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蛇十八掌——天生的冤家对头
2012年的暑假,浩博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云南旅游,旅游的经历让他至今难忘。
云南形状各异、姿态万千的石林让他流连忘返,美丽的西双版纳以及少数民族的风情更是让他陶醉。同时,他还学到了许多植物和动物的相关知识,关于蛇獴的知识就是其中一个。
旅游的途中,在一个农户家休息的时候,浩博看到了一种从未见到的动物,身体细长,四肢短小,嘴巴尖尖的,头非常小,外形有点像黄鼠狼。
好奇的浩博问:“这是什么动物?”
农户的主人说:“这是蛇獴,它是捕捉鼠类的能手。以前这里鼠害严重,人们把蛇獴引进来,用来抓捕老鼠。蛇獴的身体小巧而灵活,钻进老鼠洞里,一个个地捕食,我们这儿的鼠患就解决了。”
浩博说:“它真厉害,原来是专门用来捕食老鼠的。”
农户的主人笑了,说:“它的专职工作并不是捕鼠,而是捕毒蛇。它非常厉害,甚至能够捕杀比它身体大好几倍的毒蛇。”
浩博不敢相信,这么小的动物怎么能够捕杀毒蛇呢?
一说起毒蛇,人们就会感觉害怕,特别是眼镜蛇,更令人毛骨悚然。眼镜蛇的毒牙有剧毒,如果将它激怒,它前半身就会竖起来,颈部膨大,发出呼呼的声音,非常吓人。如果被眼镜蛇咬伤,不及时救治,两个小时之内就会死亡。
眼镜蛇虽然可怕,可遇到蛇獴,它就会非常害怕,缩成一团,像老鼠见了猫一样。
眼镜蛇的毒性很强,难道蛇獴不怕?
经过动物学家的研究,蛇獴是眼镜蛇的天敌,是因为两个原因:
1.蛇獴的身体非常灵活,动作频率很快,眼镜蛇很难攻击到它。
2.蛇獴的血液中含有对眼镜蛇的毒性有很强免疫力的抗毒因子。它的血液的缓冲能力比较强,能够抵御毒液的影响。也就是说,眼镜蛇的毒性再大,对它也一点作用不起。
眼镜蛇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毒性和快速的动作,在蛇獴面前,它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武器,也就是失去了威胁,只有等死了。
有动物学家对蛇獴和眼镜蛇之间的斗争,进行过详细的观察和记录。现在,就将蛇獴如何施展“降蛇十八掌”置眼镜蛇于死地与各位小朋友分享。
当蛇獴遇到眼镜蛇时,斗争便开始了。眼镜蛇出于本能,首先发起攻击,用它快速的动作攻击蛇獴,想把蛇獴咬住。面对精力充沛的眼镜蛇,蛇獴只好闪躲,根本没有办法还击。
15分钟之后,不断攻击的眼镜蛇已经筋疲力尽了,进攻的节奏逐渐缓慢。蛇獴的反击时间到了,它出其不意地一口咬住眼镜蛇的脖子,死死不放,双方扭成一团。
没过多久,眼镜蛇就会丧失抵抗力,成为蛇獴的美食。
像老鼠和猫是天生的冤家一样,有的时候蛇獴吃饱了,胃里已经装不下任何食物了,但是遇到毒蛇还是要把它咬死,就像猫见了老鼠那样毫不留情。
动物界中,除了蛇獴之外,黄鼠狼和猫也是天生的捕蛇能手。只是,黄鼠狼和猫只能捕食一些小蛇,对一些比它们体积大很多的蛇或者是毒蛇,黄鼠狼和猫就不如蛇獴了。
了解了这些知识之后,浩博很高兴,说:“蛇獴是一种益兽,我们绝不能伤害它。”
奇趣小知识: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蛇缠腰”,这是一种由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民间有一种说法:蛇缠腰,缠到一圈死翘翘。这没有科学依据,只有引起并发肺、脑等系统损害,才会危及生命,不出现并发症是不会危及生命的。出现这种皮肤病不用担心,只要去医院让医生检查并正确用药,就会很快康复。
铁当饭吃——吃秤砣铁了心
星期天的时候,爸爸妈妈带着浩博到动物园看动物,动物园里有很多好看的动物,如火烈鸟、狮子、老虎、犀牛等各种各样的动物。但让浩博印象最深的是大熊猫,在那里他学到了新的知识。
在观看大熊猫的时候,浩博听到身边的一个导游说:“大熊猫平时以新鲜的竹子为食物。根据历史资料记载,除了竹子之外,古代的大熊猫会吃肉,而且有资料记载,大熊猫还有一个名字叫“食铁兽”,顾名思义,就是吃生铁……”
浩博大吃一惊,问:“爸爸,大熊猫不是素食动物吗?怎么还会吃肉,还吃铁?”
