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会计实验是一种新的会计实践活动。之所以说它“新”,首先在于它的历史并不长。据我观察,会计实验的兴起大概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并形成了一定规模。而我国最早的会计实验的出现,根据现有文献记载,是在1955年当时的东北财经学院首先出现(见于玉林、程夏于2004年所著《会计实验学》,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照此计算,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至今也还不到六十年。如果与会计活动、审计活动比较,会计实验确实就是典型的“小不点”。在会计领域内,会计实验也比会计活动(会计工作)、会计教学活动(课堂理论教学)后出现,显然是一种新的会计实践活动。会计实验的“新”,还表现在对它的认识问题上,其研究成果的数量还比较少,其内容质量也还显得比较幼稚。
但是,说它新也好,说它幼稚也好,这并不是会计实验本身的问题。因为任何一个事物的产生发展都必须经历从幼稚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由初级到高级的必然过程。科研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去不断探索它的规律性,提高或深化对会计实验的认识,促进其健康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而会计教育界、理论界,还有政府主管部门等,则应满腔热情地去关心它,支持它,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其不断发展。
《实验会计学》是工业和信息产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教学研究资助项目。这是一个好项目,也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而“难”也就难在它“新”。因为“新”,我们缺乏对它的正确认识;也是因为“新”,有关各方缺乏了解,也就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研究,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世界上的路是人走出来的。可以说开展实验会计学研究就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因此,这是一种创新,一种原创性研究。
《实验会计学》已按申请书约定的任务如期完成。作为一门新学科的基础研究,其研究的难度大,研究时间偏短,但研究成果的质量较好,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创新意见。主要包括:
1.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会计实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基础研究的途径,实现理论创新”的具体意见。这一意见有理有据,符合客观事物的科学发展规律,对于反思目前会计实验的研究方向,并将其建成一门新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该项目所做的基础研究的内容,可以集中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发现并提出会计实验是由“实验科学和会计学交叉融合形成”的交叉学科性质;二是在分别研究会计实验发展规律、会计实验特点、职能、本质等基础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验会计学的基础框架体系。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会计实验的理论研究具有先导作用,对于实验会计学这一新学科建设具有奠定理论基础的重要作用。
3.该项目的内容结构合理、恰当。全书除导论外,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是会计实验的基本原理、基础理论;中篇是从实验教学和实验研究两个角度研究会计实验实务;下篇则是专题研究的内容。这样的内容结构安排,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4.该项目的研究方法,主要使用了文献法、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相结合的方法。从研究成果看,这些方法运用适当,其成果符合学术规范要求。
5.该项目的部分阶段性成果,已分别在中国商业会计学会的第七届、第八届会计实验专题研讨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同时在国内的专业学术期刊(包括会计类核心期刊)发表,还有部分论文在美国的《Journal of Moder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期刊发表,可以说在国内、外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当然,该项目的内容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中篇”中的会计实验教学内容偏多,而会计实验研究的内容偏少。其次,对会计实验的调查研究也不够。虽然已进行过问卷调查,但缺乏典型调查的内容。人们常将典型调查比喻为“解剖麻雀”,而缺乏典型调查,对“麻雀”的解剖就显得不够。再次,在会计实验教学部分,还应增加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对于未来的财会人员来说,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本书作为一本专著,其质量较好,对促进会计实验的发展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其不足的部分,是一门新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都难以避免的。本书的可贵之处,就是提出了会计实验研究中至今尚未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而这一点,对一门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说过:“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中止。”(转引自栾玉广于2001年所著《自然辩证法原理》,由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张以宽,男(1929.3- ),天津人,北京工商大学著名会计学、审计学教授,曾先后任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研究所所长、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学术部主任,《审计研究》副主编等职务。主要代表著作包括:《审计学基础》、《企业财务审计》、《商业会计学》等。
2013年5月18日于北京月坛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