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录用考试华图名家讲义系列教材: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宝典(第10版)(2016)
- 顾斐
- 5116字
- 2024-12-22 17:41:57
★三、探究八年命题思路,展望未来命题趋势
根据大纲中的具体表述,结合最近八年言语理解与表达的真题试卷构成,可以发现这部分所考查的能力及考查的题型已经逐步规范并趋于稳定。从题型角度进行划分,这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四类: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篇章阅读。其中中央国家机关和各地方省市的考试中,在测查题型上又有所差异。
首先,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在经历了几次命题思路的转变后,最近几年的考查题型趋于稳定成熟,主要体现在逻辑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上。以最近八年为例,每年的题量均为40题,这三类题型所占比例分别为50%、40%、10%,分别集中在对“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考查上。值得考生注意的是,2011—2015年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大纲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题型陈述中,对“语句表达”的考查角度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的重视。
其次,各地方省市考试,虽然考情不尽相同,但多数是以中央国家机关考试为标杆进行命题的,在此基础之上,个别省市又加上了对于篇章阅读的考查。可以说,地方省市的出题类型比较宽泛,处于稳中有变的状态。此外,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联考”近几年的变化。几年前近二十个省份先后加入了春秋两季联考,使得“联考”成了继国考之后的两轮“小国考”。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经历了近三年的“大一统”之后,几个核心省份如山东、广东等又退出了“联考”的阵营,各自单独招录、单独命题。因此各位考生在复习各地方考试时务必要了解各地的考情特色,以及是否加入“联考”行列这一重要信息,从而做到心中有数,针对性复习。为此,我们特地为各位考生精心编制了各地方考试题型题量统计表,囊括了大部分省市的考试情况,考生可以根据此表及时了解当地的命题特点及题型题量。
从近几年的试卷构成来看,在命题思路方面,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主要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逻辑填空:中央国家机关试卷构成中主要集中测查考生运用词语进行表达的能力,其中词汇搭配和使用范围为考查重点。此外,对于成语和实词的考查,越来越多地以结合、杂糅的方式出现,这种一题多点的命题思路值得考生关注。
例题1:(2015年国考)我国高校每年有数万项科研成果通过验收,其中有30%以上的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首创”“国际领先”或者“填补了国内空白”。_________的是,这些成果中只有极少一部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大部分成果只能“沉睡”在实验室和书斋中,高校科技研究成果推广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可悲 难以为继
B.遗憾 步履维艰
C.可惜 寸步难行
D.无奈 一筹莫展
【解析】一道实词成语混搭题。第一空中,由下文解释性句子“这些成果中只有极少一部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可知横线处词语想表达“对科研成果无法应用到实际中的惋惜”,“遗憾”“可惜”“无奈”均符合文意。A项“可悲”语义过重,予以排除。第二空中,所填入词语要与“推广”一词搭配,形容科研成果推广非常有难度,“步履维艰”表示走的每一步都很艰辛,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B项。
【纠错】C项“寸步难行”表示一步都走不了,语义过重,应该排除。D项“一筹莫展”指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搭配主体不能为“推广”,应该排除。
地方考试中主要测查考生准确理解词语并进行应用的能力,更多地集中在近义词辨析方面,较国考而言相对简单。
例题2:(2013年深圳)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所谓特权,历史地说,乃是少数得势的阶级单独地享有某些待遇,而多数无权阶层的人民则被________于外,不得分润。
②我们把平等的社会含义落实到权利平等与机会平等上,问题的讨论便______得多了。
③传统的民主自由制度究竟当如何改进自身以_________更高的平等境界呢?