爸爸点点头,说:“历史上有资料记载,大熊猫会吃生铁。”
聪明的小朋友们,你相信大熊猫会吃肉和生铁吗?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最喜欢吃新鲜的竹子,但可别以为它是素食动物,其实它是猪、羊、牛肉都吃的动物。大熊猫属于熊科动物,它的祖先是吃肉的,后来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才改吃竹子。如今,它的消化系统已经不太适应吃肉了,不过仍可以吃肉,只是不能多吃,吃多了会拉稀、吐。
除了吃肉,它还有一项特殊功能,就是吃生铁,因此,它还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叫“食铁兽”。
在1981年8月,一只名叫莉莉的7岁雌性大熊猫被送到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饲养场,饲养员给它喂食,将马口铁盆子放到它面前,正准备往里面倒饲料,这只熊猫居然将马口铁盆子咬成碎块,一块一块地吞进肚子。饲养员吓坏了,不知所措。
当时,动物园很多专家都在关心这些铁能否消化。一天后,饲养员从莉莉的排泄物中找到了吃下去的碎铁片,人们才算放心。
后来,动物园的专家在查阅了有关资料之后才发现,大熊猫是有吃铁习惯的。在《尔雅·释兽》中,对大熊猫这样描述:似熊、小头、痹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
动物界中,除了大熊猫有吃铁的习性外,蝙蝠蛾幼虫也有吃金属的习性。
在日本,通信架空电线上的铅质金属保护层经常遭到破坏,造成通信中断的事故。后来,维修人员发现是一种寄生在铅层表面的蝙蝠蛾幼虫干的。它只有米粒般大,头部长有一对大牙,以啃食铅为主,能在10多天时间内啃穿1.5毫米厚的铅质保护层,速度惊人。
其实,说到吃金属的动物,最搞笑的莫过于我国古书《岭南杂记》中记载的一则故事了:
1684年,正是清朝康熙年间,在一个地方的银库中,有几千两官银失窃了。这可是件大事情,急坏了负责看管银库的官员们。如果这失窃的官银找不到,几十个人都要受到牵连。
后来,仓库的看管员在银库的墙角下发现了一堆闪闪发亮的白银粉末。于是,他们扒开了粉末堆,居然在下面挖出了一个白蚁窝来,原来白蚁就是偷窃白银的“罪犯”。
仓库的看管员将这些白蚁捉住,放进炉里冶炼,终于炼出了银子。计算了一下,大部分官银被找了回来。
后来,经过对白蚁进行研究,发现它是等翅目的一种昆虫,能够分泌出一种浓度很高的蚁酸。蚁酸和白银一接触,就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粉末状的蚁酸银,白蚁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粉末吃到肚子里。这种物质在炉子里加热到白银的熔点时,又还原成白银。
学习了这些知识之后,浩博说:“原来动物界中有这么多好玩的知识。”
爸爸点点头:“动物世界与人类关系密切,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研究这方面的知识,为人类造福。”
浩博认真地点点头。
奇趣小知识:
在沙特阿拉伯的北部森林中,生活着一种爱吃铁的鸟类,这种鸟特别爱吃铁。经过动物学家解剖之后发现,它的胃液里含有浓度很大的盐酸。铁质在盐酸的作用下,会被慢慢消化掉。
人心不足——蛇吞象真的存在吗
星期天,浩博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看动物。浩博在动物园看到大象非常高兴。这只大象大约有三米高,象头非常大,耳朵像扇子一样,四肢像圆柱一样粗大,支撑着它巨大的身体。
恰好此时,大象馆在举行成语大赛,说出关于“象”的成语,谁说的多谁就能够获得与大象合影的机会,很多人都参加了。
爸爸也主动报名,他一口气说出二十几个成语,像气象万千、包罗万象、险象环生、盲人摸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大象无形……最终爸爸胜利了,带着浩博和妈妈,一家三口高兴地与大象合了影。
从大象馆出来,浩博问:“爸爸,你能告诉我‘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吗?”
