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以仁处世,广结善缘

以仁为本,以义立身,仁之所在,天下归心。仁爱之道,爱人之心广博深远,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淡泊名利,宠辱不惊,则人心尽归之,故言仁者无敌。所谓存仁于天下,便可以理天下;行仁于天下,便可以得天下。

仁者,无思而大思生,无威而大威至。怒言相向,盛气凌人,不但无助于树威,相反声名倒地,伤人不利己。所以说,庄重、宽厚用以待人,反能树威博信。

御人,施政,没有什么比仁更重要。没有仁来维系的人际关系,将最终分崩离析。博爱的施行,直指人心,感化人心,最终征服人心。

人生在世,当以仁为立身处世之本,在日常人际交往和工作中,要努力行仁义之道,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必能广结善缘,成就崇高的人生境界。

一、大仁大义,高尚做人

1.仁,就是义

儒家思想,由上古圣贤相传的意旨中,演化出以“仁义”作为自己的中心思想。老子说的冲和,与孔子说的中和,仔细玩味,也都是仁。

《孟子》中说:“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这个说法却少有人能简捷地说得出来。仁,是孔门学说的中心,而义又是“行仁”的体现。我国历代的圣贤以死卫大道,以死殉真理,以死赴国难的精神,都是从这里产生的。孟子所揭示的浩然之气,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都是从这里培养出来的。

《易经·系辞》中说:“立天之道,叫做阴与阳;立地之道,叫做柔与刚;立人之道,叫做仁与义。”所以说仁义的精神,也就是人道精神。儒家以“讲仁义”称道于世,他们的仁义精神,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博爱的精神,正义的精神。仁里面含有“爱”和“生”的意思。《中庸》中说:“仁,就是人。”程伊川说:“人的形体可以叫做仁。”朱熹只以心之德、爱之理来解释仁的实质。因为他还没有领悟到“生生不息”的玄妙之处,而《易经》的玄奥、精要之处也就在这里。

《易经》中说明了乾开始于万物,以乾一统于天,而说乾为仁,则是汉代儒家继承古义的精微之处。后代人却是走马观花,致使最高尚的民族精神逐渐下降,而落于柔夷空寂没有作为的境地。义里面含有“宜”的意思,也通“至善”。《中庸》中说:“义就是宜。”孟子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必经之路。”所以说义是人们必行必经的道路,陈淳称为“当然而然,无所作为而然”。当然而然,就是说道体;无所作为而然,就是说德行。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应该”,应该是这样做就这样做。

道的实质,也是正义的实质,即义不容辞;该进就进,该退就退;该做就做,该放手就放手;甚至该生就生,该死就死。看到的都是义,全不计较生死。这样,便能产生“如果是自己亏了理,即使对方是个很平凡的人,我也害怕他;如果自己是正确的,即使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敢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人们的行为,如果是有条件的行为,有目的的行为,便是功利的行为;只有无条件的行为,无目的的行为,才是道德的行为,才是行道、行义的做法,这就是人与禽兽的不同之处。所以孔子说:“有杀身以成仁,不必求生来损害仁。”孟子说:“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这就是人所以为人的地方,这就是人与禽兽不同的地方,它也可以说是“劲气”内敛的地方。

“养天地正气”,就要明白“正气”自“劲气”中来,禽兽只有自然的生死,却没有道德的生死,也就是“义”上的生死。人,只能是顺自然而生,顺自然而死。不了解当生时则生,该死时就死,不知道违逆了道德仁义而苟且偷生,这样与禽兽又有什么区别?

2.大仁大义真君子

提到人品,人们常常用“仁义”与否来衡量。可见“仁”、“义”二字在人生之中是何等的重要。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对仁、义的倡导,莫过于春秋时的孔子了。乃至现代判断“仁”与“义”的标准,运用的还是孔子的学说,只是打上了现代的烙印而已。

在孔子的学说中,论“仁”的占相当大的部分。

何谓仁?子贡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孔子。孔子的回答是:“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就是说:能在天下实施谦恭、宽厚、信诚、敏捷、施惠五种品德,就是仁了。

在孔子看来,仁比水与火更重要。他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之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水和火,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但是,仁是比水与火更重要的,世界上没有仁来维系,那么,领导与被领导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变得彼此冷漠甚至分崩离析而不可收拾。所以,仁是绝对重要的。水火可以让人烧菜做饭生活得好好的,但一不小心也可以被水淹没被火烧掉。可是被仁害死的,至今还未曾见过。

如果泛泛地讲,做人要讲“仁义”,把仁义当成道德范畴的一个词来理解也是可以的。但严格地说,“仁”和“义”在意义上是有区别的。“仁”是仁爱,仁慈。“义”是正义、道义、信义等等。

