,潜伏期4~5d,病猪出现精神萎靡,厌食,腹泻,拉黄色水样粪,具有恶臭,脱水引起死亡。但一般均能自行耐过。典型病变是小肠黏膜上绒毛萎缩(主要在空肠、回肠部),也有不少病例有坏死性肠炎。

2.流行病学诊断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8~10月份发病率最高,主要经粪便传播。此病发病率是圈养比放养的高。

3.实验室诊断

(1)直接镜检 这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但由于球虫的卵囊大小为平均21.2μm×17.9μm,不具有珠孔。因而用粪便涂片直接镜检的价值很有限,检出率不高,很难识别卵囊。

(2)盐-糖溶液(100mL饱和盐水溶液+50g糖,密度为1.226)漂浮法这种方法检出率高,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但是由于粪中存在脂肪颗粒,所以很难发现卵囊,这种方法需要有较丰富的经验才能有较准确的检出率。

(3)Teleman法 该方法也称为离心法,是最有效的卵囊检出法,因为乙醚能去除粪中的脂肪物质。具体做法是:将1g粪置于5mL 5%的醋酸溶液中,摇动制成悬液,让悬液沉淀1min,用筛过滤于一离心管中,加入等量的乙醚。将混合液强烈摇动后,1500r/min离心1min,将管内由污物形成的环分隔开的上清液(由乙醚和醋酸形成)抛弃,沉淀物中即含卵囊。将沉淀物用少量水稀释并混合均匀,取数滴如此形成的悬液置于载玻片上,然后对其进行镜检(100倍或400倍)。自体荧光显微技术可使检出率大大高于标准的样本漂浮亮视野镜检技术。

(六)防治

1.预防措施

本病的控制目前主要是保证良好的卫生条件和阻止母猪排出卵囊。从母猪产仔前1周开始,直至整个哺乳期服用抗球虫药;对猪舍应经常清扫,将粪便和垫料进行无害化处理,地面热水冲洗,可用含氨和酚的消毒剂喷洒,以减少环境中的卵囊数量。

2.治疗

治疗可选用氨丙啉、磺胺类药物、莫能菌素、盐霉素、速丹、百球清、呋喃西林、氯苯胍、球虫粉和马杜拉霉素等进行治疗。如:氨丙啉,每千克体重15~40mg,混饲或混饮,每天1次,连用3~5d;林可霉素,每天每头猪1g混饮,连用21d,并结合应用止泻、补液等对症疗法;磺胺二甲嘧啶(SM2),每千克体重100mg,口服,每天1次,连用3~7d,如配合使用酞酰磺胺噻唑(PST)每千克体重100mg内服,效果更好。

3.发病时的防治措施

发生本病时应该采取“隔离-治疗-消毒”的综合措施。

(1)对猪只排出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粪便对饲料、饮水和环境的污染。

(2)对发病猪进行隔离治疗。

(3)对环境应用3%~5%的热碱水或1%克辽林溶液消毒地面、圈舍、饲槽、饮水槽和用具等。

四、猪小袋纤毛虫病

小袋纤毛虫病是由纤毛虫纲小袋虫科的结肠小袋纤毛虫寄生于猪和人大肠(主要是结肠)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为隐性感染,严重时有肠炎等症状,甚至可导致死亡。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呈窝发。

(一)病原

本病的病原为结肠小袋虫,简称小袋虫,是纤毛虫纲唯一较为重要的致病性原生动物,普遍分布于全世界;主要寄生于猪,偶尔可以感染人,亦发生于犬、鼠及豚鼠。

结肠小袋虫在发育过程中有滋养体(活动期的虫体)和包囊(非活动期的虫体)两个阶段(图2-4)。

图2-4 结肠小袋纤毛虫(邱汉辉.家畜寄生虫图谱.1983)

(1)滋养体(2)包囊

1.滋养体

一般呈不对称的卵圆形或梨形,大小为(30~180)μm×(20~120)μm。体表有许多纤毛,沿斜线排列成行,其摆动可使虫体运动;虫体前端略尖,其腹面有1个胞口,与漏斗状的胞咽相连;胞口与胞咽处亦有许多纤毛;虫体中部和后部各有1个伸缩泡。有大核和小核;大核多在虫体中央,呈肾形;小核呈球形,常位于大核的凹陷处。

