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田论
黄中坚
圣王之治天下也。所以使之各得其所。而无所偏陂不平之患者。非能设为一切之法以整齐之也。亦因乎时势之所宜。而善用其补救而已矣。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其不能有智而无愚。有强而无弱者势也。智者强者常有余。愚者弱者常不足。亦其势然也。夫既已不能无有余不足之分。则智者不必其欺愚。而愚者自为智所役。强者不必其凌弱。而弱者自不得不折而入于强。此虽圣人复起。岂能使之均平若一哉。故但使人之智者强者皆兢兢不敢自恣。而愚者亦安为之愚。弱者亦安为之弱。而天下固可以长治。苟鳃鳃焉存抑彼伸此之见。而欲以古人之成法。治今日之民。则其势必有所不行。昔者井田废而阡陌开。固亦穷变通久之势所必至也。而兼并之风遂日以盛。于是董仲舒师丹诸儒。建限田之议。而卒不果行。至元魏口分世业之法。则其法较密。而亦行之有效。说者以为得井田遗意。而惜其后无踵而行之者。呜呼。执是说也。几何而不为安石之周礼耶。吾观三代盛时。以九职任万民。自邱陵园廛漆林而外。大率尽归于井田。每夫受田百亩。余夫又别受田二十五亩。宜其民之皆有以自养。然其时即有若闲民之转移执事。待人而食者。且夫鳏寡孤独废疾之伦穷于天。游惰不率教之属穷于己。至不可胜纪也。是贫富之不齐。固自古而已然矣。况积渐以至今日。而安得不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也哉。凡事处积重难返之势。而一旦欲力矫其弊。未有不至于扰民者。彼口分世业之法。吾谓独元魏之世可行之耳。北方本土广人稀。而魏又承十六国从横之后。人民死亡尽。其新附之众。土田皆非其所固有。而户口复可得而数。是以其法可行。要之田无盈缩。而人有众寡。则更一再传。而其法当亦不能无弊也。若夫大江以南。则更有不可行者。非特夺富民之田以予贫民。而以为不可也。夫悯民之贫无立锥也。而欲夺富民之田以予之。则必人有以予之而后可也。而今之大县户不下数万。苟欲计口而授田。则田少而不足以给。其不可一也。今之承事于官者。率富民也。征发之令。不及于小民。彼小民竭终岁之力。不过能耕十亩。有见徒隶则必惕息者矣。设与以数亩之田。而责以赋役之事。彼将为赋役所困。而并不得安其耕。其不可二也。量人量地。斟酌损益。虽得良有司竭力奉行。而亦非期月所可办。其间夺者已夺。受者未受。国家之财赋力役。将责之何人。其不可三也。至于既行之后。又当钩考其受田还田。吏胥上下其手。弊孔必且百出。其不可四也。且缓急人所时有。今既官为之限。则卖儥之际。必多窒阂而难通。其弊也势必富者有多田之实而无其名。贫者有受田之名而无其实。而民之困乃愈甚。其不可五也。故欲以多限之。如绥和之名田无过三十顷。则虽稍可裁抑豪右。而实无补于小民也。欲以少限之。如太和之人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则富者必见怨。而贫者不必见德。不适足以扰民哉。故夫以限田为良法而欲行之者。皆不审于时势之说也。吾谓后之君子。留心田制。亦务时其消长。正其版籍。禁其侵欺。而且轻徭薄赋。以与民休息。使富民皆得推恩于贫民。而贫民亦知自好而耻犯法。则物各得其所。而天下治矣。何必附会井田始为仁政哉。
授田论
陈之兰
法有可变不可变。不于变之日知之。变有可复不可复。不于复之日知之。文质异尚。子丑殊建。尸夏立而殷坐礼麻冕而今纯。此可变者也。污尊抔饮。易以金罍兕觥。茅茨土阶。易以刻桷丹楹。此变而不可复者也。天下有古今常行之法。不必古今常行。然当其制之。早自树于不可变。后世而变矣。不可变而变。则可变而亦可复。昔者先王之驭天下也。探其源而治之。制为授田法。以辟万化之门。建一事而三物备焉。田均而苦乐之涂不偏。故天下育也。法立而侥幸之路不开。故天下定也。民安而性情之节不乱。故天下治也。智愚贤不肖不可得而齐。而三物者备。遂人怀敦朴。俗臻醇美。害可委也。仁有所不忍。利可专也。义有所不为。盖不待四术崇。八刑纠。而早已阴养其恩爱廉耻忠信礼让于畎亩间矣。