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教科书对人生这样阐述:“人生就是人为了梦想和兴趣而展开的表演。”每个人的兴趣和梦想都不同,而一个人的梦想和兴趣又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所以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衡量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虽然“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财富有时候也是一种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因为财富也是一种梦想,而且是这个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梦想。
衡量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是以一个人在这个社会进行的各种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对历史起到了推动作用为依据进行的。而金钱又是整个人类社会进行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构建和维系这个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所以金钱在人类社会活动和人类社会历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很多时候,它也是体现一个人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
自古至今,金钱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可谓是无处不在。有了钱,物质生活便可以得到保障,甚至地位也可以高人一等,更多的人生梦想可以通过金钱的作用而更容易实现。而在“弱肉强食”、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金钱也是一个人社会能力的物质表现,强者更容易拥有财富,而财富标榜强者。所以,自从金钱诞生的那一刻起,它便附带着令人着迷的魔力。
真正的强者,在拥有大量财富时,更愿意将自己的财富拿出来与大众分享,帮助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在美国,民间有上万个大大小小的慈善公益基金,同时,美国也是世界上慈善捐款最多的国家,而美国的个人捐款更是高达70%,远远超过企业的捐款。在美国人的思想中,他们认为金钱是自己个人能力强弱的表现,越有钱越有能力。但是有了钱更应该回报社会,这是每个公民对社会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就好比《蜘蛛侠》中的经典台词一样,“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2008年退休后,便潜心投入到慈善公益事业中去,而且在遗嘱中表示,愿意将自己98%的个人财产捐给他和妻子创办的“比尔和梅琳达基金会”。
而股神巴菲特也早在2006年就承诺要将自己98%的财产捐赠到慈善事业中去。
之后,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更是在2010年世界慈善捐款锐减的情况下,联合世界上的众多富豪一起发起了“赠与誓言”活动,以美国现代慈善事业开创人钢铁大王卡内基“死拥巨富,生而蒙羞”的名言为誓言,众多大富豪都对慈善公益事业做出了道德上的承诺。
将自己的财富投入到慈善事业中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人,他的人生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财富方面,更多地体现在了运用财富方面。虽然“金钱是万恶之本”,但是,金钱也是正义力量的根本保障。只要你把握它,并正确地运用它,充分发挥它的正面力量,那么金钱也可以用来作为衡量一个人人生价值的标准。
财富可以分为很多类,现在最常见的分类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每个人在这两大块上都应该是富有的。有人说“金钱乃万恶之源”,这是没有多少理论根据的。虽然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一味追求金钱或是积累大量财富,并不能说明这个人就是幸福的,但有人认为这就是幸福。这其实和每个人的价值观息息相关。梦想不一样,每个人追求自己人生价值实现的方式也不一样,有时候很难判断孰对孰错。但在多种情况下,人生真的可以用财富来衡量。
将“取之有道”的财富“用之有道”,这就是发挥了财富的功能。华尔街精英中的很多人,将创富作为自己人生的梦想,但这只是实现他们自身价值的一种方式。其实,他们的本意并不是要赚多少钱,或者在拥有了巨额财富后享受奢侈的生活。如果只是这样的梦想,那他们也不会有如此大的成就。将赚钱作为人生唯一目的的人并不能真正拥有巨额财富。
很多人赚钱既是来自对自己个人价值强烈的实现愿望,更是对社会价值的强烈追求,而后者正是其努力的不懈动力。或者说人都会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不管是和谁相比,每个人都有被认可的期望,即被人看到,被人关注。被认可的期望,促使很多人取得了成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兼济天下的宏大志向,只是往往囿于现实环境的限制,不能够如愿以偿,而最大的现实因素无疑就是金钱的短缺。发生天灾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捐款,助灾区人民一臂之力;看到贫困地区的儿童上不起学时,大家自然都想伸出自己的一双手,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是当你自己都难以糊口、自顾不暇的时候,这些美好的愿望将如何实现?
