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災籌濟編
楊景仁
地方遇災不報。則民隱不上聞。膏澤無由下究。以致道殣相望。盜賊伺目。往往釀成事端。而。朝近不知。迨知之而百方綏輯。已無及矣。是諱災者。 國家之大患也。即經奏報。而稍涉遷延。嗷嗷者待命須臾。輾轉間已足殘害生靈。虧損元氣。此遲延之與諱飾。其害雖有重輕。皆足以殃民而蠹國也。順治十七年。覆準直省災傷。先以情形入奏。夏災限六月終旬。秋災限七月終旬。仍扣去程途日期。如詳報到省在限外。而計算應扣之程途。亦已逾限者。參處。州縣官遲報逾限一月以內者。罰俸六月。一月以外者。降一級調用。二月以外者。降二級調用。三月以外革職。撫司道府等官。以州縣報到之日起算。逾限一例處分。迨後定例。夏災仍以六月為限。秋限以九月終旬。誠以報災逾限。緩不及事。而秋收則恐臨時或有變更。故稍寬其期也。十八年覆準州縣官不將民生苦情。詳報上司。使民無處可訴。革職永不用。若州縣官詳報。上司不接準題達者。將上司亦革職。康熙七年。題準各旗災地。遠近不一。準寬至八月初十日。逾期不準。十五年議準被災地方。遲報逾限半月以內者。罰俸六月。一月以內。罰俸一年。一月以外。仍照前例議處。雍正六年議準。一月內造報被災分數。為時太迫。嗣後勘災。寬以十日。察覆上司。寬以五日。總以四十五日為限。七年議準。甘省地處極邊。河西一帶。山高氣冷。收成更晚。受災之田。兼有冰雹風沙蟲蝕雪霜之患。于定例外稍加變通。河東鞏昌蘭州二府。河西甯夏西甯甘州涼州直隸肅州。並口外安西靖逆二屬。倘夏秋二禾。于六九兩月被災。仍照定限申報。其有六九月田禾本屬青蔥。此後忽被災傷者。準各展限半月。夏災不出七月中。秋災不出十月中。即為勘明申報。仍將被災日期。于題疏內詳悉聲明。以便察核。十二年議準。州縣勘報續被災傷分數。其續報被霜被風被水之災較重。距原報情形之日。未過十五日。不準展限。統于正限內查勘請題。十五日以外者。準于正限外展限二十日。如已過正限。均準另起限期勘報。歷來報災之例至後而益加詳密如此。恭查乾隆六年 土諭。向來各省報災。原有定期。若先期題報。便不合例。朕思按期題報者。乃指其本而言。至于水旱情形。為督撫者察其端倪。早為區畫。隨時密奏。則朕可倍加修省。而人事得以有備。若過拘成例。則未免後時矣。至于督撫報災。有故為掩飾。不肯奏出實情者。亦有好行其德。希冀取悅地方者。惟公正之大臣。既不肯匿災以病民。亦不肯違道以干譽。外此不能無過不及之失。朕恫瘝在抱。再四思惟。匿災者使百姓受流離之苦。其害甚大。違道干譽。雖非正理。以二者較之。究竟此善于彼。甯使國家多費帑金。斷不可令閭閻一夫失所。欽此。大哉 皇言。於臣工之過不及。權衡至當。寬干譽之過。正以甚匿災之罪也。守土者可勿凜諸。稽古藎臣秉鈞常以災祲上陳。奉使輒以饑荒入告。所以動人主。勤天戒。畏民碞之心者。慮至深遠。不以非[己](已)專責懼上厭聞而安於簡默也。況守土之吏親民之官乎。
煮賑籌濟編
楊景仁
呂東萊論救荒以設糜粥為下。惠仲孺亦謂荒政之弊四。而行粥居第一。良以行粥之舉。壯者得歠。而不能及幼孤老病之人。近者獲餔。而不能周僻壤深山之境。且萃數千饑餒疲民於一廠中。氣蒸而疫癘易染。眾聚而奸盜易萌。強者數次重餐。弱者後時空返。即其得食者。仰給一盂。奔馳數里。晨往夕還。衝風冒雪。得毋憊甚。況重以吏胥侵蝕。撩以石灰。雜以糠。嗟爾嗷鴻。活者二三。而死者十六七矣。然此法之弊也。究非法之弊也。乃行法者之弊也。夫苟行之而不善。雖良法皆成弊藪。苟行之而善。雖常法可絕弊端。竊以為災黎未賑之先待哺不迫。既賑之後續命猶難。惟施粥以調劑其間。則費易辦而事易集。又如外之流民。戶口難稽。人數無定。非粥曷濟乎。此不獨富厚耆碩宜行之鄉里。即有司亦當行之郡邑。而不可廢也。前代糜粥之設。歷有良規。國朝偶逢歉歲。軫恤多方。而賑之典。未嘗偏廢。爰采輯良法。著其利弊。賢司牧及鄉里耆碩有志振窮者。知其弊而杜之。散其利而普之。雖謂賑為盡善之仁術可也。