2.包囊

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0~60μm,囊壁分两层,较厚而透明。在新形成的包囊内,可见到滋养体在囊内活动,但不久即变成一团颗粒状的细胞质。包囊内有核、伸缩泡,甚至食物泡。包囊为感染期虫体,在污秽不洁的环境中容易感染新宿主。

3.抵抗力

包囊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室温下至少可保持活力2周,在潮湿环境下可活2个月,在直射阳光下3h才能发生死亡,在10%福尔马林溶液中能存活4h。

(二)流行病学

1.易感性

主要感染猪和人,有时也感染牛、羊以及鼠类。

2.传染源

感染来源主要为患病或带虫猪和人,病原体存在于粪便中。

3.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口感染。

4.流行特点

本病可感染各年龄的猪,但以断奶后仔猪的易感性最强,感染率20%~100%不等。病猪和带虫猪食本病的主要感染源;其发生多与饲养管理不良、季节变化无常、猪体抵抗力降低等因素有明显的关系。地理分布较为广泛,南方地区多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冷的冬季和早春多见。本病多呈散发性,少见流行性。

(三)临床症状

猪结肠内的小袋纤毛虫,一般情况下为共生者,以肠内容物为食,对肠黏膜并无损害,但如宿主的消化功能紊乱或因种种原因肠黏膜有损伤时,虫体就趁机侵入肠壁,破坏肠组织,形成溃疡。溃疡主要发生在结肠,其次是直肠和盲肠。常与肠道微生物协同致病。临床症状因猪的年龄、饲养管理条件、季节不同而有差异。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临床症状按病程不同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具体有下列3种类型。

(1)潜在型 感染动物无症状,但成为带虫传播者。主要发现在成年猪。

(2)急性型 多发生在幼猪,特别是断奶后的小猪。主要表现为水样腹泻,混有血液。粪便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虫体存在。病猪表现为食欲不振,渴欲增加,喜欢饮水,消瘦,粪稀如水,恶臭。被毛粗乱无光,严重者1~3周死亡。

(3)慢性型 常由急性病猪转为慢性,表现出消化机能障碍、贫血、消瘦、脱水的症状,发育障碍,陷于恶病质,常常死亡。

(四)病理变化

小袋虫主要寄生于猪结肠,其次是直肠和盲肠。一般无明显变化,严重时主要引起卡他性、出血性乃至糜烂、溃疡的大肠炎;偶尔可引起肠穿孔及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病。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结肠小袋虫借助机械运动及分泌透明质酸酶侵入肠黏膜,引起大肠黏膜发生出血和凝固性坏死,并形成溃疡,在坏死和脱落的肠上皮与黏膜中或黏膜的表面可检出大量的小袋虫;有时候毛细血管与淋巴管也受侵害,在受累组织中有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五)诊断

检出虫体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本病的生前诊断科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分辨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死后根据剖检变化进行诊断。

1.临床综合诊断

本病主要感染断奶仔猪;多发于冬春季节;成年猪一般除粪便带有血液和黏液外,一般无明显症状,仔猪多呈大肠炎的表现。

2.流行病学诊断

主要感染猪和人,感染各年龄的猪,但以断奶后仔猪的易感性最强,感染来源主要为患病或带虫猪和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冷的冬季和早春多见。本病多呈散发性,少见流行性。

3.实验室诊断

(1)粪便检查 取新鲜粪便加生理盐水稀释,也可滴加0.1%碘液,使虫体着色而便于观察,涂片镜检,可见活动的虫体,冬天检查可用温热生理盐水。新鲜粪中可检出滋养体,陈旧粪便中可检出包囊。

(2)死后剖检 刮取猪肠黏膜作涂片镜检检查虫体。

(3)病理组织检查 检查滋养体,可见虫体大呈卵圆形,原生质中有致密肾形大核,虫体表有整齐排列的纤毛,镀银染色可使纤毛更为突出。

(六)防治

1.预防措施

预防本病主要是搞好猪场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搞好猪粪便的发酵处理,避免含有滋养体和包囊体的粪便对饲料和饮水的污染。

2.治疗

治疗可选用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索或甲硝唑等药物。

口服甲硝唑,每千克体重8~10mg,3次/d,连用5~7d,能彻底驱除虫体。为避免重复感染,在投药的同时,每天应及时清除粪便,并用1∶500菌毒敌液喷洒猪栏与运动场,以杀灭外界环境中的包囊。

3.发病时的防治措施

发病时应及时隔离,治疗病猪;粪便应及时清除,发酵处理;饲养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清洁,以防感染。

