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禮上篇
淩廷堪
夫人之所受於天者。性也。性之所固有者。善也。所以復其善者。學也。所以貫其學者。禮也。是故聖人之道。一禮而已矣。孟子曰。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者。皆吾性之所固有者也。聖人知其然也。因父子之道。而制為士冠之禮。因君臣之道。而制為聘覲之禮。因夫婦之道。而制為士昏之禮。因長幼之道。而制為鄉飲酒之禮。因朋友之道。而制為士相見之禮。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少而習焉長而安焉。禮之外。別無所謂學也。夫性具於生初。而情則緣性而有者也。性本至中。而情則不能無過不及之偏。非禮以節之。則何以復其性焉。父子當親也。君臣當義也。夫婦當別也。長幼當序也。朋友當信也。五者。根於性者也。所謂人倫也。而所以親之義之別之序之信之。則必由情以達焉者也。非禮以節之。則過者或溢於情。而不及者則漠焉遇之。故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其中節也。非自能中節也。必有禮以節之。故曰非禮何以復其性焉。是故知父子之當親也。則為醴醮祝字之文以達焉。其禮非士冠可賅也。而於士冠焉始之。知君臣之當義也。則為堂廉拜稽之文以達焉。其禮非聘覲可賅也。而於聘覲焉始之。知夫婦之當別也。則為笄次帨鞶之文以達焉。其禮非士昏可賅也。而於士昏焉始之。知長幼之當序也。則為盥洗酬酢之文以達焉。其禮非鄉飲酒可賅也。而於鄉飲酒焉始之。知朋友之當信也。則為雉腒奠授之文以達焉。其禮非士相見可賅也。而於士相見焉始之。記曰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其事蓋不僅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也。即其大者而推之。而百行舉不外乎是矣。其篇亦不僅士冠聘覲士昏鄉飲酒士相見也。即其存者而推之。而五禮舉不外乎是矣。良金之在丱也。非築氏之鎔鑄不能為削焉。非氏之模范不能為量焉。良材之在山也。非輪人之規矩不能為轂焉。非輈人之繩墨不能為轅焉。禮之於性也。亦猶是而已矣。如曰舍禮而可以復性也。是金之為削為量。不必待鎔鑄模范也。材之為轂為轅。不必待規矩繩墨也。如曰舍禮而可以復性也。必如釋氏之幽深微眇而後可。若猶是聖人之道也。則舍禮奚由哉。性至隱也。而禮則見焉者也。性至微也。而禮則顯焉者也。故曰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三代盛王之時。上以禮為教也。下以禮為學也。君子學士冠之禮。自三加以至於受醴。而父子之親油然矣。學聘覲之禮。自受玉以至於親勞。而君臣之義秩然矣。學士昏之禮。自親迎以至於徹饌成禮。而夫婦之別判然矣。學鄉飲酒之禮。自始獻以至於無算爵。而長幼之序井然矣。學士相見之禮。自初見執贄。以至於既見還贄。而朋友之信昭然矣。蓋至天下無一人不囿於禮。無一事不依於禮。循循焉日以復其性於禮而不自知也。劉康公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以定命也。故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夫其所謂教者。禮也。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故曰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
橫渠張子之學。以知禮成性。變化氣質為先。此二篇可謂見其大意者。
復禮中篇
凌廷堪
記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此仁與義不易之解也。又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此道與德不易之解也。夫人之所以為人者。仁已矣。凡天屬之親則親之。從其本也。故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亦有非天屬之親。而其人為賢者則尊之。從其宜也。故曰義者宜也。尊賢為大。以喪服之制論之。昆弟親也。從父昆弟則次之。從祖昆弟又次之。故昆弟之服。則疏衰裳齊期。