解扬是晋国的大夫。《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楚国围攻宋国,久久不肯退兵。宋国向晋告急,晋国派解扬到宋国去,告诉他们晋国将要出动全部军队来解救宋国。在路上遇到了郑国人,他们捉了解扬,把他送给了楚国。楚国贿赂解扬,给他很多钱,让他说晋国不来救宋国了。解扬不答应。最后被强迫了三次才答应下来。楚人让解扬登上楼台,向宋人喊话。结果,解扬没有听从楚人贿赂他所要说的话,却完成了要宋人知道晋君起兵救宋的命令。楚人要把他杀掉,他回答说:“君能够下达命令,这就是义;臣能够接受命令,这就是信。信能载义而行,就是利。行义就不能信别人的,要信就不能听从两种命令。你要买通我,这是不知命,我答应你,是为了完成晋君的命令。我死了但完成了任务,是尽了我的责任。你也有忠实的臣下,我能够死得其所,又有什么别的请求呢?”于是楚国人放他回到了晋国。

解扬对义有着他自己的理解。

古人很看重义。《列子·说符》中说:“人而无义,惟食而已,是鸡狗也。”人若没有信义,只知道吃饭,那只能算是鸡狗之类了。汉代贾谊《新书·阶级》中说:“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不随便接近利益,不随便离开祸害,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正义。宋代邵雍《义利吟》中说:“君子尚义,小人尚利。尚利则乱,尚义则治。”意思是说:君子崇尚道义,小人崇尚私利。崇尚私利国家就混乱,崇尚道义国家就安定。清代李土恭在《颜习斋先生年谱》中说:“临财勿忘义,见义生可轻。”意思是说,见得钱财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正义;面临正义的事业,可以牺牲自己。总之,关于“义”字,可谓“前人之述备矣”。至于“桃园三结义”之类的故事,人们更是耳熟能详了。

人生在世,若是真的能够做到大仁大义,才能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

3.仁就是为人之道

孔子说:“仁人是安守仁道的,有智慧的人知道仁对自己有好处才去行仁。”又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韩愈说:“天地的大德叫做生,圣人的大德叫做仁。仁是生命的根本,生命又是仁的作用。所以产生生命的叫做仁,博爱就是仁。”以博爱为仁,实不足以完全代表仁。孔子又解释:“仁就是为人之道。”仁是做人的道理,仁是人性的实质。放弃了人性的真情,又怎么能说是为人之道呢?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进一步解释为:“仁就是人的心。”这不仅继承了孔子的意思,并进一步深入直指人心。说仁体现得足就可以入圣。所以说,天地只是仁的流行,圣人只是仁的体现。

英雄豪杰,除此也无可说立德立业。因为人充满在天地之间,所以说尽是一派生机浩然,一派生趣盎然,一派生意溥然。圣人与天地同仁,所以说圣人与天地同大。又可以说,圣人的德行与天地同高。

子贡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的,就是仁人了。”子贡说:“请问哪五种是仁。”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勉、慈惠。庄重就不会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护,诚实信用就会得到人们的信任,勤勉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使唤他人。”

《易经》中说:“怎么能说土里土气的诚恳不是仁呢?所以能博爱。”这是说明仁为爱的本体,爱为仁的实用。这就是说,只有仁者才能爱人,爱人就得到人;只有仁者才能爱国,爱国就能得到国家;只有仁者才能爱天下,爱天下则得到天下。

《易经》中又说:“天地的大德叫做生,圣人的大德叫做位,圣人能守住位叫做仁。”周代说人必然说到仁。韦昭注解说:“博爱于人作为人。”庄子认为爱人利物就叫做仁,贾谊说心兼有爱人叫做仁,所以说仁者爱人。爱人就没有偏颇、没有遗弃,这样天下就归顺了。所以孔子说:“怀着仁的人自己想立而立人,自己想达而达人,这可以说是行仁的方法了。”

4.躬身力行,规范于礼

孔子说:“没有仁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之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之中。仁人是安守人道的,有智慧的人知道仁对自己有利,于是去行仁。”这就是说没有仁就不能达到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

仁既作为天、人、物、我一体的大道,怎样才是为仁之道呢?孔子回答颜渊问仁时说:“抑制自己,一切都依从礼的规范去做,就是仁。一旦做到了,天下的一切都归向仁了。行仁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他人吗?”颜渊问行仁的条目,孔子回答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这就是说,做到这四条,就可以去行仁了。朱熹认为不是礼的就是私意,所以要尽量抑制自己的私意。尽量规范于礼,就是行仁。

怎样做才合乎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就像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就像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那样严肃认真。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在朝廷上没有人怨恨自己,在家族中办事也没人怨恨自己”这就是以敬恕之道来说明仁,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就是以自己的仁心去推及他人。也就是说自己要首先立人,自己首先要达到做人之道。所以回答樊迟问仁是“爱人”。如果扩充它就是:把自己所想的,施给于人,这样自己的仁心就更厚实了。再者,就是:“刚毅、说话真诚的人也接近于仁”。又如:“有仁德的人,说话真诚。”“躬身力行也近于仁。”“有仁德的人无忧愁。”“有仁德的人清静恬淡。”“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勇敢的人必然有仁德。”这些所说的都是“行仁”的条目。也就是说,行仁的道理,从这些方面做起,也就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了。