这是比喻一个人非常贪心。关于这个成语,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典故。
从前有一个很穷的人,他救了一条蛇的性命。这条蛇是天上的一条蛇精,因为违反天条被打下凡间,但是它还有很高的法力。
这条蛇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就让这个人说出他的愿望,蛇会尽力满足。这个人一开始只提出简单的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蛇都满足了。
后来这个人慢慢变得贪心起来,要求做县官,蛇也满足了他。他觉得县官太小,想当宰相,蛇也满足了他的要求。但做了一段时间的宰相,他还不满足,想要当皇帝。
蛇此时终于明白了,人的贪心是永无止境的,于是一口就把这个人吞吃掉了。
所以,蛇吞掉的是宰相,而不是大象。故此,留下了“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典故。
人太贪心不可取,但蛇吞象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蛇吞象谁都没有亲眼看到过,可是蛇吞青蛙、老鼠、小鹿甚至牛犊的事却时常发生。
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傣族人曾经发现,一条长约六米的蟒蛇,用长长的身躯将一头体形很大的鹿缠绕起来,使它窒息而死。然后张开大口,将这头鹿吞到肚子里。由于鹿体形太大,蟒蛇一时间难以消化,肚子胀得又粗又大,只能躺在那里,无法动弹。
同样的事情在我国的台湾地区也曾发生过。有一条蟒蛇闯进一个牛栏里,将一头出生刚4天、体重约12千克的牛犊吞了下去。大蟒蛇的腹部鼓起一只小牛的形状,胃都被小牛撑破了。同样,这头蟒蛇也无法动弹。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小牛和蟒蛇都会丧命。这时,小牛的主人立即报了警,警察请来一名研究蟒蛇的专家,用冷水淋在蟒蛇身上,帮助它把小牛吐了出来。幸运的是,小牛还活着。
蛇为什么能够吞下比自己身体大几倍的动物呢?原来,这和蛇身体的特殊构造有关系,就是它的嘴巴。
人的嘴巴只能张大到30°左右的角度,可是蛇的嘴巴能够张大到130°,甚至是180°的角度。这样,只要动物的体形在蛇口呈180°以下能够容纳,蛇就能够吞下去。
除此之外,蛇的胃和其他的动物不一样,其他动物的胃多是圆球状的,可蛇的胃呈长条状,就像一条长口袋一样。这条笔直的胃对于吞下较大的食物是十分有利的。
人类在吃较大块的东西时会堵住气管,蛇在吞食体形较大的动物时,会堵住气管吗?
动物学家经过研究之后发现,蛇的喉头的开口处在口腔底部前方,可以自由活动。蛇在吞食动物时,可以活动的喉头会伸到口外,这样就不必担心会堵住气管。
至于蛇能否吞象,理论上存在这样的可能,只要蛇的体积够大,是能够吞下大象的。只是,谁都没有见过。
奇趣小知识:
世界上最大的一头大象,站立时从脚到肩的高度有4.2米,体重为12.2吨,这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头象。近年来,由于人类的捕杀和生存环境的恶化,大象的数量在急剧减少,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雷公凿——会发电的雷震子
大家都在客厅里看电视,换台的时候,发现遥控器没电了。家里没有多余的电池了,手动换台又非常不方便,爸爸只好去小区里的超市买几块电池。
买回来将电池装上去之后,遥控器又能够正常使用了。
浩博说:“电池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真是太好了。”
爸爸点点头。
浩博想到了一个问题,“爸爸,电池是如何发明的?”
爸爸说:“电池的发明多亏了一种叫电鳗的鱼,是它的放电性启发人们发明和创造了能贮存电的电池。”
浩博觉得不可思议,“鱼还能放电?在水里它放电时不会把自己电到吗?”
聪明的小朋友们,你相信鱼能够放电吗?
电鳗是一种南美洲鱼类,它的模样非常像蛇,体长有2米多,体重达20多千克。它全身无鳞,呈现灰褐色,栖息于水流很慢的淡水水体中,行动迟缓,并不时浮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