從父昆弟之服則大功布衰裳九月。從祖昆弟之服。則小功布衰裳五月。所謂親親之殺也。以鄉飲酒之制論之。其賓賢也。其介則次之。其眾賓又次之。故獻賓則分階。其用肩。獻介則共階。其用肫胳。獻眾賓則其長升受。有薦而無俎。所謂尊賢之等也。皆聖人所制之禮也。故曰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親親之殺。仁中之義也。尊賢之等。義中之義也。是故義因仁而後生。禮因義而後生。故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禮運曰。禮也者。義之實也。協諸義而協。則禮雖先王未之有。可以義起也。郊特牲曰。父子親。然後義生。義生。然後禮作。董子曰。漸民以仁。摩民以義。節民以禮。然則禮也者。所以制仁義之中也。故至親可以揜義。而大義亦可以滅親。後儒不知。往往於仁外求義。復於義外求禮。是不識仁。且不識義矣。烏先生制禮之大原哉。是故以昆弟之服服從父昆弟。從祖昆弟。以獻賓之禮獻介。獻眾賓。則謂之過。以從祖昆弟從父昆弟之服服昆弟以獻介獻眾賓之禮獻賓。則謂之不及。聖人制之而執其中。君子行之而協於中。庶幾無過不及之差焉。夫聖人之制禮也。本於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五者皆為斯人所共由。故曰道者。所由適於治之路也。天下之達道是也。若舍禮而別求所謂道者。則杳渺而不可憑矣。而君子之行禮也。本之知仁勇三者。皆為斯人所同得。故曰德者得也。天下之達德是也。若舍禮而別求所謂德者。則虛懸而無所薄矣。道無跡也。必緣禮而著見。而制禮者以之。德無象也。必藉禮為依歸。而行禮者以之。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是故禮也者。不獨大經大法。悉本夫天命民彝而出之。即一器數之微。一儀節之細。莫不各有精義彌綸於其間。所謂物有本末。事有終始是也。格物格此也。禮器一篇。皆格物之學也。若泛指天下之物。有終身不能盡識者矣。必先習其器數儀節。然後知禮之原於性。所謂致知也。知其原於性。然後行之出於誠。所謂誠意也。若舍禮而言誠意。則正心不當在誠意之後矣。記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又曰。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又曰。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即就仁義而申言之曰禮所生也。是道實禮也。然則修身為本者。禮而已矣。蓋修身為平天下之本。而禮又為修身之本也。後儒置子思之言不問。乃別求所謂仁義道德者。於禮則視為末務。而臨時以一理衡量之。則所言所行。不失其中者鮮矣。曲禮曰。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此之謂也。是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原治
張惠言
古之治天下者。上不急乎其下。而下無所拂乎其上。政不令而成。獄不省而措。其逸也如此。其政之施於民者。不過歲時讀法而已。是亦今有司之所奉行者也。其刑罰之條。止於三千五百。而以待獄訟常有餘。豈今之有司常愚。而古之有司常智歟。其民與下相接者。飲酒習射吹笙擊鼓以為樂。而知仁聖義中和之德。孝友睦任之行。禮樂射御書數之事。皆後之學士大夫所習焉而難成。成焉而可貴者。鄉黨州閭之子弟。常出於其間。其化之而俗之懋也又如此。先王之制禮也。原情而為之節。因事而為之防。民之生。固有喜怒哀樂之情。即有飲食男女聲色安逸之欲。而亦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故為之婚姻冠笄喪服祭祀賓鄉相見之禮。因以制上下之禮。分親疏之等。貴賤長幼之序。進退揖讓升降之數。使之情有以自達。欲有以自遂。而仁義禮智之心。油然以生。而邪氣不得接焉。民自日用飲食。知能所及。思慮所造。皆有以範之。而不知其所以然。故其入之也深。而服之也易。夫蠻粵之人。生而侏離。聞中國之音。則駭而視。被髮文身之俗。資章甫而無所售。彼其習於鄙陋者猶如此。而況習於禮教者。其有奇袤放恣之民生其閒。有不怪且駭。屏之而無所容者乎。故先王所以能一道德。同風俗。至於數十百年而不遷者。非其民獨厚。其理自然也。是故先王之制禮也甚繁。而其行之也甚易。其操之也甚簡。而施之也甚博。政也者。