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吏政九守令下(5)

乡治

张望

天下之治始乎县。县之治本乎令。然而县令成教化一风俗。以闻于宰相天子。非其特立而孤行也。下有丞。又有尉。亦非丞与尉之辅而足也。此其故。为县令者。殆未有以明焉。 朝廷垂意为县矣。勤勤于必得其人。得人矣。又虑以一邑之大。民之众。上与下不相属。政令无与行。威惠无与。虽谨且廉。而其政不举。于是里有长。乡有约。族有正。择其贤而才者授之。然后县令之耳目股肱备也。县令勤于上。约与正与长奉于下。政令有与行矣。威惠有与矣。族之人有一善。则其正劝之一族矣。里之人有一善。则其长劝之一里矣。乡之人有一善。则其约劝之一乡矣。有一不善。则斥之一族矣。斥之一里矣。斥之一乡矣。既已如此县令于政理之暇。又时召见此三人者。面问百姓疾苦。人情向背。而以考吾政。优优怡怡。劳来而益委重之。以乐乎其心而警其怠。宣上之德意于民。民皆曰。上之爱我如此也。上之期我以君子善人如此也。吾日见乡里风俗之美也。一乡如此。他乡可知也。一县如此。他县可知也。岂非乡治而国治。国治而天下治乎。如或县令不能奉承 朝廷之意。以求化民成俗。至以苟且疏阔为事。族正既授以虚名而不问。乡约殆非所谓约也。里长殆非所谓长也。其小者理户口。治馆驿。大者剽掠杀人。必以告。一切奔走奴隶之而已。一不当则卒号于其家。而怒詈辱之于廷矣。而率其民以奉乎令者。固不责焉。况不选择而使。使之又不以礼。则夫自爱者固不肯为。为者类乡里无赖之人耳。借以生事容奸。贾祸于民。而阴享其利。且彼亦窥上之以无耻待也。众之所谓下流而居之。虽欲洁清不污不得也。遂尽从而弃之。上之人又孰从而信之。不惟上之人不信而已。即以己之不善而教人善。以己之恶而谓人恶。平居譊譊。其谁信而服之乎。不信不服。而乡里之患不可言矣。讼狱盈庭。簿书矻矻。县令日昃而不暇食焉。极于囹圄充塞。赭衣半道。而不知谁之为之也。其亦疏而失其本哉。论乡治。

招垦里记

乔光烈

招垦里。在宝鸡南万山中。去县郭绝远。为人迹所罕至。乾隆初。余令宝鸡。按县版得其里名。以问吏。吏曰。是僻处山谷。与外邈隔。前来官此者。虽出行县。卒未有一往其地。畏其荒险而惮崎岖也。予顾谓吏。知县事者。凡山川里居。土风氓俗。其远近多少饶瘠。若为浇朴。宜周览目省丽于政。宁险远自惜耶。顾往实难。居无何。属当巡行。因戒吏卒往里中。出郭。渡渭水。至南山下。山尽阖。势不可进。见两崖间。勿坼若扉半启。土石中裂。类斤斧铲刻所成。然狭逼甚。望之疑径道无所通。吏前告曰。此往招垦路也。予勇而入。视其间纔容一骑行。导从不得列。羊肠佶屈。蛇盘回纡。宛转循岸壁。仰视天光。如在井底。度行且百里。已日暮无止舍。得里人穿室山间为神祠者。仅一楹。就休其中。明日复行。约五六十里许。连山皆分。境忽大辟。平原广陌。井聚庐落。悉见马首。意方豁如。吏曰。即招垦里矣。里旧编甲凡六。居者数千家。其地宜五种。而菽麦尤盛。其含奥吐腴。而田多膏壤。故岁常登。其材木富。而桑柘蓏足于资。其俗安于耕蚕。供衣食吉凶。里相婚姻。尚和乐。而寡讼。居其间者。几若自为一世。然亦以其去城郭之远。而县邑之人常不至也。以是绝去华嚣之风而久安朴愿。余少时读桃花源记。特以为出于作者之寓言。及观于是。始叹与渊明所云未有异者。虽然。向使予怵于吏之所谓难往者。卒亦如前为令者之勿肯至。亦乌知其俗境美。有如是哉。里中之民。自少至老。既未尝以事涉县廷。见官府。其赋税亦不劳催科。凡田舍市易。不为券契。以口成质而已。亦讫无变者。呜呼。是犹太古之余。而朴未散欤。特问其人。多未尝读书识文字。孔子与冉有论卫庶。以富以教。予于里俗之美。而叹其不可无教也。于是为造讲舍凡六楹。买田五十亩。择诸生良谨者为之师。使诏其子弟以归于学。俾礼义益明而孝弟睦。成俗愈厚。为令者与父老倘尤有乐乎是欤。里之四周。皆山包环。闻其西入山道路险窄。若予自宝鸡至招垦者。凡数十里。中豁大谷。复为墟井。自此可达凤县。其东山径亦如之。凡百余里。至岐山县。北出为五丈原。昔时魏延语诸葛孔明。欲以五千人出子午谷。直抵长安。即其处也。予既去里中。后牵于事。数欲再往不果。思其俗之。与其土风之美。久之不忘。因记焉。以告后为政者。

