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完美领袖,如何超越不完美的自我(1)
- 一流疯狂:精英的人格都是重口味
- 姜文君
- 4984字
- 2015-11-05 18:09:30
每个圣人都有不可告人的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洁白无瑕的未来。
——奥斯卡·王尔德
李世民:嗜血的皇冠,心虚情结带来了励精图治
许多故事,人们只知道开头,却不知道结尾。
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镜子”魏征去世,他哭得稀里哗啦,既作诗又立碑,一顿折腾。过了没几天,一个关于魏征生前举荐人才不当的小小奏报,让李世民愤怒了,他解除了魏征长子魏叔玉和衡山公主的婚约,而且亲手砸毁了魏征的墓碑。这是《新唐书·魏征传》里记载的。
如此小题大做,难道李世民得了失心疯?故意让一段传诵千古的君臣佳话,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落幕。还是,我们对李世民这个人根本没有真正地了解过。
唐太宗李世民谁人不知呢?无论是《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类的史书,还是《隋唐演义》《瓦岗军演义》等小说,乃至现代形形色色的影视剧,无不把李世民刻画成一个几乎十全十美的皇帝。这是一个集文治、武功、仁义、道德、英俊、多情为一体的历史完人。他开创的贞观之治,对今天的社会发展仍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历史上可与他一比高下的封建帝王确实不多。
可是,他为什么这样对待最为钟爱的魏征呢?前后的言行如此矛盾,让人不解。
人的行为可以不一致,但他的心理动机是一致的,他的人格特征是稳定的。人格由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构成。我们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就是“性格”,表现了他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反映在其行为举止中。我们先看看李世民当皇帝之前的所作所为,辨别一下他的性格类型。
拥兵自重。李世民早在还是秦王的时候,就一边组成了自己的智囊团,一边网罗了大批武将,并出钱贿赂收买京城官员,刻意培植自己的政治军事实力,为日后发难未雨绸缪。
嗜杀。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兵发动玄武门之变。他亲手将大哥李建成射死,大将尉迟恭杀掉了四弟李元吉,并砍下他们的脑袋示众。紧接着,他又杀掉了自己的亲侄子,李建成的5个儿子和李元吉的5个儿子,连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没放过,并在宗室的名册上把他们除名,这得有多大的仇啊!
好色。杀掉亲兄弟以后,李世民将哥哥和弟弟的所有女人都收入自己宫中,包括李元吉的妻子杨氏。这也是他颇为后世学者诟病的原因,认为他霸占弟媳,有悖伦常。
不孝。唐高祖李渊早就觉察了二儿子的野心,多次提醒警告,都没有效果。在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让尉迟恭入宫担任警卫,实为胁迫与监视李渊。看到身披铠甲、手握长矛、一脸杀气的尉迟恭,李渊再唉声叹气也无可奈何。一天之内,两个儿子,10个孙子全被杀了,老朋友也都被害死,李渊心灰意冷。
李世民对李渊很不满意,名义上将他奉为太上皇,实际上是软禁在宫中。有一次贤臣马周说:“皇上住得离太上皇那样近,应该多去看望老人家。这几年天热了你自己带家眷去避暑,却留下太上皇在酷热里煎熬,这不是为人子应该做的。”李世民听后却没反应,仍旧把李渊留在长安自己去避暑。直到李渊一病不起,他才请老爹一起去避暑。孝与不孝,明眼人一看便知。
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依据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6种形态,将人划分为6种性格类型: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的理论型;以获取功利为目标的经济型;以自我完善和自我欣赏为目标的审美型;有献身精神,有志于增进社会和他人福利的社会型;重视权力,并努力去获得权力,有强烈的支配和命令别人欲望的权力型;有信仰,富有同情心,以慈悲为怀的宗教型。一个人主要倾向于一种类型,并兼有其他类型的特点。
很容易看出,李世民主要倾向于权力型性格,他衡量外部世界,主要以权力的得失为标准。所以,分析他对待魏征态度的前后变化,不应以道德或者感情为标准,而应从他的权力角度出发。
再看李世民的以上行为,恍惚间,怎么觉得是隋炀帝再世呢?不管是在正史还是野史中,他们都是形同水火、判若云泥的两个人,分别是好皇帝和坏皇帝的模板,一个受千秋颂扬,一个遭万世唾骂。但是他们就是很像嘛!都是老二,都是靠篡位上台,都是杀兄逼父;当然,也都是文武双全、仪表堂堂、才华出众,也都想建立不世功业,成为千古一帝。