通商籌濟編
楊景仁
謹按歉歲民無糴所。則無所得食而奪興。賢司牧料其必然而危之。及其未然而弭之。則通商以裕食。洵賑濟之餘事。而平糶之先聲也。大抵商之不通也有故。遏糴者。藉口本境之糧。不知米儈益昂其價。而興販莫來。抑價者。命意惠艱食之眾。不知囤戶暗售他方。而貿遷莫至。毋遏糴而糴廣。不抑價而價平。而復無暴關以因之。商民有不奔走偕來者乎。查雍正三年。直隸天津等處被水。米價甚昂。行文將軍府尹等。將盛京糧米十萬石。由海運至天津新倉。有 旨令商民自海運米者。不必禁止。聽其運至天津貿易。四年。以山東登青萊連年豐稔。 諭撫臣動帑採買。分貯濟南等屬米少之州縣。再勸諭各商販運。八年議準。行令盛京將軍奉天府尹。轉飭守口官弁。如有商民販運米穀者。聽其出口。該管州縣。給與商民船票。十年奏準。凡有商賈販運米穀。至山東直隸糶賣者。米船一到。即便放行。其臨清淮揚等關。將梁頭米稅。自五月至七月。暫行寬免。秋收之後。再行徵收。乾隆元年議準。行令督撫。轉飭管理關務各官。凡有米船過關。詢明各商如果前往被災各邑糶賣者。免稅。給與印票。責令到境之日。呈送該地方官鈐印信。以便回空核銷。如有免稅米船。偷運到省。並未到被災地方先行糶賣者。將寬免之稅。加倍追出。仍照違禁例治罪。十三年 諭以地方偶有偏災。即將該處關口應征米豆稅。加恩寬免。則估舶聞風雲集。市直自平。駔儈不得居奇。窮黎均沾實惠。轉得權操自上等因。自後每遇災年。米商應徵關稅。非免則減。幾為常例。湛恩汪濊如此。甚至各關米稅之免。將屆停止。復行展期。所以鼓舞招徠之者甚至。二十五年。畿輔左近。穀價未能大減。 派侍郎給事中。會同直隸總督。至德州沿河一帶察看。務令舟車無阻。恐臨河州縣因糧艘需備駮運。或藉名多封船車。以致商人輓運滯。
睿慮精詳。無微不燭焉。而且 恩施逾格。既屢寬關市之征。復暫弛海運之禁。乾隆元年。 諭近年以來。直隸收成歉薄。民食艱難。從前議開海運。以資接濟。續經盛京將軍奏稱錦州等處。米價加貴。請永禁海運。朕諭以今歲直隸收穫平常。俟明歲再加將軍等所請行。朕聞秋冬收穫之後。各商民攜帶資本。前赴海城平等處採買雜糧。止因時屆隆冬。海風勁烈。舟楫難行。已將所買米糧收貯各店。春融裝運。該商民惟恐地方有司。遵照明年停運之議。閉遏難。甚為惶懼。朕思商民此糧購買在先。暫行存貯各店。不應在明年禁止之內。且奉天素稱產米之鄉。雖因販運過多。價值視昔加貴。然較之直隸歉收之地。待粟而炊。其情形緩急。實相逕庭。著俟明年內地麥熟之後。再將海運禁止。四年。因京師雨澤未降。上年海運弛禁之期已滿。奉 旨復寬一年之禁。嗣疊奉 恩綸。凡災年海禁之弛。行之直隸山東者非一次。為民謀口食者綦詳矣。乃外省以及外國產米之區。間亦有權宜海運者。乾隆十二年奏準。福建臺灣。雖隔重洋。與漳泉二府同隸一省。商船往來如織。原不在禁例。即如江南崇明縣。向有給照赴內地買米載回之例。嗣後如遇臺郡稔年。應聽漳泉二府商賈。及在臺二府民人。自十月至次年二月。於地方官處請照買運。又議準暹羅國產米甚多。如商民願往買米。造船運回者。給牌以便驗放無阻。仍嚴飭兵役。無得需索擾累。若商民無糧米載回。只載貨歸者。倍罰船稅。以示懲儆。此雖一時權宜之事。而念民食艱難。多方籌畫。使商販往來接濟。不惜破格之施。誠非苟而已也。有子民之責者。知歉歲以通商為要圖。航海尚弛其禁。而內地之過分畛域者可愧矣。關津並免其徵。而城市之借端勒索者可誅矣。無使賈利者轉而賈害。庶幾利商者即以利民乎。