仁能够爱人,所以广业,所以成仁。仁能存于心,所以能立德,所以成就自己。孔子的圣学,以仁为中心主旨,以行仁作为最高理想,以成仁作为最高境界,不能离开片刻。所以孔子说:“仁人志士不因为求得生存而损害仁的形象,他们能够牺牲自己来成就仁。”又说:“富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是从正确光明的途径得到的,不强求。贫贱是人人都讨厌的,不是以正确的手段丢掉的,不舍弃。君子丢掉了仁,怎么能成名?君子不是每天吃饱了就算达到了仁。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违背仁,匆忙之时与仁同在,颠沛流离之时也与仁同在。”

成了圣人,成了仁人,这是内心的东西,而富贵功名是外表的东西。重视内心,轻视外表的人,就是君子;重视外表,轻视内心的人,就是小人。所以,君子安守于仁而达到仁,小人正好相反。

二、以仁为本,以仁处世

1.仁心即是人心

仁者与天地同在。仁心即是天心,也是人心。“以仁保持着做人的心”,也就是保存了天地之心,保存了人的本心。保存了人的本心,他的仁就不会丢失;扩充它,就会受用无穷。人的仁心仁性,本身就具备,不必到外面寻求。所以孔子说:“仁离我们遥远吗?只要我一想到仁,仁马上就来到了。”也就是说,仁不会远离我们的身边,求取就能得到仁,舍弃就会失去仁。反求于内,仁心自然存在,并且上合于天道。这样,天道也就在我的心中。

人性的真性真情之所以能保全与扩充,全在于能否守得住仁。所以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依于仁,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行仁义”,“由仁义而行”的义。又说:“知道了它,却不能守住它,虽然得到了它,必然会失去它。知道了它,心中的仁能守住,不是庄严而谨慎地对待它,行动也就没有礼规,也就不是好的了。”这就是彻头彻尾的真话。

守住了仁,就能看到人的性情,人的心血;守住了仁,就能看到人的德行,人的威严,人的仪表。行动有礼节,就能看到人的规范与法道。三者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到圣人的风范与气象。

有宽宏的度量与宽厚的仁,就会得到老百姓的赞赏与信任。圣人以体行天地之道来作为自己的立人之道,体行天地之心作为自己的立人之心。天地之道就是仁道,天地之心就是仁心。

2.仁是百善之首

孟子说:“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这才有不忍人之心的仁政。以不忍之心,施行不忍之心的仁政,治理天下就易如反掌。”又说:“恻隐之心,就是仁的开端。”“没有恻隐之心,就不是人。”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天地的大生命属于顺应天理的人。

怎样才能见到仁心?由好生之心见仁心,由爱人之心见仁心,由慈悲之心见仁心,由恻隐之心见仁心;由不忍人之心见仁心,由不忍物之心见仁心,由不忍天下之心见仁心。反之,没有好生之心不是人,没有爱人之心不是人,没有慈悲之心不是人,没有恻隐之心不是人,没有不忍人之心不是人,没有不忍物之心不是人,没有不忍天下之心不是人。引申说来,有仁心就足以入圣境,有仁心就足以保四海,有仁心就足以参天地!所以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总是以“存仁心于一心,而行仁于天下”为己任,方可有持守有作为,方可高大而长久。

存仁于天下,便可以理天下;行仁于天下,便可以得天下。“庭草不除留生气”,这是何等的仁心!何等的生气!“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这是何等的仁心!何等的生趣!在仁性中,我们应看到一片爱的流行,一片情的流行,一片生的流行。不这样,也难以看到天地。

古人云:“仁就是人性,爱就是情,仁是主体,爱是应用。”“仁就是道,乃是百善之首。”“仁是天下的公共之物,是善的根本。”又认为:“行仁以孝悌开始,孝悌是仁的引用之事。”“仁即是性,孝悌即是用。仁主要体现在爱人,爱还有什么大于爱亲,所以叫做孝悌,它就是做为仁的根本了!”这就说明了张横渠为什么把孝叫做仁的道理。推及行仁一事,扩充到国家、天下,于是仁的形体更明显了。

3.以仁为道,仁承天下

仁作为孔子的中心思想,也可以说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传统道德的中心要旨。唐尧虞舜以仁治理天下,孔孟以仁教导天下。而孔孟之后,能够发扬光大以仁为道、以仁为教的人,就要算宋代儒者,而宋代儒人中又尤以张横渠的《西铭》为首要,二程又专以开示之,说他的仁“纯粹广大”“自从孟子之后,儒者都没有其他更高的见识”。又说:“极其纯正无杂物,意义极其完备,就是仁的整体”。