李世民自己也发现了。当他回首往昔,检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登上皇帝宝座时,猛然发现,自己走的竟是一条和臭名昭著的隋炀帝杨广如此相似的嗜血之路!这下完了,李世民心虚了。他怕别人对自己政权的合法性有所怀疑、有所图谋,怕自己上承天命的借口被别人拿了去使用,革了自己的命。
俗话说:白天不做亏心事,夜晚不怕鬼敲门。李世民曾经一夜一夜地做噩梦,梦到两个兄弟的鬼魂前来索命,于是派尉迟恭和秦琼担任门前守卫。后来因两人年老,没法整夜地站着,只好改为绘制两人的画像挂在门口,成为后世门神的由来。也许是心理暗示的原因,有了门神的李世民,自此不再做噩梦。但并不代表他不再心虚,他只是将其压制到了潜意识层面。这时,严重的心虚感已经变为心虚情结,成了影响他正常生活的心理阴影。
心虚,是人认为自己做了亏心事的内在体验,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然而,心虚情结则比一般的心虚感要严重,是由一次重大的事件引起的,被压制到潜意识中的愧疚和害怕,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却影响这个人做的每件事。有心虚情结的人,表面装作毫不在意自己的所作所为,但潜意识里害怕别人旧事重提,所以格外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外在行为表现为处处证明自己,避免他人怀疑,常常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受到心虚情结的影响,李世民在利用和实施权力时,会格外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致力于美化自己。但是,这只能是一段时期的行为,作为权力型性格的人,一切最终会回归到强烈的控制欲和支配欲。这样就能解释他前后矛盾的行为了。
因为心虚情结,先纳谏,后砸碑
一个好皇帝必然广纳谏言,虚心受教。李世民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好皇帝,抹去人们心中玄武门的血影,他广开言路、兼听包容,从善如流。纳谏从善的结果,是使朝廷上下同心同德、纲纪严明,执政效率极高,避免和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社会弊端,奠定了贞观之治的基础。
特别是在对待魏征的态度上,李世民不仅不管魏征说了什么都毫无主见地采纳,甚至连听到魏征来了,都要“害怕”一番,怕他又发现自己的什么不贤。一个皇帝这样纳谏,是不是反常了点儿。他显然不可能真的怕了魏征,那么一切的缘由就是在“作秀”。这是李世民作为政治家的一种政治姿态,他以对魏征的宽容来树立自己的清明形象。
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心虚感越来越淡,不太在意外界评价,也就不再能很好地纳谏。贞观十三年,魏征发现他逐渐奢靡怠惰,荒于政事,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李世民从政初到当前执政态度的10个变化,以此警醒他要居安思危、改正缺点。李世民表示虚心接受,并且“录付史官,使万世知君臣之义”。这又是一场“秀”,然而,改了多少,他心里清楚。否则,贞观十四年,魏征也不会再次提醒李世民要善始善终,可见上次谏言没起什么实质的作用。
李世民并不是真心喜欢魏征的。否则他也不会多次咬牙切齿地说出:“早晚有一天要将魏征杀头”“我恨不得杀了这个乡巴佬”等话。但他想要为自己正名的迫切愿望,为了自己的皇权利益,不得不忍受魏征的挑刺儿。当然少不了要记录下来,公告天下,这窝囊气是不能白受的。
但是君就是君、臣就是臣,李世民到底是权力型性格的人,哪会真心允许别人一再地挑战自己。即使忍得了一时,也忍不了一世。魏征死后,李世民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被历代帝王奉为金句的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然而,过了没几天,他就亲手抡起大锤砸了魏征的墓碑,摔碎了自己的“镜子”,被颂为千古美谈的君臣关系成了一出泄愤的闹剧。
如此积怨,若不是魏征早死,结局还真是无法预料。
因为心虚情结,篡改历史,抹黑别人,美化自己
通常,贬低别人是为了抬高自己。心虚的李世民,为了抬高自己的形象,也为了保持心理平衡,不惜抹黑所有人来美化自己。
李世民把老爹李渊描绘成胸无大志、混吃等死、碌碌无为的人。甚至在《旧唐书》《新唐书》及《资治通鉴》里也不乏有这样的说法,似乎只有后来成了唐太宗的李世民才是创建了李唐王朝的真正元勋。事实当然不是这样,李渊能从同样雄才的表弟杨广手里抢来天下,哪能没几分本事,其谋略绝不亚于李世民。
经过李世民的点播,史官也把他的大哥、前太子李建成形容得十分不堪入目。为他用阴谋手段抢班夺权,制造说辞、开脱罪责。实际情况呢?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借李世民的舅舅窦轨之口,透露了一点信息,即“太子生性仁厚,秦王工于心计”!可见司马光也怀疑李世民的人品,但又不好直说。事实上,李建成对李世民的反意早有察觉,当时还在为李建成出力的魏征就多次劝他杀了李世民,但他却不忍下手。作为一国储君只是组建了一支军队加强自卫,还被李世民说成是图谋不轨。仁厚但迂腐的李建成,至此再没有翻身,真是可怜啊!