A.屏除 具体 通向
B.摒除 具体 迈向
C.屏除 详细 迈向
D.摒除 详细 通向
【解析】第一组词中,“摒除”指排除、除去,“屏除”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同“摒除”,但现代汉语一般用“摒除”。第二组词中,“落实”与“具体”前后呼应。第三组词中,“更高的境界”与“迈向”搭配恰当,故B项为正确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的考试在命题上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如浙江省就涉及对成语误用的考查,河北省则涉及对词汇含义的具体考查。
例题3:(2013年河北)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流刑(流放的刑罚)流星赶月(形容迅速)流连(留恋不舍离去)
B.声望(名声、名气)声泪俱下(形容极其悲恸)声气(声音中带气)
C.临终(人将要死)临危授命(危难时期被任命)临深履薄(比喻谨慎戒惧)
D.虚辞(与实词相对的词类)虚怀若谷(形容十分谦虚)虚造(凭空捏造)
【解析】B项中的“声气”指说话时的语气、语调,也指消息或信息。C项中的“临危授命”指危急时刻勇于献出生命;“临危受命”指危难时期接受任命。前后两个成语的侧重点不同,切勿混淆。D项中的“虚辞”指浮夸不实之言,需要与“虚词”区分开。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片段阅读:中央国家机关试卷主要集中在“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和“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这两种能力的考查上,题型为主旨概括题和意图判断题,并且从2009—2015年的试卷构成来看,意图判断题的考查比例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此外近几年偶有少量创新思路的题型出现,如2008年的词语理解与代词指代相结合的题目,2008年开始陆续出现的语句排序题等。因此要求考生在复习中央国家机关考试的过程中要秉承“抓住重点,兼顾创新”的原则,保证在主要测查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能够保证创新题型不会失分。
例题1:(2014年新疆)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常是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如宋代诗人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名句,说明来客敬茶是我国的传统礼节;千里寄茶表示对亲人的怀念;民间旧时行聘以茶为礼,称“茶礼”,送“茶礼”称“下茶”,古时谚语曰“一女不吃两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礼”便不再接受别家聘礼;还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至于各地、各民族的饮茶习惯更是异彩纷呈,各种饮茶方法和茶艺程式也如百花齐放,美不胜收。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古代诗词中的茶文化
B.与茶有关的民间习俗
C.饮茶的方法和茶艺花样繁多
D.不同地区的饮茶习俗各有千秋
【解析】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属于总—分式行文脉络,首句主要说明茶叶生产、消费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常是以茶礼、茶俗等形式表现,后文内容皆为举例论证,以具体事例说明有关茶的习俗。文段的主旨仅需将首句内容进行同义替换即可,故正确答案为B项。
【纠错】A、C、D三项都是围绕例子进行表述,予以排除。
例题2:(2014年联考)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名为《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报告,其中一个与中国有关的数字庞大得令人吃惊:5580亿美元。这是中国从2005年到2015年由于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导致过早死亡而将损失的国民收入估值(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显示,绝大部分心脏病、中风都与糖尿病有关。在表明问题的严重性后,报告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如果可以在今后十年内将慢性病死亡率在现有趋势基础上每年降低2%,将给中国带来360亿美元的累计经济效益。
这段文字意在( )。
A.强调重视慢性病防治的必要性
B.呼吁增加在疾病预防方面的投入
C.说明突发急症与糖尿病的关联性
D.探索降低慢性病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解析】一道意图判断题。文段属于“分—总”式行文脉络,开篇通过一系列数字论述了慢性病给中国带来的巨大损失,最后通过“解决方案:如果……”意在强调降低慢性病死亡率,可以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言下之意要重视慢性病防治的必要性。故正确答案为A项。
大部分的地方考试,尤其是“联考”,在命题思路上主要跟着中央的步伐,只不过难度有所降低。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在命题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省、区、市,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河北、新疆等,出现过一些国考不考的特殊题型,需要考生针对它们进行补充复习。
例题3:(2013年河北)对下面一段话所用修辞手法概括正确的是( )。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A.暗喻、排比、夸张、顶真
B.暗喻、排比、对比、对仗
C.顶真、比喻、对比、夸张