张横渠在《西铭》中说:“乾称为父,坤称为母,我这里不能轻视啊!天地给了我的形体,天地统帅着我的性格。百姓与我都是同胞,万物与我都是一体。”大意也就是以天下为一家,以四海为一人,以天地万物人我浑然一体而不分。

张横渠又说:“尊重年纪大的人,就能赡养他人的长辈,以及自己的长辈;慈悲孤儿,就能抚爱他人的小孩,也能爱护自己的小孩。圣人的合德,贤惠而清秀。凡是天下的残疾人,孤寡老人,都是我长辈兄弟一般。时时保护他们,时时帮助他们,使他们快乐而不忧愁,纯粹是一片孝心,一片兄弟之情。违背了仁就叫做逆德,损害了仁就叫做盗贼。做恶的人没有才能,这是他践踏了自己的形象。”这里所说的意思,就是以天地人类为一个大家庭,纯属于孝经中的孝子心境。扩大到全人类,以对待父母兄弟的真情,来对待天下,对待全人类,这是何等的仁心慈怀?何等的博大清明?

儒家的理想世界是大同,完全要求以仁来覆盖天下,以仁来承载天下。所以孟子说;“尊敬自己的长辈及他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及他人的孩子,天下就能运于手掌之上。”接着说:“懂得变化则能善于遵照事物规律,穷神则善于继承自己的志向,不惭愧房子漏雨而去添盖,存心养性而不松懈。憎恶美酒,崇拜伯子的颐养。培养才能,这是颖封人的锡类。不放松劳累的形体,这是虞舜的功绩。没有劳作而得到食物,就是申生也恭敬。体形能够保全的人,会这样吗?勇于顺从命令的人,伯奇是这样的。富贵福泽,将会厚待我的人生;贫贱忧患,平庸也会成全于你;我存心顺其事物,没有我也能成功。”这是全文的总结,勾划出一个圣人仁士修养的最高境地,作为人生存心养性、育德修行的最高指导原则。

借宗法社会孝顺父母的行为,扩充到天下,以完成一个仁德的实践,以天地万物我为一体。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出,一个仁人的世界精神与宇宙精神的光辉伟大。

4.用恩威不如用仁礼

仁以立人,礼以待人,恩以怀人,威以服人。用仁礼可以达到恩威并济,用恩威也可以达到仁礼并行,这都是对待人们的大道。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勉、慈惠这五条,庄重就不至于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信就会得到他人的任用,勤勉就会得到工作效力,慈惠就会使唤他人。”

诸葛亮治理蜀国时,严刑峻法,没有半点虚假,恩威并用,国家达到了大治。孝直觉得过于刚猛,曾经对诸葛亮说:“从前汉高祖入关,规定了约法三章,秦国百姓知道他有德行。现在君主凭借你的威力,横跨一国,现在刚开始建立国家,还没有体现到恩惠安抚,而且客主的礼义,最好合适降下,愿请缓和刑罚松弛禁令,以安慰百姓的期望。”

诸葛亮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国因无道、苛政搞得民不聊生,只要有个普通人振臂大呼,天下就会马上土崩瓦解。高祖就是因这样的条件,才施以宽济。刘璋软弱,自开始以来,有累世之恩。法度放松,就会相互奉承,政德施不下去,威刑达不到严紧。蜀国士人官员都专权自私,君臣之道,渐渐淹没。授你高位,越高就越空虚。顺着施恩,恩完了就出现散漫,弊端就慢慢滋生了。”

曾国藩认为用恩威不如用仁礼。他说:“统帅军队的道理用恩不如用仁,用威不如用礼。仁就是所谓想立而立人,想达而达人。对待士兵如同对待弟子的心理,希望他有成就,希望他发达,他就会知恩的。礼就是所谓的无众寡,无大小,无怠慢。泰然而不骄傲。着装严整,容貌尊严,使人一看就怕他,保持着敬意,面临着庄严,在无形无声之中,经常保持严肃不可侵犯的样子,人们就知道威了。守住了这两条,就是到不开化的地方,也能行得通。”

5.刘秀以柔为仁安天下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从始至终地贯彻“柔道”的人,当数东汉的光武帝刘秀,他不仅在为人处世上以“柔”为主,在政治、军事诸方面也都体现出了这种精神,应该说他是以善玩“柔道”而取得巨大成功的开国皇帝。

刘秀生于公元前6年12月,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其父刘钦是南顿县令,在刘秀九岁时病故,此后,刘秀与哥哥刘便被叔叔收养。据说刘秀身长七尺三寸,美髯目,大口隆准,生有帝王象。兄长刘独有大志,好养侠客,而刘秀却好稼穑佣耕,刘就经常讥笑他。一次到亲戚家做客,宾朋满座,贵客云集,其主人蔡少公精通图谶之学,在述及谶语时说道:“将来刘秀必为天子。”原来王莽的大臣刘歆精通谶文,故改名为刘秀,大家也以为是大臣刘秀。谁知座上忽起笑声:“怎见得不是仆呢?”大家回头一看,竟是刘的弟弟刘秀,不禁一阵哄堂大笑。