以上言论是胜利者的姿态,还可以理解。那么他故意抹黑杨广,就有点儿此地无银三百两了。李世民处处暗示人们注意自己和隋炀帝的区别,本来是正面的暗示,却在无意中起了相反的效果,让人怀疑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真有相似之处。心理学一般称之为“无意反暗示”,有经验的人常根据这种原理洞悉别人的心理。
真实的隋炀帝,用魏征的话说是“威加八荒,过于秦汉远矣”!其英俊潇洒、才高八斗、雄才伟略比李世民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组织修建的中国大运河,至今仍在使用,被列为世界遗产。他们落得两种下场的区别在于,杨广以秦始皇为榜样,凡事爱大操大办、好大喜功,就不免劳民伤财,落得国破家亡;而李世民则抚民以静、无为而治,让百姓充分地休养生息。杨广虽为权力型性格,但也兼具审美型特点,相比于冷血的李世民,杨广反而带有浪漫色彩和完美主义,因此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因为心虚情结,李世民一生都在担心日后史家如何评论“玄武门之变”,时时害怕别人拿他与杨广相比,做足了言论还不够,他还要亲自参与修改史料,如果史官不答应,他就换一个听话的。长年累月,终于把这些人塑造成了反面典型,遗臭万年。
因为心虚情结,先励精图治,后荒淫奢靡
李世民成为千古一帝,开贞观之治,成为后世帝王的楷模,其强大的能量来源于挥之不去的心虚情结。
说得再好,不如做得好。李世民总爱不失时机地自我表扬,掩盖自己的心虚,但贞观之年确实是大治之年。李世民能任人廉能,广开言路,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的政策,使得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这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随着皇权的巩固,功成名就的李世民开始膨胀,绝对的自信让他不再担心自己的形象,渐渐地摆脱了心虚,权力型性格的控制和支配欲再次回归。他恢复了登基前的独断专行和自以为是,也开始大修宫苑、广兴公共工程、喜狩猎、爱奢靡。以前不迷信的他,还批评过秦皇汉武的求仙活动,但到了晚年也开始迷信方术,服食丹药,谁劝都不听。贞观后期,李世民摈弃了以前和大臣们建立的良好关系,他专断、蛮横,威吓那些和他意见不同的人,导致再也没人敢犯颜强谏。
前后的矛盾行为,只因为李世民的勤政行为,不是完全出于本心,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官员和百姓的赞许,并能够记录在史册。
李世民“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心虚情结,是他的精神障碍,折磨了他大半生,但也成就了他的励精图治,产生了正面的历史效应。依我看,心虚是因为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作秀”也是做给百姓看的。身为帝王,在乎百姓的看法,留心史家的言论,总比毫无顾忌要好,总比待百姓如刍狗的好。你看那么多皇帝,有几个心虚的?
人无完人,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虽然野心勃勃、无情无义、自私凶残,但他也具备自知之明与治国之才,他头脑清醒,能励精图治,而且秀一秀就能弄出个彪炳史册的贞观之治。所以,即使后世史家意识到了他的种种不是,也不忍道明,意在给后世帝王留下一个理想的制高点。
有空时,可以看看电视剧《贞观之治》。你会发现,比起雷剧和狗血剧,真实的历史和真实人物,更能深深地打动心灵。
普京:仿佛一只独特、自闭的猫
2013年年末,普京击败奥巴马,当选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刚刚过去的2014年APEC峰会,当普京为彭丽媛披上披肩时,女同胞们尖叫着:“太绅士了!”普京的新形象“暖男”再次深入人心。
普京是什么样的人?从《福布斯》到俄罗斯平民,答案不尽相同,但核心非常接近——强硬。普京为什么如此强硬?这个追问,却会引来许多截然不同的答案:国际形势、职业背景、政治权术,等等。对于普京领导风格的形成,首先应该考虑的,还是个人的性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