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封禪等議
張玉書
該臣等議得詞臣曹禾疏稱祀典國之大事。三五以來。無不以成功告於上帝。封禪及班固諸儒言。泰山五岳之長。神靈所聚。因高崇天謂之封。就廣增地謂之禪。刻石紀號。甚盛典也。逮秦漢唐宋。有事岱宗者。勞民費財。失對越之意。後世遂不敢申明其禮。不知因名山升中。與天相見。其為典禮。至尊至重。又黃帝上元甲子貞元運會。由是封巒勒成。漢武帝不得其時。則以十一月甲子朔至應之。而數千年之景運。適協於今日功成治定之後。 皇上以精一執中為奉若。上帝之命。不可不報。山川百神之助。不可不答。運世之本。開基之功德。不可不紀。宜勿憚登陟。亟議告成。考漢唐儀注。行之簡易等語。伏考封禪之說。不著於經。司馬遷封禪書。乃引管仲古封禪七十二家之說。梁著作佐郎許懋。極言其妄。綱目是之。至於甲子紀歲。始於黃帝。其為上元甲子。則史無明文。即管仲言黃帝封禪。亦未指其年為甲子之年也。又按書傳舜至岱宗。燔柴祀天。原非封禪。唐虞三代以前。實無登封故事可考。其史鑑所紀。則有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唐高宗武后明皇宋真宗行封禪禮。所紀禮儀。則有築壇設壝。及玉策玉牒玉簡金匱金繩金泥之制。需費甚煩。且禮不合於經。雖從簡易。亦於義無當。仰惟 皇上聖德布昭。神謀默運。內除苞孽。外靖鯨鯢。文教覃敷。武功赫濯。巍巍蕩蕩。直與堯舜比隆。而 皇上敬天凝命。至誠感神。無一事不與天意相流通。無一時不與天心相陟降。則所以仰答神明。茂膺休祉者。固無所不極其盛矣。比者三逆蕩平。已遺官告祭 郊廟社稷嶽瀆海鎮諸神。臺灣歸順。又專告 郊廟社稷。一應典禮。俱經舉行。封禪告成之禮。無庸議。又科臣王承祖疏請倣虞帝之制。巡幸東方。察閭閻之利病。問風俗之厚薄。設祭方岳。以祈年豐禱雨澤。又東岳密邇孔里。 御輦所屆。觀其車服禮器。亦千古盛事等語。伏考一歲之內。巡四岳。此三代以前。巡省諸侯之禮。自設郡縣以後。未有行者。舜之燔柴。原因巡守行告至禮。其望秩山川。是因祭天而望祭東方之山川。非專祭泰山之神也。我 皇上鑾輿巡歷。凡所至之地。輒詢考吏治。延訪輿情。或訓飭官方。或特加蠲賑。無非省方問俗。勤民重農至意。其祭岱祈年。並禱雨澤之事。非禮典所載。應無庸議。至歷代帝王詣孔里。始於漢高帝。後則漢明帝章帝安帝。北魏孝文帝。唐高宗明皇。後周太祖。宋真宗。皆以經過魯地展祀。未有專詣闕里故事。我 皇上博綜經學。宏闡心傳。重道崇文。千古莫並。其東巡特祀闕里。應候 睿裁。疏內又言封禪之事。秦皇漢武。不過耀德張功。後世鄙焉。臣等已於曹禾疏內議覆。無庸另議。
昭代樂章恭紀
張玉書
順治元年八月。 世祖章皇帝至燕京。九月朔即 皇帝位。將以十月告祭 天地宗廟社稷。時樂章未定。大學士臣詮臣承疇臣陞上言。郊廟社稷樂章。前代皆各取佳名。以昭一代之制。漢魏曲名各別。不可枚舉。梁用雅。北齊及隋用夏。唐用和。宋用安。金用甯。元郊社用成。宗廟用甯。明用和。今我 朝削平寇亂。以有天下。有與萬邦黎獻。共享太平之義。樂名宜更用平。其節則郊社九奏。社稷七奏。宗廟六奏。制可。爰命翰林諸臣。分撰樂章。撰定。太常寺頒示樂舞諸生。以時肄習焉。今考各壇廟樂章。其辭明肅簡穆。取乎達將享之忱。洽幽明之德。而非靈芝宛馬白麟赤蛟諸歌。誇奇瑞於天神人鬼之前者可比。此所謂古樂之遺音。宮懸之雅奏也。而臣愚竊惟廟樂始於三頌。