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电商创富笑傲江湖
电商,即电子商务的简称,是近十几年来兴起的新兴产业,并以高速发展的姿态跻身商海,成为财富新贵。回顾电商的发展史,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大致可以为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约为1995年~1998年)是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网络刚刚诞生不久,中国网民的数量相对较少,准确地说,1996年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才建成并正式开通;同年,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CIECC)正式成立。由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承建并运营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是国家“金关工程”的骨干网络,是我国外经贸专用网络。1996年9月,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成为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的第一个用户。1997年,中国商品订货系统(CGOS)、中国商品交易中心(CCEC)、虚拟“广交会”等大型电子商务项目陆续推出,拉开了中国电子商务应用的序幕。同年,北京、上海等城市启动电子商务工程。接下来的1998年,对中国电子商务来说,是宣传,是启蒙,是概念和技术的推广。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约1999年~2003年)是电子商务的大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众多商务网站的出现。1999年5月18日,B2C模式的8848同站建成,标志着中国电子商务开始进入务实阶段。1999年5月,中华网成立,并于同年7月在美国Nasdaq以每股20美元成功上市,成为在美国NASDAQ第一个上市的中国概念网络公司股,上市一周内股价攀至67美元。1999年8月18日,易趣在上海成立。进入2000年,电子商务领域百舸争流。上半年,新浪、网易、搜狐几大门户网站的相继在NASDAQ上市,引起中国电子商务进一步的快速扩张。
几大门户网站相继在海外上市,似乎让人们看到了电子商务的潜力,加上网络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法规建设也有了较大进展。随着网络安全等问题的逐渐解决,政府、各行业部门以及众多企业对电子商务已经从密切关注开始走向了实施。此外,网民数量的急剧增长,电子商务的环境日趋成熟也为电商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当当、卓越、阿里巴巴、慧聪、全球采购、淘宝、京东商城,这几个响当当的名字都是在当时的环境中诞生的。
据统计,2001年中国B2B网站达1345个,能够有效、持续运营的有667家。全年成交额为1075亿元,比2000年的767.7亿元增长了40%。这一年,海尔集团因采用了电子商务,产生的直接效益达15亿元人民币。尝到了电子商务的甜头,越来越多的企来开始步入电子商务的殿堂。(摘引自电子商务协会网站)
伴随着网民数量的急剧上升,电子商务越来越红火。据CNNIC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6800万,半年内增长了890万。上网计算机已达2572万台,网站数473900个,分别比半年前增长23.5%和27.5%。
新华网5月29日报道,卓越网平时月销售额约1000万元,而从4月29日到5月4日,仅短短的5天,销售额已经突破1500万元;易趣网日均的出价次数从2003年4月的3万多,增长到超过4万,日均交易额从2003年3月180万元猛增到230万元。
在NASDAQ,中国电子商务股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和追捧。非典时期三个月,NASDAQ交易所“新浪”股票每股市价由3月31日8.42美元上升到6月30日的20.25美元,平均上升了2.4倍;“搜狐”股价由10.92美元上升到34.00美元,上升了3.l倍;“网易”股价由14.95美元上升到36.47美元,升2.4倍。2003年4月1日至6月30日三个月来,这些中国电子商务股股价的飙升,使它们成为NASDAQ市场上名副其实的绩优股。它们股价的成长速度高于NASDAQ所有股票平均成长速度10倍以上,它们成为高速成长股,其成长速度列NASDAQ所有股票的前10名。非典时期,中国电子商务走出了一个高潮,从此步入一个稳步发展的轨道。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第三个阶段(2003年~)为稳步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经过激烈的竞争与整合,淘汰了许多电商,同时也诞生了许多新的电子商务运营商。此后的电子商务虽历经波折和低谷,但总体上仍然在不断壮大。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近三年来,电子商务行业仍处于稳步增长状态。截止到2010年12月底,我国行业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达9200家,同比增长21.3%;截止到2011年12月底,我国行业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达20750家,同比增长43.1%;截止到2012年12月底,国内电子商务企业已达24875家,较上一年度增幅达19.9%,交易规模达7.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83%,占全年国民生产总值(GDP)总量51.93万亿的15%强。该报告还预测,2013年,电商企业将达到25529家。
由此而言,中国电子商务企业仍处在不断的增长之中。业内人士乐观估计,2015年底,电商年度总盈利将达到1万亿的水平。
电商,用电脑与键盘构建出一个庞大的体系,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财富,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在复杂的网络世界中分流、扩展与增生。