正此者也。刑也者。型此者也。樂也者。樂此者也。是故君者。制禮以為天下法。因身率而先之者也。百官有司者。奉禮以章其教。而布之民者也。度禮之所宜而申之。民所常習。故政不煩也。權禮之所禁而輕重之。以繩不合者。故刑不擾也。民習於禮。故知有是非。有是非。然後有羞惡。是故賞罰可得而用也。民習於禮。故知有父子君臣長幼上下。知父子君臣長幼上下。然後有孝弟忠信。是故軍旅田役之事。可得而使也。民習於禮。故有孝友睦任。有孝友睦任。然後有知仁聖義中和。是故其人材成者。可得而用也。故曰禮止亂之所由生。猶防止水之所自來也。壞國破家亡人。必先去其禮。禮不去。而風俗隳國家敗者。未之有也。後之君子則不然。不治其情而罪其欲也。不制其心而惡其事也。令之以政而不知其所由然也。施之以禁而不知其所以失也。行而無所循習。動而無所法守。不勝其欲而各以知求之。知上之有以禁我也。則各以詐相遁。有司見其然。於是多為刑辟以束縛之。條律之煩。至不可勝數。以治其不幸而不能逃者。其幸而能逃不抵於法則又莫之問也。雖其不能逃而抵於法吏。當之死而不敢怨。而其所以然者。豈非其人之大不幸歟。此三代以下所以小治不數見。而大亂不止者也。
行儉論
陳斌
欲天下足食則勤耕。欲天下足用則行儉。勸耕之要。余有量行溝澮之說矣。若用絀而國不儉。則勞費日煩。末作日眾。人民之歸農者日少。將用不足而食益不足也。饑盜乘之。遂不可支。然則天下長久之脈。在行儉而已矣。行儉之實在止欲。在去飾。在禁糜。而不在於吝出內裁正費也。出內吝。則無以使人。正費裁。則無以供事。此歛怨之由。而非謹身節用之實政也。今觀鄉鄙細人之欲。飽煖而已。麤衣糲食。一金之資。可以給一人。若進而求美好。則用倍之。進而求豐餘。則又倍之。又進而求鮮異。則更倍之矣。而所見巨商豪吏。一宴而必數緡。襲衣而必百貫。一衣食之費。平人且終歲而耗千金。而又欲美其宮室。飾其器用。侈其一切。養生送死之具。而又有聲色之娛。狗馬畋遊戲玩之好。數倍於常用。吾以知人之欲至無窮。而其害亦至無窮也。而況於卿士大夫之有家。而況於后王君公之有國與天下者。其導欲非一人。其從欲非一事。起於至微至近之間。而漸至於屈四海之力而撊然不覺。豈不可為寒心者耶。若一日止而絕之。以寬於民。以補於財用。則朝廷上下即傳為盛德。不數年而天下成為風俗。廣為教化。則公卿守法。士大夫上廉。農民安處而盡其力。吾知任事之臣。不必為銖兩出入之計。而天下之用漸足矣。天下習俗之陋。莫甚於去實務尚虛美。施施然惟粉飾之事。自知其力之既屈而猶侈其外觀。則立敝之道也。故吾謂欲行儉者又在去飾。夫飾非一端也。有罄其力而飾者。有力不足而愈飾者。罄其力而飾者。其室空。力不足而愈飾者。其業敗。奚以明其然也。今有一日用之器。亦取用而足矣。而或飾以刻鏤。刻鏤不足。又飾以丹采矣。丹采不足。又飾以金玉矣。而凡服御飾於身。陳設飾於家。妾婢飾於內。僕從飾於門。鞍馬軺舟飾於路。非禮體所係。而必為是者。以為外觀之不可已耳。此猶罄其力而飾者。然出廣而入有數。富室必落。中產必貧。若其已貧。而勉循富者之為。無所入。而不塞出者之竇。牽庸人之議。以示觀美於俗目。而不顧其後。則日虛月耗。而不可救矣。聖人有言曰。有國有家者。不患貧而患不安。貧不可諱。儉則可安。後世患貧而又不能儉者。粉飾之言誤之也。況胥天下而尚粉飾。則人無誠樸之意。事無經久之計。其害至大。又不特儉之不能行也。至一切無名費用。即豪家大族。其房戶庖廚苑之間。與夫節賞年例寺觀香火之類。靡所不有。而況於有國家乎。故古今豐大之朝。事多用廣。費有所因。遂歷久不革。則且視為常款。沿為定額。曾不知其歲歲而虛糜也。濫觴之始放為長流。大壑之澤竭於漏。故禁糜者又行儉之一事也。或曰。人主患不廣大。度支出入歲鉅萬。而惟儉之行。是示人以不廣大也。奈何。曰。人主謹身節用。以一人之儉。養給天下之眾。則正廣大之至也。唐堯土簋而稱聖帝。夏禹惡衣而冠三王。孝文以弋綈為漢太宗。憲宗以一肉興唐中葉。而於豐亨裕大之時。進惟王不會之說者。未有不誤人家國者也。故一人行儉。即為教化。天下行儉。即為風俗。儉則食用不侈而物價平。技巧不作而農力盡。由撙節之後可以蕃生殖。由生殖之後可以備積儲。有積儲而可以饋兵。可以禦荒。而天下之用恒足矣。夫豈纖悉之務哉。曰國儉而不能舉禮。又奈何。曰三代而上。布衣而朝。陶匏而祭。再進以儉。故不能舉禮。今之儉猶古之奢。竊謂必行儉而後可以求禮意也。漢明帝曰。吾子豈得與先帝子比。此為知國計者。若唐之嫁公主。宋之郊。明季之封藩。則自罷其國耳。何禮之舉。而又何儉之能行哉。
叔孫通論
趙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