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导读(2)

此时,芥川的婚姻问题提上了日程。本来,作为漱石门下最优秀的弟子,他一直被漱石的遗孀镜子夫人和门下师兄们视为漱石长女笔子小姐佳婿的第一人选,但芥川却已有意中之人,那就是十八岁的冢本文子。文子是芥川中学时代朋友山本喜誉司的外甥女,文子的父亲是一位海军军官,早年死于日俄战争中。1918年2月,芥川龙之介与文子结婚。文子夫人性格温柔而开朗,两人感情融洽。虽然随着芥川的名声日隆,他与几名女性有过或深或浅的纠葛,但总体而言,他的家庭生活堪称平稳和睦,在他们十年的婚姻中,育有三个男孩。

同年2月,芥川龙之介成为大阪每日新闻社的签约作家,以不在别家报纸发表小说为条件,得到每月50日元的额外报酬,再加上稿酬和教职的薪水,使得他在经济上没有后顾之忧,在安定的生活中集中精力进行创作。3月,芥川偕同新婚妻子在镰仓租了新居,新居庭院中有一个莲花池,池畔植有五六株芭蕉,同住的还有姨母和一名女佣。在这个远离东京的海滨小城中,一家人过着宁静的生活。芥川白天教授英语,晚间创作小说,其间佳作迭出。他们一直在镰仓住到了翌年4月,这一年余的古都生活在芥川的一生中,无论在文学上和生活上都堪称是最幸福的时代。

镰仓时代芥川最有名的作品是《地狱变》,这部作品仍然取材于古典,描写了一位痴迷于艺术的画师良秀奉命创作《地狱变》屏风,却因为无法画出地狱中女子被烈火焚身的场面而苦恼,后来良秀目睹女儿被活活烧死,他的脸上却洋溢出“心醉神迷的法悦的光辉”。《地狱变》有着作者自身的投影,主人公画师良秀艺术至上主义的人生态度与芥川龙之介相通,而良秀在完成屏风之后的自缢身亡,又表现出芥川在道德与艺术追求相冲突时的内心矛盾。芥川龙之介的一个重要文艺思想就是“艺术至上主义”,即将艺术视为人生的最高理想,认为艺术拥有绝对价值,《地狱变》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镰仓时代,芥川还写了一系列珠圆玉润的超短篇小说,包括《女体》《黄粱梦》《英雄之器》《蜘蛛之丝》等。这些超短篇小说或表现艺术思想,或取材中国古典表达他的历史见解,共同的特点是文笔优雅、格调清澄,几乎字字珠玑,充分体现了芥川文学重视技巧、字句凝练精美的特色。

随着芥川龙之介作家地位的巩固,英语教官的职业对他已然不是那么必要,反而束缚了他喷涌的创作灵感。于是1919年3月,芥川辞去了海军学校的教职,结束了两年四个月的教师生涯,离开镰仓回到东京,成为专业作家。

镰仓时代的结束标志着芥川龙之介创作前期的终结。他的前期作品绝大部分为历史小说,其间名篇迭出,内容和形式都丰富多彩,涵盖了芥川历史小说的所有方向,包括王朝题材、基督教题材、江户时代题材、明治开化时期题材、中国题材等。历史小说是芥川文学的标志性成就,相对于另一位历史题材的大家——明治文豪森鸥外,芥川的历史小说不像森鸥外那样尊重历史的本来面貌、探寻历史的自然,他取材最多的《今昔物语集》本来就是故事性大于史料性,而他更是借用历史题材来表达近代人的思想,用古人之杯酒浇自己胸中的块垒,这是芥川历史小说的最大特色。有趣的是,古典题材和芥川的近代思想相互为用,芥川的新阐释使古典焕发了生机,而古典的外衣又为芥川文学涂上了典雅瑰丽的色彩,形成了难以言喻的独特魅力。

探索与挫折

回到东京后,芥川龙之介将书房命名为“我鬼窟”,这源自于他吟咏俳句时使用的俳号“我鬼”。从我鬼窟时代开始,芥川龙之介的创作进入了中期。芥川的中期创作虽然长达六年,但成就并不及前期,相对于激情奔涌、才气纵横的前期作品,此时的作品明显出现了良莠不一的顿挫感。芥川中期创作的显著特点是:除了延续前期历史小说的风格和主题外,他试图突破自己,开拓新的领域,从现实生活中寻求题材,创作了多部现代小说。但是总的来说,芥川龙之介的现代小说成功之作很少,远未达到历史小说所具有的高度,伴随他的新探索而来的更多是挫折感。

