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禮政三大典下(4)

皇朝文獻通考四庫全書提要

欽定皇朝文獻通考二百六十六卷。乾隆十二年奉  敕撰。初與五朝續文獻通考共為一編。乾隆二十六年。以前朝舊事。例用平書。而述 昭代之典章。錄 列朝之   詔諭。   尊稱   鴻號。於禮當出格跳行。禮例迥殊。難於畫一。遂  命自   開國以後。別自為書。後續通典續通志。皆古今分帙。即用此書之例也。其二十四門。初亦仍馬氏之目。嗣以   宗廟考中。用馬氏舊例。附錄廟。因而載入   敕建諸祠。仰蒙  睿鑒周詳。  綸音訓示。申明禮制。釐定典章。載筆諸臣。始共知尊卑有分。名實難淆。恍然於踵謬沿之失。乃恪遵  聖諭。別立廟一門。增原目為二十五。其中子目。田賦增八旗田制。錢幣增銀色直及回部普兒。戶口增八旗壯丁。土貢增外藩。學校增八旗官學。   宗廟增崇奉   聖容之禮。封建增蒙古王公。皆以今制所有而加。市糴刪均輸和買和糴。選舉刪童子科。兵考刪車戰。皆以今制所無而省。至象緯增推步。物異刪洪範五行。國用分為九目。尊號冊封之典。自帝系移入王禮。則斟酌而小變其例者也。考馬氏所宋事。雖以世家遺蔭。多識舊聞。然計其編摩。實在入元以後。故典章放失。疏略不詳。理宗以下三朝。以國史北移。更闕無一字。案理宗以後國史元兵載以北歸事見宋季三朝政要序今則   聖  聖相承。功成文煥。   實錄  記注。具錄於史官。公牘奏章。全掌於籍氏。每事皆尋源竟委。賅括無遺。故卷帙繁富。與馬氏原本相埒。夫尚書兼陳四代。而周書為多。禮記亦兼述三王。而周禮尤備。監殷監夏。百度修明。文獻足徵。蒐羅自廣。有不必求博而自博者矣。

內府藏書記

徐秉義

書者載道之器。治法之所從出也。古者書聚於上。必設官以掌之。周禮。外史掌四方之志。及三皇五帝之書。達書名於四方。史官主書。老聃為周柱下藏室史。韓宣子聘魯。觀書於太史氏。是也。要未有藏於內府者。漢興。承秦禁學之後。書缺簡脫。武帝始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祕府。孝成又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山巖屋壁之藏。莫不畢出。漢之典文。於斯為盛。則有延室廣內麒麟天祿之藏。命劉向揚雄讎校之。皆在禁中。謂之中書。藏於內府自茲始。後漢之東觀。亦禁中也。至桓帝始置祕書監。掌禁中圖書祕記。謂之祕書。即東觀也。而蘭臺亦藏書。故薛夏云蘭臺為外臺。祕書為內閣。然則祕閣之書。藏之於內明矣。晉宋以還。皆有祕閣之號。及唐開元中。繕寫四部書。以充內庫。其後中原多故。經籍蕩然。而此制遂廢。宋興。購求漸廣。復有崇文院太清樓及諸館閣之藏。下逮元明。以為故事。內府藏書。其來尚矣。雖然。藏書固盛典也。而一患其雜。雜則為小道異端。而無裨於內聖外王之學。一患其偽。偽則為剽竊摹擬。而不協於仁義中正之歸。二者不可以不辨也。漢術數方技之類。多為妄人所依託。假聖賢之名。以惑當世。梁華林園總集釋典。不可勝計。隋煬帝聚書。蒱博鷹狗之說。無所不備。唐元載當國。請括圖書以千錢易一卷。人皆嗜利。偽作爭獻。若此者非雜則偽。雖多亦奚足貴耶。我  皇上纘承丕基。重熙累洽。典謨風雅之篇。故老名儒之說。循環乙夜。而熟講於經筵。念終始典於學。以觀人文之化成。於是運獨見之明。下求書之詔。網羅遺逸。甚盛意也。而猶意言淆亂。或詭於聖人之道。乃命有司。凡天下之書。非有裨於學問政治者。毋得收。向之所謂雜且偽者。今何患焉。董仲舒對策曰。詣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教者。勿使並進。此道所以日尊。而治所以日隆也。我 朝內府之典籍。不惟其多而惟其精。上可以翼聖真。扶絕學。其次亦可以博聞洽見。益人之神智。  皇上所以詒謀燕翼。而開億萬年有道之長者。皆於是乎在。豈徒玉軸牙籤。侈焜燿於冊府也哉。