刘秀思虑谨密,言语不苟,与人相交,也不记小怨,喜怒哀乐不行于色,史书上曾称赞他为人“谨厚”。在他二十八岁的时候,王莽的“新政”很不得人心,加上天灾人祸,各地的农民纷纷起义,尤其是绿林、赤眉两支起义军,声势浩大,直可与王莽军一较高低。在这种风起云涌的形势下,刘秀借南阳一带谷物歉收,与兄刘谋划起义,得众七八千人。

刘秀起义后,逐渐与当地的其他起义军汇合,一度并入绿林军。公元23年二月,绿林军为了号召天下,立刘秀的族兄刘玄为帝,年号更始,绿林军的势力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以至王莽“一日三惊”。王莽纠集新朝主力约四十二万人,号称百万,派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率领,直扑绿林军。刘秀等人放弃阳光,率部退守昆阳。

昆阳守军只有八、九千人,敌人则连营百里,势力太过悬殊,有些人主张分散撤出,刘秀坚决反对,认为如果并力御敌,尚有保全的希望,如果分散突围,必被包围消灭。他亲自率领十三骑趁夜突出南门求救,他说服了定陵、郾城等地的起义军,亲率精兵数千人偷渡昆水,突袭敌人,使敌人手忙脚乱,阵脚不稳,终至大败。昆阳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也为起义军推翻新莽政权奠定了基础。

但不久起义军内部发生了分裂,刘秀的哥哥刘被杀。因为自打败了王邑、王寻的军队以后,刘、刘秀的威名日盛,这就遭到另一派起义军将领的嫉妒,加上刘当初曾反对立刘玄为帝,正好借此进谗,说刘不除,终为后患。刘玄儒弱无能,并无主张,便听了人言,准备伺机发动。刘玄借犒军之机,大会群将,刘在列,刘秀领兵在外,未得参予。刘玄见刘腰佩宝剑,故意说有些奇异,要他献上来观看。刘并无防备,把宝剑呈了上去。刘的部下见事情不对,暗为刘着急,其实刘玄也是想借刘献剑之机,说他行刺,以便拘捕。但刘玄手里拿着宝剑,却犹豫起来,欲杀刘的诸将忙使人献上玉,与“决”同音,仿效范曾催促项羽杀刘邦的故事,是催刘玄快点决断的意思,但刘玄还是没有下令逮捕刘。回去以后,刘和诸将谈起这件事,觉得刘玄无能,不足为虑,也就一笑作罢。

不久,刘玄要杀曾不同意立他为帝的将军刘稷,刘知道后,跑到刘玄面前据理力争,刘玄理屈词穷,不能作声,但有些将领则鼓动刘玄拿下刘,刘玄的“拿”字刚一出口,刘即被人拿下,并立刻推出斩首。

刘秀当时正在父城,听到哥哥被杀,十分悲痛,大哭了一场,立即动身来到宛城,见了刘玄,并不多说话,只讲自己的过失。刘玄问起宛城的守城情况,刘秀归功于诸将,一点也不自夸自傲。回到住处,逢人吊问,也绝口不提哥哥被杀的事。既不穿孝,也照常吃饭,与平时一样,毫无改变。刘玄见他如此,反觉得有些惭愧,从此更加信任刘秀,并拜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

其实刘秀因为兄长被杀而万分悲痛,此后数年想起此事还经常流泪汉息。但他知道当时尚无力与平林、新市两股起义军的力量抗衡,所以隐忍不发。刘秀的这次隐忍,既保全了自己,又在起义军中赢得了同情和信赖,为他日后自立创造了一定条件。

等到起义军杀了王莽,迎接刘玄进入洛阳,刘玄的其他官属都载着布做的帽子,形状滑稽可笑,洛阳沿途的人见了,莫不暗暗发笑。唯有司隶刘秀的僚属,都穿着汉朝装束,人们见了,都喜悦地说:“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于是,人心皆归刘秀。

刘玄定都洛阳以后,便欲派一位亲近而又有能力的大臣去安抚河北一带,刘秀看到这是一个发展个人力量的大好机会,便托人往说刘玄。刘玄同意了这个请求,刘秀就以更始政权大司马的身份前往河北。开始了扩张个人势力,建立东汉政权的活动。

当时的河北有三股势力,最大的是王郎,他自称是刘邦的后代,号召力很大,其次是王莽的残余势力,再次是铜马、青犊等农民起义军。刘秀在河北每到一地,必接见官吏,平反冤狱,废除王莽的苛政,恢复汉朝的制度。释放囚犯,慰问饥民。所做之事,均都顺应民心,因而官民喜悦。