在镰仓时代的末期,芥川就写了现代题材的小说《毛利先生》,追忆了一位不合时宜的老教师,这部作品虽不像他的历史小说那样令人惊艳,但文笔亦庄亦谐,感情颇为真挚,加上芥川的文坛盛名,所以一时间引发了作家们追忆旧日教师的风潮。回东京后,芥川虽然发表了一系列作品,但佳作很少,其中只有表现寂寞人世间一抹暖色的小文《蜜橘》,以及以美浓大地震为背景、对人性表示怀疑的《疑惑》尚足一观。

进入1920年后,芥川写出了优美的短篇佳作《舞会》,这篇小说以明治开化期的鹿鸣馆舞会为题材,在衣香鬓影的繁华场中,人们仰望那转瞬即逝、美得令人悲从中来的焰火,极绚丽与极短暂的对比使得小说余韵悠长。《舞会》再次表现出芥川龙之介驾驭历史题材的高超能力,而说到他不擅长的现代题材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则是《秋》。《秋》的主人公信子是一位具有文艺趣味的才女,为了成全妹妹的爱恋,她舍弃了有共同文艺爱好的表兄,嫁给了一心关注米价和家用的平凡丈夫,后来重逢表兄,心中荡起难言的怅惘。《秋》在芥川的作品中,罕见地以现代家庭为题材,在平淡寂静的生活中缓缓流动着一种哀愁的气氛,是难得的现代题材佳作,表明芥川的新领域探索取得了一定成功。

但在《秋》之后,芥川虽然又写了多部现代题材作品,却再无杰作。能够代表芥川中期创作水准的,依然是历史小说。《南京的基督》以信奉基督教的风尘少女为主人公,描绘了无知纯真的人的幸福。《杜子春》取自中国传说,却与原作大异其趣。杜子春为了修仙必须缄口不语,他经受了包括地狱酷刑在内的种种考验,但在自己父母转世而成的老马遭受残酷鞭挞、垂垂欲死时忍不住叫了一声“娘”!芥川颠覆了原典中对修仙不成的遗憾,为杜子春安排了在桃花烂漫的泰山南麓认真生活、堂堂正正做人的美好结局,是芥川作品中少见的色调明亮的佳篇。取材于中国元明画家逸事的《秋山图》,再次展现了芥川龙之介的博学多才,芥川一向对绘画怀有兴趣,并手绘过多幅作品,《秋山图》是他在中国绘画方面造诣基础上成立的,从中可以窥见他的艺术观。

1921年3月到7月,芥川龙之介进行了历时四个月的中国之行,旅行印象记于1925年出版的《中国游记》。像许多具有古典趣味的文士一样,芥川也感受到了他理想中的、洋溢着古典诗情的中国与他眼中的现实中国之间巨大的落差。他的健康情况在这次旅行后急速恶化,此后的六年间,神经衰弱和失眠症一直未能痊愈,身心的疲惫直接影响了他的后期创作。

1922年1月,芥川在《中央公论》等四份一流杂志的新年号上同时发表了《竹林中》等四篇作品。四作齐发表现了他的文坛地位达到顶峰,但这主要是他此前名声积累的结果,事实上,四篇作品中只有《竹林中》达到了高水准,其他只是平平之作。《竹林中》围绕一名武士被杀的事件,由樵夫、大盗、武士等七名当事人进行讲述,众人的讲述各不相同,由此表现了人心的微妙和人生真相的难以把握。此年度的另一佳作《六宫小姐》则以哀婉典雅的笔致,讲述了一个平安时代贵族闺秀的悲哀命运。

这期间,时代出现了新的动向,主要是一战后的经济恐慌使得农民运动和劳工运动高涨,文坛上表现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像芥川这样的著名作家,自然成为左翼激进作家和批评家的攻击对象,被称为资产阶级作家而遭到批判否定。芥川的好友菊池宽创刊了《文艺春秋》,来与无产阶级文学派进行论战。但芥川的性格并不喜欢论战这样激烈的形式,占据他生活大部分的是艺术,可是无产阶级文学派的压力使得他难以在书斋中安坐,不得不对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表现出更多关注。

1923年,芥川龙之介开始创作“保吉”系列的现代小说,主人公保吉的原型即芥川本人,素材取自于他在海军机关学校的任职经历。这说明芥川无法继续在历史小说领域中泰然安坐,因此尝试将自己的经历直接转化为作品,但保吉系列没有出色的作品,再次证明了芥川对于现代题材的不甚擅长。

那之后,除了取材于战国末期著名的细川伽罗奢夫人、颠覆偶像色彩的《丝女手记》之外,芥川的中期创作再没有可圈可点的佳作出现。整体而言,他的作品质量明显低下,健康不佳、创作力衰退是直接原因。关于这一期间的心境,芥川日后做出了如下描述:

“他和一个大学生走在长满芒草的原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