議諡明季殉難諸臣疏乾隆四十一年

大學士舒赫德

奉  諭旨飭查明季殉節諸臣。予以諡號。仰見我  皇上聖仁公溥。覃被無私。表微闡幽。至為該備。伏考戴記諡以尊名。節以壹惠。鄭氏註言謚者行之述。謂使聲譽可得而尊信。即以其行一大善為謚也。惟是歷代易名。祇為飾終常制。而勝國遺忠。並膺茂典者。實曠古所未有。謹按順治九年。   世祖章皇帝。軫念明末甲申殉節之臣。自范景文以下二十人。及劉文炳鞏永固衛時春張慶臻錫謚有差。乾隆四年。  皇上允廷臣所請。於明臣趙譔。復予旌謚。大義嘉名。後先昭揭。茲奉  恩綸。詳議追獎。不惟闖獻蔓延。時窮節見。俾從甄錄。即我 朝。天戈迅掃。其時抗顏拒命者。亦令一例褒揚。而明初靖難之變。藎臣烈士。甘就誅夷。雖閱年逾遠。並不使終於湮晦。此誠  聖主大公至正之盛心也。臣等伏讀  欽定明史諸卷。或專傳特書。或因文附見。義法精嚴。顯微共貫。  皇上申命儒臣。增修輯覽。于福唐桂三王事蹟。詮次釐訂。褒誅筆削。仰承  睿裁。自神宗後。諸臣效節始末。具載二書者。臣等祇遵  訓示。分晰考稽。而以 大清一統志。與直省通志互校。亦可參異同而核詳略。至建文諸臣。遺聞軼事。附會不經。若表忠致身等錄。皆無足徵據。而一以正史為斷。其中區別流品。斟酌典章。謹擬數條。臚列如左。

一明代殉國諸臣。所處時地不同。其素行亦各不一。按大戴禮白虎通論諡。大名小名。並著其文。應請倣其意而變通之。定為專謚通謚之法。其有生平大節。卓然可稱。而又艱貞自靖。百折不回者。自宜特予褒崇。按名定謚。若平時無甚表見。而慷慨致命。志節皎然。則彙入通謚之列。其較著者為忠烈忠節。次則為烈愍節愍。期於考行稱名。各有攸當。

一明季應謚諸臣。其在天啟崇禎間。已經議者。均無庸再給。至福王時。雖間有贈謚。而荒殘擾攘之際。偏私挂漏。指不勝屈。其出於唐桂二王者。則臧否益淆。規制彌漏。應請自福王以後。得謚者並按其應謚之實。綜核更正。俾共知 盛世兩字公評。實為千載定論。

一明代諸臣。既邀  賜謚。宜有附祠以彰華袞之褒。第已事遠年湮。即欲表墓旌閭。亦難查考。而異代之臣。更不便照現行事例。因謚立碑。查直省府州縣。各有忠義祠。應於諸臣原籍。令有司設牌入祀。其里居失傳者。則於授命之所。附祠。並請  下翰林院臣。撰擬專謚及通謚文各一篇。交禮部刊發直省。令所在按式成造木榜。填書某官姓名謚字。附載事實於後。懸諸祠內。以昭令典。其有後裔尚存。願於祠墓自行鑴碑石者聽。至史冊所稱閤門遇難者。不一而足。似應入祀節孝祠。以示表揚。其有姓氏可稽者。詳書於牌。否則止書某某妻妾女媳同時殉難若干口。用昭核實。

一諸生韋布。未通仕籍。甚且姓名無考。如山樵市隱之遂志成仁。所在多有。議諡自難概及。應請於諡之所不及者。均令其入祀忠義祠。則草野幽貞。亦不至淪於泯沒。其有妻女等從殉者。並如前例。

一明臣如楊所修王大年李應薦張捷楊維垣輩。雖臨危不屈。而名麗閹黨。其素行已屬有虧。自不便令其濫邀謚典。其因馬士英而驟遷如楊文聰者。抗節亦有可矜。進身究為可議。若方岳貢邱瑜之殉難。見於一統志。以正史律之。則殊有遺憾。而一時勳戚之臣。明史謂大半以兵死者。原不在盡節之數。又如張鶴鳴之信王化貞。排熊廷弼。與蘇觀生之擁立朱聿。搆難桂王。皆僨事可誅。隕身莫贖。而馬吉祥蒲纓則表裏為奸。其入緬偕亡。益無足道。且有於甲申謁賊苟免。其後乃堅拒我大兵。如傅鼎銓張家玉衛允文吳爾壎者。均屏而不錄。至若樓璉草詔而後自經。梅殷入朝而復被害。亦不得比於完節。以見 聖朝權衡予奪。褒鉞昭然。

一明史久經  欽定頒行。所有新議諡法。難於各傳添載。臣等酌議請照明史格式。另編一冊。冠以原奉  諭旨。次載諸臣議疏。次及所擬專謚通謚清單。一體成書。與明史相附而行。俾讀史者有可稽核。以昭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