小结 问题与思考
综观改革开放以来最具规模的这几波财富浪潮,我们大体上可以看到中国社会财富增长的脚步。早期的乡镇企业即后来的民营企业及股份制企业作为改革之初的创富先锋引领了改革之后第一波财富潮。而此时乡镇企业分布比较密集的是沿海各省,内陆地区少有较上规模的乡镇企业。此时起,就打下了发展不平衡的隐患。改革之前,各省人均收入水平差距不大,老工业基地情况较佳。比如,改革之前的1978年,广东省的国民生产总值还不如辽宁省的1/3,改革之后的2005年,一个广东省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超过东北三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
社会财富在增长,贫富差距也在扩大。第二波财富浪潮国企改制,几乎令所有的轻重老工业基地窒息。重灾区辽宁,国企改制过程中全省下岗工人超过百万,民营资本开始大举进军国企。为了搞活企业,招商引资,国企低成本甚至零成本转让的案例数不胜数。这个过程一方面加大了民营企业的数量,一方面也改变了社会财富的结构,财富开始向少数人集中。新“三座大山”医疗、教育、养老开始显现。
而对于第三波财富浪潮,即与股份制改造相对应的新兴资本市场——股市来说,自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争议。最为权威的党报——《人民日报》曾刊发措辞严厉的批评性文章。而争论归争论,发展仍然是压倒一切的目标。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股票市场的确起到了设计之初的合理促进资源配置的作用,汇集了社会闲散资金。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股市制造的一夜暴富的神话也具有极大的不合理性。比如盈科数码一经上市,所获得的利益远超长江集团几十年发展所获得的财富积累。巨大的反差不能不令人思考:你的价值在哪里?客观地说,股市最大程度上完成了募集资金的作用,但却较少考虑投资者权益。换句话来说,一个只懂得如何圈钱的股市也是一个不健康的股市,不利于做大资本蛋糕。由此而言,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第四波财富浪潮房地产业的发展中,住宅商品化是根本前提。在当时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推进的背景下,住宅商品化已不是一个悬念,而是势在必行的改革出路。而发展之初的房地产业,也的确符合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至关重要的房价也符合公众的收入水平的要求,尚未招致社会的批评。随着经济和环境的改善,住房需求的加大,地产蛋糕越来越大,房价越来越高,直至地产泡沫的出现。有的家庭,集毕生的积蓄也买不到一所属于自己的住宅,而炒房一族却手握房产待价而沽,商品化的房产,人们赖以生活的资源开始集中在少数资本手中。人们不得不开始为生存而奋斗,不得不向财富低头,仰看着高房价而捂住自己的口袋过日子。社会财富开始了奇妙的转换,绝大多数可支配财富凝固在一所所灰色建筑中,财富毫无悬念地向地产业集中,地产商赚得脑满肠肥,招摇过市。客观地说,过热的地产业以及高房价剥夺了大多数人的财富积累,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理想开始崩塌,经济与社会开始畸形发展。当一个社会不得不为生存而支付绝大多数收入之时,社会就不会健康发展,危机就会萌生,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尽管当前的地产业已出现拐点,但房价的水平还远未降到正常范围内。财富蛋糕大了,却不属于大多数社会公民。这是一个可怕的现象,而如何改变这一切,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比较而言,第五波财富浪潮的资源致富虽然富了一批人,但带来的负面作用却十分明显,不仅矿难频出,也制造了许多金融乱象。而对于如何使用一次性社会公共资源来说,则是一个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对于公众来说,最没有非议与批评的要数第六波财富浪潮了。以电子商务为特征的第六波财富浪潮是建立在信息通讯基础上的财富运动。比较而言,电子商务的方便快捷以及低成本优势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渠道与方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电商队伍在不断壮大,财富效应愈趋明显。目前而言,电子商务的发展仍有巨大的空间,客观估算,电子商务的发展高峰期尚未到来,盈利能力仍处于增长阶段。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一系列造富运动,国家经济总量不断增长,财富蛋糕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十年来,经济发展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仅从货币的供应上来说,2002年,货币供应总量只有16万亿元,至2012年底,货币供应总量已突破100万亿元。抛开诸多经济发展中不健康因素,整个社会的财富蛋糕越来越大。
2012年7月,连续四年跟踪研究中国富裕人士数量与地域分布情况及消费习惯的《2012胡润财富报告》出炉,根据该报告,截至2011年底,中国内地的千万富豪人数第一次突破102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6万人,涨幅6.3%;其中亿万富豪人数已达63500人,比上一年增加了3500人,涨幅5.8%。每1300人中有1人是千万富豪。报告中“富裕人士”的门槛为:拥有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资产的个人,资产包括可投资资产、未上市公司股权、自住房产和艺术品收藏。
该报告还公布了千万级富豪的地域分布:从富人的长期居住地分布来看,北京富豪最多(千万富豪人数占全国比例为17.5%),广东次之(16.4%),上海排名第三(13.7%),浙江(13%)第四,江苏(7.2%)第五,福建以2400名亿万富豪和38600名千万富豪,排在第六位,其中千万富豪人数占全国的3.8%。
据此而言,中国富了,富豪不再是难得一见的人物,生活中擦肩而过的貌似平常的人物,也许就是一位千万级或亿万级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