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戶政二十三漕運下(9)

第六段。自廟島過掖縣小石島。即入直隸天津海口。約九百里。針對大西偏北。沿途試水。在十四五托。再試水至六托上下。水黃色。水底軟泥。即可拋錨。候潮進口。約計天津海口。逆流挽縴。一百八十餘里。即抵天津東關外。

以上海程。計自吳淞口出十。東向大洋至佘山。北向鐵槎山歷成山。西轉芝罘島。稍北抵天津。總計水程四千餘里。伏查我 朝自康熙年間。開海禁以來。商船往還關東天津等處。習以為常。凡駕駛之技。趨向之方。靡不漸推漸準。愈久愈精。是海運雖屬試行。海船實所習慣。而春夏之時。東南風多。行走尤為順利。臣謹就見聞所及。臚陳大概。伏祈  皇上聖鑒。

勘覆膠萊河疏雍正三年

內閣學士何國宗

查陞任吏部尚書朱軾。開具膠萊運河節略。內稱嘉靖十一年御史方遠宜。親歷海濱。彙為圖說上之。疏言淮河之北岸。一里名支家河。安東縣至海州路也。自支家河至漣河海口。共三百八十里。既出漣河口。由海道歷贛榆縣至安東衛。即山東界。由安東衛過石臼所靈山所夏河所。遂至膠州瞭頭營。入麻灣口。共二百八十里。俱循海壖而行。一入麻灣口。其中止有馬家灣為陸路。此則須以畚鍤開濬。然只五里。由此經平度州。以至萊州所屬之海倉口。俱小河。共二百七十里。自海倉口入大洋。便直抵直沽口。至天津衛。凡泛海只四百里。風順半日可達等語。臣等會勘得淮水出清口與黃河合。經安東縣城南。東流入海。方遠宜所稱支家河在淮河北岸。固即黃河之北岸也。查安東縣志書。載縣西十五里有支家河。今已淤塞。無跡可尋。土人亦鮮有知者。惟有鹽河一道。上自中河之鹽河閘。分運河之餘流。至王營壩口。分為二支。東為中鹽河。西為西鹽河。至安東縣北新安鎮。合而為一。又東北復分為二。東流為五丈河。逕入海。北流則會漣河至恬風渡入海。現今淮北鹽船。由此轉運。自鹽河閘至恬風渡出海口。計程三百餘里。應即為方遠宜所稱自支家河至漣河海口之故道也。既出漣河口。由海州歷贛榆縣境。至山東安東衛。雖係海道。而大洋隔於雲臺鷹遊諸山之外。自安東衛嵐頭山口。始入海程。經靈山衛至淮子口。亦俱沿海壖而行。自淮子口經靈浮兩山之間。入麻灣口。即為膠萊新河。浮山之西。有陳薛二島。石礁林立。甚為險阻。薛島之西十里許。有平崗曰馬家壕。南北幾五里。元人鑿之。遇石而罷。明嘉靖十六年。海防副使王獻鑿開馬家壕石渠。一千三百餘步。直抵麻灣。即方遠宜所稱馬家灣也。一入麻灣。由把浪廟經膠州平度高密昌邑諸境。至掖縣海倉口出海。計程二百八十二里。中分八閘。距麻灣口二十里為陳村閘。又北三十里為吳家口閘。又三十里為窩鋪閘。吳家口窩鋪之間。地勢最高。名分水嶺。為南北分流之脊。窩鋪閘以北二十五里為亭口閘。又三十里為周家閘。又三十里為玉皇廟閘。又三十里為楊家圈閘。又三十里為新河閘。又三十里為海倉閘。又二十七里至海口。以上各閘。俱創自元人。至今沿河仍襲舊名。而閘座俱皆湮廢。查明時議開膠萊新河。其說有二。一則欲自分水嶺深加開穵。使河底與海口相平。南北河口各建一閘。每日潮方至時。則開閘納潮。船可乘潮而入。潮將退時。則閉閘蓄水。船可通行而出。一則欲自分水嶺開通河渠。修復閘座。廣引來源。設立水櫃。按啟閉蓄洩之法。以資輓運。二說俱似近理。今臣等細加測量。分水嶺以南。比麻灣口高二丈二尺。以北。比新河閘高一丈八尺八寸。又將分水嶺試為開穵。雖有碙石糜沙。尚可挑濬。惟是南海口潮水止至陳村閘。北海口潮水止至新河閘。則兩潮之隔不相通者中有二百餘里。若欲南北通流。必須漸次開鑿。深至二丈二三尺。況朔望大潮。深不過四五尺。餘日小潮。深不過三四尺。潮落之後。僅深一二尺。即於河口建閘。而欲引數尺隨長隨落之水。通二百餘里之流。恐不能濟。且麻灣以南。水底皆係石塊。海倉以北。一望壅沙。故麻灣口海倉口雖可通潮。而商船漁艇。絕無停泊。若欲將海口一開濬。而潮汐日至。工力難施。此通潮之不足恃也。再查分水嶺。地當水脊。所恃為分水之源者。僅平度州之白河。來源既微。又無泉流可引。雨多則水漲噴沙。雨少則全河乾澀。陳村閘下。雖有姑尤河會流。而其地已近麻灣。順流南下。亦於運道無濟。分水嶺北有膠河。自膠州之鐵橛山發源。流至高密縣東。與五龍河張魯河陂水會。至亭口閘下入新河北流。水源稍盛。中有百脈湖。地勢卑窪。周圍百餘里。若束堤蓄水。以為水櫃。猶可開引。使其南北分行。然一河一湖。又無泉源輸助。欲以濟二百八十餘里之運道。勢必不能。此蓄洩之不足恃也。考膠萊通運之議。創自元人。乃開之數年而即罷。明時屢試而終不行。良亦職此。若夫由河達海。更造船隻。以及開穵。勞費不貲。又其餘事。至於來往商船。現惟泊於贛榆縣之青口。及膠州之淮子口。要皆濱海水深之處。不肯乘潮深入。恐致淺擱。縱使開通膠河。而海口淤淺如故。難以通行。亦於客商無所裨益。惟兩岸民田陂水。俱藉此河宣洩。今撫臣照依陞任平度州州同溫文桂條奏。以民力疏濬。每人按日給米一升。[已](己)足通流洩水。若轉漕通商。勢所不能。似可無庸再議。