饬吏正俗四约

陶元

自受命以来。随遇谘访。深知兹土之民。坠于涂炭。顷入县境。所过田畴芜秽。村落邱墟。竟日行榛莽间。不见一人。既扺县治。则城垣敝。学校废弛。士无弦诵之声。家鲜缾罍之积。物产萧条。商贾不至。较其疾苦。殆百所闻。知县恻焉心伤。思欲救其雕敝。而未知所从。尔父兄子弟。生长此邦。凡所以致此之故。必知之深矣。其悉心条列。利何以兴。害何以去。务凿凿言之。使下不病民。而上亦不至病国。此则知县之所深期于尔者也。知县筮仕日浅。材薄力。四境中有通晓世务。谙练事情者。不拘何色目人。即列其名以报。

尔曹生长边海。向来民牧。未有以礼教先之者。其自安朴陋。宜也。今欲变易风俗。当自我左右之人始。有仍亵服徒跣。不衣不袜。囚垢入公门者。必重加惩治。夫法纪尊严之地。固不容此倨侮之风矣。尔其知之。勿慢。

阴阳之气不相凌。内外之职不相紊。故男耕而女织。人伦之制。王化之基也。今尔民昼居于内。而使其妇沾体涂足。力作于外。易阴阳之位。乱男女之别。伤化薄俗。莫甚于此。且非所以劝勤也。夫一夫不耕。必受其饥。况通邑之民。皆怠弃职业乎。今与尔民约。男子治外。女子治内。不得复循固陋。自致饥寒。即日天气稍凉。知县当身行田野。亲察勤惰。先为布告如左。凡我诸生父老。通晓文义者。宣明我意。家喻户晓。毋复为此蚩蚩矣。

尔民生长兹土。一旦飘然远适。必有大不堪于中着。非天灾之所迫。即横敛之所加。虽欲须臾少。而势不可得。其去此之彼。宜也。今知县下车之始。谘访向日旧例。可裁者即裁。可减者即减。志欲休养斯民。凡我父兄子弟。孰无庐井乡土之依。孰无祖宗坟墓之恋。孰无姻戚故旧之欢。而乃转徙外地。失业流离。生为旅人。死为客鬼。汝等自顾。何以堪此。今汝等田业尚在。但能幡然来归。即具名报县。量免差役。其有贫穷下户。实在无力者。当量给牛种。决不复令失所。汝宜鉴我之诚。勿复淹彼中也。