詩序所謂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商頌自有娀及契。以迄成湯武丁。周頌自后稷太王。以及文武成康。皆發揚其文德武功之盛。以達於詩歌。藏於太府。漢郊廟詩樂。不及祖宗之事。則班固譏焉。晉泰始中傅元製登歌七章。分祀七廟。自是歷代相沿。皆各有廟堂之槳。禮不忘其本樂。樂其所自生。古之義也。洪惟我 太祖高皇帝。肇造丕基。臣服之國。三十有二。 太宗文皇帝。益纘而光大之。迄 世祖章皇帝。底定方夏。混一寰區。文德武功。皆前代所未及。謂宜各製廟樂。發皇盛治。庶幾 祖宗艱難創垂之烈。得以昭示來茲。而徒取籩豆祼享之辭徹諸神聽。得毋於形容盛美之誼。猶有缺焉者與。謹按典制。元會樂作於殿上。名曰莽式。所陳皆昭代故事。率以滿洲舊臣充其選。有旌旄弓矢躍馬陣之容。有屈伸進反俯仰疾徐之節。特以歌辭無漢音。未遑頒之太常。俾樂工肄習。臣謂應命儒臣。援据其事。撰譯歌詩。為 高廟樂。 文廟樂。更益以入中原靖寇諸舞。為 世廟樂。聲容悉造。事實而律諧。則太和洋溢之氣。塞於宇宙。而國運之寖昌寖熾。可以預卜矣。
請編次樂律算數疏
張玉書
康熙三十一年正月初四日。仰蒙 聖恩。以歲首機務餘暇。欲以理數樂律之學。牖誨諸臣。特召臣等至乾清門。環侍 御座之前。 皇上檢閱性理。披圖指示。因而究論算數。綜考律呂。辨徑一圍三之非。窮隔八相生之實。俾臣等見所未見。聞所未聞。退而相顧驚喜。深媿從前學識淺陋。錮守陳言。而不自知其迷惑也。夫徑一圍三之說。前人以麤疏約略。未經密算之法。筆之於書。後人習而不察。遂膠固其說。墨守而不知辨。 皇上取方圓諸圖。參互試之。乃知每徑一尺。圍當三尺一寸四分一釐有奇。若此於圍三。則奇零不盡之數。無所歸著。每徑一尺。即差一寸四分有奇。尋丈以上。其差彌甚。 聖諭謂徑一圍三。止可算六角。而不可算圍圓。誠不易之至理也。事最明顯。具在目前。而律呂新書諸說。未究及此。所以徒為空言。而不求驗諸實用。固無往而不見其訛舛耳。至於十二律隔八相生。宋儒載其圖。具其說。而其自然之理。與所以然之故。未有能實指之者。 皇上命樂工以篴和瑟。審其聲音。七音高下。次第相生。至第八聲。復還其始。所謂隔八相生之法。其本原實在乎是。從來論樂者。皆未之及。千古未發之祕。自我 皇上今日發之。非聖心神悟。本於天授。何由得此。 皇上又諭從來尺制不同。十二律之長短。以尺定管。不足為據。當以天地度數為主。大哉 聖言。中和位育之理。悉具於中矣。夫萬物之用。皆起於數。律度量衡。悉從此出。而數不離於理。不能窮不易之理。必不能究不易之數。惟我 皇上以天縱之資。極格物之學。凡立一法。定一制。務期試諸實用。見之明效。然後斷然無疑。以此法而測晷景。辨分杪。註歲差。驗交食。量度高深。審定音律。隨所施用。無不合。至理得而至數畢符。所謂近之不遺於日用。而推之直可通於造化者也。顧樂律算數之學。失傳已久。承襲舛。莫摘其非。奧義微機。莫探其蘊。在臣等躬聆 訓誨。猶且一時省悟。而覆算迷蒙。中外臣民。何由共喻。臣仰祈 皇上特賜裁定。編次成書。頒示四方。共相傳習。正歷來積算之差訛。垂萬世和聲之善法。學術政事。均有裨益。臣民幸甚。後世幸甚。
律呂正義四庫全書提要
紀昀