当时,有一个叫刘林的人向他献计说:“现在赤眉军在黄河以东,如果决河灌赤眉,那么百万人都会成为鱼鳖了。”刘秀认为这样太过残忍,定会失去民心,就没有这样做。

刘秀初到河北之时,兵少将寡,地方上各自为政,无人听他指挥,虽能“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立业”,但毕竟没有大量军队。他为王郎所追捕,曾多次陷入窘境。后来,他逐渐延揽了邓禹、冯异、寇恂、姚期、耿纯等人才,又假借当地起义军的名义招集人马,壮大声势,并联合信都、上谷、渔阳等地的官僚集团,才算站住了脚。由于他实行“柔道”政策,服人以德不以威,众人一旦归心,就较为稳定。

刘秀认为“柔能制刚,弱能制强”,他多以宽柔的“德政”去收揽军心,很少以刑杀立威,这一点,在收编铜马起义军将士时表现得最为突出。当时,铜马起义军投降了刘秀,刘秀就“封其渠帅为列侯”,但刘秀的汉军将士对起义军很不放心,认为他们既属当地军众,又遭攻打杀掠,恐怕不易归心。铜马义军的将士也很不自安,恐怕不能得到汉军的信任而被杀害。在这种情况下,刘秀竟令汉军各自归营,自己一个人骑马来到铜马军营,帮他们一起操练军士。铜马将士议论说:“肖王(刘秀)如此推心置腹地相信我们,我们怎能不为他效命呢?”刘秀直到把军士操练好,才把他们分到各营。铜马义军受到刘秀的如此信任,都亲切地称他为“铜马帝”。

在消灭王郎以后,军士从王郎处收得了许多议论刘秀的书信,如果究查起来,会引起一大批人逃跑或者造反。刘秀根本连看都不看,命令当众烧掉,真正起到了“令反侧子自安”的效果,使那些惴惴不安的人下定决心跟刘秀到底。

公元25年,刘秀势力十分强大,又有同学自关中捧赤伏符来见,说刘秀称帝是“上天之命”,刘秀便在诸将的一再请求下称帝,年号建武,称帝之后,便是和原来的农民起义军争夺天下,此时,他仍贯彻以柔道治天下的思想,这对他迅速取得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刘秀轻取洛阳就是运用这一思想的成功范例。当时,洛阳城池坚固,李轶、朱鲔拥兵三十万,刘秀先用离间计,让朱鲔刺杀了李轶,后又派人劝说朱鲔投降。但朱鲔因参与过谋杀刘,害怕刘秀复仇,犹豫不决。刘秀知道后,立即派人告诉他说:“举大事者不忌小怨”,朱鲔若能投降,不仅决不加诛,还会保其现在的爵位,并对河盟誓,决不食言。朱鲔投降后,刘秀果然亲为解缚,以礼相待。

公元前27年,赤眉军的樊崇、刘盆子投降,刘秀对他们说:“你们过去大行无道,所过之处,老人弱者都被屠杀,国家被破坏,水井炉灶被填平。然而你们还做了三件好事:攻破城市、遍行全国,但没有抛弃故土的妻子;第二件是以刘氏宗室为君主;第三件事尤为值得称道,其他贼寇虽然也立了君主,但在危机时刻都是拿着君主的头颅来投降,唯独你们保全了刘盆子的性命并交给了我。”于是,刘秀下令他们与妻儿一起住在洛阳,每人赐给一区宅屋,二顷田地。就这样,刘秀总是善于找出别人的优点,加以褒扬。

刘秀极善于调解将领之间的不和情绪,绝不让他们相互斗争,更不偏袒。贾复与寇徇有仇,大有不共戴天之势,刘秀则把他们叫到一起,居间调和,善言相劝,使他们结友而去。对待功臣,他决不遗忘,而是待遇如初。征虏将军祭遵去世,刘秀悼念尤勤,甚至其灵车到达河南,他还“望哭哀恸”。中郎将来歙征蜀时被刺身死,他竟乘着车子,带着白布,前往吊唁。刘秀的这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确实赢得人心。

刘秀实行轻法缓刑,重赏轻罚,以结民心。他一反功臣封地最多不过百里的古制,认为“古之亡国,皆以无道,未尝闻功臣地多灭亡者。”他分封的食邑最多的竟达六县之多。至于罚,非到不罚不足以毖后时候才罚,即便罚,也尽量从轻,绝不轻易杀戮将士。邓禹称赞刘秀“军政齐肃,赏罚严明”,不为过誉。在中国历史上,往往是“高鸟尽,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但唯独东汉的开国功臣皆得善终,就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刘秀“柔道”治国的可取性。

刘秀在称帝之前就告诫群臣,要“在上不骄”做事要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日慎一日,等等。在后来的岁月里,刘秀一直始终如一地自戒戒人,这种用心良苦的告诫,虽不能根本上扭转封建官场的习气,但毕竟起了一定的作用。当时军中武将多好儒家经典,就是很好的证明。