五、猪囊尾蚴病

猪囊尾蚴病是由带科带属的寄生于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横纹肌所引起的疾病。又称为“猪囊虫病”。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是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特征为寄生在肌肉时症状不明显,寄生在脑时可引起神经机能障碍。

(一)病原

猪囊尾蚴亦称猪囊虫,俗称“痘”、“米糁子”。呈椭圆形,白色半透明的囊泡,囊内充满液体。大小为(6~10)mm×5mm,囊壁上有1个内嵌的头节,头节上有顶突、小钩和4个吸盘(图2-5)。

图2-5 猪囊虫(邱汉辉.家畜寄生虫图谱.1983)

(1)头节向内陷入(2)头节伸出

猪带绦虫亦称有钩绦虫、链状带绦虫、猪肉绦虫。呈乳白色,扁平带状,长2~5m。头节小呈球形,其上有4个吸盘,顶突上有2排小钩。全虫由700~1000个节片组成。未成熟节片宽而短,成熟节片长宽几乎相等呈四方形,孕卵节片则长度大于宽度。每个节片内有1组生殖系统,睾丸为泡状,生殖孔略突出,在体节两侧不规则地交互开口。孕节单个或成段脱落。

虫卵呈圆形,浅褐色,两层卵壳,外层薄且易脱落,内层较厚,有辐射状的条纹,称胚膜,卵内含六钩蚴。虫卵大小为31~43μm。猪带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中,其孕卵节片不断脱落,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孕卵节片在直肠或在外界由于机械作用破裂而散出虫卵。虫卵被中间宿主(猪、犬、骆驼、猫和人等)吞食后感染。猪吞食孕卵节片或虫卵而感染,孕卵节片或虫卵经消化液的作用而破裂,六钩蚴借助小钩作用钻入肠黏膜的血管或淋巴管内,随血流带到猪体的各部组织中,主要是横纹肌内,发育为成熟的猪囊尾蚴。人吃入含有猪囊蚴的病肉而感染。猪囊尾蚴在胃液和胆汁的作用下,于小肠内翻出头节,用其小钩和吸盘固着于肠黏膜上发育为成虫。一般只寄生1条,偶有数条。

发育时间:在猪体内的虫卵发育为囊尾蚴需2个月;在人小肠的幼虫发育为成虫需2~3个月。成虫在人的小肠内可存活数年至数十年。

绦虫患者每天通过粪便向外界排出孕卵节片和虫卵,每月可排出200多节,可持续数年甚至20余年。每个节片含虫卵约4万个。

虫卵在外界抵抗力较强,一般能存活1~6个月。

(二)流行病学

1.易感性

各种猪均可感染,对仔猪致病力较强。

2.传染源

患病或带虫的人,存在于粪便中、污染饲料和饮水中的孕卵节片均可成为该病的传染来源。

3.传播途径

猪和人均经口感染。

4.流行特点

猪散养是猪感染的重要因素,猪多因吃入绦虫患者的粪便或被粪便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人患绦虫病是由于吃了含猪囊尾蚴的肉。

(三)临床症状

猪囊尾蚴多寄生在活动性较大的肌肉中,如咬肌、心肌、舌肌、肋间肌、腰肌、肩胛外侧肌、股内侧肌等,严重时可见于眼球和脑内。轻度感染时症状不明显。严重感染时,表现为营养不良,生长缓慢,贫血,水肿;体形改变,肩胛肌肉表现严重水肿、增宽,后肢肌肉水肿隆起,外观呈哑铃状或狮子形。走路时四肢僵硬,左右摇摆。叫声嘶哑,呼吸困难,睡觉发鼾。重度感染时,触摸舌根或舌腹面可发现囊虫引起的结节。寄生于脑时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症状,特别是鼻部的触痛、强制运动、癫痫、视觉扰乱和急性脑炎,有时突然死亡。

(四)病理变化

囊尾蚴病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由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和毒素的作用。囊尾蚴在组织内占据一定体积,是一种占位性病变;同时破坏局部组织,感染严重者组织破坏也较严重;囊尾蚴对周围组织有压迫作用,若压迫管腔可引起梗阻性变化;囊尾蚴的毒素作用,可引起明显的局部组织反应和全身程度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及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等。猪囊尾蚴在机体内引起的病理变化过程有三个阶段:

(1)细胞浸润,病灶附近有嗜中性、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噬细胞等浸润;