御定律呂正義五卷。 康熙五十二年。 聖祖仁皇帝御定律歷淵源之第三部也。凡分三篇。上編二卷。曰正律審音。以發明黃鍾起數。及縱長體積面冪周徑律呂損益之理。管弦律度旋宮之法。下編二卷。曰和聲定樂。以明八音制器之要。各有圖說。而於各篇之中。詳考古今之同異。續編一卷。曰協均度曲。則取波爾都哈兒國人徐日升。及壹大里呀國人德里格。所講聲律節奏。證以經史所載律呂宮調諸法。分配陰陽二均字譜。亦有圖有說。案造律之法。必先累黍。漢魏以後。迄無定論。尺既不定。則黃鍾真度。亦無由得。恭惟 聖祖仁皇帝天縱神聖。以縱橫二黍相較。橫黍百粒。適當縱黍八寸一分之限。用四率比例。推得古黃鍾九寸。為今尺之七寸二分九釐。其體積面冪周徑。皆用密率乘除。至為精密。此千古難明之絕學。待 聖人而明者也。又言樂者率宗司馬遷淮南子之說。以三分損益之術。誤為管音五聲二變之次。復執管子弦音五聲度分。牽合於十二律呂之中。故管律弦度。俱不可得而明。而陽律陰呂。又錯互用之。益滋謬。不知律呂分用。顯有周官六律合陽聲。六呂合陰聲。及國語六閒之文可據。而弦管之生聲取分。各有不同。弦度全半相應。管音半律。較全律則下一音。呂覽以三寸九分之管。為聲中黃鐘之宮。即半太蔟合黃鐘之義。若不問管弦全半之分。而概以三分損益所得之黃林太南姑應蕤為七音。又以半黃鍾為清宮。失之遠矣。至旋宮之法。宮自為宮。調自為調。管子羽徵之數大於中。國語宮逐羽音。是其遺法。故以宮主宮。羽主調。則當二變者不起調。而與調首不合之徵音。亦不起調。一均凡羽宮商角四調。七均凡二十八調。至弦度自首音至第八音。得六全分。與管律之得全分者不同。若以律呂之分。索之弦音。則陰陽相雜。聲隨度移。即隋志所云七聲之內。三聲乖應者是也。故但以弦音奏之。而不和以管音。亦止有宮商徵羽之四調而已。凡此皆自來論樂家所昧昧者。非 聖人心通制作之原。烏能律均出度。妙合造化。有如是之精微廣大耶。若夫播之聲氣。則和聲定樂論。竹音以律呂相和而設孔。琴以倍徵為第一弦。協均度曲論。弦音清濁二均遞轉合聲之法。皆出昔人論議之外。而一一莫不與經史所載相發明。斯誠 明聰天亶。度越千古者矣。
論鐘律疏乾隆六年
張照
奉 旨查考編鐘倍半之制。及有設而不作之故。除倍律鐘在黃鐘前。從低至高。不便移易之故。已於初五日合詞具奏。不另開陳外。查得編鐘一架。上八下八。上為陽律。下為陰呂。向來考擊之節。 南郊 廟祀及 臨朝大典。皆用黃鐘為宮。 北郊 月壇。則用大呂為宮。用黃鐘為宮。則擊上鐘。不擊下鐘。若用大呂為宮。則止擊下鐘。不擊上鐘。臨期以下鐘易置上位而擊之。非下八鐘不擊也。掌儀司向無應擊下鐘之典。是以不知下鐘亦有時而擊。若太常寺樂工。則知之矣。然而其所以然之故。則各不能知也。若上八鐘內。又有三鐘不擊者。則以八鐘原止七音。姑洗為宮。黃鐘起調為工字調。倍夷則無射為變徵。太蔟為變宮。三鐘不入調。是以不擊。工字調而外。則惟二鐘不擊。如以太蔟為宮。倍無射起調為尺字調。則倍夷則無射太蔟。三鐘皆擊。而黃鐘為變宮。夷則為變徵。二鐘又當不擊矣。是上三鐘亦有不擊者。因歷來俱以黃鐘調為黃鐘宮。故為考擊之所不及。而非設而不作也。儒生不知音律。謂黃鐘為聲氣之元。萬物之母。郊廟朝廷。必須用黃鐘為宮。否則有礙。不知黃鐘為宮。其第一聲便是下羽。除變宮變徵不入調外。商角徵羽。必須迭用。若聲聲皆是黃鐘。則晏子所謂琴瑟專一。誰能聽之。況大武之樂。即是無射為宮。載在國語。無射乃陽律之窮。而武王用之。則十二月各以其律為宮所不可亦明矣。況明代及我 聖祖仁皇帝。未經考定黃鐘以前。並稱以黃鐘為宮。及考定之後始知一向誤以太蔟為宮。而明代盛衰不一。我 朝隆盛如斯。則迂儒之論不足信又甚明。但自黃鐘以上。音必漸高。自黃鐘以下。音必漸低。其八音諧和與否。非歷試不能明曉。容臣等詳悉查考辦理。再行請 旨。
論樂律及權量疏乾隆六年 張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