海運全案序

魏源

道光四年冬。淮決高堰。竭運河。  天子深維海與瀆相消息。疇咨夾右故道。維時輔臣力贊。大府僉同。而臣長齡適藩南服。綰海國漕貢。迺襄議。迺籌費。迺遴員。迺集粟。迺召舟。僚屬輯力。文武顜心。其明年遂航海。致百五十萬石京師。六年夏。既蕆事。僉曰。是役也。國便民便商便官便河便漕便。千古未有。于是作而言曰。時之未至。雖聖人不能先天以開人。行海運必今日。其諸至創而至因者乎。古之帝者。不盡負海而都。或負海都矣。而海道未通。海氛未靖。海商海舶未備。雖欲藉海。用海無自。故三代有貢道無漕運。漢唐有漕運無海運。元明海運矣。而有官運無商運。其以海代河。商代官。必待我道光五年。乘天時人事至順而行之。故無風濤盜賊黦濕之疑也。無募丁造舟訪道之費且勞也。乘天時人事交迫而行之瀆告災非海無由也。官告竭非商不為功也。乘百餘年海禁之久開。與臺洋十萬米之已試而行之。其事若無難。其理至易見也。然猶先遲之以借黃。重遲之以轉般。不可謂不慎。然微  宸斷樞贊之必不可已。群議陰陽。猶將眩以關價之折實。劫以通倉之胥勒。難以屯丁之安置。不可謂不格。成事何易。任事何難。易曰。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恒簡以知阻。又曰窮則變。變則通。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知法不易簡者不足以宜。民非夷艱險而勇變通者亦不能以易簡。以海運之逸濟河運之勞。而謂治河必停漕。無是也。以海運之變通漕運之窮。而謂治漕必病河。無是也。有百年之計。有焦然不終日之計。今者官與民為難。丁與官為難。倉與丁為難。而人心習俗囂于下。黃與淮為難。漕與河為難。而財力 國計耗于上。鑿枘沸潏。未知所屆。中流一壺。夫豈無在。或者欲以蘇松二府之漕。歲由海運為常而改小江。廣之重艘以利漕。變通目前之河道以利黃。  大聖人端拱穆清。攬群策。執參伍。探萬物之本原而斟之。王路奚患不蕩。王道奚患不平。老子曰。大道甚夷而民好徑。非海難人而人難海。非漕難人而人難漕。本是推之。萬事可知也。不難于祛百載之積患。而難于祛人心之積利。反是正之。百廢可舉也。敝不極不更。時不至不乘。正其原。順而循。補其末。逆而棼。苟非其人。功不虛創。事不虛因。其以海運為之椎輪。

道光丙戌海運記

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