(2)发生组织结缔样变化,胞膜坏死及干酪性病变等;

(3)出现钙化现象。整个过程约3~5年,囊尾蚴常被宿主组织所形成的包囊所包绕,囊壁的结构与周围组织的改变因囊尾蚴不同寄生部位、时间长短及囊尾蚴是否存活而不同。

(五)诊断

1.临床综合诊断

轻症的囊尾蚴病在临床上不易察觉,只有当猪在严重感染时才呈现症状。当在皮下触摸到弹性硬的黄豆粒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可疑结节时应疑及囊尾蚴病。若有原因不明的癫痫发作,又有在此病流行区生食或半生食猪肉史,尤其有肠绦虫史或查体有皮下结节者,应疑为脑囊尾蚴病。

2.流行病学诊断

该病分布广泛,呈散发,猪感染率较高。

3.实验室诊断

(1)病原学检查 可手术摘取可疑皮下结节或脑部病变组织做病理检查,可见黄豆粒大小,卵圆形白色半透明的囊,囊内可见一小米粒大的白点,囊内充满液体。囊尾蚴在肌肉中多呈椭圆形,在脑实质内多呈圆形,在颅底或脑室处的囊尾蚴多较大,约5~8mm,大的可达4~12cm,并可分支或呈葡萄样。

(2)免疫学检查 包括抗体检测、抗原检测及免疫复合物检测。

(六)防治

1.预防措施

(1)讲究卫生,做到人有厕所猪有圈,防止猪吃入粪而感染猪囊虫病。

(2)加强肉品卫生检验。检出的猪囊虫肉按GB 16548—200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不食生猪肉或未熟透的猪肉,食品生熟要分开。人患绦虫病时,应进行驱虫治疗,驱出的虫体和粪便必须严格处理,消灭感染源。

(4)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护能力,把好“病从口入”关。

2.治疗

在实际生产中,对猪囊尾蚴病的治疗意义不大。驱虫后应检查排出的虫体有无头节,如无头节则虫体还会生长。口服吡喹酮,每千克体重50mg,每天1次,连用3d。或用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20mg,口服,每隔1d再服1次,共服3次。

3.发病时的防治措施

发生该病的地区要进行人的猪带绦虫病普查,如果发现应该及时进行驱虫,做到猪圈和厕所分开,粪便必须入厕,杜绝猪和人粪便接触的一切可能性。

六、姜片吸虫病

猪姜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姜片属的布氏姜片吸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吸虫病。本病对人和猪的健康有明显的损害,可引起贫血、消瘦、发育不良和肠炎,甚至引起死亡。

本病主要流行于亚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如东南亚各国。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市,长江以北的部分地区(如山东、河南和陕西等)也有本病流行。本病影响幼猪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一)病原

该病是由寄生于猪和人(偶尔寄生于狗和野兔)的小肠内引起的。新鲜的姜片吸虫呈肉红色,虫体肥厚,叶片状,形似斜切的生姜片,故称姜片吸虫。大小为(20~75)mm×(8~20)mm,厚2~3mm。体表被有小棘,尤以腹吸盘周围为多。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发达,呈倒钟状,与口吸盘靠近,大小为口吸盘的3~4倍。咽小,食道短。两条肠管呈波浪状弯曲,伸达虫体后端。睾丸2个,分枝,前后排列在虫体后部中央。雄茎囊发达。卵巢分枝,位于虫体中部稍偏后方。卵黄腺呈颗粒状,分布在虫体两侧。无受精囊。子宫弯曲位于虫体前半部,卵巢与腹吸盘之间,内含虫卵。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前方。

虫卵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淡黄色,卵壳很薄有卵盖,卵内含有1个胚细胞和许多卵黄细胞。虫卵大小为(130~150)μm×(85~97)μm(图2-6)。

图2-6 布氏姜片吸虫(邱汉辉.家畜寄生虫图谱.1983)

(1)虫体 (2)虫卵 (3)囊蚴

布氏姜片吸虫需要一个中间宿主——扁卷螺,并以水生植物为媒介物才能完成生活史。成虫寄生于猪的小肠。成熟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落入水中,虫卵在27~32℃的水中,经3~7d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游动,遇到扁卷螺后即侵入体内,在25~30d内经胞蚴、雷蚴、子雷蚴发育为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在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菱角、荸荠、慈姑等上形成囊蚴。猪吞食粘有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囊蚴在十二指肠发育为成虫,一般需要100d。虫体在猪体内的寿命为12~13个月。