敬陈治化漳泉风俗疏

汪志伊

查闽省漳泉二府。宋时有海滨邹鲁之称。由风俗以思教化。美可知也。自明季倭寇内犯。练乡兵以卫村堡。募其勇豪。授以军器。尚勇尚气。习惯成风。嗣遂逞忿械。礼义廉耻之风微。而诡诈贪横之习起。始结为天地会匪。继流为陆洋之盗。结党成。肆行掠。实为地方之害。此等莠民。激切则生变。姑息则养痈。惟有督饬地方文武。不动声色。随时访拏。以期逐渐芟除。而浇风悍俗。猝不可移。臣愚以为遏其流。不若治其源。惩其暴。不若化其俗。谨将会匪械二事。并治源化俗四条。为我皇上敬陈之。查闽省天地会。起于乾隆二十六年。漳浦县僧提喜。首先倡立。暗中主使。谋为不轨。历年拏获惩办。共三十五案。每案或数百人。或数十人不等。因滋蔓日久。即良殷实之家。惧其骚扰。不得已而胁从者。亦复不少。该匪等恃其人众。或出洋强。或在陆抢夺。或掳人勒赎。经事主呈控。地方文武。带领兵役密往捕拏。或逃入深山。或窜入大海。以致根株不能净尽。从前尚有公正家长。缚献送官。亦有义民。指引追捕。旋因匪党将缚献指引之人。恣意报复。以致家长义民。畏惧不前。臣任内又节次访拏八案。其平时安分者。并不搜求。一有犯法者。即拏惩办。此会匪之实在缘由也。然会匪由来虽久。而不致酿成如川湖巨案者。则以各乡邑械。互相仇杀。其仇不可解。其心不能合。其势不能联之故。查闽省械之风。漳泉尤甚。缘民俗犷悍。生齿日繁。仇怨甚深。且聚族而居。大者千余户。小者亦百数十户。大户欺凌小户。小户忿不能平。亦即纠合亲党。扺敌大户。每遇雀角微嫌。动辄鸣锣号召。千百成。列械互。其凶横若此。且各立宗祠。元旦拜祖后。即作阄书。写多名。以为殴毙扺偿之名次。拈得者颇以为荣。族人代为立后。并设位于祠。其愚若此。间有稍知礼法。退避不前者。即怀恨逞凶。毁其器而焚其房。挟以必从之势。其胁良从暴又若此。是以彼此报复。乘机据掠。仇杀相寻。将两造被杀人数。互算互扺。有余则以拈阄之姓名。依次认扺。到案茹刑。总不翻供。其甘心自残又如此。方其初也。地方官当场劝谕。则云扺命有人。何预公事。若立时严拏。则操戈相向。其顽梗又若此。迨酿成命案。稍稍畏法。或动祠租。或鸠家资。打点文武衙门兵役。为之庇护。否则尽室窜逃。甚至将杀毙尸身。移藏灭迹。无可相验。更有本身躲匿。串令亲属捏控被杀。并将素有嫌隙之人。并殷实之人。指为正凶。混行呈告。其刁诈又若此。地方官因无实据。往往迁延时日。不能详办。即有时侦知凶犯下落。移营会拏。而逞凶拒捕伤差者有之。此械之实在情形也。以上二事。会匪较械尤重。现在连年丰稔。胁从者少。尚无大虞。若一值歉岁。愿从者多。实堪为虑。民心之陷溺日深。皆由吏治之败坏已久。自乾隆六十年查办以来。将最为民害之牧令。明正典刑。嗣后又加意整顿。陆续参劾。问拟遣戍降革者十六员。又另因别项参处者数十员。察吏綦严矣。办过械数十案。并会匪二千六百余名。洋盗四千余名。除暴亦已严矣。奏奉恩旨豁欠粮九万余石。革除银粮浮收。及各使费陋规。丝毫不以累民。加惠亦已至矣。乃夺之案频闻。械之风未息。甚至钱粮粮米。居然抗欠不完。推原其故。整顿虽严。化导未也。其民血气用事。酿成习俗在此。尚可化导亦在此。然非廉明之吏。不能行其化。一曰慎选守令。查漳泉病在官与民不相亲。民与官不相信。欲移风俗。必自官与民亲始。而欲官与民亲。尤以得人为要。顾武健者操切。则患其急。拘谨者怯惴。则患其玩。必须有忠信慈惠之心。而又有明敏干济之才。方能视民事如己事。因时制宜。与民相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