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机械加工的经济性
1.5.1 生产类型与经济性
生产的增长有两条途径:一是增加劳动量,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前者是劳动密集型生产,会导致国家经济发展迟缓;后者是技术密集型生产,是世界上先进工业国家高速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必须符合优质、高产和低消耗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经济性的改善,必须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尽量节省人力和物力。
劳动生产率是指每个工人在单位时间(每小时或每班)内所生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示生产该产品劳动工时耗费降低,工时耗费的降低即节约了劳动力。
经济性一般是指生产成本的高低。生产成本不仅要计算工人直接参加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劳动,而且还要计算设备、工具、材料、动力等的消耗。
生产类型不同,产品制造的工艺方法、所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及生产的组织均不相同,因此经济性也不相同。
从上述的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特征可知,在大批大量生产中,从毛坯制造到机械加工,广泛采用了高生产率的毛坯制造方法,高生产率的专用机床、自动机床和专用工艺装备。由于生产量大,加工的零件品种单一,不需要多品种适应性,工艺稳定和生产效率高,因此生产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但设备的投资大。
单件小批生产中所用的设备,除了有特殊技术要求的工作外,绝大多数采用通用设备和通用的工艺装备,一般利用划线和试切方法加工零件。零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率主要取决于操作工人技术水平的高低,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另外,还由于生产计划、组织管理较复杂,生产准备工作量大,零件从投料至加工成成品的生产周期较长等因素的影响,使单件小批生产的生产成本较高,经济性较差。
中批生产的经济性介于大批大量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之间。
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及其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可提高单件小批生产的经济性。但设备的一次性投资仍然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