(二)流行病学

1.易感性

猪和人均可感染该病。主要危害幼猪,仔猪断奶后1~2个月即可发生感染,以5~8月龄感染率最高,以后随年龄增长感染率逐渐下降。狗和野兔偶尔也可以感染。

2.传染源

带虫或患病的猪、人、狗和野兔等,虫卵随粪便进入水中;水中有中间宿主扁卷螺;猪吃了带有中间宿主的植物而感染。

3.传播途径

主要经口感染。

4.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分布在习惯以水生植物喂猪的南方。凡以猪、人粪便当作主要肥料给水生植物施肥;以水生植物直接喂猪;池塘内有扁卷螺孳生等,往往是地方性流行的主要原因。

该病一般5~10月份开始流行,6~9月为感染高峰。发病多在夏秋季,有时延续到冬季。

(三)临床症状

姜片吸虫在十二指肠寄生最多。对吸着部位产生机械损伤,引起肠黏膜充血,肿胀、黏液分泌增加,并可引起出血或小脓肿。由于寄生虫夺取大量营养,使患猪生长发育迟缓,呈现贫血、消瘦和营养不良。严重感染时,由于虫体大,可堵塞宿主肠道,影响消化和吸收机能,甚至引起肠破裂或肠套叠而死亡。患猪以幼龄为多,表现精神沉郁,被毛粗乱无光泽,食欲减退,逐渐消瘦。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粪便中混有黏液。贫血、眼结膜苍白,水肿,尤其是以眼睑和腹部水肿更为明显。重者死亡。

人以儿童患病为多。患者由于吃入附有囊蚴的水红菱、荸荠、茭白、莲藕等水生植物而感染。表现消化功能紊乱,腹胀、腹痛,逐渐消瘦,贫血,浮肿。儿童可致发育不良,智力减退,少数患儿可致死亡。

(四)病理变化

姜片吸虫使吸着部位的肠黏膜发生机械性损伤,引起肠炎、肠黏膜脱落、炎症、水肿点状出血及溃疡。感染强度高时可引起肠阻塞,甚至引起肠破裂或肠套叠。虫体代谢可引起宿主贫血、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中性粒细胞减少。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结合临诊症状、粪便检查和剖检发现虫体等综合诊断。

1.临床综合诊断

病猪精神沉郁,低头弓背,消瘦,贫血,水肿(眼部、腹部较明显),食欲减退,腹泻,粪便带有黏液,幼猪发育受阻,增重缓慢。姜片吸虫吸附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黏膜上,肠黏膜有炎症、水肿、点状出血及溃疡。大量寄生时可引起肠管阻塞。

2.流行病学诊断

猪有采食水生植物的病史,多发病于夏秋季节,呈地方性流行。

3.实验室诊断

常采用水洗沉淀法或直接涂片法检查虫卵。姜片吸虫卵淡黄色,卵圆形,两端钝圆。长130~145μm,宽85~97μm。卵壳较薄,卵盖不甚明显,卵黄细胞分布均匀,卵胚细胞1个,常靠近卵盖的一端或稍偏。

(六)防治

1.预防措施

(1)定期驱虫 病猪及时治疗,流行地区每年春、秋两季进行预防性驱虫。

(2)加强粪便管理 人和猪的粪便发酵处理后,再作水生植物的肥料。

(3)消灭中间宿主 用干燥灭螺或以灭螺剂杀螺,如用硫酸铜、生石灰等。

(4)饲养卫生 勿放猪到池塘自由采食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洗净浸烫或做成青贮饲料后再喂猪。

(5)人身防护 人不生食菱、荸荠、茭白、莲藕等水生植物或食用前用沸水浸烫。

2.治疗

(1)敌百虫,每千克体重100mg,混料早晨空腹喂服,隔日1次,2次为1个疗程。

(2)丙硫咪唑(抗蠕敏),可按每千克体重5~20mg给药,早晨空腹饲喂,隔日1次,2次为1个疗程。

(3)硫双二氯酚(别丁),每千克体重60~100mg,混精喂服;吡喹酮,每千克体重50mg,混料喂服。

(4)可选用六氯对二甲苯、硝硫氰胺、硝硫氰醚等。注意休药期。

3.发病时的防治措施

一旦发现病猪,及时采用有效药物驱虫;病猪粪便要消毒发酵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