莫说“洪洞县里无好人”,封建官场虽是一片漆黑,但毕竟还会偶而闪现出一两个良心未泯的人物,就是这些凤毛鳞角的人物,已足以使我们兴奋不已。

“柔道”也属治人之术,但毕竟和虚伪、狡诈有本质的区别,因为后者已不是“术”,而是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了。如果连这样的“术”也否定了,那就陷入“文革”期间的“清官比赃官还坏”的荒谬逻辑。

刘秀“柔道”兴汉,少杀多仁,不论是军事,政治还是外交等方面都治理得很好。曹操以奸诈成功,刘秀以“柔道”而有天下,这难道不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吗?看来,儒、道理论并非迂腐之学,只要运用得当,完全可以比别的方法更有效,更好。只是千百年来,儒、道之学在这方面的光辉,已被凶残狡诈的人性给掩盖涂篡得不成样子了!

或许,即使对照一下今天,看看刘秀的治身、治国、治民之道,仍不无启示。

三、施以怀柔,以威德服人

1.恩威并施,不战而屈人之兵

政治战的含义,主要是指自己首先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组织等各个方面做好工作,“先为不可胜”,然后以强大的国力尤其是军事力量为后盾,对敌国展开强大的政治攻势,软硬兼施,刚柔并举,以“不战”达到“战”之目的。例如宣传自己力量多么强大,宣扬自己的社会制度多么优越,君主多么贤明,人民生活多么富裕幸福,揭露对方君主的暴虐,政治的黑暗,吏治的腐败,说明自己出兵是为了除暴安民,拯民于水火之中,自己的军队是为正义而战的正义之师,是战无不胜的无敌之军,同时在物质上给对方以诱惑,给敌国人民以实惠,诱使他们同其君主离心离德,对他们的祖国不忠不爱,倾心投奔于我。总之,一方面施以“威慑”,另方面又施以“怀柔”以威德服人,不战而胜。正如荀子讲的,“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荀子·王制》)这时讲的“眇”字,是“尽”的意思。“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指的是尽天下之仁,尽天下之义,尽天下之威之意。

以国家实力为后盾,辅以“服人之道”的“威行制人”战略策略,由于在使用时强调的侧重面不同,又可分为“战威”、“战德”、“战富”三种形式。

(1)“战威”。这是以军事上强大的压力为“威慑”,辅以政治攻势,以“威慑”为主、“怀柔”为辅的战略策略。如《尉缭子》讲的“高之以廊庙之论,重之以受命之论,锐之以逾垠之论,则敌国可不战而服”“讲武料敌,使敌之气失而师丧,虽形全而不为用”;张预讲的“明赏罚,信号令,完器械,练士卒,暴其所长,使敌从风而糜”,就是“战威”。从战略或策略上讲,大军压境,兵临城下,但不立即付诸武力,而是施之“怀柔”,令敌全师归降,也是“战威”。

(2)战德。这是以自己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幸福、国家军力强大为后盾,以政治攻势为主、不以势压人的“以德兼人”为战略。“以德兼人”的核心是与敌国君主争夺“民心”。它的老祖宗是孔子。孔子说:“柔远人,则四方归之;归诸侯,则天下畏之。”“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荀子讲的“彼贵我名声,美我德行,欲为我民,故辟门除涂以迎吾入。因其民,袭其处,而百姓皆安。立法施令,莫不顺比。”(《兵略训》)《淮南子》说的“修政于境内而远方慕其德,制胜于未战而诸侯服其威”等等,都属于“越德”。

历史上有些学者把孔子的“战德”思想单纯地理解为“以德服人”,忽视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为后盾,这是与儒家始祖的意愿相悖的。孔子一贯主张文事必有武备,武事必有文备,文武合璧,宽猛相济。想通过单方面的实行“仁义道德”而无国家实力作依托,“柔远人、怀诸侯”就成了一句空话。正如商鞅曾经说过的那样,“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相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商子·划策》)孔子的“战德”战略实际上是一种以实力为后盾同敌国君主争“民”的战略,是一种以文夺心、不动干戈、不用多鼓、和平演变的政治攻心战略。荀子把这一战略列入《议兵篇》范围就是此意。不是“不战”,而是“德战、心战”,打“政治战”。

中国历史上对“战德”战略设计得最具体精彩的当数西汉的名臣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他给汉文帝出主意,对匈奴应采取“建三表”、“设五饵”的“战德”战略同单于“争其民”。

所谓“建三表”,第一是取信于匈奴之民,表明汉家天子说话是算数的,即使“梦中许人”,醒来后也决不食言,使匈奴人“信陛下之诺,若日出之灼灼”。第二是使匈奴之民确信陛下之爱,表明汉家天子是厚爱匈奴人民的,使他们感到见到陛下就像“弱子之遇慈母”一样。第三是使匈奴之民确信陛下会用他们之才,表明汉家天子是爱惜人才的,只要有一技之长,就一定可以得到陛下的赞赏与重用,即“苟有技之所长与其所工,一可以当天子之意”。有此“三表”,就为争取匈奴之民在思想政治上打开了通道。他说:“爱人之状,好人之技,人道也;信为大操,帝义也。爱好有实,己诺可期,十死一生,彼此必至。”(《新书·匈奴》)