后世治民。不揣其本。顾欲勤督责。驱而之善。教令揭于日月。刑罚威于雷霆。网益密而俗益败坏。譬则张弓挟矢以驯鸟兽。不足为治。反滋其乱。论者顾归其狱于人心。以为江河日下。虽尧舜重生。不能砥横流则已误。夫木性直遂。得雨露之润。日新月盛。至于蔽日千云而不屈。然而县崖之下。必无直木。夫岂生而尽不材。有迫之者也。饥寒者民之悬崖也。千金之子赏之不窃。非其性独异。人治生有余也。治生无赖。而礼义绳之。故上求而下不应。非不应也。心甚欲之而不得取。手足有所急也。自授田法废。而民无常生之业。天即丰年。能丰之于田之所在。不能丰之于田之所不在。君即薄征。能薄之于敛之所及。不能薄之于敛之所不及。民既已汲汲皇皇。谋生之计百出矣。苟可以救一朝之死。何所不忍。故恩爱薄而乖离起。苟可以延一日之生。何所不为。故廉耻轻而悭贪生。苟可以智取。何所不谲。故忠信漓而诈伪出。苟可以力获。何所不争。故礼让衰而攘夺起。由是言之。立授田之法。非止教民为善也。而善焉往。废授田之法。非止教民为不善也。而不善焉往。故曰。古今常行之法。不可变也。不可变而变。则可变而亦可复。论者猥以圣人创法。以利一时。时移而不得反其故。汉唐以来。代有令辟。卒不能复。法与人而亡矣。殊不知万物无始。圣人无创。玉在石中。人过而不知。良工剖焉。天下见玉矣。不可谓未剖之前无玉也。法在道中。人眊而不察。圣人制焉。天下见法矣。不可谓未制之前无法也。天不亡。法亦不亡。待人而行耳。论者猥以人众则田不给。夺富人之田。恐其生乱。嗟乎。火鼠不可与语热。冰蚕不可与语寒。今人不可与复古。皆梏于身之所处。而不能尽物理。
夫乱离久。则战争酷而人寡。太平久。则生息深而人众。固常反复相寻。非必古独凋残。而今独蕃盛。且人寡则生者亦寡而土旷。人众则生者亦众而土辟。虽有饥岁。未闻菽粟告绝。尽填沟壑。天下之田。自足以供天下之人。准于人以酌分田之数。而不必百亩。安在其不给也哉。今之世。富者一而贫者百。此百人者尽悦也。助人为乱。以去[已](己)之所利。愚者不为。豪强即挟异志。固已有将而无兵矣。且即富人又何尝不悦。蓄良畴美宅。所以遗后人。然往往祖父绣闼雕甍。肥马轻狐。余粟波邻里。而子孙或茅舍敝囗。每食不饱。犹仰给于他人。甚者及身而坠。若燎毛然。富不可恃以长保。受田于君。奕叶世有之。兹法之行。乃人心所不言而同欲。因民之欲以施惠。用力少而成功速。安在其不可复也。天下之患。莫大于未或为之而豫断其不可。未或为之而预断其不可。则虽断断可为者。亦将有所不为。且夫未或为之。而又何以知其不可也。世疑孔子之道。累世莫殚。相鲁三月而大治。使当时不相鲁。孔子千载受其诬。子产为郑。一年而民怨之。三年而民颂之。假令数月而罢。子产为酷吏矣。物必以用效其实。事必以试考其归。轮辕具而勿御。虽以骐骥驾轻车。犹将自止。人立于车上。揽辔执策。不必王良造父。可以致远。事变何常。操纵在人。人不胜法。则驱天下之人而听命于法。法不胜人。则挽天下之法而受命于人。诚使一代开创之初。得寡欲知人之君。鉴后世之所以乱。思前世之所以治。一体君民。励精复古。行之以诚。布之以公。度其地之可耕者。一夫授田若干亩而不必井。今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田无经界民各自守其业并无兼并之患故不必井复以百里之地。付之一人。其功成而民不扰者。遂使君之。则豪杰皆乐为之用。可以不杀一人。数年间复见先王之制。则教化易行。礼乐可兴。尽人物之性。以辅相天地。恃此具也。而其要在于朝廷得人。朝廷不得人。则挠之者众而计不定。计定而任事者或藉以便其私。利未兴。弊先起。旷日持久。徒以扰民。而迄无成效。故曰。必知人之君也。故养生不必五谷。舍五谷。养生别无长理。治民不必授田。舍授田。治民别无善策。
论清丈田亩
陆世仪
清丈田亩。极为地方美事。然往往反为大害。不特无法。即有法矣。而奉行犹有四难。一则县官无才。一则里胥作弊。一则豪强横肆。一则小民奸欺。人人可以上下其手。故为人上者。虽极精明。安能分身察。所以自古迄今。一闻清丈。则小民如畏兵火。诚难之也。然其要只在县官得人。晦庵行之于漳泉。刚峰行之于兴国。未闻其扰民也。而安石一为方田。刖天下皆震动。奉行不得其人也。又岂惟安石方田。即琼山丈量一事。是时刚峰退休在琼。事事与地方官斟酌而行。事事皆刚为条例。而上司催督无法。里胥人人作弊。民怨特甚。况其它乎。甚矣丈量之害之难。居官者不可不知也。