輯流移籌濟篇
楊景仁
謹按流民者饑民也。與其輯之于既流之後。不如撫之於未流之先。然饑饉薦臻。本鄉無可覓食。有不得不轉徒他方者。瑣尾流離。困踣狼狽。不早為之所。弱者阽於危亡。強者轉為盜賊。可慮也。前代如漢如隋如唐。移民就食。是民之遷流。轉出自在上之意。戰國梁惠王曾行之。雖沿周官大司徒移民通財。廩人移民就穀之制。祗一時權宜之計耳。其餘因時補救。具有良規。國朝尤為詳盡。而資送養之法。或行或不行。則變通而與時宜之。期于實惠及民而已。查康熙三十一年。陝西流民。在襄陽等處地方。得 旨有情願運送潼關米石者。即給價令其運送。此令流民就傭以濟轉輸。順便俾之回籍者。四十三年。山東流民流入京城。 命大臣官員設飯廠數十處。分行賑。嗣直隸河間等府百姓。來赴賑廠者甚眾。有 旨將東省直隸流民。遣官領送回籍。仍捐給籽粒。俾得耕田畝。雍正元年。 諭直隸山東河南流民。有就食京師者。著五城御史察詢口數。量給盤費。送回本籍等因。欽此。遵 旨議定每口每程給銀六分。老病不能行走者。加給三分。為腳力費。委官護送。地方官逐程出具收結。轉送至原籍。中途患病者。令地方官養醫治。病痊日。再行轉送。此資送流民路費之始。九年議準。直隸山東河南窮民。渡河而南。以圖就食。令沿河州縣。于各渡口詳察。有力不能自達者。量給路費。如有依親傭工易食者聽。其乞食者。用載漕米糧照例計口賑給。其欲回本籍者。資給遣回。不願即歸者。于來春耕種之候。仍皆給以資糧。令其回籍。凡資給之費。動用存公項。造冊送部。八年。凡外出窮民。有應冬月養者。 諭令動用常平倉穀。大口日給一小升。小口五合。按日動支。乾隆初。議準嗣後送流民路費。每大口日給制錢二十文。小口減半。老病者照例給腳力三分。水程。照大小口應給之數。減半給與船價。奉 旨依議速行。與前此定為每口每程給銀六分之例殊。前例以程計。一程約計百里。流民徒步。一日豈能走及一程。若以所過州縣為程。相去或六七十里。四五十里。流民過一州縣。即給銀六分。又不分大口小口。一日所得。不特倍逾於賑給之數。且較民間營趁為生者更裕。愚頑將轉以流移為利。不思復業。是故改以日計並分別大小口較為盡善也。七年。 諭各省督撫嚴飭有司。凡遇江南災民所到之地。即隨地安頓養。或借寺廟。或棚廠。使有棲止之所。動用該處常平倉穀。計口授糧。據實報銷。並訓諭約束。不得藉端滋事。至于災民聚集眾多之處。更委道府大員。專行督察。及冬月水消。春初耕種之時。有願歸本鄉者。即資送回籍。給以麥種。其不願回籍者。亦不必強等因。 聖主為流民通盤籌畫者。如是之無微不至也。顧資送之例不皆有益。而間或滋弊。無業愚民惰游倖澤。挈家結隊。仰給在官。或甫送歸籍。仍復重來。未副 朝近安輯之德意。轉滋閭閻貪詐之澆風。政體所關。防維宜亟。是以八年 諭河間天津等處。來京就食之民。日益眾多。因愚民無知。見京師既設飯廠。又有資送盤費。是以本地雖有賑濟。伊等仍輕去其鄉而不顧。且有已去而復來者。不但拋荒本業。即京師飯廠。聚人太多。春暖恐染時氣。亦屬未便。著高斌設法安插。妥協辦理。欽此。旋經大學士等。議于通州良鄉二處添設飯廠蓆棚。以贍續至之流民。又經直隸總督飭屬固安永清東安武清霸州文安。設粥賑。俾北來流民。隨在就食。願回籍者。資給路費。仍令本籍查明補賑。自此流民不致復聚京師矣。自時厥後。則斟酌出之。而不拘成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