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彩印版)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 华图教育
- 114字
- 2020-08-28 01:23:28
第一章 常用技巧
重点知晓
在行测考试中,数学运算题目让很多考生头疼。鉴于行测考试时间的紧张,掌握数学运算常用的解题技巧,在较短时间内找到正确答案尤为重要。本章便为考生介绍几种数学运算常用解题技巧,希望各位考生能够熟练运用。
知识点串讲
解题技巧一 代入法
方法·简介
代入法,就是将题目的选项直接代入题干判断正误的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题型。由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的题型全部为客观题,即全部是“四选一”的单选题,因此代入法就成为解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至关重要的方法之一。
代入法在考试中实际应用时,根据应用的方向不同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代入验证,即将选项代入题干中验证,若符合要求,则为正确答案。例如将选项代入方程来验证方程两侧是否相等,相等则该选项为正确答案。代入验证通常需要验证题目的所有条件。另一类是代入排除,即将选项代入部分易于验证的题干中,若验证符合,并不能肯定该选项为正确选项,而若验证不符合,则可肯定该选项必然不是正确选项。此种情况下将选项代入的目的是排除错误选项。例如根据题目可知选项必然能够被某个数字整除,此时将选项代入,满足整除并不意味着就是正确答案,但不满足整除则必然为错误答案。代入排除往往用于题目中部分条件或性质便于验证的情况。
典型示例
(山西2015)某工厂接了一批订单,要生产2400件产品。在开始生产10天后,由于工艺改进每天多生产30件产品,结果提前2天交货,问该厂没有改进工艺前,每天能生产多少件产品?( )
A.100
B.120
C.150
D.180
视频讲解
【解析】代入排除法。A选项,每天生产100件,则需要24天,先生产10天可以生产1000件,还剩1400件,现在每天可以生产130件,无法整除,错误;B选项,每天生产120件,则需要20天,先生产10天可以生产1200件,还剩1200件,现在每天可以生产150件,还需要8天,正好提前2天,B选项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B。
解题技巧二 数字特性法
方法·简介
数字特性法,指不通过具体计算得出最后结果,而只需考虑最终结果所应满足的数字特性,从而排除错误选项得到正确答案的方法。常用的数字特性法包括大小特性、奇偶特性、尾数特性、余数特性、整除特性、因子特性、幂次特性等多种特性方法,其中尤以整除特性最为常用。
数字特性法的快速应用需要考生掌握如下两点:
(1)能迅速从题干中判定出答案所应符合的数字特性;
(2)熟悉基本的数字规律,包括奇偶性规律、整除规律以及基本的余数判定规律。
整数的奇偶性规律
两个奇数的差与和均是偶数,两个偶数的差与和均是偶数,一个奇数与一个偶数的差与和均是奇数。
两个整数的差或和是奇数,则这两个数的奇偶性不同;两个整数的差或和是偶数,则这两个数的奇偶性相同。
两个整数的和是奇数,则它们的差也是奇数;两个整数的和是偶数,则它们的差也是偶数。
整数的整除规律以及基本的余数判定规律
(1)2、4、8的整除及余数判定规律:
一个整数能被2(或5)整除,则其个位上的数字能被2(或5)整除;
一个整数能被4(或25)整除,则其最后的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
一个整数能被8(或125)整除,则其最后的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
一个整数被2(或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个位上的数字被2(或5)除得的余数;
一个整数被4(或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最后的两位数被4(或25)除得的余数;
一个整数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最后的三位数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
(2)3、9的整除及余数判定规律:
一个整数能被3整除,则这个整数的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
一个整数能被9整除,则这个整数的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
一个整数被3除得的余数,就是这个整数的各位数字之和被3除得的余数;
一个整数被9除得的余数,就是这个整数的各位数字之和被9除得的余数。
(3)7、11、13的整除规律:
一个整数能被7整除,则其个位数字的2倍,与剩下的数的差可以被7整除。
例如:581,个位数字的2倍是2,剩下的数是58,两者之差是56,可以被7整除,故581可以被7整除。
一个整数能被7整除,则其最后三位数,与剩下的数的差可以被7整除。
例如:100107,最后三位数是107,剩下的数100,两者之差是7,可以被7整除,故100107可以被7整除。
一个整数能被11整除,则其奇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与其偶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所作的差可以被11整除。
例如:132231,其奇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6,其偶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6,两者的差值是0,可以被11整除,故132231可以被11整除。
一个整数能被11整除,则其最后三位数,与剩下的数的差可以被11整除。
例如:578567,其最后三位数是567,剩下的数是578,两者的差值是11,可以被11整除,故578567可以被11整除。
若一个整数能被13整除,则其最后三位数,与剩下的数字的差可以被13整除。
例如:123136,其最后三位数是136,剩下的数是123,两者的差值是13,可以被13整除,故123136可以被13整除。
典型示例1