丈田。横斜伸缩之间最多弊。海刚峰令民以灰画地。而数其眼。方六尺为一眼。一眼为一步。二十四步为一分。二百四十步为一亩。谓之痴算。使人人皆晓。是亦妙法。然不如用棕网为尤妙。棕网者。以棕绳结网。每六尺为一眼。遇地之尖斜畸零难算处。则以此铺之。更捷于用灰。盖灰算便于民。棕网便于官。二法俱不可不知。
清丈田亩。莫如行方田。方田即张子厚经界法。安石知其麤而不知其精。知其略而不知其详。无怪乎纷纷扰民也。苟得其法。则县官不必履亩而勘。而吏民自不能欺。吏民即欲朋比为奸。而其势自不能混。其法每千步为大方。方立大标竿。百步为小方。方立小标竿。大标竿以石为之。如今之华表。小标竿以木为之。如今之旗竿。下立两石足。夹而立之。大标竿常立而不仆。小标竿或立或仆皆不妨。以下有石足可也。立之之法。先须正南北。以针盘准之。如立一标竿于南。则自此以至极北地方。皆依针路竖立。直如引绳。不许一毫参差。有参差。则罪其司吏。东西亦如之。如遇山险。及江河水道。不可立标竿者。则竟不必立。盖此处虽不立。而有左右前后之标竿。可以相准。故不立亦无碍。张子厚所谓经界则不避山河之险也。标竿既立。则标竿四至之中。其田地自有定数。如大标竿之中。千步为一方。在今法。当田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在古法。当田万亩。小标竿之中。百步为一方。在今法。当田四十一亩一十六步。在古法。当田百亩。不用量算。[已](己)有定额。其间使有山林川泽。不毛硗确。凹凸不平之处。则令本方业户里老。自行公同量算。画为方帐。更不许出一方之外。每小方为一小图。大方为一大图。图各以名号列之。一县一郡。又为一总图。自此以至天下。皆可攒集凑泊。总为一大图。不惟田亩里数。可以无差。而地形之方圆曲直。亦可分毫不爽。此古今以来至妙之法也。如吏胥作弊。乃从来通病。独此法不畏吏胥。盖吏胥之所以作弊者。以打量田地时。田各有业主。主有贫有富。有强有弱。吏胥俱有利害存焉。故虽以严刑禁之。而不能必其无弊。今则吏胥惟令竖立标竿。标竿无分尔我。民无所用其贿。吏胥何所行其弊。又打量之后。吏胥有弊。官府覆勘。无从指实。必更用打量。其法繁杂。又欺官府多不知算法。故敢于作弊。今则官府覆勘。不勘田数。止勘标竿之准与不准。一望了然。凡有目者皆能辨。至如每方中田亩细数。则不用吏胥打量。即于本方之中。择年老公正者为方长。而令各田业户。自请善量算者。各算本田步口。各书四至。如鱼鳞册法。画图贴户。攒出步亩总数。献于官府。其有不合。或相欺隐者。官府为直之。盖量田不用吏胥。则吏胥无所容其奸。各任业主。则业主各有四至。不肯受其欺隐。其有通同作弊者。官府不难覆勘。此法最简最明。即中才之县官。不难从事。而古今以来。从未有知此法者。无怪乎一闻丈量。则举天下皆为惊扰也。
方田法蒿盦闲话
张尔歧
方田法。始于宋神宗景佑时。其后屡行屡罢。至徽宗大观五年。复行方田。官吏妄增田税。至并不食之山而方之。御史台受诉。有二百余亩。方为二十亩者。有二顷九十六亩。方为七十亩者。虔州之瑞金是也。有税租一十三钱。增至二贯二百者。有税租二十七钱。增至一贯四百五十者。虔州之会昌是也。民大扰惧。乃遂罢之。其时又以中官杨戬主后苑作。始立公田。以乐尺打量民田。取其赢者入官。别立租课。有宋仁厚之泽尽矣。方田法。用竹繵方量。每面千步立封讫。乃令民于方内。认所种田。竹繵不能引之使长。稍屈稍邪。便亏原数。豪强者各自取盈。则贫弱者不得自有其地矣。且有一段分割三四方内者。奇零曲。打算为难。一听猾胥之分派。此瑞金之所以有地而无地。会昌之所以无税而有税也。顺治[已](己)亥。东省行方田法。亲见其弊。故知之颇悉。孟子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周以百步为亩。每里三百六十步方之。当得一千二百九十六亩。自九百亩而外。尚余三百九十六亩。以为沟涂遂路之地。则地之不税者多矣。此商鞅之所以锐意除也。