D.顶真、对仗、比喻、对比
【解析】“顶真”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个句子声韵的方法。在使用这种修辞手法时,无须限制上下句的字数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本段话中并没有使用“顶真”这一修辞手法,故排除A、C、D三项。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例题4:(2013年甘肃)一天清晨,微雨初歇,无数的珍珠散落在枝头,那是一滴一滴的雨点亲吻着稚嫩的尖芽,婷妍交辉。我感到绿意萌动膨胀起来了。
下面的诗句和上段文字中的“膨胀”两字内涵最接近的一句是( )。
A.千树万树梨花开
B.红杏枝头春意闹
C.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D.桃溪浅处不胜舟
【解析】句中“膨胀”一词用来形容绿意扩大或增长。A项描述了大雪纷飞,漫天白雪的场景;B项指杏花的众多和纷繁,用来形容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其寓意和描述的季节都与“膨胀”相近;C项注重描写景物的色彩;D项主要表现诗人的愁绪,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项。
3.语句表达: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在四年前的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对于语句表达这种题型的考查,非常值得考生关注。不仅国考涉及对于语句表达的考查,很多地方的考试中也都频频出现,当然每年的情况也有所调整,各位考生应及时关注历年考情。如广东、浙江、广西、四川、重庆、河南、河北、安徽、黑龙江等地,均在不同年份出现过对于这类题型的考查。这一部分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两种能力上,第一是优化表达的能力,题型载体以语句排序题、语句衔接题和结语推断题为主,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将连贯、流畅、优美的要求体现出来;第二是规范表达的能力,题型载体主要集中在病句辨析和歧义辨析两种类型上,需要清晰掌握病句和歧义句的语病类型及考查要点。
例题1:(2015年国考)输血本质上是一种移植,必然会伴随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免疫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就是其中之一,其发病原因简单说来就是供血者体内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在患者体内迁移、增殖,反客为主,进而攻击患者的免疫系统。正常情况下,受血者会把供血者淋巴细胞识别为“异己”而加以排斥,这样供血者淋巴细胞就不能在受血者体内存在。而当受血者与供血者有血缘关系时,两者一部分遗传基因相同,受血者免疫功能低下,不能识别供血者的淋巴细胞,使得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植活并增殖,导致发病。所以,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采用严格规范的临床输血技术至关重要
B.没有经过病原体检验的血液是不安全的
C.直系亲属之间不能相互献血
D.血型相同者也存在输血风险
【解析】一道语句衔接题,属于居末类。“所以”表明最后一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文段论述重点后半段“而当受血者与供血者有血缘关系时……导致发病”,可知横线处应该延续血缘关系的话题,故横线处应为“直系亲属之间不能相互献血”,正确答案为C项。
例题2:(2014年上海)下列语句表达准确无误的是( )。
A.不久前落幕的“上交会”上,来了一群重量级“服务生”——为了让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沟通无阻碍,十来个教授级专业译员坐镇会场
B.《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要求子女常看望问候父母,也规定了单位应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C.沪语文化在多个文学艺术领域出现复苏迹象,这一现象引发了文化界的普遍关注
D.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资源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
【解析】一道病句辨析题。A项“15个国家和地区”表述有歧义;B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句中“虽然”与其后的“也”搭配不当,应改为“不仅……也”;D项属于成分多余,句中“对于”一词应该删掉。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4.篇章阅读:篇章阅读曾经是中央国家机关考试的题型,但是随着命题思路的变化,近几年的考试中已经不再列为考查题型。不过在一些省份的考试中还是会涉及对于篇章阅读的考查,通常是与片段阅读、逻辑填空这类题型相结合,设计1—2篇的题量。不过也有些省份比较特殊,比如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就完全以篇章阅读为主要载体,通常为6篇文章,每篇文章设5题,再配合5道片段阅读,从而构成35题的总题量。此外,江苏、吉林、河北、云南、新疆、安徽等地也涉及对于篇章阅读的考查。相对于片段阅读而言,篇章阅读的题型难度较高,题材内容广泛,涉及人文、科技等多个领域,每篇文章的文字量在1000字左右,要求考生阅读整篇文章对4—5道题目进行回答。针对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在掌握片段阅读的阅读技巧和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有一种整合能力加载到篇章中来,此外,多做练习也是一种强化训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