(国考2013)两个派出所某月内共受理案件160起,其中甲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17%是刑事案件,乙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20%是刑事案件,问乙派出所在这个月中共受理多少起非刑事案件?( )
A.48
B.60
C.72
D.96
视频讲解
【解析】数字特性法。根据已知条件,可知甲派出所受理案件数目应为100的倍数,而两个派出所受理的案件总数为160起,所以甲派出所受理的案件数目为100起,则乙派出所受理的案件数目为60起,所以乙派出所在这个月共受理非刑事案件为(1-20%)×60=48(起)。故本题选择A。
典型示例2
(国考2012)某儿童艺术培训中心有5名钢琴教师和6名拉丁舞教师,培训中心将所有的钢琴学员和拉丁舞学员共76人分别平均地分给各个老师带领,刚好能够分完,且每位老师所带的学生数量都是质数。后来由于学生人数减少,培训中心只保留了4名钢琴教师和3名拉丁舞教师,但每名教师所带的学生数量不变,那么目前培训中心还剩下学员多少人?( )
A.36
B.37
C.39
D.41
视频讲解
【解析】设每位钢琴老师带x人,拉丁舞老师带y人,则:5x+6y=76, x代入质数2、3、5、7、11,可知x=2, y=11,因此还剩学员4×2+3×11=41(人)。故本题选择D。
金钥匙
用到整除特性的题目多具有如下三点特征:
特征一:题目中出现“一半”“相等”“几倍”“几分之一”。
特征二:题目中出现分数、百分数、比例式。
特征三:题目中出现等式A=B×C,且A、B、C都是整数。
特征一的应用:当说A是B的一半时,则B为偶数且A+B能够被3整除;当说A是B的C倍时,则A能够被B整除,也能够被C整除,同时A+B能够被C+1整除;当说A是B的C分之一时,此即完全等价于B是A的C倍;当说A和B相等时,则A+B必然是偶数。
特征二的应用:将题中各量之间的关系写成形式,则当n与m互质时,a能够被m整除,b能够被n整除。
特征三的应用:当“A=B×C”时,若能根据具体情境判断出三者均为整数,则必然有A能够被B或C整除。
解题技巧三 赋值法
方法·简介
赋值法,指对很多数学运算问题,不通过求解具体比例或方程得到答案,而是将合适的数字直接代入题目进行计算并得到答案的方法。
赋值法的本质特点是“化虚为实”。当其中某个量的实际值不影响结果时,题目多选择不直接给出该量的值,这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容易陷入千头万绪无从下手的困境,而给其赋值则相当于把虚的未知量转化为实的已知量,可大大降低思维难度,从而快速得到答案。当存在多个未知量需要赋值时,一般选择对保持不变的那个量先进行赋值,并由此推出其他的量,也即尽量减少重复赋值。
典型示例
(山西2014)某钢铁厂生产一种特种钢材,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今年这种特种钢材的成本比去年上升了20%。为了推销这种钢材,钢铁厂仍然以去年的价格出售,这种钢材每吨的盈利下降了40%,不过销售量比去年增加了80%,那么今年生产该种钢材的总盈利比去年增加了多少?( )
A.4%
B.8%
C.20%
D.54%
视频讲解
【解析】此题可通过赋值法来解答:
则去年的总盈利为100×100=10000,今年的总盈利为60×180=10800。那么今年的盈利比去年增加了(10800-10000)÷10000=8%,故选B。
金钥匙
在考试中,经常会用到赋值法的题目主要有如下情形:(1)当题目中关于某个量仅与比例有关时,可将各比例值看做实际值,或者据此赋以合适的数值代入计算,可以降低理解的难度;(2)题目中只含有用百分比描述的变化过程时,常可赋值求解;(3)当具体值不影响最终结果时,可以直接赋值代入计算。
解题技巧四 方程法
方法·简介
方程法是一种直接的方法,它是把未知量设为字母(比如x),然后把字母(比如x)作为已知量参与计算,最终得到等式的过程。方程法的思维方式与其他算术解法的思维方式不同,它不需要从未知到已知和从已知到未知等多层次的分析,它只需要找出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按顺序列出方程即可。
方程法的主要流程为:
设未知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出方程
一般说来,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盈亏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和差倍比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等均可使用方程法。但是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如果题中数据关系比较简单,或者可以直接利用现有公式时,使用方程法反而会影响答题效率。
对于列方程解方程,考生需要着重掌握两点:一是什么样的题目适合用方程解决,二是如何快速建立方程。对于前一个问题,适合方程求解的题目通常表述为多个量之间明确的和差倍比关系,待求其中某个量。基于求解时间角度的考虑,一般通过方程求解的问题,未知量前的系数往往都比较简单。对于后一个问题,快速建立方程的核心在于抓住题目条件中的等量关系。等量关系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条件中出现“相等”“同样”“一样”等词,另一种是表述为“A比B多(高)……”形式。
典型示例
(陕西2013)学校组织学生举行献爱心捐款活动,某年级共有3个班,甲班捐款数是另外两个班捐款总数的,乙班捐款数是丙班的1.2倍,丙班捐款数比甲班多300元,则这三个班一共捐款( )元。
A.6000
B.6600
C.7000
D.7700
视频讲解
【解析】设丙班捐款x元,则甲班捐款额为(x-300)元,乙班捐款额为1.2x元,则有 ,解得x=2500,故甲班、乙班和丙班捐款总额为7700元。选D。
【技巧点拨】设未知量的几个技巧:
(1)有多个未知量时,优先设基础量,进而将其余量表示出来。所谓基础量就是别的量都是以它作为衡量标准(别的量是它的几倍、比它多等)的那个量。
(2)当用一个量表示另一个量,表达式比较繁琐时,分别设两个未知量往往会使方程表达式更加简洁而容易求解。
(3)设未知量时,不一定非要将待求量先设出来。很多时候,先将其他量设出来并进行求解,可能速度更快。
(4)设了未知量之后,未必一定要精确求解。对某些未知量“设而不求”是一种高层次的解方程方法。
总结·笔记
重点:1.方程法中多元一次方程的考查。2.________
易错点:1.如何列方程、解方程。2.________
技巧总结:1.整数的奇偶性规律。2.________
专项练习
常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