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认知

本节主要包括时政热点与新中国的外交两部分。其中,时政热点内容为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常识部分考查的重中之重,考生需予以重视。

破题密钥1——时政热点

一、改革发展的逐步深化

(一)1982年中共十二大: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核心: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在计划经济中引入市场经济(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公有制为主体,允许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存在。

(二)2014年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与党的建设

(1)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6)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7)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全党要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发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该试验区为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商务发展而设立。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地为全国服务。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具体措施中规定: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口受理、综合审批和高效运作的服务模式,完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不同部门的协同管理机制。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国家战略,是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这项重大改革是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重在提升城市软实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党的十八大在谈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核心),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3年6月18日启动,活动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展开。

主题:为民、务实、清廉。

重点: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切入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注:八项规定:要改进调查研究:要精简会议活动:要精简文件简报:要规范出访活动:要改进警卫工作:要改进新闻报道:要严格文稿发表:要厉行勤俭节约。

突出:作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总体安排:

第一环节:学习教育、听取意见。

第二环节:查摆问题、开展批评。

第三环节:整改落实、建章立制。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2014年1月开始,重要点任是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六、中国梦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正式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2013年同奥巴马总统共同会见记者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了世界维度上的中国梦:“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七、克强经济学

“克强经济学”概念核心包含三个主要的构成部分,也被解读为“克强经济学”的三大支柱。

其核心内容可概括如下:

(1)政府不推出刺激经济的政策,而是通过逐步缩减国家主导的投资行为;

(2)去杠杆化,以大幅削减债务,降低借贷与产出比;

(3)推行结构改革,以短痛换取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围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八、十八届四中全会解读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个体系。

(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5)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个坚持。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4.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

(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6.其他重要表述。

(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

(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3)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4)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①健全依法决策机制,②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③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④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5)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6)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8)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

真题精粹与剖析1

经典真题1 (单选)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国法治建设经历了多个重大节点。下列关于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举措,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②提出依法治国并写入宪法

③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

④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A.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名师解析 A。本题考查我国依法治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目标。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2011年3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故本题答案为A。

经典真题2 (单选)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3年6月18日正式启动。活动总的要求是( )。

A.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B.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民、务实、清廉

C.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D.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

名师解析 C。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3年6月18日启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活动将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党深入开展。A项,“八项规定”是切入点。B项,为民、务实、清廉是主题。D项是总体安排,第一环节: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第二环节: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第三环节: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经典真题3 (单选)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处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的是( )。

A.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B.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C.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D.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名师解析 A。《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经典真题4 (单选)2013年高考前夕,一则消息让广大农村考生感到温暖和振奋:国家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今年比去年增加8.6%。这主要体现了( )。

A.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

B.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C.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党和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名师解析 A。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是国家注重教育公平的体现,是对社会公平的维护。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经典真题5 (多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下列属于扎实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容的是( )。

A.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B.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C.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D.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名师解析 ABCD。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故本题答案为ABCD。

核心提示

对时政内容要重点关注涉及国家战略、改革思路、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内容。

破题密钥2——中国的外交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毛泽东将新中国城市初期的外交政策形象地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二)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又在措辞上做了改动,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日内瓦会议。

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3.万隆会议与“求同存异”的方针。

1955年4月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会上,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4.不结盟政策。

1959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广泛地建立同亚非拉国家的外交关系。

(三)开创外交新局面

1.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中美建交。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同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同年7月,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1978年12月签署《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7月签订《中美贸易关系协定》,其宗旨是在平等互利和非歧视性待遇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经济贸易关系。

1982年8月17日签署的“八一七公报”全称为《中美就解决美国向台出售武器问题的公报》,美国在该公报中就对台售武问题做出了明确的承诺。

3.中日建交。

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建交公报》),中日建交。

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建树

1.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改革开放的需要。

2.外交政策的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外交活动。

(1)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2)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3)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4)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如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

真题精粹与剖析2

经典真题6 (单选)2013年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时指出,中美两国正在共同致力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下列对于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历程中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签订《中美贸易关系协定》

②尼克松访华

③中美联合发表“八一七公报”

④乒乓外交

A.④③②①

B.③①④②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名师解析 C。签订《中美贸易关系协定》是在1979年7月,尼克松访华是在1972年2月,中美联合发表“八一七公报”是在1982年8月,乒乓外交是在1971年。故本题答案为C。

经典真题7 (多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受住了国内外环境变化的考验,发展成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这一时期中国在内政外交上的重大决策和成就有( )。

A.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D.开展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

名师解析 ACD。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内政外交上的重大决策和成就包括: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等。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属于20世纪70年代,故本题答案为ACD。

经典真题8 (单选)联合国是当代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联合国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

B.《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的基本大法

C.德国属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D.每年的6月25日是联合国日

名师解析 B。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总部位于美国纽约。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因此,10月24日被定为“联合国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是联合国的6大主要机构之一,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故本题答案为B。

经典真题9 (单选)针对其他国家对南海油气资源虎视眈眈的状况,我国政府多次重申立场:“主权归我”,“南海是我国核心利益的一部分”。这充分表明( )。

A.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

C.油气资源是我国的核心利益

D.我国反对单纯以武力形式解决国际争端

名师解析 B。针对南海领海争端,我国坚持“主权归我”“南海是我国核心利益的一部分”,充分表明了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和态度。A、D两项在题干并未体现,排除:我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C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经典真题10 (单选)中外经济界人士认为,化解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可持续增长,仅靠中国一枝独秀是不现实的,但离开中国是万万不能的。这说明( )。

①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②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吸引世界的目光

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经济格局的情况已经改变

④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名师解析 D。题干中强调的是中国在化解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可持续增长方面所发挥的作用,①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③中“已经改变”的说法过于绝对,表述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核心提示

时政与外交在很大程度上考查考生对我国走和平发展的大国之路的基本认知,这两部分均需考生给予高度重视和足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