所以,真正能做出一番贡献的人,能创出一片天地的人,都是以社会为己任的,这是一种大梦想,是大心愿。在这样的宏愿促使下,一个人的奋斗和成功才具有更大的意义。所以,追逐金钱从来就不为过,只要你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得之于民,还之于民。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追求财富的道路是艰辛的,它需要人付出99%的汗水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而且追求财富的道路上暗流涌动,藏满礁石,人一不小心,便有可能触礁沉船,遭遇失败。虽然追求财富的道路充满了坎坷和失败的风险,但是我们依然不能放弃对财富的追求,即使面对失败,甚至遭遇到毁灭性的打击。
有句至理名言说得好:“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无处不在,甚至取得一次成功可能需要伴随无数次的失败才能够获得,所以面对失败很正常,失败也并没有什么可怕的。面对失败,关键在于我们的态度。有的人可能遭受一次打击便从此一蹶不振,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销声匿迹。而有的人面对失败和打击,百折不挠,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华尔街竞争的残酷性是世界公认的,但凡在华尔街站起来的金融家和投资家,无一不是身经百战、历尽失败的强者。因为对梦想的执著和对成功的渴望,所以在遭遇了失败之后,有的人趴下了,有的人逃走了,而这些精英却顽强地站到了最后,就如同拳击比赛一样,胜利最终也属于他们。
劳伦斯·芬克刚进入华尔街时,年仅23岁,当时他刚取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MBA学位。受一位教授的偶然推荐,芬克进入了华尔街老牌投行第一波士顿银行工作。在第一波士顿,芬克做起了一名房地产抵押债券交易员。由于工作认真,并善于创新,帮助公司创造了不少利润,芬克很快就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肯定和上司的极大赏识,并因此得到晋升。随后,芬克的业绩突飞猛进。28岁那年,第一波士顿也破例提升他为该公司史上最年轻的合伙人。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1986年,芬克遭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由于在一次高风险交易中一味求利,芬克孤注一掷,结果惨痛损失1亿美元。而更打击芬克的是,第一波士顿不久便对他做出了解职的决定。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一夜之间沦为公司的笨蛋罪人,芬克的狼狈不言而喻。因为合伙人的身份,芬克并没有离开第一波士顿,不过他却成为了公司里“最不受欢迎的人”,这令他相当的伤心。尊严被一天天地销蚀,芬克也对第一波士顿完全失去了信心。于是,芬克决定离开第一波士顿,离开华尔街,这在当时也成了华尔街的笑谈。
离开华尔街后的芬克并没有因此而沉沦下来,他静下心来,认真地分析了自己的失败原因。随后,他机缘巧合地加入了当时注册资金还不到40万美元的黑石公司,重新开始了自己的华尔街之路。经过重整旗鼓之后再战华尔街,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后的芬克更加沉稳,在黑石如鱼得水,不仅在黑石建立了分公司,更是领导自己的团队到1993年为止,创利掌管资金200多亿美元。
随后,他脱离黑石公司,自己创建了黑岩集团,并在随后的十多年间发展速度惊人。1999年,黑岩公司上市,2004年便以4亿美元对道富研究管理公司进行收购,2006年,接着以5400多亿美元并购了美林投资管理公司,并在2009年收购了巴克莱银行的全球资产管理业务。
芬克在失败之后,重新站起来,并取得成功的事例,也让他得到了社会大众的盛誉和认可,他也被大众誉为“华尔街的补救者”,并一致被认为是下任美国财长的最佳人选。
没有经历过失败和挫折的成功是乏味的,如同一盘没有经过调料烹调的菜,味道自然会大打折扣。只有经历过成功路上的挫败与艰辛,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才会更加深刻,在面对成功时,也才会更加懂得珍惜。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选择放弃。人生的道路曲折坎坷,敢于直面自己的人生,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挫折和阻碍。只有正视失败,勇敢地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才能取得成功。即使还会跌倒,那么成功也会在你一百次跌倒后的第一百零一次华丽地来到。
财富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夜暴富的神话并不会降临到每个人头上,更多的人还是靠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勤勤恳恳地做事。也许你会觉得华尔街精英们有时候在股市中呼风唤雨,尽显身手,也赚取了常人可能一辈子都赚不到的财富,但你能说那是一日之功吗?他们也是在时刻积蓄能力,时刻观察着世界经济运行的趋势,他们对政府、对商业行为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保持着高度的紧张和异常的敏感,他们在每作出一项决定时,都经过了细心、周全的考察。因此,每一次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更不是投机倒把。想获得大成功的人需要有大智慧。华尔街精英们在这方面的表现值得每个人学习。
他们的创富路,不仅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相对于很多人来说,要更为坎坷,更为崎岖。而且他们的每一个决策所面临的风险都更大,甚至是致命的,有可能一夜之间就会倾家荡产。正是这样大魄力下的大风险,才带来这样的大收益。连股神巴菲特也有投资失败的时候,更不用说其他人了。所以,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及时分析跌倒的原因,在以后的道路上及时调整策略,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应对方案,这样的跌倒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对每个人来说都一样,不管是追求什么,这一路上总要经历很多风雨,太容易得来的东西反倒没有价值,也不会被珍惜。而追逐梦想的过程本身就是成长的过程,一个人要在这场面对风雨的行进中对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能够在困境中重整风帆的人,更有可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