所谓“设五饵”,总起来说是要凭借汉朝经济文化发达的优势,以物质利益为诱饵,有重点、有选择地重金收买和笼络一部分匈奴人,扩大其影响,达到“倾一国之心”的目的。具体地说,一是用衣锦车马坏其目:给前来的匈奴人赐与锦绣衣服、银车宝马,使“一国闻之者、见之者,希心而相告”,人人都冀望得到这样的赏赐。二是用丰盛筵席坏其口:给匈奴的来使大摆“酒肉阵”,使“一国闻之者、见之者,垂涎而相告”,人人都冀望得到这样的美食。三是用声色娱乐坏其耳:给匈奴来归降中有影响的人以隆重的礼待,歌舞作乐,使“一国闻之者、见之者希盱相告”,人人唯恐来得太晚。四是用高堂阔宇坏其腹:给前来归降的匈奴人赐以高楼大厦、车马奴婢,使生活远超过匈奴故土。五是用高官厚禄坏其心:给已归顺汉朝的来降者赐以官爵,并特别注意感化与笼络他们的子女。在贾谊看来,“夫胡大人难亲也”,应在“胡婴儿”身上下工夫,争取他们年轻的一代。总之,所谓“五饵”,就是要用诱饵“牵其耳、牵其目、牵其口、牵其腹、引其心”,把匈奴人从单于的手中“牵”出来,“引”过来。

贾谊认为,“三表”、“五饵”政策施行的结果,必将引起并加剧匈奴统治者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统治者内部单于同群臣之间的矛盾,“使单于寝不得聊寐,食不甘口,挥剑挟弓,而蹲穹庐之隅,左视右视,以为尽仇也。”这样,匈奴的群臣和群众势必像流水似地南下归汉,使“单于无臣之使,无民可守”。民众都争取过来了,单于也就不得不归顺了。

贾谊这套战略当时没有被汉文帝采纳。后人对贾谊的“三表”、“五饵”所见不同,各有褒贬。由于该战略没有付诸实践,当然无法判断其正误。但他这套设想却给我们理解“战德”战略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范例”。

(3)战富。就是“以富兼人”。它主要是凭借自己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用经济手段把别的国家的人民招引过来。同样是“争民”,但主要是以“富”争人,以经济搞政治。如荀子说的:“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因贫求富,因饥求饱。虚腹张口,来归我食。”(《议兵篇》)这也可说是以“怀柔”为主的“不战而胜”战略。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策略思想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拓宽与深化的。开始时有的侧重于军争,有的侧重于政治,有的侧重于外交,有的侧重于经济,有的侧重于心战,但越到后来越重视双管齐下与多方面多手段的综合运用。所以系统地总结我国古代兵家、兵学家与政治家们关于“不战而胜”的战略与策略的具体表现,对深入了解这一战略与策略很有必要。

2.杀身成仁,做仁人志士

中国有句名言:“杀身成仁”。对于这段话,南怀瑾先生发挥为:“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譬如有许多宗教家,有时碰到与他信仰抵触的事,他宁可舍掉生命,所谓以身殉道。为王道而死的,宗教徒中特别多,历史上的忠臣孝子,也就是这个观念,宁可牺牲,绝不为生命而妨碍了自己心中的理想或信仰,宁可杀身以成仁。这就关系到个人的修养,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看法了。”

当然,倡导仁义,并不是非得去慷慨就义。而恰恰应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求仁义。樊迟曾向孔子请教仁,孔子答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意思是说:仁在平居谦恭之中,仁在做事认真之中,仁在与人交往忠诚之中。不管你在堂堂中原,还是夷狄之邦,都不可丢掉这些品质。

仁,不在天边,就在你周围,就在你眼前,就在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由此,你要求仁,就要从眼前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如此求仁,仁也在其中了。比如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仁的一种体现。再比如送别,真的是生活当中司空见惯的一件小事,但“徐晦送别”的故事,却充分体现了“仁”、“义”二字以及施仁求义的回报。

唐代杨凭,作京兆尹。犯了错误被贬为临贺尉。亲友们没有人敢来送他,只有栎阳尉徐晦一个人到蓝田来送别。权德舆对他说:“你送杨凭,确实厚道,难道你就不怕被连累吗?”他说道:“我徐晦自从做百姓而得到杨凭的赏识而提升,他如今降职调到远方,怎能不来同他告别?假使您有一天被谗言而遭放逐,我还是要将您看作同路人!”权德舆很受感动,在朝中称赞他。过了不久,李夷简上奏提升徐晦做监察御史。且对他说:“你不肯背弃杨凭,难道会背弃国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