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三个爱因斯坦系数A21、B21、B12之间的关系
前面讨论了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和受激吸收三个过程,并分别介绍了表征这三个过程中跃迁本领强弱的三个爱因斯坦系数A21、B21、B12。尽管这三个系数含义不同,但它们都是表征原子本身的特性,而且在光场和大量原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下,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和受激吸收三个过程是同时发生的。因此,这三个系数之间必然存在着内在联系。
为了推导三个系数之间的关系,有必要了解一下热平衡状态下,物质中粒子数在各能级的分布规律。
当物体处于热平衡状态时,每个能级上都具有确定的粒子数,能级Ei上所具有的粒子数ni也被称为集居数,其分布规律服从玻耳兹曼(Ludwig Boltzman)定律,即
式中,ni为集居数(Ei能级上的粒子数);fi为Ei能级的统计权重(为常数);kb为玻耳兹曼常数,kb=1.38×10-23J/K。
从式(2-13)可看出:温度越高,粒子数也越多;能级越高,粒子数越少,如图2-5所示。
图2-5 集居数按能级的玻耳兹曼分布
两个能级的粒子数之比为
式中,f1,f2为E1,E2能级的统计权重;n1为E1能级粒子数密度;n2为E2能级粒子数密度;T为热平衡状态的温度。
由式(2-14)可看出:两能级的粒子数之比与能级的能量大小E1、E2无关,只与它们的能量差(E2-E1)有关;当两能级间能量差一定时,温度越高,粒子数之比也越大;比值在0~1之间。
【例2-1】氖原子的某一激发态和基态能级的能量差ΔE为16.9eV,若该原子体系处于室温(T=300K),它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数与处于基态的原子数之比是多少?(f1=f2)
解:根据玻耳兹曼分布定律有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基态的原子数量是最多的;能级越高,处于该能级的原子数就越少。
【例2-2】室温下(T=300K),某物质中E1和E2两能级的能量差为0.5eV。计算E2能级粒子数与E1能级粒子数之比。当原子从E2能级跃迁到E1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波长为多少?
解:根据玻耳兹曼分布定律有
计算结果表明,室温下,处于基态的粒子数是处于激发态E2能级的粒子数的2.5×108倍。
计算波长:
可见此波长位于近红外波段。
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应该使物质处于温度为T的热平衡状态。达到平衡时,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通过吸收过程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原子数,等于从激发态通过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跃迁回基态的原子数,即
或
将式(2-14)代入式(2-16)中,可得
从式(2-17)可求出光场的单色辐射能量密度,即
而根据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公式,热平衡状态下黑体单色辐射能量密度
比较式(2-18)和式(2-19),可得到三个爱因斯坦系数之间的关系为
若f1=f2,则有B12=B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